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崢嶸之人

劉辯坐在馬車上,雙眼閃動,心裡還在閃電般的轉着念頭。

皇甫堅長給他的這個驚喜,着實有點大!

一口氣給他弄了來了幾年的賦稅,足夠他做太多太多事情了!

“朕果然沒看錯他!”

劉辯又看着手裡的奏本,注意着豫州的局勢,向窗外道:“潘隱,曹操列席侍中廬。”

“是。”窗外的潘隱應着道。

騎着馬,跟隨在兩邊的趙雲、典韋都在看着車簾,欲言又止。

眼見着劉備,呂布等人屢立戰功,他們也想出京領兵。

大漢之人,誰不想憑功封侯?!

馬車匆匆來到了朱雀門,不等馬車走近,左慄小碎步從邊上出來,恭謹又喜色的道:“陛下,唐娘娘有孕了。”

馬車裡假寐,思索着的劉辯,驀的睜開雙眼,繼而拉開車簾下來,看着左慄道:“醫師確認過了?”

“是,已經診過了,太后娘娘聽到消息,高興的已經過去了。”左慄雪白臉上,一片歡喜的道。

劉辯雙眼微微眯起,心裡也是激動不已。

蔡文姬懷孕,不一定是男孩,加上唐姬,那概率就是翻了一倍!

只要她們之中有一個人生下男孩,對於穩定朝廷人心,將有着大用!

劉辯又瞥了眼手裡皇甫堅長的奏本,笑着與趙雲,典韋等人道:“今天都是好事情,今晚上準你們開懷暢飲,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謝陛下,恭賀陛下!”不止趙雲,典韋兩人,四周的便衣禁衛也跟着喜上眉梢的應着道。

劉辯擺了擺手,想了又想,餘光注意到左慄,心裡一動,踱着步向前走,道:“你們都回去吧,左慄隨朕來。”

潘隱,趙雲,典韋見劉辯要徒步向侍中廬,並沒有多想,就在宮裡,沒有幾步路,應着聲,目送劉辯的背影。

左慄心裡一緊,小碎步的跟在劉辯身後,低着頭,雙眼微微閃爍。

“那陳宮在洛陽令上倒是做的不錯。”劉辯望着侍中廬方向,慢慢說道。

陳宮到任洛陽令,盡心盡力,在安撫百姓,整頓治安上,很是下了功夫,令洛陽城的面貌大爲改觀。

左慄不敢說話,頭低的更多。

劉辯走了一會兒,見皇甫嵩正好進了侍中廬,便在一處小橋上停下來,擡頭看向南方,將手裡的奏本遞給左慄,道:“看看這道奏本。”

“是。”左慄連忙接過來,不敢擡頭,打開奏本。

左慄與皇甫堅長是完全兩個系統,是以消息並不互通,這道奏本直接到了潘隱手裡,左慄還一無所知。

左慄起初看得很快,不多久面露異色,接着神色繃緊,心裡又驚又慌。

‘這皇甫堅長不動聲色的,居然做了這麼大的事情!’

左慄雙眼劇烈閃爍,皇甫堅長的功勞越大,越顯得他沒用!

他呼吸急促了幾分,腦中飛快的思索着怎麼立功,挽回聖心。

不等他想完,劉辯淡淡道:“荊州亂了,你走一趟。”

左慄頓時明悟,心中更慌,擡手舉着奏本道:“小人領旨。”

這道奏本里,已經說明需要他做的事情了。

劉辯收回奏本,瞥了他一眼,道:“做的隱蔽一點。”

“小人明白。”左慄會意的躬身,心底則暗自決定,他一定會得比皇甫堅長做的更好!

劉辯在走向侍中廬的時候,侍中廬內的衆人已經商議許久。

皇甫嵩,荀攸,荀彧,蔡邕,曹操五人在座,說的還是豫、揚二州之事。

荀攸神情正色,道:“揚州地廣人稀,多煙瘴之地,平亂或比豫州困難數倍。”

蔡邕是第一次參加,心情異樣,又因爲身份特殊,故作矜持,不斷的點頭。

曹操摸了摸鬍子,而後雙眼冷峻,道:“袁術不過一匹夫,朝廷若給我三萬兵馬,三月之內,必定揚州!”

