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

這邊前腳一走,後腳荀攸便說動看守將士,把他給放了出來。荀攸一出來,便急得不行,去追於夫羅吧,這人心意已決,再說也是無用。去朝廷和諸州報信吧,時間上又來不及了。思來想去,荀攸眼睛一亮,把突破點放在了呂布身上。

從之前呂布不遠千里去投奔劉備的行爲來看,這人還是值得挽救一下的。只要說明利害,想必他定然會醒悟過來。荀攸知道貂蟬對呂布有特別的影響力,於是便一頭奔貂蟬這裡來了。

見了貂蟬,荀攸心中一嘆,好個秀麗的女子。旋又正色道:“夫人可知,呂將軍危矣!”

貂蟬正爲呂布擔憂,聞言不覺一驚,乃道:“先生何出此言?”

荀攸沉聲道:“呂將軍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以下犯上,以臣犯君,攻打洛陽。此番不管洛陽能不能打下來,這天下都將再無呂將軍容身之地!”

“殺丁原、從董卓,此其罪也。誅董卓,此其功也。呂將軍之前有過,而其之誅董卓,則有大功於天下、於社稷。若呂將軍親身入洛陽,覲見天子,尚有位爵之封。爲何冒此粉身碎骨之險,不惜一錯再錯,欲攻洛陽乎?若真如此,四海之內,無人能容呂將軍矣。”

貂蟬聽見,心中一沉,眼淚就下來了,當下便盈盈拜了下去,泣道:“還請先生教我!”

荀攸雙手虛扶,道:“夫人,事尚可爲,還請夫人親書一信,遣使急送至呂將軍處,陳說利害。呂將軍當世英雄,自當醒悟過來。”

當幷州騎一人配三馬,人不卸甲馬不離鞍的一路飛奔到呂布營中時,人與馬都累得直吐白沫了。呂布聽說是貂蟬急信,不由一愣,難道家中出了什麼變故?於是一把奪過信件,拆開一看,臉色就變了。

人都有犯糊塗的時候。呂布之所以同意於夫羅提議,一是覺得自己沒退路了。二是覺得要是能入洛陽城,到時便是他說了算了。第三,也就是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時間緊迫,他沒那麼多時間去推敲細想。如今貂蟬得荀攸指點,急信一封,陳說利害。呂布又不是傻子,更何況趨利避害乃人之天性。

信中毫不諱言的告訴呂布,真要攻打洛陽,不管成與不成,將會遭世人遺棄。到時天下真的便無處可容身了。於夫羅則不同,他畢竟是匈奴人,還有返還南匈奴的一條退路。且呂布欲化解諸侯聲討,只要退出河內,天子與諸侯便會鬆一口氣,不會對呂布緊緊相逼。是欲痛改前非,還是欲遺臭萬年,信中讓呂布自行斟酌決定。

大軍最終在平陰停了下來。呂布和於夫羅發生了合作以來的第一次爭吵。

於夫羅想不明白,前方就是洛陽城了,爲什麼呂布卻突然發悔?進了洛陽城,有大把的錢糧、美人可以享受。抓住了天子,天下諸侯哪個敢吱聲?誰他媽不服,老子就把天子給剁了!這麼好的機會,爲什麼要放棄?

呂布卻是徹底想通了。諸侯勤王,不過是不想看到如今大漢名義上的共主出現問題。畢竟天子若出事,天下將又會大亂。而諸侯們卻還未做好準備。那麼自己只需離洛陽遠一點,都還不用退出河內,就可以化解這次危機,幹嘛反應這麼激烈,要和於夫羅綁在一起,去進行一場漁死網破的戰爭?

Www☢ TтkΛ n☢ C〇

而且以河內北部爲根基,迅速進攻幷州,這纔是最緊迫的事情。也是之前出山前定好的策略。不容有變。按現在的分析。自己進攻幷州時,除了袁紹會着急,估計其他諸侯都樂見自己如此。之前聽說袁紹與幽州公孫瓚多有不和,兩家怨隙頗深。那麼自己攻打併州,袁紹能派多少人馬出來援助?絕對不多,不然他怎麼應付公孫瓚?

只要不是大軍來援,呂布就不懼任何人。這是他廝殺多年建立起來的自信。

既然如此,洛陽城便算了吧。雖然有於夫羅之策,呂布覺得奪城機率頗高。但他已經不想再被諸侯圍攻了。到時諸侯圍了洛陽城,他就是想逃都逃不出去。有什麼用。而且於夫羅這個傢伙,看上去也不是那麼可靠的樣子。關鍵時刻還要防備他捅刀子。這個傢伙兇殘嗜殺,放他進了洛陽,真搞得洛陽腥風血雨,民怨四起,到時於夫羅率兵一退,所有罪名就要推到自己頭上了。不划算……

短短一瞬間,呂布想了很多,都是在權衡利弊。最後得出結論,這洛陽城,還真不能打。打了絕對是弊大於利。得不償失。

於是召了衆將前來徵詢意見。以張遼、高順爲首的武將們,第一時間就站了出來,表示贊同呂布罷軍的計劃。他們早就想反對了,奈何呂布一意孤行。就算是涼州諸將攻打長安,也不過是因爲朝廷不赦其罪而想自保而已。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涼州將攻入長安,也只是誅殺了王允一黨。長安天子與諸臣,不都好好的麼。

按張遼的話說就是:“我等身爲漢臣,將軍欲以臣伐君,此大逆也,罪在不赦。牽連家小族人不說,死後又有何面目見地下先人?”

