第18章 知識的快樂

第18章 知識的快樂

第二天一早。

劉辯洗漱好,就準備繼續他的掃盲大業,在書房一坐下,潘隱就進來了。

他拿着幾分縑帛,遞給劉辯,道:“陛下,這是各尉府郎官新的任命名錄,蹇常侍與太后娘娘都認可。”

劉辯接過縑帛,認真審視。

現在這個時候,有一個特殊的羣體,被稱之爲‘外臺’,與尚書檯、御史臺,並稱爲‘三臺’,‘三臺’掌握着大漢幾乎所有的權力。

而‘外臺’的羣體,就是宮裡的各級郎官,十二常侍郎,就是他們的頭領。

‘外臺’有皇帝的信任,不止掌握着上傳下達的關鍵渠道,甚至於控制着禁軍!

是以,‘外臺’與尚書檯對抗多年不落下風,彼此爭鬥十分激烈。

劉辯看着縑帛,別說人了,大部分字他都不認識。

“關於驅除張讓等宮內的黨羽,蹇碩說了什麼?”劉辯看着名錄,不動聲色的道。

潘隱躬着身,道:“陛下,蹇常侍說,張讓等人禍國殃民,對他們清算是大快人心,民心所向,陛下英明。”

劉辯笑了笑,將縑帛遞給潘隱,道:“他今天又去母后那了?”

潘隱小心的觀察劉辯的神色,道:“是。昨天還去了車騎將軍府。”

車騎將軍,何苗。

劉辯嗯了一聲,也沒在意,看向宮外,目光微微閃動,道:“曹操還在整頓南宮?”

潘隱道:“是。聽說,曹校尉治兵嚴厲,打死了不少,驅趕了很多,廷尉府,太尉府告狀的有上百人。”

劉辯眉頭一挑,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他想起來了,年輕時候的曹操,就像是個愣頭青,不論是任洛陽北部尉校尉時,無所畏懼的打殺了不少皇親國戚,還將十二常侍的蹇碩的一個叔叔給棒殺了。

再後來,刺殺董卓,也是很像一個愣頭青所爲。

但,只是像。

劉辯隨手翻出縑帛,準備認字,道:“宮裡的清洗要加快,寧可錯也不能留疑。”

“是,小人明白。”潘隱道,習慣性的走到劉辯邊上,準備給劉辯讀縑帛。

潘隱站在劉辯身旁,看到縑帛上的字跡上方,有些奇怪的字符,不由得一愣,稍微身前看去,只見是些圈圈點點,從未見過。

劉辯也不在意,拿着毛筆,道:“唸吧。”

潘隱不疑有他,就開始念。

劉辯則在這些字跡上添加拼音,一邊添加一邊道:“慢一點。”

潘隱看着那些字跡,心裡暗凜:這是大將軍上的奏本,陛下這是在寫什麼?

他不敢多想,連忙語速放慢。

劉辯看着這些拼音,心裡暗喜:今後就不怕忘記了,可以時常拿出來辨認。

兩人一念一寫,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潘隱唸了一百多道縑帛,劉辯則寫了一百多道,近萬字。

“好了。”

劉辯心滿意足,放下筆,甩了甩髮酸的手臂,又緩緩伸出發麻的雙腿,轉向潘隱,笑着道:“差不多了,你再去找找,將以前的縑帛都拿過來,朕要看。”

‘果然!’

潘隱猜出來了,陛下一定是在圖謀着什麼!

他不敢多想,甚至不敢多看那些奇怪的圈圈點點,應着小跑出去。

劉辯看着這些縑帛,心裡估算,起碼他已經認了一百多字了,雖然不是那麼清晰,但用不了多久,他就應該能獨立看公文奏疏了。

“識字,練字,讀書……”劉辯自語,心裡蠢蠢欲動。他有些沉浸在學習的快樂中了。

“辯兒,你舅舅告病了,你知道嗎?”

何太后急急的進來,一臉焦慮,看着劉辯道:“哎,我們那天還是把他惹惱了,伱快想想辦法……”

何太后雖然沒讀過書,見識不足,但十分清楚母族的重要性。

劉辯微微一笑,起身道:“母后別擔心,朕已經讓潘隱加快速度了。”

何太后見劉辯還笑,不高興的道:“你還不知道嗎?宮外沒有你舅舅都亂套了,那董重修個院子,院門口圍滿了送禮的人,不知道的人,還以爲他是大將軍……”

劉辯眉頭一挑,倒不是在意董重,而是這個消息,是何太后告訴他的!