荀攸看了他一眼,沒接。

說實話,荀攸對於曹操的能力還是深表懷疑的,這位目前,也就平定兗州一個功勞,其他幾乎都是敗事,足夠砍頭、抄家的那種。

荀彧一臉的少年老成模樣,坐在那,不聲不響。

皇甫嵩看向荀攸,道:“荀尚書,夏稅,朝廷到底能收多少?”

荀攸聞言,面色微凝,道:“不瞞大司馬,戶曹仔細覈算再三,糧稅等最多不過一萬萬,加上鹽稅、史侯紙以及錢莊可用的,加起來,還不夠填補去年的窟窿。”

大漢朝廷寅吃卯糧很多年了,加上去年各類事情,還以種種名義不知道借了多少。

前面的窟窿還在變大,後面又一個接着一個的窟窿出現。

皇甫嵩眉頭動了下,道:“董卓暫且放一放,可從徐、荊調兵,合圍揚州,爭取用一個月平定。”

曹操對皇甫嵩這個提議十分認同,沉聲道:“下官願領軍,平滅袁術!”

皇甫嵩故作思忖,他在大司馬府向來低調,涉及兵權一事,從來不會擅端。

蔡邕有些聽懂了,他近來參與尚書檯次數不少,對政務瞭解更多,忽然開口道:“我倒是覺得,曹將軍應當去青州,由青州朱使君領兵征討袁術。這樣一來,董卓有所顧忌不敢亂動,二來也能令徐、荊二州心悅誠服,甘願聽命。”

衆人一聽,不由得看向蔡邕。

在他們眼裡,蔡邕只是一個才華橫溢,熱衷功名的腐儒,這番見解,頗爲讓他們詫異。

荀攸注視着蔡邕,想着他的特殊身份,在懷疑是不是劉辯在假借蔡邕之口給他們遞話。

這時,一直默不作聲的荀彧向皇甫嵩道:“大司馬,不論如何,不能讓袁術有時間緩和,當出奇兵!”

“怎麼奇兵?”皇甫嵩道。

荀彧道:“命平虜校尉呂布渡過長江,晝伏夜出,奇襲力陽!”

力陽,揚州治所,在九江郡,與徐州廣陵郡毗鄰。

而目前袁術、韓馥等的屯兵地點在吳郡與丹陽。

若是揚州治所被攻破,對袁術叛軍的打擊,可想而知。

皇甫嵩默默推敲一陣,道:“可以。”

荀彧看向荀攸,道:“我記得,交趾那邊,尚書檯有所安排,能否一用?”

荀攸想了想,搖頭道:“交趾十分複雜,朱符未必能夠抽身而出。”

在大漢十三中,交趾比較特別,因爲它並不是‘州’。而交趾刺史朱符,是朱儁之子。

交趾不止衆多世家林立,還有複雜的夷人交錯其中,各種叛亂起伏不定,朱府到任三年,三番四次差點被謀殺,對於交趾的局勢,只能說堪堪穩住。

荀彧想到了孫堅,忽又看向曹操,些許蒼老的臉上隱有遲疑之色。

曹操卻瞬間明白了,擡手向皇甫嵩,沉聲道:“大司馬,下官請命,領兵從豫州出九江,策應呂布!”

“曹卿家要出征?”

這時,劉辯的聲音從外面傳進來。

一衆人連忙起身,行禮道:“臣等參見陛下。”

劉辯一擺手,道:“免禮。”

五個人目送着劉辯坐到主位之上,這才放下手。

曹操雙眸炯炯,擡起手,沉聲道:“陛下,臣等議,命呂布奇襲力陽,臣請策應。”

劉辯環顧五人的表情,道:“不用了,朕準備抽調豫、徐二州兵馬,共討揚州!”

