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

一把火,讓衆多蠻部清醒,漢軍不是好惹的。也有些蠻部不服氣,紅着眼睛說漢人耍陰謀詭計,有本事堂堂正正上岸廝殺一場。對此劉備不屑一顧,陰謀詭計也是實力的一種,誰讓你們不看兵書來着?有本事也來燒我啊!當然,面對面的廝殺,你們也會見識到我的厲害的!

江州城外,蠻部中,蠻王得報大怒,當場就一腳踢翻了面前案几,一言不發就撥刀架在蕭瑗脖子上,蕭瑗的面不改色倒是鍛煉出來了,於是問道:“蠻王何故如此?”

蠻王雙眼血紅,怒吼道:“王八蛋!不是說要招安我等?怎麼讓漢軍殺我族人?你們漢人都是出爾反爾之輩!”說完雙手用力,蕭瑗脖子上已經滲出血絲。

蕭瑗心中呼痛,卻仍臉帶微笑的道:“蠻王,某已帶着莫大誠意,在蠻部盤桓數月,若不是某在此拖着,我王師早就直下江州,將爾等一個個鎖拿問罪!而不是現在纔到墊江城!蠻王,我大漢將士已經不耐煩了,欲爭這一份平叛的功勞,是戰是降,何去何從,蠻王你該做決定了!”說到最後,蕭瑗聲色俱厲,字字誅心!

蠻王等蕭瑗說完,不禁一陣失神,雙手無力的將刀拿開,跌坐在座位上,不知道在想什麼。蕭瑗心想,看來玄德把他們打擊得不清,如此便好。這場叛亂,也是該結束的時候了。

墊江,不甘心的蠻人率衆與漢軍進行了最後一戰,此戰,四千精卒硬撼萬餘蠻人,嚴顏一騎當先突陣,劉備劉恪率甲士弓手尾隨於後,不斷點殺頭領與勇士,漢軍矛陣拱衛四周,不停刺殺。這一戰,血流漂杵,陳屍無數。

夏五月,蠻王率部投降。而仍有不馴者,劉備率軍四面出擊,圍而殺之,一個不留。漢軍威鎮益州,於是叛亂皆定。

蕭瑗與蠻王歃血爲盟,重申當年大漢與蠻人的盟誓牢固不可侵犯。又告訴蠻王,若漢官再有敢欺蠻部者,可直接上報益州刺史處,益州刺史處置不公者,可直接公車上書,讓聖天子裁定。蠻王大喜,該得到的都得到了,也不用再打生打死了。至於死去的洞主們,你們且走好,你們的妻子部族,我會替你們照顧好他們的。於是蠻人大開筵席,與漢軍大宴三天,好多人都吃傷了。前陣子還是操刀子廝殺的仇敵,現在卻又轉眼親如兄弟。人世之奇妙,不外如此。

捷報傳到朝廷,羣臣爲天子賀,天子大喜,口稱蕭瑗不愧柱石之臣,劉備不愧人中才俊。着實猛誇了一陣。沒辦法,朝廷太需要好消息了。今年二月,公府駐駕廡突然垮塌,三月,樑王薨,四月,江夏蠻叛……曹節隨侍帝側,面如常色,只有雙眼在轉動,不知道又在動着什麼念頭。

六月,朝議詔公卿舉能通《古文尚書》、《毛詩》、《左氏》、《穀梁春秋》諸經的人各一名,入朝任命爲議郎。

然後又議益州之事,既然叛亂已定,那麼有功之臣不能不賞,否則寒了將士之心就麻煩了。這一點,皇帝還是很清楚的,他再怎麼亂來,對軍隊着實還不錯。不然的話,天下亂成這樣,他靠誰去替他平亂呀。

益州因爲一場叛亂,無數官員落馬。至於落不落頭,就看他們運作的手段了。此次有功將士,除了錢財賞賜外,張珓轉任巴郡郡尉,嚴顏爲墊江令,其餘諸校各有升遷。廣漢太守與漢中太守功過相當,無罪亦無賞,犍爲太守有功,入京,拜將作大匠。

最後輪到蕭瑗和劉備了。益州叛亂之所以迅速平定,全賴這兩人之力。蕭瑗在奏章中更是把劉備列爲首功,頗多讚美之詞。蕭瑗沒什麼好討論的,益州需要他,於是賞絹百匹,出爲益州刺史。

至於劉備,他未來岳父本來已經幫他想好了去處,也上奏了:“劉玄德博學之士,能通《尚書》、《春秋》諸經,可除了議郎。“反正朝廷需要這些人才,不如讓劉備來幹這個活,剛好還可以替朝廷省一個人的俸祿。

諸臣和皇帝也都覺得這個提議不錯,劉備之前爲郎中觀政,再轉爲議郎最正常不過了。且劉備本身學問就好。於是皇帝就準備開口允了。

曹節一看皇帝嘴脣欲動,立馬下拜,奏曰:”陛下,蕭瑗推許劉備能通兵法,膽略過人。而益州新定,或有不服。莫若讓劉備也任官益州,與蕭瑗一起坐鎮益州,威懾宵小。“

旁邊就有盧植大怒,不過強自忍着,他想看看這個閹奴還能說些什麼出來。

皇帝被曹節一打岔,覺得也是,益州時不時的亂一下,要不,讓蕭瑗和劉備到那裡替朕坐鎮幾年?剛好挾大勝之勢,看哪個敢不開眼!皇帝便道:”唔,那曹卿以爲劉備可爲何職?”

