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

天下不止青州劉備那兒遭災。幽州,冀州,兗州,豫州,涼州……除了南方好一點,其他諸州,到處都是一片哀聲。

鑑於旱情嚴重,各大軍閥也就各自罷兵,回自己地盤處理內政。孫堅回到豫州,就和叛賊大打一場,雖然迫降了叛軍,但整個豫州仍然散發着躁動不安氣息。就在孫堅邊剿邊撫,爲穩定豫州而努力時。郭嘉選了個良辰吉日,出門遠行了。

兗州和青州挨着,而且兩個州牧身邊,都有他的故人。是以郭嘉出門時的心情很輕鬆。穎川往北偏西就是洛陽,往北偏東就是兗州陳留。沒走幾天,郭嘉就到了曹操的地盤。

曹操自到兗州之後,因爲沒有爆發邊讓血案,所以陳宮等人還是傾心輔佐。曹操也非常信任陳宮。視之如腹心。就如同歷史上呂布妻子說的那樣,曹公待公臺如赤子。陳宮受曹操厚恩,心下感激,爲其傾力拉攏兗州士族。

曹操爲什麼要殺邊讓,因爲漢末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品評人物,許靖兄弟曾在洛陽搞了個月旦評,一旦被許氏兄弟稱讚,則士子聲價百倍。而邊讓,就喜歡參加各類品評。他年少成名,文章也寫得好,尤善於辯論。所以每次有品評人物的座談會他只要有時間都不會錯過。歷史上的邊讓辭官不做,從九江回老家隱居之後,仍然改不了好清談的毛病。他名氣大,兗州士人也喜歡往他這裡跑。有回可能是喝大了,邊讓就在席中說曹操如何如何,大概是說他宦官之後,不配牧兗州云云。本來也是酒後閒談,民不舉官不究,結果偏偏就有人去告密了。曹操聽了,哪裡受得了這個氣,老子好不容易坐穩兗州,結果你不幫忙也就算了,還在下面添亂動搖我的根基。於是一氣之下直接讓人把邊讓給宰了。陳宮和邊讓等人交情深厚,又見曹操如此冷血無情,也被嚇住了,生怕哪天自己說錯了什麼話就步了邊讓後塵,於是便密謀反了。可以說,邊讓這張破嘴,害死了不少人。

現在邊讓屁顛顛的跑到青州,也算是爲兗州的繁榮穩定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沒了邊讓這號人在兗州,其他人雖然也經常小聚,但也沒人像邊讓一樣膽大包天,對兗州的統治者曹操搞人身攻擊。曹操自然也不會發飆。

陳宮一心一意爲曹操着想,於是給曹操先後舉薦了山陽李乾,陽平樂進,東阿程昱等人。這些人,全都是兗州本地土著,要麼家族實力雄厚,要麼知兵能戰,要麼有治平之才。李乾可能很少有人知,但他有個侄子,就是名氣不小的李典李曼成。樂進,不用說了,後來的五子良將之一。程昱,陳宮的評價則是天下奇才。

曹操一一試之,果然都是自己緊缺的人才。於是,越發心喜陳宮。之前鮑信死,曹操得了泰山軍,泰山軍中也有個好漢,就是于禁。如今曹操麾下雄才濟濟,好不興旺。

這日,曹操與諸人坐談,道:“吾得兗州以來,多賴諸卿齊心戮力,方有今日之氣象。今年秋察將至,望諸卿嚴審郡縣,若有不法或怠政者,並皆革免。到時郡縣必有出缺,諸卿可多舉薦英才,秋察之後,補任四方。”

衆人應命稱是。曹操看了一眼戲志才,笑道:“公臺所薦,皆爲大才。汝、穎居天下之中,亦多奇士,志才何不爲我薦之?”

戲志纔對道:“穎川之士,辛評、郭圖、淳于瓊已歸袁紹。鍾繇遠在長安,荀彧在青州,徐庶、司馬徽遠遁荊州。獨有荀攸、郭嘉、陳羣等不知所蹤。某之前已告之主公,主公亦有安排軍士尋訪。至於其他,皆碌碌之士,才具不足驚動主公也。”

陳宮、程昱等人亦在席中,早就聽聞穎川人才輩出。現在親耳聽到戲志才掰着手指一算,才知道穎川人的可怕。竟然散佈天下,而且都還混得不錯。袁紹那兒就不說了,辛評郭圖都是重要謀士,淳于瓊是帶兵大將。荀彧在青州,是劉備的謀主。戲志纔在兗州,地位也是非同小可,和自己等人同列。還有鍾繇,自己等人也多次聽說過他的名字,其人有長材,性穩重,善書。也是一等一的人物。如今淪落在長安,隨駕在長安天子跟前。

陳宮、程昱等人心想,要是能把這些人聚在一起,掃平天下,又有何難哉?想到精彩處,不禁心馳神往,難以自禁。於是紛紛進言,讓曹操加大尋找荀攸、郭嘉以及陳羣等人的力度。這種事,曹操自然不會拒絕,於是欣然許之。

於是郭嘉方出陳留,就悲劇了。到定陶時,他就發現,城門處的軍士對負劍遠遊的士子格外關注。收城門稅的時候還要讓登記下姓名籍貫。郭嘉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是曹操手底下人想出來的笨辦法。主公不是要找人嘛,兗州外的只能聽天由命,但兗州境內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做細緻做紮實,不能放過一條漏網之魚。

於是,每個城池,都有一份名士名單,被守令和城門尉熟記。若有人從此過,只要登記下姓名籍貫,就知道這人是不是主公需要找的人。

郭嘉還打算遠遊到青州,先見了劉備,回程的時候再來見曹操呢。結果剛出陳留,在濟陰郡定陶就被發現了。

他在定陶城門口,等候進城,軍士二話不說就把紙筆扔了過來,讓郭嘉填寫。郭嘉疑而問之:“何以如此?”