呂布嘆了一口氣,道:“傳令三軍,回師河內!卿等活命,全仗荀公達,回去之後,當登門致謝。”

然後,呂布不管於夫羅如何咆哮,如何發怒,率着人馬就要回師了。臨行前,告訴於夫羅,他此番將不在河內逗留太久,將率軍出山陽,過蔡城,越過太行山,攻打上黨。單于若還想合作,便一同行軍。若單于有他意,那麼也就好聚好散,就此分別。

最後,呂布看了一眼遠方隱約的洛陽城。洛陽,繁花似錦的所在,可惜,不能去了。呂布並未聽從荀攸信中的建議,親身入城,覲見天子。將軍離開了他的軍隊,離開了他的士兵,便如撥了牙的老虎,還有什麼用?呂布自負勇力,也不敢拍着胸脯說在皇宮中,能空手對付一羣羣的刀斧手和弓箭手。還是遠遠的走開比較好。爵位什麼的,不能當飯吃,這年月,有地盤、有軍隊,纔有實力說話。

當張飛與夏侯惇飛奔到洛陽時,呂布和於夫羅早就過了黃河了。而呂布親書的奏章,也擺在了皇帝的案頭。

呂布在奏章中,把自己擺得很低,說昔年受董卓之惑,做了一些錯事。如今翻然悔悟,是以聽從朝廷聽從司徒王子師之命,誅除董卓。而後涼州諸將叛,自己寡不敵衆,只好出奔武關。諸侯不念新功,只記舊惡,拒而不納,自己只好率着殘軍四處流浪,若不是於夫羅單于所救,自己等人只怕是早已餓死於道旁……今據河內,亦不過是想來河內就食,以養軍隊罷了。實無冒犯陛下天威的意思。如今自己既然讓天子和諸侯不安,那麼自己爲了避嫌,將會退出河內。還望陛下明鑑……

“哼!呂布、於夫羅,狼子野心,天下誰人不知?若不是諸侯各遣援兵,其會退兵?”天子忿恨不已。天子今年已經十七歲,少年郎已經懂得了許多。

在他看來,他這個天子,實在是做得沒意思。跟春秋、戰國時的傀儡周天子差不多。雖然爲天下共主,四海至尊。可是要人沒人,要錢沒錢,要兵沒兵。除了河內、河南、河東、弘農這四郡。天下他便竟然任命不了一個縣令,一個太守。更不用說州牧了。冀州韓馥要退位,竟然不請示朝廷,就直接與袁紹私下交易了;幷州,袁紹說打就打了,說私命州牧就私命州牧了……自己除了事後給他們補上一道手續,以表明他們的正當性,還有什麼用?

此時的天子,一想到此節,便無比痛恨起先帝和益州牧劉焉來。就是父皇胡作非爲,導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地方守令與豪強勾結,不尊朝廷號令。就是劉焉,一心想着己身安危,於是在中平五年向先皇建議設州牧,以重臣出鎮,以安定天下。

結果如何,現在看到了。如今的朝廷,已經完全失去了對地方、對郡一級的完全控制權。而以州爲單位的大割據集團正在逐漸形成了。帝國希望控制地方的最後一次努力失敗了,而且這一次決定,使得帝國在政治上的分裂趨勢,更爲明顯。

天子自然知道,這不是什麼好現象,而是要滅國的先兆。可是,他對此無能爲力,只能眼睜睜看着這一切的發生。偌大的一個帝國,傳承數百年,卻要在他的手裡,黯然收場,他的內心,又何嘗不充滿着痛苦和煎熬。

張飛與夏侯惇到洛陽時,呂布與於夫羅已遠走。既然敵軍走了,他們也自然不會再追上去打生打死抓住不放。這沒有必要。當然,來了洛陽,不覲見下天子,非人臣禮。所以留軍於城外,兩人結伴,往大鴻臚寺報備,欲拜見天子。

大鴻臚卿對兩人倒是很客氣,爲他們安排了館舍,說將會盡快告之尚書檯,到時天子自會有旨意下來。兩位將軍耐心靜候便可。

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陽態度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七百十八章第三百四十一章 圖謀荊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歸青州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七百一十章第七百四十章 二將南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七百三十三章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二百一十八章 涼州風雲(八)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六百八十一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袁紹敗績(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後虎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戰呂布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六百三十二章 兗州攻防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四百零一章 白登之戰(二)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六百五十四章 兗州決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