‘我缺少眼睛……’

劉辯心裡自語,瞬間就想到了三個字:錦衣衛。

驀然間,他拿過桌上的縑帛,翻找起來,找到了劉虞的一道奏本,上面四個字吸引住了他:司隸校尉。

‘今大奸藏世,邪佞遍地,司隸不安,請復設司隸校尉,捕督不法’。

“辯兒?”

何太后見劉辯盯着縑帛久久不言,探尋的上前道。

“哦。”

劉辯驚醒,繼而笑着道:“舅舅的病朕能治,母后別擔心。”

說着,就喊道:“潘隱,隨朕出宮。”

何太后看着劉辯的就要出宮,快步追着道:“你能治病?你還是別去了,我讓御醫……”

劉辯擺擺手,腳步不停,大聲道:“母后別擔心了,朕去去就回。”

何太后看着劉辯的背影,一臉憂色的喊道:“別跟你舅舅再吵起來,都是一家人,好好說話……”

劉辯大聲應着,帶着潘隱就出了宮。

他穿的是常服,潘隱以及帶着的侍衛也都是常服,出了朱雀門,他們就徑直轉向城東。

城東,是高官顯貴的羣居之地。

潘隱臉色蠟黃,瘦小,如同大戶人家家裡遭了虐待的僕人。

身後的便衣禁衛,更是如同大戶人家的豪僕壯漢,緊跟在劉辯身後,肆意打量着四周。

這一行人,就是一個紈絝出府,準備惹是生非了。

還不到六月,路上行人已經都是單衣,來來往往,談笑風生。

劉辯看着這些街道,兩邊的建築,各種商販的吆喝聲,心情頓時快樂起來,忍不住的融入其中。

劉辯東逛逛,西走走,一下子就到了晌午。

站在一處十字路口,劉辯左右四顧,想着下一步去哪裡。

潘隱忍着飢腸轆轆,看着劉辯興致不減,上前低聲道:“陛下,是要去大將軍府嗎?”

劉辯擦了擦汗,笑着道:“不去,那個……”

“讓開讓開!沒看到本公子嗎!”

他話音未落,一個臉色雪白,雙眼凹陷的年輕人帶着一羣豪僕,遠遠的就衝着劉辯一行人喊叫。

侍衛神色立變,護在劉辯身前,警惕的盯着這一羣人。

(本章完)

第354章 天命第331章 孫策戰華雄第252章 庇護曹操而引來的不滿第175章 曹賊不死第223章 晦澀第219章 其心可誅第292章 另有圖謀第229章 接連的461.第461章 思吳否第243章 夜襲第23章 沆瀣一氣第268章 盟約447.第447章 天災人禍第113章 回京第264章 劉協第149章 討劉辯檄文第85章 圍起來第155章 常山趙子龍,一戰成名第316章 熾盛殺機第288章 袁術欲稱帝第271章 風起丞相府468.第468章 少年第387章 千奇百怪第74章 王允的野望第137章 曹操出征第90章 自投羅網第38章 袁家第45章 眼睛與耳朵第79章 董卓的特殊性第121章 九卿之首第187章 劉表的野望第145章 與朝臣的隔閡第190章 大婚與轉折429.第429章 軟禁與驅趕第198章 龍鳳胎第389章 手段百出第342章 點兵第374章 真相第32章 何太后第6章 旨意418.第418章 手段第185章 將軍在外,算賬在內427.第427章 見世面第240章 困境第183章 郭嘉奇計第131章 大漢蠡賊第313章 危機四伏的洛陽城第47章 閹黨的報復(改書名啦)第344章 都是壞人第80章 錯綜複雜第352章 江東小霸王第308章 腳揣曹操第363章 賈詡的投名狀第171章 人財兩得第168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232章 圍城第221章 夷三族第74章 王允的野望第81章 忍無可忍第242章 曹操到哪了第1章 異世交換第398章 謠言四起第24章 誅心第49章 廷議第347章 量小 惜身第261章 天色第158章 郭嘉失算 賈詡得計451.第451章 風暴第287章 ‘潁川黨’的內耗第60章 袁家之基第346章 抵達第113章 回京第251章第46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2章 殺入禁宮第289章 劉備 徐州刺史415.第415章 太一第228章 盧植與曹操第223章 晦澀409.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198章 龍鳳胎第89章 殺無赦第275章 監視曹操第312章 十年賦稅第332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第360章 煮酒論英雄第358章 合兵464.第464章 克紹箕裘第147章 七進七出424.第424章 之外第145章 與朝臣的隔閡479.第479章 歸去來第185章 將軍在外,算賬在內第45章 眼睛與耳朵445.第445章 尾隨451.第451章 風暴第289章 劉備 徐州刺史第11章 君臣嫌隙第338章 殺機暗藏第2章 殺入禁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