軍士對道:“此兗州新政,志在追查亡命。”

郭嘉聽了也沒多想,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自己又不是犯法之徒,於是刷刷刷就寫上自己的名字。

軍士看了看,然後自懷晨掏出一本冊子,翻了翻,大喜,呼道:“抓到一個了,抓到一個了。”

聞聲,呼啦一下,城門洞中便冒出一夥人來,爲首的那人,正是城門尉。鼓着一雙豹眼,臉上喜笑顏開,喝道:“在哪裡!”

軍士把手一指郭嘉,一羣人便把郭嘉給圍住了。唬得郭嘉往後一退,把腰中劍給抽了出來,挽了個劍花,道:“某乃奉公守法之人,素無惡跡,爾等可不要抓錯人了。”

城門尉笑嘻嘻的看了一眼名冊,上前對郭嘉唱了個大諾,道:“可是穎川郭嘉郭奉孝先生?”

郭嘉見這人如此,不像是對自己有惡意,於是心中稍安,便道:“某便是。”

城門尉聽郭嘉確認,心中大喜,這回可立大功了。於是道:“奉主公之令,小人在此迎候先生多時矣。還請先生隨我進城。”

郭嘉一頭霧水,跟着城門尉進城的同時,不斷詢問,在城門尉夾七夾八的敘述下,郭嘉總算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好友戲志才向曹操舉薦自己。曹操屢尋自己不得,於是派人在天下四處尋訪自己的同時,還在兗州境內各處城池設立名錄,以免錯過自己。

還沒見到曹操呢,郭嘉心中就有些感動了。然後進了定陶,濟陰太守,定陶令紛紛登門前來拜訪。又請郭嘉好吃好喝的在這先待着,說已經上報牧府,不日曹公將至。郭嘉盛情難卻,也便熄了北行之念,心想就先待在這見一見曹操再說吧。好友戲志才也多年不見了,不知道他還可好。

曹操在昌邑,聞報郭嘉在定陶,大喜,於是帶了戲志才往見郭嘉。兩人一見,閒談了一陣,彼此覺得第一印象還算好。於是曹操便有些迫不及待了,立馬就對郭嘉道:“吾素懷匡濟天下之志,常恨己之力有不逮。今天下紛擾,士民亡散,吾聞奉孝大名久矣,今誠心來此,還請奉孝不吝賜教。”

郭嘉只是笑而不語。曹操何等鬼精靈的人,一想糟了,郭嘉可能不是來尋自己的。往北行,既不是尋自己,郭嘉又早早放棄了袁紹,那除了劉備還有誰,總不能是去投靠公孫瓚吧?曹操於是強忍心焦,不再多言,只聽郭嘉與戲志才論離別之情。

好不容易煎熬到席散,曹操別過郭嘉後,拉着戲志才急匆匆到了自己居所,便嘆道:“志才啊志才,奉孝心不屬我,如何是好啊!”

戲志才笑道:“主公勿慌,奉孝本意先往青州見劉使君後再來兗州拜見主公。不過有我在此,無論如何,定要說得奉孝來投,心甘情願入主公囊中才是。”

曹操心中一鬆,笑:“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就算不能爲我所用,也不能去青州劉玄德那裡啊。

戲志才又道:“臣有把握說服奉孝,到時,還望主公勿怪奉孝北行之舉。”

當今離亂之世,主擇臣,臣亦擇主,這個道理,曹操自然懂得,哪裡有怪罪之意。於是連忙允了下來。送了戲志才離開之後,曹操心中又在念叨,不知道志才什麼時候才能夠說服郭嘉啊。

曹操麾下,大將衆多,如夏侯惇夏侯淵兄弟,曹仁曹洪兄弟,于禁,樂進等,都是一時之選。文臣方面,處理內政的有毛玠。能爲一州之鎮,自己率軍出征託以大事的,有陳宮。但真正的籌畫之士,就只有戲志才和程昱,除了這四個算是能力突出的,在文臣方面,曹操真的是缺人。不像劉備,在青州搞了個書院,無數大儒遠道而來不說,麾下還有荀彧、盧敏、簡雍、孫乾、崔琰、管寧、邴原、國淵等一班文臣輔佐。更不用說劉備的岳父盧植了。這個允文允武,能夠獨當一面的老頭兒,如今還在爲劉備在遼東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劉備麾下已經這麼多人了,再讓郭嘉跑了過去,豈不是要了自己的老命了?曹操的消息其實已經滯後了,若是他知道劉備手中還有諸葛謹,諸葛亮,傅幹,黃敘等後備梯隊,而且還和他一樣,在滿天下的尋訪荀攸等人,只怕是要吐血。

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鄂縣失守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七百六十一章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七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七百九十八章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七百五十章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七百六十五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七百零四章 蕭縣陷落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七百零九章第三章 縣城風波(二)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七百十六章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戰(三)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五十章 孤身說降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七百六十二章第八百十六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六百五十七章 兗州決戰(六)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亂(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荊州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將許褚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六百六十四章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書院見聞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