荀彧面露一絲疑惑的看着劉辯。

董卓催要錢糧,奏本里就差明寫,沒有錢糧,他便不動。

公孫瓚等人,還得制衡董卓,根本走不開。

豫州哪來的兵馬?徐州能抽用的,不過劉備、呂布合共的一萬兵馬。

不止他疑惑,皇甫嵩,荀攸,蔡邕,曹操等人同樣不解。

劉辯微微一笑,道:“他袁術能招攬那麼多人,那麼多兵馬、錢糧,沒道理其他人做不到。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了,尚書檯的諸位卿家,要專心於政務。”

荀攸倒是想,可‘軍政’不分家,哪裡能夠專心?

“不知陛下,打算派何人領兵?”皇甫嵩神色冷清,毫無表情,看着劉辯道。

劉辯伸手接過茶杯,道:“朕已經有人選了,過幾日諸位卿家就會知道。朕今天來,要說三件事。”

說到這裡,他低頭喝茶。

五個人不由相互對視,有人選了?是誰?

劉辯將茶杯抱在手裡,道:“這第一件事,司隸、兗州、幷州的清丈田畝、戶丁覈查,到現在爲止,進展緩慢,阻力叢叢,尚書檯要拿出強硬手段,排除干擾,勠力推進。到今年年底,朕要看待初步成果。”

荀攸,荀彧兩人臉上面露一絲凝色,躬身道:“臣等領旨。”

清丈田畝、戶丁覈查,除了朝廷、地方任命的大小官吏懈怠以及被腐蝕等情形外,地方上的士族豪門出手阻止,是最大的阻力!

到現在爲止,不說司隸,即便幷州、兗州這樣被輪番戰事蹂躪,破敗不堪的州郡,依舊需要當地的士族大戶來‘供養’,不論是朝廷任命的官吏還是本土派,與地方士族豪門的關係可以說是錯綜複雜,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想要查清楚田畝情況,戶丁人數,困難不是一點半點。

劉辯掃過他們一眼,道:“第二件事,便是治粟都尉以及鹽政,張遼已經控制了冀州鹽場。荀彧卿家給朕的建議是,鹽由各州、郡、縣主官負責,所得錢數,半年一繳,押解太倉。諸位卿家怎麼看?”

皇甫嵩仿若未覺,坐在那,狀若有思。

蔡邕見狀,想到了他的史侯紙,道:“陛下,還得考慮路途中的損耗以及哄擡鹽價,謀取暴利等的情形。”

劉辯眉頭一挑,看着蔡邕點頭道:“蔡卿家所言有理。這件事,便交由太倉令負責,絕不可大意!”

荀彧神色不動的擡手,道:“臣領旨。”

劉辯又喝了口茶,道:“朕要說的第三件事,就是文武分離。州牧、太守、縣令等不掌兵,設佐官都尉領州、郡、縣之兵,兵額限定。另,朝廷會逐步派將軍,領兵分駐各州,歸屬大司馬府統轄,不隸尚書檯與地方。”

這件事,劉辯自登基以來,敲敲打打,陸陸續續提過,那時是小心翼翼的試探,現在,他無需顧忌那麼多了。

皇甫嵩作爲大司馬,自是十分清楚。

倒是曹操狹長雙眼有凝色一閃,心裡多少還是有些掙扎。

他選擇了‘武將’一途,便不能牧守一方了。

徵西將軍是他的夢,牧守一方也是!

劉辯這三件事,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只不過這一次,劉辯準備付諸行動了。

荀攸,荀彧對視一眼,許攸擡手道:“陛下,是否等平滅袁術之後,再做實施?”

劉辯將茶杯遞給潘隱,站起來,淡淡一笑,道:“小小袁術,諸位卿家不要太過高看了。平叛是平叛,政務是政務,不能因爲他有所耽擱。”

荀攸,荀彧擡手,恭送劉辯出門。

“陛下果然英明神武,有世宗風範!”等劉辯出門,在一片安靜中,蔡邕讚歎道。

衆人看了他一眼,沒人理會。

荀攸轉向荀彧道:“叔父,你怎麼看?”

