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周瑜用江心演武兩個月,來瞞騙過了南郡所有人。從一個月前開始,參演演武的人數雖然還是一樣多,但很多已經不再是主力了,而是少量的老兵,帶着大量徵募的新人在演戲。而老兵的調離,周瑜也很是小心翼翼。

他知道,在這江夏,肯定有曹氏的密探。所以他一隊一屯的慢慢抽人。花了一個月時間,把絕大部分精銳,抽調到了竟陵和章山。

荊州北拒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它連接的是漢王朝地圖上重要的四大區域,並且荊州也是進入這四個區域的最佳通道。現在曹操終於忍不住要對荊州下手,地處大江下游的孫策如何肯善罷干休?

荊州地形最險要的,無疑還是江北三郡,南陽、江夏、南郡。南陽因爲自成體系,後世索性就給劃到河|南去了。南郡和江夏,這兩塊地方,歷史上不知道打了多少大戰。史書上有名的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等等。

現在南郡歸曹氏,江夏歸孫氏。兩邊要對掐,周瑜騙過曹仁之後,第一時間就盯上了華容和當陽。

他本來想對襄陽下手,後來想了想,襄陽離江夏道遠不說,還要越過綠林山。而且襄陽接近南陽,地形險要無匹不說,還有強援就近在眉睫,所以還是不要招惹的好。先攻打南郡,若是趁着曹仁不備,攻下當陽與華容。自己這邊,形勢就要好過許多。而曹仁也將會進行戰略收縮。

華容,臨近雲夢澤而築城。是南郡江陵以東的屏障。這裡湖水時漲時消。汛期時湖面一片汪洋,水退時則是一片澤國,泥沼遍地,人畜難行。這裡人煙稀少,葭葦彌望,陂澤深阻,又有虎狼不時出沒。

幸好這會不是雨季,天氣乾旱。饒是如此,周瑜也不得不小心翼翼。華容這裡也有曹軍屯守,而且還屯積了不少糧草在此,以供更前方的州陵水師。周瑜看上華容,也是覺得能攻破此城後,前方的州陵曹軍則將會被分割包圍,而長沙的部隊,想要出來,東北邊也就無人可阻,一片通途。

南郡曹軍自江陵到華容再到州陵,三城連成一線,把大江水道連接起來,長沙黃蓋以前想要興兵,可以配合武陵走華容道,然後擊江陵。也可以走下雋,與江夏兵一起擊州陵。現在武陵被于禁奪了,佔據要道漢壽與孱陵,黃蓋這條路,無疑就走不通了。

孱陵就是歷史上劉備與孫權一起打敗曹操後,屯兵的地方,他把這裡改名成了公安。這裡緊臨大江,端的是一處好地方,可惜曹操突然發作,于禁兵來,一鼓作氣便拿下了孱陵,解了曹仁的側翼之憂。

有了于禁這支軍隊,長沙以南的揚州軍,想要北上,難度又增加不少。周瑜爲了分散曹仁的注意力,又致書給黃蓋,讓他調動兵馬,走益陽去佯攻于禁,做出奪回漢壽的舉動來。

曹仁見了黃蓋動作,心中也不禁生疑。失了武陵,黃蓋想要奪回來,按理來說比較正常,只是他怎麼感覺哪裡不對。於是便請郭嘉來。

郭嘉聞信而來,曹仁站在輿圖前,皺眉道:“今長沙兵又起,文則信來,言黃蓋將兵走益陽,似欲奪漢壽。周瑜既然來援,黃蓋爲何不走下雋,與江夏兵一道合擊州陵?”

郭嘉看着地圖上面彎彎曲曲的線條,口中漫不經心的應道:“許是其知道州陵有我軍嚴守,易守難攻,恐攻之不下,故不往之?”

未得曹仁回覆,郭嘉又喃喃道:“不對,彼輩非庸人。其中必有計較。”又看了看江夏,便問曹仁道:“子孝,江夏果無異動乎?”

曹仁道:“細作每日一報,言江夏只管在江心中演武,氣勢倒是挺嚇人,除此之外,再無動作。”

郭嘉想了想一拍手,道:“不對,江夏必有古怪,子孝,速遣人細探之!”周瑜秉孫策之命而來,必定是荊州方面之將,黃蓋若動,肯定是得到了周瑜的指示。既然如此,那麼黃蓋一定是在策應周瑜的行動。大家都被周瑜騙了,江心演武肯定就是個障眼法!

心中終於想通,郭嘉暗道,周公瑾啊周公瑾,你使這瞞天過海之計,無非是想要攻我之不備,出我之不意。今我郡中諸縣,皆有軍隊鎮守,豈是你短短時日可以攻下的?只要你現身,我江陵大軍便可擊之!看你如何應對。

曹仁便要喚人來,他還是很相信郭嘉的判斷的。結果人還沒來,卻有一騎自江陵城外,飛速而來,身後幾枝小旗在風中抖動,騎士毫不減速,口中高呼:“緊急軍情!”飛撲到了城門口,驗了符令,然後又打馬,急往曹仁府邸而去。

曹仁聽到得得蹄聲,正要反應,忽然外面親衛便扶了一人進來。只見這個騎士滿面風塵,全身是汗,見了曹仁,便解下身上一個竹筒,啞聲道:“將軍,賊軍圍華容,請援之!”

曹仁與郭嘉聞言對視一眼,心中各自駭然。這周瑜,好快的動作。自己這邊剛有判斷,他那邊就已經圍了華容城。

曹仁急步上前,扶起這個報信人,道:“華容發生何事,速速與我道來!”

見其喘息不定,又命人看座,倒水。這個騎士坐下喝了一大碗清水之後,稍作平復,這才道:“將軍,前日一支軍,忽然自背後而來,襲破城西大營,而後圍我華容城。我奉校尉命,突圍而出,前來報信請援。”

曹仁聽了大怒,道:“你們李司馬呢?怎麼城西大營都丟了?”

騎士垂首道:“賊軍在城外不知潛伏多久,李司馬率諸校尉出城巡營,賊軍突起發作,如潮水般攻來。李司馬已然戰歿了。”

曹仁聽了,不禁默然。接下去,他也不用聽了。肯定是敵軍一擊得手,殺了主將之後,趁着將士們大亂,然後輕鬆突破了城西大營,然後順理成章的把華容城給圍了。

好厲害的手段!

曹仁一念至此,便轉身對郭嘉道:“奉孝,華容要地,不容有失,我欲往援之,還望奉孝看好江陵城。”

郭嘉便勸道:“子孝乃是主將,豈可輕動。莫如使子廉將軍前往之便可。”

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七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四十七章 曹兄孟德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洛陽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七百五十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七百三十七章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洛陽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風雲(五)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第七百零九章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六十一章 徐州之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