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

曹營斥候藏在密林間的一處深坑內,樹木枯枝與泥石把他很好的隱藏了起來。他的胸膛急劇的起伏着,肺部如同着了火般的難受。他強忍着大腦內的暈眩與身體的種種不適,剋制住了張嘴大喘氣的衝動。生怕發出一點點響動,就會被漢軍給發現了。

陽光慢慢在偏移,最後消失得無影無蹤。天黑了,斥候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他以刀拄地,認清了方向,便跌跌撞撞的離開了這裡。他先尋到了乾淨的水源,把身上的戰袍脫了下來放在水中洗滌,然後又用乾淨的布擦拭傷口。他受了傷,現在傷口雖然在癒合,但身上有血污不洗乾淨的話,這深山老林裡的猛獸他一個人可招架不住。

做完這一切後,他才尋了處乾淨的地方,躺了下來。然後開始回憶起今天的事來。這一切發生的太快了。他早就發現了異常,奈何校尉不聽,執意不退。乃至於有今日之敗。他苦笑一聲,心道要不是自己見機得早,趁亂逃離了戰場然後又第一時間遠離藏了起來,只怕自己也是難逃一死吧。

管亥並沒有發現,還有一個曹營斥候成了漏網之魚。他指揮部曲打掃完畢戰場之後,便又率部南行。沿途之上,把各處地形途徑都一一記載在冊。哪裡需要修繕,哪裡需要拓寬。這山谷之間,原本就沒有路。一切都得靠嚮導指引。然後根據地形因地制宜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當於禁得知一曲人馬全部葬送在那山谷之中的時候,他胸中的怒火就騰的一下竄了幾丈高。要不是那個校尉已經死了,還拋屍野外,他恨不得把那校尉拖出來再斬一回。臨行之前,自己再三囑咐,要千萬小心莫要大意。結果就還出了事,而且還是在發現了異常之後執意不退,貪功冒進導致的。

不過一想到自己又得到了漢軍的動靜,于禁胸中的怒火又被壓了下去。他眼珠子一轉,心道自己的斥候獨身逃回,估計漢軍也不知道。既然如此,那麼不如就將計就計,埋伏一回,也好讓漢軍見識見識我的手段。

一念至此,于禁便對眼前這個獨自逃回的斥候好感大生。他暗道,此人心思縝密,且又能孤身逃回,可堪一用。於是便道:“此戰之敗,雖與你無干,但你拋棄袍澤,獨自而逃,卻是犯了軍法。念你死命脫身,來送情報。今次我便饒過你這一回。我欲再予你五百人,着你前往探察漢軍動靜,你可敢去?”

那斥候拼死得脫,掙扎回來。想不到還有這等好事在等着自己。聞言不由大喜,便忙拜道:“敢不從命!”

於是便從一介小兵,一躍而居軍候之位。統率五百精銳,稍作休整,旋又徑往儻駱道中去了。

管亥此時已經出了酉水,把左近形勢也摸得差不多了。再往前,越過儻水,就是儻谷口,他卻是不敢再過去了。到了那裡,會漸漸出現人跡。這樣的話,他們被發現的可能性就會大增。於是管亥就止步於儻水,又盤桓了數日,就率部一路向北,回去稟報趙雲去了。任誰也沒有想到,又來了一支曹軍,就潛伏在漢軍的不遠處。

管亥到了趙雲大營,往見趙雲,然後說起儻駱道形勢。趙雲聽完大喜,笑道:“管將軍辛苦了。”

於是便升帳議事,諸將齊至,趙雲便把管亥親探儻駱道之事一說。諸將頓時心動,紛紛請戰。最後這差使,還是落在了高幹身上。

高幹自忖降漢以來,寸功未立。這樣下去,搞不好陳留高家就要被邊緣化了。高幹如何肯甘心。這次劉備發動前所未有的規模,兩路並進來南征,於是他便自請隨軍。跟着西路行營一起攻打曹操。

此番見得機會,高幹自然不肯放過。於是便站了出來,據理力爭。趙雲、呂布、張繡自然不會親自下場,而一干副將等人,卻又爭不過高幹。最後趙雲便許了高幹這份差事,着他率五千精兵,出儻駱道,襲佔南鄭。以田豫爲副將,管亥隨軍爲先鋒嚮導。

高幹大喜,便向趙雲道:“子龍,我此去,必破曹軍,在南鄭翹首以待大軍。”

趙雲笑道:“如此,某便在此恭候元才捷報了。”

高幹率了兵馬,別過趙雲等人,便徑往駱谷而去。臨至谷口,高幹與衆將道:“聞山中多有神異,我今率軍而來,當臨谷口以祭山川之神。”田豫與管亥自無不允。

遂設香案,奉三犧,置酒以祭之。俄而一陣怪風吹來,飛沙走石,吹得旗幟倒卷,高幹大喜,謂左右道:“此乃山神之迴應也。”

臨行,高幹坐下馬匹躊躇不前,高幹笑道:“天地神威未退,馬亦有靈,不敢前乎?”

田豫心裡咯噔一聲,望着那陰森幽綠的谷口,把眉頭一皺,便勸道:“將軍,莫如大軍且屯此處,再遣人往探此谷虛實,如何?”

高幹道:“子龍、奉先與文錦等將軍皆在等我報捷,我自當奮勇前行,豈可懈怠?”

管亥在旁邊聽了田豫之言,心中不悅,便道:“國讓可是覺得俺管亥老了,探路都探不明白?”

田豫聞言,不敢再勸,遂與高幹等一道率軍入谷。管亥自率一營在前引路。軍行數日,只見崇山峻嶺,迤邐嵯峨。沿途山高水深,奇險絕地,已經有漢軍修了營寨,在此駐紮。高幹與田豫都是知兵之人,見狀心中也是高興,知此事多賴管亥之力,於是言語之間對管亥多有誇讚。對前方卻是再無遲疑。

又行數日,越過太壹山後,到了那片河谷,管亥指着那片地,眉飛色舞的道:“元才,國讓,你們且看,那日曹營一夥兵馬,便自南鄭到了此處。卻被俺老管埋伏起來,一鍋給包圓了。嘿嘿,五百餘人,一個未剩,全葬身於此。屍骨餵了大蟲猛獸。”

田豫一臉凝重,問道:“管將軍,真的一個也未曾走脫麼?”

管亥不快的道:“那是自然,戰後我便着人打掃戰場,仔細搜索,又追出十餘里,未見一個活人。這兩邊都是深山險澗,能逃到哪裡去?”

不知道爲何,田豫心中總有些不安,雖然管亥解釋得很完美,而且按照常理來說,也應該沒有問題。但心中那種感覺卻是縈繞不去。田豫又不敢說出來。旁邊兩個,高幹立功心切,管亥無比自信,就算說了出來,這兩人只怕也是不信,還會怪他動搖軍心。

該如何是好?田豫眉頭皺了起來。

第三百五十六章 荊州之戰(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四百六十五章 冀州攻略(七)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徐州之亂(完)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四百八十章 冀州攻略(二十二)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應對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二百五十一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六百八十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三百一十章 據有二郡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六百八十四章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