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

張郃部隊基本上已經被打殘,曹操也損失了數千人,回營之後,曹操心中怒火中燒,就差那麼一點了,最後卻功虧一簣。要不是那守衛天子身側的兩員將領,率軍死死擋住了自己的進攻,這會天子只怕已經在他營中了。

事到如今,曹操便思道,此番未能一擊而中,張飛定會提高警惕,不如且退,觀其動靜。想了一會,曹操又心中一計,於是喚來夏侯淵,使他率了一部人馬,徑往鄃縣去了。

夏侯淵引軍走了之後,曹操也打算走了。臨行前,請來張郃,問道:“儁乂,吾欲往州中邊界再擊張飛,汝欲同往乎?”

張郃昨夜大戰一場,損兵折將,甘陵都尉亦死於亂軍之中,最最關鍵的是,他終於知道了張飛爲何與張繡、呂布等人攪和在一起,也清楚了曹操前來的目標。長安天子就在張飛軍中!這麼重要的事情,曹操竟然瞞住他不說。張郃又驚又怒,罷戰之後,張郃第一時間便遣了飛騎往北,向主公袁紹彙報去了。這個時候,他只要坐鎮界橋,等候袁紹的反應即可。再去幫曹操作甚,幫他將天子劫到兗州去麼?

張郃搖了搖頭,道:“曹公,吾麾下死傷頗多,軍士厭戰,吾欲率軍回界橋休整,不能從曹公也。”

張郃要走,曹操也不能強留。只是沒了個替自己分擔火力的,曹操心中頗是遺憾。張飛營中,天子正召見高順、徐晃二將,進行撫慰嘉獎。昨晚空中箭矢亂飛,樓下人頭滾滾。若不是高順與徐晃二人拼死抵住曹操,事情會怎樣,簡直不可想像。

又過了數日,曹操與張郃分別退兵。張飛探得明白,亦撥營而走。繼續前行。張繡來尋張飛,道:“益德,曹操詭計百出,其雖退,前方恐有變故,不能不防。”

張飛一笑,道:“張將軍且放寬心,吾青州援軍不日將至也。”聽說有援,張繡這才鬆了一口氣。是了,這麼大的事,劉玄德怎麼可能沒有後手。

卻說張飛自出兵後,劉備一面應付北方的戰事,一面隨時通過細作監控魏郡的軍事力量。見張飛入魏郡,而界橋與魏郡守軍皆未驚動,劉備便稍稍放下心來。看來魏郡那邊應該是力量不足這才投鼠忌器,不敢與張飛相抗。結果剛鬆一口氣,沒多久又接報,說兗州有異動,軍隊大規模的往冀州方向集結。

劉備這一得報,心中瞬間就明白了肯定是曹操知道了張飛是去迎駕去了。曹操集結軍隊,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劫天子回兗州。

劉備不敢怠慢,於是一邊讓水師遊弋大河上下,逼迫兗州;一邊速調太史慈前往接應。考慮到張飛那邊有呂布、張繡、段煨等生力軍,還有賈詡、荀攸二個謀士,現在自己又派了太史慈前往接應,若是這樣的陣營還被曹操把天子給劫走了,那就真的見了鬼了。

張飛這個時候,正與賈詡和荀攸商量回青州的路線。兩條路,一是走靈縣入青州。二是走鄃縣入青州。走靈縣路程短,但距離兗州也近。靈縣其實就在冀、兗、青三州的邊界上。走鄃縣路途要遠一些,但離青州的平原縣城很近。

本來也沒什麼好討論的,之前就已經決定了要走平原。但是現在前方探子來報,說鄃縣四周,遍插旗號,放眼望去,皆是曹軍。這就由不得張飛不慎重了。貝丘大戰之後,張郃已經知道了自己軍中有長安天子的鑾駕在,現在他的奏報只怕已經擺在了袁紹的案頭。若再被曹操大軍給阻上一阻,等袁紹回師,那可就完了。

青州近在咫尺,張飛也不怕自己無援,他怕的是袁紹不管不顧的要置長安天子於死地。若袁紹真起了這樣的心思,自己能不能保住天子的性命還真不好說。戰場上可是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的。大戰一起,誰也顧不上誰。聽說天子在關中的時候,諸將混戰,天子宿於野外,就很是過了些餐風飲露的日子……

賈詡在那裡和荀攸商討個不停,賈詡道:“曹操多謀,其於鄃縣,必定是虛張旗號以詐我。”

荀攸道:“吾意曹操必定能知吾等能窺破其計,既然如此,吾等便要反其道而行之。”

賈詡又道:“曹操既然能知吾等能窺破,又豈猜不到吾等欲反其道而行?”

張飛在一旁,聽他們爭來爭去,頭都大了。賈詡和荀攸的意思是曹操肯定在鄃縣用計,那裡大張旗鼓肯定是虛兵,想逼我們走靈縣。但曹操不是一般人,他應該知道我們能猜到鄃縣是虛兵,所以料我們會反其道而行,不走靈縣而改走鄃縣,所以他在鄃縣應該是真的有伏兵。不過曹操應該也能猜到我們會知道他在鄃縣的是伏兵,所以我們會改道靈縣。於是他真正的伏兵應該是在靈縣。所以我們還是得走鄃縣……

這讀書人開起腦洞來,真的很可怕。尤其還是二個天下有數的聰明人。張飛都被他們給繞糊塗了。張飛直接問道:“賈公、公達,我軍到底從何處還本州?”

賈詡與荀攸異口同聲,一臉堅定的道:“鄃縣!”

張飛一臉鬱悶,聽你們討論了半天,最後的結果還是鄃縣,這還討論作甚?聽了之後,張飛便遣出了斥候,飛報青州,通知援軍於鄃縣接應。

太史慈到了邊境,亦探得鄃縣異常,未幾又接到了張飛的來使,說是欲走鄃縣。太史慈心中詫異,鄃縣明顯有伏兵,怎麼還要走鄃縣?太史慈不敢怠慢,便飛報青州。劉備看了,也是一頭霧水。心中雖然相信賈詡與荀攸的判斷,又恐有失,爲保險起見,又調嚴顏率部鎮守平原,與太史慈互相呼應。

太史慈率了水師,渡過大河,進入漯水,順漯水都進逼到兗州的聊城了,見曹操還不回師。心知曹操是一心一意的打天子的主意了。於是便還師,直接率部到鄃縣邊界,以候張飛。

曹操的伏兵,確實是在靈縣。不過到了靈縣沒幾日,曹操得報說青州水師縱橫漯水、黃河,然後又自退去,不知所蹤。然後曹操就猛然醒悟過來,要遭,張飛大軍只怕是走了鄃縣。自己的計謀被窺破了。

於是盡起大軍,復往鄃縣去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方動靜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七百六十二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邳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一百八十五章 青州攻略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七百六十六章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紹動作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駕崩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洛陽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六百十一章 兗州戰事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洛陽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盧植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四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七百十八章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