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

關羽在兗州臧霸與滿寵的兵馬一調動之後,立馬便反應了過來。此時先機已失,再打夏侯惇,就算自己勝了,只怕也難以對付臧霸與滿寵兩支軍隊了。於是試探性的和夏侯惇打了一場之後,便一直駐紮在成縣。

當然,關羽也沒閒着。他把成縣城頭遍插旌旗,又找了個人來扮演自己,每日在城頭巡城。自己卻偷偷率軍又回到了魯國境內。關羽不知道兗州的佈置,但憑着敏銳過人的直覺,他覺得兗州想要把他留下來,必定在魯國做文章。恰在此時,田豐的信來,告訴他博縣已失,太史慈處境艱難,讓他自己小心兗州兵馬。關羽的警惕性更高了。

看着地圖上的巨平、蛇丘和汶陽,關羽沉吟不語。當初自己的意圖是北上攻打夏侯惇,與太史慈等兵連一處,如此,便可以佔據魯國,威脅兗州腹地的同時斷了夏侯淵從魯國北上的途徑。然後自己下揮師南下,以解彭城之圍。只是戰事瞬息千變萬化。自己確實奇襲得了魯國,但不把夏侯惇打敗,魯國就和泰山郡無法連成一塊。那麼佔了魯國這塊飛地,卻是有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了。

田豐在奉高,知博縣失守,便調了奉高守軍來,奉高城,太史慈亦留了千人守城。校尉來了,見到田豐之後便行禮,道:“使者喚某何事?”

田豐道:“博縣失守,糧道難安,我欲提兵再奪博縣。以通糧道。”

校尉聽完之後,不禁訝然,這人莫非是來搞笑的不成,奉高可戰之兵只有千人,以千人而去攻打守備森嚴的博縣,如何能夠成功?校尉可不想自己麾下的兵馬前去送死,便道:“博縣已有防備,且我兵少,如何能擊之。”

田豐心道,不如此,怎顯得出我的本事來?關、張等將,都是心高氣傲之輩,自己初來乍到,不小試身手,將來說話,他們如何肯聽。見眼前這校尉只是搖頭不允,田豐心中一嘆,這便是自己沒有威信的後果,連一小校也敢違我之命!田豐厲喝道:“我爲大將軍使者,汝若不從命,立斬之!”只能搬出身後的主公來了。

校尉一聽,嚇了一跳,爲了保住小命,只好聽從田豐的命令去調集兵馬去了。臨行心中卻是想道今日我是記住了,若折損了兵馬,乃公便立時往將軍面前告上一狀。看你這匹夫該如何。

田豐又徵召了數百青壯留守奉高城,便率了千人出發登程。

博縣在汶水之北,田豐到了汶水南岸,先在博縣南岸修了一個營寨,留了一隊人看守。然後又押解了一批糧草,從南岸送至太史慈大營。

博縣守將雖然打定主意不出城,一意堅守。但對岸敵軍立起了營寨,這可不是小事,敵人都快頂到自己鼻子上來了。他們這是想幹什麼?於是便遣人往前探查。哨探數日後回報,說是那處營寨頗爲簡陋,裡面約莫只有數十人。而這幾日,有支漢軍連連運糧往尤來山。

這麼一說,博縣守將立馬就反應過來了。敵軍應該是在南岸紮下營寨,好使自己以爲敵軍要來攻取博縣,然後敵軍便趁此機會,連番運糧給尤來山的太史慈。如此,前線的太史慈便不虞軍糧有缺了。真是一番好算計!

博縣守將眼珠轉了轉,又想起之前打探的消息來,聽說奉高也只有千餘兵馬鎮守。既然如此,想來護送押糧的兵馬便不會太多。不然敵軍也不會先在南岸修寨來迷惑自己了。此天賜良機也,不如撥此營寨,然後伏擊敵軍的糧隊。只要敵軍的糧道斷絕,自己便是大功一件。博縣守將左算右算,算來算去,都覺得自己沒有風險。如此萬無一失的事情,自己不去做,簡直就是愚蠢。

這日,哨探隔江傳來消息,說是敵軍的糧隊又來了。於是博縣守將便盡起兵馬,渡過汶水,先來攻打南岸的營寨。誰曾想,營寨中守軍見了曹軍,只發一聲喊,便把手中兵刃扔了個乾淨,然後抱頭鼠竄而去。

博縣守將見了,不由大笑。曹軍也是鬨然大笑。守將心道,久聞劉備軍隊善戰,也不過如此嘛。他先是攻佔了博縣,此時又嚇退了漢軍。心中不說驕傲,卻也有些許得意了。

不管漢軍在此處立下營寨,是想做什麼,但現在很顯然,他們沒機會了。

博縣守將帶着人馬,伏在道旁,這塊地方,也是他精心挑選的比較適合埋伏的地方。敵手雖弱,但他仍然很是謹慎,沒有粗心大意來行事。

很快,一支數百人組成的隊伍,押運着長長的糧車,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之中。博縣守將心中大喜,只此一戰,自己便將會顯露名聲。將來呂將軍破了太史慈,不說首功,自己最起碼會排進前三!

等到糧車進入了埋伏圈之後,博縣守將便再也按捺不住,一聲令下,便率了本部人馬衝了出去。本以爲這支漢軍會驚慌失措,棄下糧車拼命逃竄。誰曾想他們竟然一臉平靜,迅速結成了堅守的陣勢。

等到博縣守將近前,只見漢軍中間一員將領,撫須仰天大笑:“兀那賊將,爾等中計也。”守將聽了心中便是一驚,他沉着臉,命人破開遺棄在道旁的糧袋,兵刃劃過,只見一袋泥沙嘩啦啦的便滾落了出來。

博縣守將深吸一口氣,敵軍果然在用計,把自己誘出來的目的,除了博縣還能有什麼?博縣守將雙目血紅,正欲與田豐拼個你死我活,忽然有一小兵倉皇來報:“將軍,我軍之後又有敵軍前來,觀其旗幟,只怕有數千之衆。”

博縣守將看了看把自己護成刺蝟一般的田豐等人,長嘆一聲,滅了這部漢軍,倒是不費什麼氣力,只是到時候自己就逃不掉了。後面的漢軍一來,自己已經戰了一場,人數又在劣勢,如果敵得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罷罷罷,且先退,總好過戰死在這裡。

一念至此,博縣守將便下令全軍撤退。突圍之後,一路狂奔到汶水,正欲渡,卻只見之前的船隻已經被燒得七七八八了,而不遠處的北岸,一支軍正打着漢軍的旗幟,向着博縣而去。

博縣守將見了,差點一頭栽下馬來,博縣不保矣。沒了渡河工具,博縣守將也不敢在此多待,生恐後面的漢軍會追了上來。於是便引了兵馬,徑投尤來山去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青州攻略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八百十五章第二百八十章 跨海東征(七)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二百三十五章 跨海東征(七)第四十四章 入朝爲官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談談匈奴與班超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五十六章 大婚之喜(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八百零六章 戰爭爆發(七)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八百二十三章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四百一十章 諸侯選擇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七百六十六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計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七百六十七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八十六章 風雨前夜(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六百八十三章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七百六十一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