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涼州風雲(八)

感謝書友半渡而擊、書友獅之心666、書友江湖過客,,,,,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長安羣臣聚集未央宮,朝拜天子。知情人王允、士孫瑞、楊彪等臉色如常,內心卻甚是忐忑不安。

這時,隱有喊殺聲從殿門外傳進來,天子與諸臣大驚,不知發生何事,王允等卻雙拳緊握,藏於袖中。天子正欲使執金吾率值守衛士出去查探時,呂布卻蹬蹬蹬的踏入大殿之中。

卻見呂布全身戎裝,一臉鮮血,殺氣騰騰的衝進殿來,方入殿,便拜伏於地,雙手高高把董卓頭顱舉起,大聲道:“陛下,臣呂布奉詔誅董賊,今董賊首級在此,臣特來繳旨!”

呂布進殿時,王允便回身看到了呂布手中拎着的首級,不由激動得全身顫抖。老天開眼,這惡魔總算是死了。王允長吁了一口氣,不用再提心吊膽了。

長安天子坐在御座上,見呂布一臉凶神惡煞,還以爲這兇人反了,正驚駭間,卻聽呂布說奉詔誅了董卓。大喜之下,不禁愣住了。奉詔,奉誰的詔?天子把眼光看向王允等人,見王允等不着痕跡的點了點頭,天子也是鬆了一口氣。是司徒等人籌劃便好,要是是呂布擅自行動,那性質又不一樣了。

於是天子清了清嗓子,道:“呂卿辛苦。爲國除此逆臣,功莫大焉。三府諸公可在,請議呂卿之功!”

司徒王允出列,向前一步,禮道:“陛下,呂將軍奉詔誅逆,有大功於國家。當重賞之。臣以爲,可拜呂將軍爲奮武將軍,假節、儀同三司!”

假節在漢代,與持節、使持節、假節鉞是同樣的意思。就是代表天子。儀同三司(司馬、司空、司徒),就是職位不是三公,卻給予三公同等的待遇。這權力就非常大了,王允也算是兌現了當初的承諾。

天子沉吟了一會,終於緩緩點頭,道:“可!”

又道:“此殊功,非重賞不足以犒功臣。可封呂卿爲溫侯,食邑三千戶。另賜金三百斤、絹三百匹。其餘有功將士,命有司議其功。”天子其實還想多給點物質獎勵,奈何國庫實在是拮据,只能這樣了。

呂布等天子說完獎勵,心中一盤算,不錯,很划得來嘛。於是伏地謝恩:“臣敢不效死!”

王允見天子眼睛看着董卓首級,臉色不太好,知道這血淋淋的頭顱確實是有些嚇人,於是便對呂布道:“還請呂將軍召集部曲,封鎖四門,抓捕董逆黨徒!”

呂布臉色一凝,道:“王公,抓捕逆黨本將責無旁貸,只是還請王公另行遣人佈防,以防涼州諸軍反撲!”

王允心中一驚,暗道怎麼把這一茬給忘了,在殿中一掃,便發現了皇甫嵩,不由大喜。皇甫義真世代爲將,威名遠播,最關鍵的是,他也是涼州人,又久在涼州爲將。若他出門,何愁涼州軍將不服?

於是又請旨,拜皇甫嵩爲車騎將軍,使其主持長安城內諸軍事。

呂布先是率了一營禁軍,出了皇城,將董卓等候在外的親衛給殺得乾乾淨淨。見左近諸士民或有恐慌者,便摯詔書在手,翻身上馬,飛奔疾呼:“奉旨誅賊,卓已伏誅!奉旨誅賊,卓已伏誅!”聲震宮禁內外。

身後禁軍士卒與百姓聞之,皆呼萬歲!呂布所到之處,百姓聞之,歌舞於道旁,街肆之中,無數士民買酒稱肉,呼朋喚友,以示歡慶。

董卓自來長安,不束士卒,毫無軍紀。涼州軍禍亂士民久矣,是以士民無不痛恨入骨。得聞董卓伏誅,無不拍手稱快。

隨後,皇甫嵩率禁軍出宮,維持秩序,守護四門,於長安城中按名單搜捕董卓同黨。

呂布出了城,飛騎至幷州營,與衆將道:“某今奉旨除賊,諸將聽令,速速整頓軍馬,隨我前往董府。”張遼、高順等轟然應諾。

呂布引了三千鐵騎出營,行至半道,乃使張遼、高順引二千兵至郿塢,搜捕董卓族人。自己引了一千餘人,徑往董府去了。

到了董府,卻是已經有兵卒在抓捕董卓家小了。呂布大驚,驅馬前行到府門,翻身下馬,抓了一小兵一問,原來是皇甫嵩遣兵至此。呂布擔心貂蟬,便飛奔入內,尋找貂蟬去了。

卻說呂布撲殺董卓時,董府中一個家僕打扮的精壯漢子,已經悄無聲息的靠近了貂蟬所居小院。貂蟬正在對着銅鏡發愁,忽然院內傳來毫不掩飾的腳步聲。貂蟬一驚,以爲是太師派了人來。忙出了閨房,一看之下,卻原來是一個從未見過的中年家僕。不由疑雲頓生,問道:“你是何人?”

那精壯漢子咧嘴一笑,道:“可是貂蟬姑娘,某奉主公之令來見姑娘。好教姑娘得知,董卓敗亡在即,我家主公恐姑娘有甚閃失,特命某前來接姑娘出府!”

