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

劉備日夜兼程趕回青州,荀彧出來相迎。入府之後,荀彧便對道:“主公,袁紹盡起精銳北向,幽州獨木難支,我已遣子龍與國讓率軍入冀以擾袁紹後路,又致信盧公,請其擇機出援。如今袁紹大軍已圍薊縣,幷州高幹攻入代郡,兵鋒已至靈丘矣。”

劉備取過輿圖,大略一觀,便知趙雲襲擾冀州不起作用。袁紹遣一支偏師以拖延之計,便可纏住趙雲。不過,自己既然回師,那就不一樣了。

於是劉備遂命黃忠引兵西向,嚴顏攻打渤海。自己則率了太史慈以及劉恪兩部人馬進入清河,與趙雲匯合。袁紹兵圍薊縣,自己再率軍北上已然來不及,只能圍魏救趙了。

袁紹連敗鮮于輔之後,聞劉虞遣鮮于銀來援,於是在垣水設伏,以待鮮于銀。鮮于銀救涿郡心切,匆匆而行,渡河之時,被袁紹大軍齊出,半渡而擊。

顏良突起,於亂軍之中斬鮮于銀於馬下,幽州軍大敗而散。既破鮮于銀,袁紹便使淳于瓊率二萬人把涿縣圍得鐵桶一般水泄不通。自己則率了顏良、文丑疾撲廣陽而去。

袁紹目的很明確,不拘於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直取幽州心臟所在薊縣。只要攻下薊縣,擒住劉虞。幽州便可不戰而定。

不得不說,這個斬首的行動計劃非常正確。只可惜,整個計劃出現了一點點小瑕疵。一是閻柔在代郡,使出了全身氣力,死死糾纏住了高幹。高幹走,閻柔追;高幹停下來打,閻柔則且戰且退。劉虞和袁紹借不來烏桓騎,但閻柔卻振臂一呼,輕而易舉的聚了兩千烏桓輕騎。烏桓騎對幷州騎,在代郡地界上你追我逐,彼此糾纏不休。閻柔藉着地利,硬生生的阻住了高幹欲沿治水進右北平而後直入薊縣的意圖,把高幹逼得退往了靈丘縣。

二是袁紹進入幽州後,召蹋頓來助,意料之中的援軍這次卻沒有依約而來。這讓袁紹心中怒氣大盛的同時,也在擔憂烏桓是否前去相助劉虞了。這便使得他不能全心全意攻城,而是要分出一部兵力來防止突如其來的烏桓騎兵的襲擊。

劉虞在薊縣,召集所有臣屬,道:“吾於幽州,戰戰兢兢,以勤儉自勵。今袁紹以莫須有之罪舉兵來攻。何其狂愚也。雖圍薊城,然青州已兵進清河,黃漢升亦自遼西而來,不日將至。還望諸卿與我一心,同守此城。到時援軍一至,內外合擊,袁紹必退也!”

劉虞素以恩厚相待下僚,諸人得聽,無不從之。於是各出府門,號令軍士,召集百姓,同上城頭,以御袁紹。

袁紹舉兵猛攻薊縣。奈何劉虞不是袁術,自來幽州,只要手頭稍微寬裕,不是修橋,就是開渠。薊縣因是州治,也修葺了好幾次。城防堅固,設施完善。冀州軍急切之間,如何能夠攻得下。

黃忠自遼東而來,速度卻是比劉備要快得多。聞得袁紹疾行軍而圍薊縣,黃忠深恐幽州有失。於是星夜行軍,途遇蹋頓所率烏桓,又徵得馬匹千餘,又疾行一日夜,便趕到了薊縣境內。

黃忠紮下營來,便使人前往探之,未知,斥候來報:“將軍,袁紹攻城甚切,城仍爲劉使君所有也。”

黃忠聞薊縣未陷,心中一定。於是下令三軍休息,養足精神之後,再前往戰之。

卻說田豫與趙雲分兵之後,思道我兵少,欲救幽州,不如襲擾袁紹糧道。於是田豫率軍晝伏夜行,潛往河間,一心想要截袁紹糧道。袁紹的督糧官不是別人,正是大將高覽。

此人不以武勇聞名,卻熟讀兵書,善養士卒。且兼秉性持重。是以袁紹以其爲督糧官。田豫在河間遊走數日,終於探得仔細。這日,高覽押糧到了漳水,方欲渡河。忽然一聲鼓響,河岸兩側一支人馬如潮水般涌了出來。