荀彧擡起眼皮,餘光掃過所有人,道:“陛下所言有理,袁術一事,朝廷過於擔憂了。”

荀攸欲言又止,心裡並不這麼看。

袁術謀逆,是大漢朝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來,最大的一次世人謀逆,如果不能迅速平定,只怕世家人心都要動搖、離散了。

曹操不屑輕哼一聲,他與袁術、袁紹兄弟很熟,深知這兩兄弟的秉性。他自信,給他三萬人馬,最多一個月便能滅了袁術!

荀彧忽的擡手向皇甫嵩,道:“敢問大司馬,可知領兵之人?可否透露?”

皇甫嵩不假思索,道:“我確實不知。”

曹操跟着道:“大司馬府暫且沒有進一步征討揚州的計劃。”

荀彧放下手,老成的臉上出現肅重之色,道:“不可以是渤海王。”

皇甫嵩神情一動,繼而微微點頭。

曹操的臉上也出現鄭重之色。

如果是劉協出去領兵,固然會對袁術等叛軍的‘大義’造成衝擊,但其中的風險太過可怕,一旦有個閃失,很可能會造成兄弟鬩牆、甚至大漢朝分裂的情形!

朝臣們對劉辯的不按常理出牌憂心忡忡,在商議中,劉辯回到了景福殿。

他揹着手,站在屋檐下,靜靜望着不遠處。

一箇中年人,在禁衛的護送下,緩緩的靠近。

到了近前,這個人的容貌才完全看得清楚。

明顯洗過澡,換了身衣服,但頭髮沒有打理,鬍子拉碴,神色疲憊,雙眼無神,完全不像是一年多前,帶兵殺入禁宮,屠戮數千人,英姿勃勃,殺氣騰騰,更是殺到了剛剛繼位的劉辯身前,毫無退讓之意的虎賁中郎將——袁紹!

袁紹在黃門北寺獄經歷了太多,也已知道袁家覆滅,袁術謀反等這短短一年多發生的翻天地覆的事情與變化。

他沉默着走到劉辯近前,面無表情的擡手道:“罪臣袁紹,參見陛下。”

劉辯看着他,一時間心裡起伏不定,難以平靜。

一年多的時間而已,恍若隔世。

當時,他確實被嚇到了,袁紹煞氣凜冽,手裡的劍在滴血,手下的兵已殺紅眼,見人就殺,毫無顧忌。

不止是景福殿前,整個皇宮到處都是內監、宮女的屍體,血流成河,殺聲蓋天。

現在回想起來,劉辯仍是心有餘悸。

袁紹見劉辯不說話,擡着手不動,疲憊的臉上,不見半點情緒。

左慄站在一旁,低着頭,目光冷冷的盯着袁紹,雪白的臉上一片寒意。

當日,他趴在花壇裡,扮作死人,一動不動,耳邊是清晰的刀劍劃過身體的聲音,還有溫熱的血潑灑在臉上。

時至今日,他還時常被噩夢驚醒。

不知道過了多久,劉辯輕吐一口氣,收回思緒,目光漸漸聚焦,看着眼前的袁紹,從身後拿出三道奏本,道:“你給朕的三道奏本,你看看,他們是否瞞報、修改、或者藏匿了。”

袁紹擡頭看了眼,伸手接過來,十分緩慢的打開。

雙手還有新鮮的血痂,十指枯瘦如樹枝。

不多久,他雙手舉回,道:“回陛下,並無不妥。”

劉辯點頭,看向南方,道:“你有多少把握?”