太師敗亡在即?貂蟬心中冷笑一聲,鬼話連篇,身份可疑,信你才傻。於是貂蟬微笑一聲,便扯開嗓子大喊:“來人吶!抓賊啊!”

抓賊這兩個字還沒喊出口,便見那大漢臉色一變,搶步上前,一把捂住貂蟬的嘴脣。貂蟬又驚又怒,奮力掙扎,那大漢苦笑一聲,低聲道:“姑娘,在下並無惡意,這就放開姑娘,不過姑娘須答應我,不得再喊人了,可乎?”

貂蟬用力的眨了眨眼睛,那大漢便把手一鬆,又往後退了幾步。貂蟬手後胸口,大聲喘息了幾聲,見此人老老實實站在丈許遠的地方,並無其他舉動,稍放下心來,便並未再喊,只是看着那大漢,疑道:“你家主公是誰?說出來,我便信你!”

那大漢道:“我家主公名諱不便相告。姑娘若信我,便可隨我出去避禍。若不信我,便待在這罷。”

貂蟬又往後退了一步,那大漢見貂蟬不信,便冷笑道:“姑娘待在這應該也沒事,要知道,殺董卓的便是那董卓心腹呂布,嘿嘿。想必姑娘對呂布熟得很罷。”

貂蟬心中一沉,驚道:“呂將軍爲太師螟蛉,素得太師信重,怎會背叛太師?”

那大漢嘿嘿怪笑,道:“呂布反覆小人,先叛丁原,再叛董卓,有何不可?”

貂蟬心中莫名一痛,怒叱道:“不許你這樣說他!”

大漢笑道:“看來貂蟬姑娘對呂布情根深種啊,不過姑娘真不隨某出去躲一躲?要知道那呂布此時正在全城搜捕董卓同黨,無暇顧及此處。等會亂兵一來,他們可不知道你是呂布的相好!”

此時貂蟬心中已經信了七八分,不過此人身份不明,卻是死也不能跟他走的。於是便搖頭道:“多謝壯士美意,我便在此相候呂將軍罷。” WWW.ttκΛ n.C〇

那大漢搖了搖頭,嘆息了一聲,便出了院去,卻是並未遠離,在附近隱藏了起來。若是真有亂兵威脅到貂蟬,他也好現身相救。

等了半天,亂兵未見,卻是把呂布給等來了。見呂布急匆匆的衝進貂蟬所居小院,大漢怪笑一聲,暗道:這呂布看着威風凜凜,卻原來是個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又拿眼往小院裡偷看,見呂布與貂蟬緊緊擁在一起。不由呸了一聲,罵道,好一對狗男女!卻又搖頭嘆道,主公啊主公,這小娘們真是美得緊,可惜,卻被呂布這個混球給先佔啦,人家不肯跟我走,你又不讓我硬搶。到時美人歸了呂布,你卻不得怪我。

呂布見貂蟬安然無恙,不由大喜,道:“蟬兒,可有人前來騷擾於你。”

貂蟬臻首低垂,輕聲道:“並無人前來。”

又擡頭看着呂布道:“將軍,外面出了何事?”

呂布面容一整,道:“天子下旨,誅除董賊,董卓已然授首。”

貂蟬輕呀一聲,道:“可是將軍下的手?”

呂布臉色有些不自然,這可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咳了兩聲,道:“天子與王司徒有密旨於我,我不得已而爲之。”

貂蟬急道:“太師有大恩於將軍,將軍怎可如此行事?”

呂布臉色一變,怒道:“蟬兒今憐董賊之死,可猶記當年洛陽舊事否?”

貂蟬泫然道:“妾身豈是憐太師,妾身爲將軍名聲所憂矣!”呂布當初受董卓之惑,殺故主丁原轉投董卓,如今又受王允之惑而弒主。便是有大功於天下,這反覆之名,卻是怎麼也洗刷不掉的。

呂布見貂蟬如此,心中一鬆。他也知道自己將會落下不好的名聲,不過事已至此,卻也無可奈何了。便強笑道:“我如今有兵有權,與三公同掌朝政,天下間誰敢說我的不是?”

貂蟬看着呂布,認真的道:“將軍若想成就非凡功業,便須知此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日後將軍位列臺閣,身系萬民之福祉,一定要慎重行事了。”

話雖不太好聽,但呂布卻有點小感動。怎麼說呢,呂布向來給人的印象便是有勇無謀,輕狡反覆,唯利是圖。但他的脾氣並不是特別壞。所以他先殺丁原、後殺董卓,投袁術、投袁紹、投劉備,幹了好多不靠譜的事情,但張遼、高順等一干名將還是願意追隨他。呂布對真正對他有用,對他有好處的建言,大多數還是聽得進去的。

貂蟬一心爲他考慮,呂布又不是傻子,豈能不知,當下便捉住貂蟬的小手,沉聲道:“敢不從卿言!”

躲在院外的大漢聽了半天,自覺沒趣,便悄然而去。

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七十八章 試行改革(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風雲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六百十一章 兗州戰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六百八十章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一百零六章 張角之死(28號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七百零三章 攻打蕭縣第五百六十四章 關中攻略(十六)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東征(五)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風雲(完)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七百三十一章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二百九十章 攻取會稽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三百零三章 袁術稱帝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六百七十九章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三百零一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袁劉大戰(十二)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六百九十章 孫堅之死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