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

卻說曹真與李典領了部曲,四處襲擾南陽諸縣,抄掠百姓,所到之處,攪得地方雞犬不寧。城中的大戶紛紛逃離不說,散居在城外的百姓,也不得不扶老攜幼,沿着官道往宛縣而來。

曹真還欲擄奪人口,卻被李典阻住:“子丹,吾軍南討荊州,此時之民便是吾等將來治下之民,何苦爲難?且放其等往宛縣,消耗宛縣糧食,豈不是好?”

曹真聽了,大笑數聲:“便依曼成之言。”此後行軍,卻是故意驅逐百姓往南而去。文聘在宛城,見得那難民絡繹不絕而來,不禁驚道:“諸縣已破乎?”遂使人問之。

左右來報,說是曹軍襲擾諸縣,不得安寧,只好南逃而來。文聘大怒,道:“怎不就近入城避之?”

左右對道:“百姓有言,曹軍甚是兇惡,若不撤離,便放火燒屋,若不往南,便以箭矢射之。是以不敢就近入城,只得南來。”

文聘也是大將之材,只是一想,便明白曹軍之意了。分明是欲驅百姓來耗己之糧。說不定其中還有奸細潛伏,待到決戰攻城之時才發作。只想了一想,文聘便冷笑一聲,道:“發給百姓一日之糧,使其等繼續南下,沿途就糧至襄陽。勿得使一人入城!違者斬!”

文聘心想你不是想耗我糧食嗎,一日之糧我還是給得起的,讓百姓全部去襄陽,有主公和諸臣在那裡,偌大個荊州還怕安不下這些人。至於有無奸細在內,反正不讓你們入城,到時自有人去甄別。

文聘使人發了糧食,又派員好生安慰勸說百姓,說此地戰火將起,亦不安全,使他等沿途就食一路去襄陽。百姓倒也明白這宛城官吏說的是大實話,是以也不埋怨,默默領了糧食便又帶着家小繞城而走,徑往襄陽而去。

那難民之中,無數個精壯漢子望城而嘆:“可惜了,那文聘不愧是荊州大將。此番應對,卻使吾等不能入城建功了。”

又有人勸解道:“無妨,若能入那襄陽,探得消息,也是有功。”遂不再多言,雜於人羣之中,齊往南方而去。

南陽北方數縣的百姓被曹真和李典驅趕得差不多了,幾座縣城也是閉門死守。曹真本欲攻城,後來與李典一商量,這裡打下來了也無甚用處,那宛城死死的釘在淯水之上,打下了這裡還是要去打宛城,但若是打下了宛城,這裡便可派人來招降了。於是便調轉馬頭,引軍徑往宛城而去。

宛縣,天下有數的大城,自秦時起這裡便爲南陽郡治所在。自春秋起,這裡便是全國著名的冶鐵中心,西漢在這裡設立工官和鐵官。更始帝於此建都,光武帝於此崛起,又被稱之爲帝鄉。南陽極盛之時,全郡人口近三百萬,爲天下諸郡之冠,而作爲南陽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的宛縣,更是耀眼。宛縣的城池比帝都洛陽還要大,人口比洛陽還要多,不得不說也是東漢的一大奇觀了。

這麼一個大城,想要把它攻佔,還是非常有難度的。歷史上南陽的戰爭數不勝數。當年的黃巾軍三大戰場,有一個便在南陽。孫堅爲袁術所用時,也曾在此騙殺南陽太守張諮。南陽前方,又有博望、西鄂二縣和夕陽聚一寨爲依託。層層阻礙之下,曹軍打到現在,卻也只佔了一個空城博望。自己還損兵折將。

曹真與李典到了這裡之後,便來見曹洪,聞知曹洪失利,不由心中一驚。他乃曹操養子,曹洪是他族叔,他自然知道曹洪的本事,見曹洪與于禁二人一道引兵來此竟然還搞得灰頭土臉,便訝問道:“荊州除文聘、劉磐外,還有何人爲將?”

曹洪更是尷尬,那個霍峻分明是初出茅廬的小子,初生牛犢不怕虎,三下五除二把他設計了幾回,真是丟人丟大了。卻又不能不答,便嗡聲道:“有個名喚霍峻的,甚是不凡。”

曹真便道:“今吾四人在此,再是不凡,如何阻得了吾等,又何愁宛城不下?”

曹洪一想也是,你文聘等幾個還三首六臂了不成。於是便又引兵攻打西鄂。

西鄂在淯水右側,他們一打,宛城與夕陽聚便紛紛出兵來援。于禁見了,便道:“不如分兵,吾與子廉往西鄂,子丹與曼成守淯水。敵若來,便相告。”

諸人從之,遂使分兵。這日,曹洪又引兵出,于禁便道:“子廉且去,吾伏兵於道中。”曹洪從其言,便引兵走,果然,宛城文聘帶兵來援。見文聘來,曹真與李典便引兵來迎。兩軍相爭,煙塵滾滾,愁雲慘淡,日月無光。旗幟遮天蔽地,金鼓聲震九霄。夕陽聚守將恐文聘有失,按捺不住,便出寨來救。

正行間,道逢于禁,其忽然起兵直擊夕陽聚守將之後側,荊州軍突逢敵軍,大亂,陣形立散。守將喝止不住,只得引兵退走。於楚銜尾而來,趁勢掩殺,直殺到寨前方止。斬獲無數而還。

文聘見還有一路伏兵,心中一驚,恐遭算計,遂引兵走,諸將追了一會,見文聘所部行軍毫無破綻,不禁讚歎:“此必荊州精兵也!”知無機會,遂退之。到得營中,諸將見今日斬首、俘虜千餘,獲金鼓、旗幟無數。不由大喜,遂擺宴犒賞部曲。

文聘知夕陽聚守將兵敗,卻也不怪,只令其專一守寨,無令不得外出。在府中文聘卻是好生懊惱。那蔡瑁自領軍來,說是來援,卻是坐守城中,諸事不管。要其何用?把眉頭一皺,便提筆寫了封信,使親兵投往襄陽去了。

劉表在襄陽,得了文聘之信,心中大怒,暗道德珪深負吾望也。便欲調還蔡瑁,另遣他人往之。劉表置信於書房案上,自去更衣。那蔡夫人卻來書房奉茶,見夫君不在,便端坐一旁,忽見案上一封拆開了的書信,心中一動,便起身觀之。一看之下,竟然是文聘於信中斥責蔡瑁於南陽失職之事。不禁心中惱怒萬分。暗道吾弟親冒矢石、不畏艱險、置死生於不顧率軍去助你文聘守城,這還守出好歹來了?

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七百六十三章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六百七十六章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七百三十七章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八十七章 黃巾亂起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東征(完)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六百五十四章 兗州決戰(三)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七百十八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七百九十九章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六十章 鮮卑之事第七百三十章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六百十一章 兗州戰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六百六十四章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洛陽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二百九十章 攻取會稽第六百七十一章第八百十七章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