袁紹神情不動,語氣毫無波瀾,道:“袁術器小量窄,受不得挫折,罪臣與他對戰,最多不出一月。”

劉辯雙眼微微眯起,道:“但朝廷沒有錢糧,也沒有多餘的兵馬給你。”

袁紹面不改色,道:“只要有陛下的旨意,罪臣可自行募集。”

“陛下,大司馬到了。”潘隱在劉辯身側道。

劉辯擡頭,果然見不遠處的大門,皇甫嵩已經進來。

劉辯稍作沉吟,淡淡道:“你誅殺閹黨有功,加之袁家謀逆時你在獄中,並無涉及,朕赦免你一切罪責,加你爲武毅將軍,領豫州、徐州兵馬,彭城相劉備、平虜校尉呂布共一萬兵馬,歸你調遣。”

袁紹無神的雙眼閃過一道亮光,擡起手,道:“臣領旨。”

皇甫嵩走過來,從背影上,完全認不出袁紹,剛要擡手見禮,餘光一瞥,神情頓怔,張口的‘臣參見陛下’,硬生生的沒說出來。

看到袁紹,他自然就明白了。

一時間,心如電轉,閃過無數念頭。

皇甫嵩想過很多可領兵之人,包括了曹操,朱儁,劉協,哪怕是趙雲這樣的新貴,他都想過,萬萬沒想到,會是袁紹!

“你去吧。”劉辯瞥了眼皇甫嵩,與袁紹說道。

袁紹擡手,道:“臣告退。”

他緩緩後退,轉身離去,至始至終,沒有一絲表情外露,無喜無悲。

皇甫嵩等袁紹走了,一貫冷清的臉上出現絲絲正色,道:“陛下,用袁紹,是否冒險了一些?”

袁紹畢竟是袁家人,如果他突然反水,與袁術合流,那將變成朝廷的不世大敵!

劉辯沒說話,對着潘隱等擺了擺手。

潘隱會意,給了其他內侍、侍衛一個眼神,全數退走,只留下了劉辯與皇甫嵩。

劉辯擡頭看了眼天色,忽的笑着道:“夏天要到了,天氣漸熱。”

說着,他擼了擼袖子,而後提起褲子,直接一屁股坐在臺階上,與皇甫嵩道:“卿家坐到朕邊上來,有些話,是該與卿家好好聊一聊了。”

皇甫嵩怔了下,倒是沒有猶豫,跪坐在劉辯身側。

劉辯望着宮外,道:“卿家,還記得,你第一次見朕,與朕說過的話嗎?”

皇甫嵩面露思索,第一次?

第一次,就是他那個逆子,當街衝撞劉辯,他帶着皇甫堅長入宮請罪。

仔細回憶着當時說的話,皇甫嵩還是有些不解,道:“臣糊塗,請陛下訓示。”

劉辯笑了笑,道:“卿家當時說,朝廷要警惕地方士族的坐大,不能給他們太多權力。”

皇甫嵩自然記得,只是不明白劉辯的意思。

劉辯餘光看了他一眼,道:“朕與卿家的想法一樣。只不過,朕覺得,不給權力是不夠的,朕還想要看看,到底哪些世家是忠於我大漢的,哪些世家是虎狼之輩。”

皇甫嵩心中頓時恍然。

難怪陛下對袁術謀逆採取了一衆縱容的態度,這是在——釣魚!

而用袁紹,本質上也是一樣!

皇甫嵩擡起手,道:“陛下,是否,代價大了一些?”

袁術自豫州起家,豫州被打了稀爛不說,徐州還受到波及,再討揚州,怕是揚州也得從北打到南。

皇甫嵩哪裡會想到,劉辯的心思是‘不破不立’四個字。

有哪個皇帝,會想着將他的江山打的粉碎,重頭再來?

劉辯笑着道:“武陵太守曹寅反了,卿家覺得,即便沒有袁術,這天下就能太平了?”