高覽定睛一看,卻是青州軍。暗道聞青州軍已入清河,果然來襲我糧道。於是大喝道:“不要慌亂,結車陣以拒之。”衆軍士依其計,乃使糧車首尾相銜,圍成一個個圓圈。而後於圈中各設人手,豎盾結陣以自保。

田豫只欲燒糧,見袁軍固守不出戰,大喜,於是先命將士以火箭襲之,而後突至車前,縱火燓糧。得手之後,復來戰高覽,見高覽應對自若,自忖戰之不下,於是田豫疾呼一聲,引軍便退。

高覽見青州軍退,便命衆將士救火。火滅之後,高覽來問損失。校尉喜道:“將軍妙計,此番只不過損失大車數十輛,糧谷百餘石,餘皆無事也。”

卻原來高覽爲防萬一,於糧隊中又分數十輛大車,其袋中各裝砂石泥土。田豫來時,高覽使人將此車圍在最外面,田豫燒車,自以爲得計,卻不知道只毀了車,袁紹的糧草卻是未損失多少。

田豫襲燒袁紹之糧後,仍遠遠銜於其後,高覽既知有青州軍,豈無應對,沿途命諸縣派兵護送接應。田豫跟了一程又一程,自忖再無機會,便不再往。

軍中有校尉便勸道:“將軍,袁紹侵我幽州,殺我州中鄉黨。我軍雖兵少不能救。亦能在冀州抄掠以援我幽州也。”

田豫一看,這個卻是公孫瓚麾下的老人了。這些人素來不把人命和己命當回事,一個個都是殺人放火的班頭。要是聽了他的,在這冀州搞起破壞來,得死多少無辜的人?主公的名聲還要不要了?到時主公知道了,有一個算一個,都得問斬。

沉吟了會,田豫便道:“軍法無情,濫殺無辜者斬,你忘了?”

校尉對道:“豈敢有忘。不過,不殺人,放火總可以吧?”

於是,田豫帶了這夥人,縱橫河間、渤海,也不入城。只於城郊各聚邑,驅散百姓,然後縱火燒屋。百姓們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房屋、家資被一把火無情的吞滅,欲往救之卻被青州軍死命攔住。一個個望着沖天大火心痛得撕心裂肺,跳腳大罵。

那校尉聽得罵聲,大怒,斥道:“袁紹無故侵我幽州,殺我吏民。我幽州劉使君仁厚,遣我等南來,只是襲擾縱火,以圖袁紹退兵,可傷爾等一人性命耶?要怪要罵,便怨袁紹罷,須怨不得我幽州!”

衆人大哭,家業被毀,只好一路往郡縣逃難。各縣見了絡繹不絕的難民,大驚,因問之,百姓對曰劉虞遣軍潛入境中,驅民燒屋。郡縣守令大驚,一邊安排人救濟難民,一邊飛書疾報往袁紹處。這劉虞簡直太惡毒了。這樣一路燒下去,百姓紛紛涌往郡縣,府庫中糧食如何能夠養民?

袁紹在薊縣得了信,拍案而起,大罵道:“劉備好生陰險,竟然假劉虞之名,行此歹毒之事。”袁紹遠在前線,知道劉虞都被他圍得龜縮不出了,如何能夠派人潛往冀州,此必劉備所爲也。

劉備表示很無辜,他壓根就沒吩咐人這麼幹過。到了冀州境內,劉備方聞知此事,一時之間,不禁爲之失笑。此番手段雖然下作了點,卻是非常有效。

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六百八十六章 荊州亂起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七百八十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七百六十二章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廢立之事(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四十七章 曹兄孟德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袁紹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六百八十四章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六百三十二章 兗州攻防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說郭嘉(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七百二十一章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二百零七章 左伯之紙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戰(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洛陽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六百八十四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戰(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廢立之事(二)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七百十七章 半途之擊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八百二十三章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餘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七百一十章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一十章 據有二郡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青州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安天子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