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

劉虞病逝的消息,隨着劉虞的遺表,一道傳送到了青州。就在青州百姓亦在暗暗爲幽州的劉太傅神傷不已的時候,朝堂之上,卻因爲劉虞而炸了鍋。

劉虞爵爲列侯,職爲上公,又以宗室的身份出鎮外藩。可以說這天下,除了皇帝之外,身份最珍貴的就是他了。如今劉虞因病離世,朝廷爲之遺憾的同時,更多的卻是憤怒。是的,不是哀傷而是憤怒。

原因就是劉虞的遺詔。在遺詔中,劉虞舉薦盧植爲幽州牧。劉虞打了朝廷一個措手不及。天子來青州之後,周圍環境大好。有吃有喝有穿,朝廷諸臣一直拖欠的工資,也都如數發放了。在青州,朝廷還受到了百姓們的擁護和愛戴。比起之前在長安的日子來,簡直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俗話說暖飽思那什麼欲。朝廷穩定之後,便開始折騰了。一羣人在青州,總不能光領俸祿不幹活呀,總得爲皇帝陛下分憂不是?朝廷名義上能管轄到的地方,青州與徐州都是劉備一人說了算。這怎麼能行?

讀書人琢磨起人來,主意那可是多得很。不說先秦了,就說兩漢時的讀書人,耍起陰謀詭計來,那是誰也不懼。他們與外戚鬥,與宦官鬥。除了拿不講道理的武夫董卓沒辦法外,他們從未退卻過。

這不,來青州沒多久,就開始在私底下串連謀劃了。劉虞是太傅,大漢立國以來極少有的上公,如此尊貴的身份,怎能一直在外?必須來朝廷輔佐天子,同掌朝政!

劉太傅若是來了青州朝廷,那麼幽州牧的位置,也便空了出來。盧植遠在遼東,怎能以遼東太守之職兼領徐州刺史?此事不合制度,此二職只能取其一!

大臣們想得很美好。劉虞若是來了朝廷,以他的威望資歷與身份,只能是與劉備一道同領政事,只要把劉虞頂到了那個位置上,還怕他不與劉備爭?引來一個與劉備爭權的,然後又得了一個幽州牧的實缺。然後遼東與徐州,還有一個空缺出來。朝臣出鎮地方,他們空出來的位置,又可以安排人頂上去……

如此慢慢舉薦,慢慢蠶食,小心翼翼的步步向前。只怕等劉備反應過來,地方上都已經安插遍了朝廷的人馬了。要說到眼光與大勢,劉備自然領先。但論及職業官僚們的老辣手段來,劉備那就是望塵莫及了。

可惜朝廷諸公正在籌劃,還未落實,便有噩耗傳來,劉虞病逝了。死了也便死了,他臨死還要給大家添堵。竟然好死不死的在遺表中舉薦盧植。

盧植是誰?劉備的泰山老丈人!天然的屁股就坐在劉備那一邊的。這能行嗎?雖然說盧植接任幽州牧之後,遼東太守與徐州刺史兩個位置也空缺了出來,但一個州牧是這兩個位置能比的嗎?

楊彪看完劉虞的遺表之後,在一片寂靜之中率先發作,他厲聲道:“天子尚在,州牧權重一方,前任州牧指定替任者,置陛下與朝廷何在?此事斷不可爲之!”

楊彪鬚髮皆張,怒不可遏。在他看來,劉虞是打破了文官們一直以來的默契。絕對不能容忍。

當然,還有一些不好明說的事情,一直積壓在楊彪心底。如今只是藉機把怨氣給發泄了出來。當年楊家與袁家約定一同對付宦官與外戚。然後兩家一起上臺執政,結果宦官與外戚死了個精光後,武夫董卓便野蠻的用兵甲逼迫羣臣退讓,自己獨攬大權。以至天下大亂。弘農楊氏也是四世三公,歷代纓簪,楊彪在長安陪皇帝受苦的時候,袁紹與袁術卻逃了出去,割據地方,一個行廢立,一個自稱帝,好不痛快。這中間如此巨大的落差,楊彪心中如何能痛快。

本來按照計劃,劉虞入朝,楊彪出鎮幽州,現在劉虞一死,幽州之事極有可能會發生變故,楊彪憋了一肚子火,如何不怒?事關家族利益,他纔不在乎自己與盧植是親家,盧敏是他的女婿了。

楊彪帶頭一發作,剩下的諸臣也跟着紛紛附和,卻是選擇性的把益州劉焉傳位給其子劉璋的事情給忘卻了。劉虞只是舉薦一個人選,劉焉可是實打實的父傳子,公器私用了。而且憑良心說,人望、資歷、才能,盧植哪點缺了?更不用說盧植久在遼東坐鎮,極爲熟悉幽州政事了。

大臣們在朝堂之上吵來吵去,引經據典,爭得面紅耳赤,唾沫橫飛。靜坐於高處的天子輕嘆一聲,道:“大將軍尚在幽州,諸公何必心急?且太傅新薨,當務之急,須遣人往吊。”

天子一開聲,諸臣啞火了。確實如此,自己這邊爭了半天有什麼用,大將軍劉備錄尚書事,沒他的同意,選一百個幽州牧的人選出來,也是無用。至於劉備會同意何人,那還用說嗎?

楊彪心中一聲哀嘆,好歹在長安時,自己還能作主,哪怕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是到了青州,自己滿懷壯志,卻發現什麼事情也幹不成了。難道就這樣了?

劉虞死了,他的身後事,不能簡單。因爲他是襄賁侯、太傅。漢時禮儀,諸侯與三公薨,天子要贈印璽、玉柙銀縷,並賜器。還要派使者治喪,百官會送。當然,劉虞遠在幽州,百官是無法送他一程的了。

爲了表示對劉虞的重視和體現大漢朝廷的體面威嚴,天子遣了太常卿與光祿大夫爲首,率了一批人,浩浩蕩蕩的直往幽州而去,往吊劉虞。

劉備在幽州替劉虞治喪,喪期不好動兵戈,而且劉虞一死,接下來幽州人事變動,青州大軍也不好孤懸在幷州了。若是幽州這邊一個不順,糧草沒能及時跟上,那可就慘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自己的青州軍再能打,再精銳,他沒糧草也是白搭。

於是,劉備便命平城前線的諸將,各自率部退兵。諸將一道結陣,緩緩而退。閻柔仍返高柳,與其弟一道坐鎮於此。

袁紹在城中,見劉備諸軍盡退,就連白登山的人馬也都撤退得乾乾淨淨,便道:“青州必出事矣。”於是遂遣人探之。

未幾,消息傳來,說是幽州牧劉虞病死了。袁紹聽到這個消息,一臉古怪。自己兩徵幽州,還沒佔據幽州寸土,卻先把州牧劉虞給耗死了?袁紹心中也不知是何滋味。

不過,劉備既然退了,袁紹也不再在平城久留。於是便令高幹還鎮幷州,自己卻率了部曲,徑返冀州去了。

第七百六十三章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術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三十七章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258徐州之亂(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六百六十二章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四十七章 曹兄孟德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張飛搶親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四十七章 曹兄孟德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戰呂布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