皇甫嵩深深擰眉,大漢朝的各種亂象,太過複雜,實在難以用簡單幾句話去概括。

“陛下,董卓該如何處置?”皇甫嵩沒再糾結袁術、袁紹兩兄弟,談起了董卓。

劉辯坐在臺階上,突然有些不習慣,總覺得雙腿不舒服,拍打着大腿,隨口般的道:“卿家,從前,有一潭死水,死水之下,誰也不知道藏着什麼,後來,有人扔進一條怪魚,這條怪魚將這潭死水攪的翻涌不斷,死水地下的東西,一一都冒了出來。”

皇甫嵩懂了,擡手道:“臣領旨!”

劉辯與皇甫嵩交了底,也交了心,盤着腿,想了想,道:“鮮卑、烏桓基本無大礙,幽州暫穩。冀州的威脅,主要來自於黑山軍。青州的黃巾軍復熾,倒也可控。現在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揚州,一個是益州。”

皇甫嵩聽着劉辯如數家珍,默然沉思。

他心裡清楚的很,平亂不是劉辯的目的,‘新政’纔是。

劉辯瞥了他一眼,道:“近來有人,不斷彈劾楊彪,王允,卿家怎麼看?”

楊彪與王允矛盾逐漸擴大,私底下不斷有人煽風點火,已經有人開始公開彈劾楊彪、王允,列舉罪證了。

皇甫嵩稍作思索,道:“陛下,暫且無人可代楊公。”

劉辯微微點頭。

大漢朝廷,需要一個令朝野都信服的人來穩住局勢,拋開四世三公的楊彪,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來。

第2章 殺入禁宮第124章 大事件小手段478.第478章 曹操會嗎第383章 不足事第170章 風雲變 袁術敗第53章 偷雞不成482.第482章 國有儲副第372章 佛與道第199章 卿家之能,令朕心服第335章 關二爺成名第360章 煮酒論英雄第23章 沆瀣一氣445.第445章 尾隨第264章 劉協第153章 袁術野心,皇位我也坐得第34章 沖淡第375章 新年舊故事第78章 心機469.第469章 風起雲涌第125章 曹操的路429.第429章 軟禁與驅趕第1章 異世交換第100章 復設丞相第351章 內訌第330章 諸葛氏第131章 大漢蠡賊第11章 君臣嫌隙第168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481.第481章 難全第105章 匈奴單于第367章 不啻驚雷第358章 合兵第157章 清剿叛亂 大軍十萬第17章 糾結第84章 代君行事第300章 曹操的驚慌第228章 盧植與曹操第144章 科舉第348章 你是好人嗎第49章 廷議415.第415章 太一第243章 夜襲第77章 御史中丞第163章 賈詡有牆 許攸有梯第3章 喝問第341章 袁紹與曹操的性格區別477.第477章 抱負第405章 人心潰散第384章 大漢皇家錢莊410.第410章 冰山一角460.第460章 誘惑第29章 爛攤子第268章 盟約第18章 知識的快樂第39章 圖窮第215章 王允的口舌利害466.第466章 舊事第334章 上將潘鳳第28章 開始殺人了第9章 緊張局勢第163章 賈詡有牆 許攸有梯第81章 忍無可忍428.第428章 拼死而爲第364章 滅董就在今日第335章 關二爺成名第125章 曹操的路第207章 狗急跳牆464.第464章 克紹箕裘第74章 王允的野望417.第417章 許攸第70章 手段(求追讀)第88章 曹操的功業(求訂閱)456.第456章 金刀之讖第317章 末世人心443.第443章 金碧輝煌第209章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第355章 恍然大悟第258章 曹操的野望第382章 末世風氣第30章 進宮第207章 狗急跳牆第261章 天色第142章 蔡侯紙第201章 陳宮的手段第245章 曹操的緊迫第236章 突然變化第275章 監視曹操445.第445章 尾隨第191章 殺人不見血435.第435章 暗潮第272章 劉虞回洛陽第373章 對於曹操的默契第214章 議立太子第160章 空城之下 田豐開口第132章 全部處決第324章 劉備與曹操的相似處第47章 閹黨的報復(改書名啦)第193章 長子出第179章 鐵面無情的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