曹節左思右想,實在不想劉備官太高,但爲了把劉備留在益州,尼瑪,拼了,於是對曰:“巴郡蠻人最多,而前太守已論罪去職,可任劉備爲巴郡太守。”

此言一出,衆臣大驚,開什麼玩笑,朝廷培養官員不是這樣亂來的,也要看資格的。也就是說任職條件和個人條件。在大漢,想做官,想做高官,得從德行、專業、勞考、功勳、考試、出身等各方面去考慮。當然,大多數時候是以德行、專業、勞考和功勳爲重。

選官中的“學通行修、經中博士”、“明曉法令,足以決疑,能案章覆問”、“剛毅多略,能才任三輔令”這幾條,就是專業資格。醫官,天文官等,還有更詳細的專業要求。而舉孝廉和“德行高妙,志節清白”就是德行方面的要求。

勞考就是年勞和考績獲得的資格,非常重要,這是提撥官員的基本因素。所謂任官年久而資深。這個基本就是資歷了,你任官多少年了,每年的評語怎麼樣等等。就算你每年都是個中等,只要你官兒做得比別人久,你也比別人有資格。

至於功勳,那是特殊情況下的升遷,可以無視勞考。相當於後世的火線提撥、火線入黨……

劉備論出身,論德行,論才學功勳都算夠了。但差就差在勞考上。他爲官纔多久?治理一縣的經驗都沒有。和他差不多年紀的還都在朝中爲郎呢!郡守,方面大臣,如今大漢滿天下加起來,郡、國也不過一百掛零,怎麼可以讓劉備任此要職?就算大家再怎麼欣賞劉備,再怎麼覺得他有才學,也不能這樣做。朝廷任官自有制度,不能撥苗助長,不能任意胡來。

於是大臣們紛紛進言,說劉備資歷不夠,不足以擔當此重任。皇帝想了想,也覺得不妥,更多的是捨不得,要知道,賣一個郡守職位,可以賣好多錢的呢!於是便對曹節道:“曹卿此言不美。”

曹節要的就是如此,便又奏道:“陛下,去歲冬,鮮卑賊子宼我幽、並,今年又有數起。朝中諸經博士衆多,不差劉備一人。劉備既然通軍事有謀略,不若使爲遼東都尉,助遼東太守鎮守邊地,爲陛下分憂。”曹節反正就是不讓劉備回來,他也知道皇帝和大臣不會讓劉備任太守之職,那麼,擔任個一郡之副,沒事了吧?於是便以退爲進,想把劉備扔到遼東去。

盧植勃然大怒,我這女婿和你這閹賊是結了何仇?你要把他弄到遼東去?那是抵禦鮮卑的最前線,你還讓他去任武職,一個不好就得要了小命。不是被鮮卑人砍,就是被朝廷砍。老閹賊,你這是讓我女兒年紀輕輕便要做**啊!老夫必不與爾干休!

當下出列道:“陛下,遼東乃御鮮卑、烏桓之要地,邊郡要職,慣以老臣宿將任之。如此方能禦敵於國門之外。劉玄德雖有薄材,但年歲尚輕,血氣方剛,容易衝動。恐其爲求軍功而擅啓戰事,不能勝任都尉一職,陛下明察之。”

皇帝想了想,覺得兩邊說得都有道理。聽了曹節的,覺得劉備很能打的樣子,放在邊郡能讓他放心。聽了盧植的,又覺得劉備雖然能打,但太年輕容易衝動,萬一頭腦發熱,主動去打鮮卑人,打勝了倒沒什麼,要是喪師失地呢?算了,還是不要冒這個險了。

皇帝正在沉吟,曹節就知道自己這個主意恐怕是過不了關了。於是又奏道:“陛下,廣陽郡薊縣與廣陽兩縣縣令有缺,奴婢聽聞劉玄德今年將大婚,不若使劉備爲此二職之一,方便他於老家舉行婚事。也顯得陛下體恤有功之臣。”

盧植又怒,混帳,他在洛陽就不能成親了?非得弄到邊地去是吧?正欲再言,卻見皇帝見曹節跪在階下,忠心耿耿爲自己考慮,數次進言,若是自己再拂了他一番心意,恐傷曹節之心,於是便立馬允了,道:“卿所言正是。”便轉劉備爲廣陽令,待其婚期定下,再給婚假一月。到時另有賞賜賜下。

見此,衆臣也沒什麼好說的,只要不讓劉備突然間去任二千石的太守,劉備任議郎也好,任縣令也好,都是份中應有之事。只有盧植一人仍憤憤不平卻又無可奈何。

劉備還在益州,卻不知道朝廷經過一番爭鬥,又把他扔到了幽州。

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六百八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七百三十二章第六百六十一章 兗州決戰(十)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陽態度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七百十九章 安陸之戰第七百五十六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七百零九章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東征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開發(二合一章節)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七百三十一章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七百十一章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六百九十二章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二百九十章 攻取會稽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八十七章 黃巾亂起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三百九十六章 袁劉起兵爭幷州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七百六十二章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