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

天子在與親戚們敘舊,大臣們在歡呼雀躍天下諸侯的馴順。袁熙家裡卻來了個不速之客,在給袁熙出餿主意。

袁熙自界橋一戰被擒以來,在青州便過得戰戰兢兢。尤其是袁紹稱帝以來,他是越發小心謹慎了,平日裡只是閉門不出,閒居家中。生怕被誰抓住一丁半點的錯處了。上次出府,還是去見沮授問策的。

在自縛向劉備請罪之後,雖然劉備語氣溫和,把他好生安慰了一番,但袁熙回府之後,還是經常憂懼不安。有時候半夜做噩夢,會夢見無數凶神惡煞的漢軍衝進府門來,把他給逮住斬首。每每刀光一閃,他便會大汗淋漓的從夢中醒來。這簡直快成爲他的心病了。

這一切,被一個人看在眼裡。這個人,便是郭圖。

話說郭圖自主動降了劉備,一直在青州閒居,雖然被劉備待之以賓客,但青州諸文武,也不大看得起他。青州還有沮授與袁熙,但沮授與袁熙又深恨郭圖出賣袁軍,否則界橋一戰,何至如此?

郭圖心中實在是想罵人,出賣大營的不只有我,還有許攸好不好?結果好死不死,許攸竟然死在撤退的路上,這個大騙子、大奸臣竟然成了袁熙與沮授心中的忠臣。這讓郭圖好生鬱悶。他想跟人說許攸纔是出賣界橋大營的頭號功臣。但許攸已死,劉備又不會出面給他作證。你讓郭圖如何說?只要他一說出口,郭圖肯定就會被扣上誣衊忠良的帽子,並鄙視他,說許攸死了他還要往許攸頭上潑髒水。

郭圖有屈無處說,他又是個極好權力的,在冀州時被袁紹重視,到了青州卻無人搭理,這種失落的滋味,實在是難受。於是郭圖便到處尋找東山再起的機會。

等啊等,終於讓他等到了。

袁紹覆滅,張飛盡掠袁紹家眷回師。郭圖腦袋一轉,便打上了袁紹女眷的主意。袁紹頂級門閥出身,自己是個大帥哥不說,家中妻妾一個個也是嬌美如花。若是能選其一、二,進獻給大將軍,嘿嘿嘿,自己豈不是出頭有望。不過袁紹、袁譚的妻妾現在皆是奴婢,這等身份卻也不配侍奉大將軍。郭圖便把眼光投向了袁術的家小以及袁熙的正妻。

袁術的女兒長得也很美,不然當年也不會被孫權納入房中了。雖然有其他的原因,但長得美,卻是最主要的因素。

至於袁熙,他的正妻,便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甄夫人,上蔡令甄逸之女。歷史上袁氏敗亡,甄氏因姿貎絕倫,被曹丕搶回家了。最後生下魏明帝曹叡和東鄉公主。

甄氏一生都是傳奇。她家是中山豪強,世代都是二千石的高官。她小的時候,家裡經常看到彷彿有人爲她蓋上玉衣。後來有相士給她家人看向,指着甄氏說這小娘子將來貴不可言。到了九歲,又喜書,視字輒識,數用諸兄筆硯,兄謂後言:“汝當習女工。用書爲學,當作女博士邪?”後答言:“聞古者賢女,未有不學前世成敗,以爲己誡。不知書,何由見之?”

後來她二兄早逝,她又勸其母親好生對待寡嫂,要像疼愛女兒一樣對待嫂子。天下大亂的時候,又勸家人救濟災民。反正根據史上的記載,這個小娘子賢惠得不像話。後來袁紹聞此女名聲,便爲袁熙娶之爲妻。

當然,甄氏的傳奇,並不是這些。歷史上,因她,孔融爲曹操所惡,後被殺。因爲曹丕搶了甄氏,孔融寫了封信給曹操,說武王伐紂,將妲己賜周公。曹操覺得自己讀書少,以爲孔融說的是真的,後來一問,才知道孔融這是嘲諷自己……

歷史上,因她,曹植留下千古名篇《洛神賦》,甄氏也被奉爲傳說中的洛神。此事真真假假,千古流傳。

歷史上,也因她,說曹操今年破賊正爲奴,只是自家兒子搶了先……

現在,她避免了被曹氏搶走的命運,卻又被郭圖給盯上了。

袁熙與甄氏久別重逢,在家歡喜沒幾天,郭圖便上門了。他也知道袁熙討厭自己,便不廢話,開門見山:“顯雍欲救夫人與顯思於苦海乎?”

劉夫人和袁譚被罰作奴婢,袁熙心中自然也不好受,一個是自己孃親,一個是自己大哥。現在自己在家裡舒舒服服,孃親與大哥卻在外面受苦。這讓他心裡如何好過。

只是他也親至大將軍府上求情過。他想收斂父親屍首、想出錢贖母兄之罪,甚至提出以身代母兄受過……只要他能想的辦法,他都想過了。可惜枉他在大將軍府外跪了一日夜,卻只得大將軍府上令史傳來一句話:“大將軍有言,朝廷自有律法,他亦不得胡爲。還請郎君自去。”

袁熙拖着僵硬沒有知覺的身軀回到家中,心中不知是何滋味。正自鬱郁間,沮授上門了。他怕袁熙想不開,便對袁熙說道:“顯雍心中可有怨乎?”

袁熙對道:“不敢有怨。”

不敢,那還是有了。沮授道:“大將軍不見你,故意使你跪於府外,看似輕賤,實際上卻是成全你的名聲啊。”

沮授見袁熙還是似懂非懂,便仔細的向袁熙解釋。你在外面跪了一天一夜,大將軍故意不見你,讓大家圍觀取笑你的同時,卻也使你的一片孝心傳了出去。所以將來就算是你對母、兄的困境無能爲力,大家也不能在這方面再指責於你了。畢竟你已經盡了力。只是限於律法,你父親犯的謀逆重罪,罪無可赦罷了。所以將來你再出仕,便沒有人會拿這點來攻擊你了。你安心在家待着吧,風平浪靜之後,大將軍還是會用你的。

被沮授這樣一說,袁熙這才明白劉備的一片心意。他雖然是個不爭的性子,但卻是個知恩圖報之人。對劉備感激不已,卻只暗暗記在心裡。準備只要有機會,便要報答大將軍的迴護之情。

如今郭圖上門,一開口便是問袁熙要不要救其母、兄。袁熙聞言,心中訝然,思道莫不成郭公則有辦法讓大將軍回心轉意?

一念至此,袁熙便立即道:“公則有何以教我?若事能成,熙當以命相報!”只要有一絲絲可能救母親和大兄出來,袁熙也想要抓住。

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七百一十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冀州攻略(七)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八百十四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第七百三十一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七十七章 試行改革(二)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五百六十六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七百七十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四百六十二章 冀州攻略(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七百一十章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兗州攻防(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