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

初平三年(建安二年),公孫瓚一路掠奪冀州府庫,退還幽州。袁紹則是收拾殘局,返還冀州,整治州務。兩家自此結下仇怨不提。

щщщ ▪тtκan ▪¢ ○

袁紹返還冀州,召諸文武以議事,謂之曰:“今賊臣作亂,朝廷動盪。吾歷世受寵,志竭力命,興復漢室。然齊桓非夷吾不能成霸,句踐非范蠡無以存國。今吾欲與諸卿戮力同心,共安社稷,將何以匡濟之乎?”雖假以興復漢室之名,然則以齊桓、句踐兩位春秋霸主以自許,袁紹野心暴露無遺。

沮授獻策,對曰:“將軍弱冠登朝,則播名海內;值廢立之際,則忠義奮發;單騎出奔,則董卓懷怖;濟河而北,則羣雄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衆,威震河朔,名重天下。雖黃巾猾亂,黑山跋扈,若舉軍東向,則黃巾可掃;還討黑山,則張燕可滅;回師北首,則公孫必擒;震脅戎狄,則匈奴可立定。橫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士,擁百萬之衆,奉天子,覆宗廟,號令天下,誅討未服。以此爭鋒,誰能御之?比及數年,其功不難。”

數言讓袁紹心中大悅,大喜道:“此吾心也。”於是表沮授爲奮武將軍,使監護諸軍。又以田豐爲別駕,審配爲治中,郭圖等人各爲從事,甚見器重。冀州上下文武各有賞賜。

劉備在青州,見州中局勢穩定,百姓安居。便尋來荀彧,道:“文若,今青州無事,吾欲提兵擊討遼東公孫度,可乎?”

甲士們在營中一個個訓練得嗷嗷叫,是時候放出去見見血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刀要是老不用,就得生鏽了。

荀彧愕然,青州形勢雖然一片大好,但青州家底仍然微薄,這大軍一動,糧草便是無數,怎麼主公就突然想着要對遼東用兵了?

便見劉備道:“吾聞公孫度殘暴不節,於遼東自立爲遼東侯、平州牧。又追封其父,郊祀天地,出入僭用鑾駕,視朝廷制度於無物。年前又越海寇我東萊,擅立郡縣。他想幹什麼?大漢還沒亡呢,他就想着稱王稱霸了?論其心跡,着實可誅!”

拿公孫度開刀,是劉備深思熟慮的結果。他目前要做的,就是要以維護大漢統治的形象示人。誰敢暴露野心,稱王稱霸,他就要打誰。這樣,一方面可以聚攏無數一心向漢的忠臣義士。一方面也可以把那些野心家們一一消滅在萌芽狀態。到了天下再無人敢稱王稱霸,只剩下他一人獨大之時,便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事了。到時便是他不想再向前一步,下面的人也只怕會推着他走。這就是所謂的大勢,君不見黃袍加身之故事乎?更何況,公孫度既然來犯青州,事後又毫無悔意,拿他開刀,正好向天下人宣告,青州不可犯,他劉備的威嚴不可犯!

荀彧想了想,覺得討伐公孫度,既有利於維護大漢的統一,又有利於宣示青州的力量,維護青州的穩定。似乎不打不行啊。至於是否打得贏,荀彧根本就沒往這方面想。他在心裡面迅速估量了下要動用的錢糧。便道:“主公,遼東素來是幽州之地,若主公跨海擊遼東,須得先知會劉幽州。”

這就是同意了。劉備笑道:“文若無須擔心,我先致書與劉公,伯珪兄。若得幽州兵力之助,兩路夾攻,公孫度翻掌可滅。”

說實在的,公孫度也是倒黴。本來中原大亂,諸侯都是隻顧着怎麼保全自己,算計他人。誰會理會一個邊疆小小的遼東?這也是公孫度得以在遼東攪風攪雨的底氣所在。不過,誰讓歷史拐了一個彎,讓劉備來青州了呢?

二月,劉備率諸文武視察蓼城。滾滾黃河自這裡入海。而青州曾經有一支樓船部隊,就駐紮在此。不過靈帝末年,天下大亂,政治**。樓船將軍見無人管,軍中欠餉多時,於是一狠心,與麾下合謀,咬牙把許多小船給賣了,大船也拆了個七七八八,然後放了一把火,詐作失火,自己率心腹詐死潛逃。於是所有痕跡都湮沒在一場火災之中。

劉備已經得到了劉虞和公孫瓚的回信。劉虞在信中表示,他對劉備的舉動表示歡迎。說自己也曾向公孫瓚提議過討伐不臣。不過被公孫瓚給拒絕了。既然玄德有意,自己當大力支持。不過幽州窮苦,糧草錢糧緊缺,他自己手中的軍隊也是有限。只能派遣三千人於遼西佯攻牽制。

看到劉虞的信,劉備無奈的笑了。他相信劉虞說的是實話。根據密報。因爲青州、冀州匪亂不休。是以歷年以來,青州、冀州往幽州輸送的錢糧因此斷絕。當然,現在青州、冀州各被劉備、袁紹所掌,現在就是道路通暢,要他們兩個免費向幽州輸血,他們也是不會肯的。相信這點劉虞也是心中有數。於是,沒辦法的劉虞在幽州上谷開放榷場,與異族交易互市。又於漁陽開採鹽鐵礦,以補貼官府開支。就這樣,才勉強維持下來。

既然與外族互市,自然就要在諸多方面達成共識。劉虞懷柔,而公孫瓚卻尚武。兩人一軍一政,自此就發生了衝突。劉虞要求公孫瓚不再劫奪前來幽州交易互市的外族。公孫瓚又指責劉虞不通軍事,不知邊將守疆的辛苦。要不是雙方各有剋制,早就打起來了。不過,要公孫瓚什麼都聽劉虞的,那也是休想。所以劉虞信中說自己手中兵力有限什麼的,劉備一萬個相信。做州牧做到這份上,也真是不容易了。對外要調和各族矛盾,對內,公孫瓚勢大難制;公孫度自立封疆……想來這幾年,劉虞也是苦得很。

公孫瓚也回了一封信,信中滿滿都是歉意,說自己這次不能幫玄德了。他手中軍力,一部分要駐守邊疆,以防異族蠢蠢欲動。另外一部分卻是打算對付袁紹。在袁紹手中吃了個虧,這筆賬總歸得和他算算……劉備看到此處,扶額無語。你公孫伯珪沿途把冀州諸縣府庫給洗劫得一乾二淨,這還叫吃了虧,讓袁本初何以自處?自家這師兄的性子,還真是剛強。

不過,劉備也沒怎麼失望。有幽州兵將相助,只是勝利會來得快一些。無幽州兵將相助,自己也必然會取得一場輝煌的勝利。聽說公孫度在遼東,滅遼東大族百餘家,聚斂錢財無數。自己要破滅了公孫度,只怕這一場戰爭就會讓自己肥得流油。到時伯珪兄你不要後悔纔好。

在蓼城,劉備問諸將道:“爾等何人精通水性?”

衆將一聽,知道這是要選將了。跨海出征,不是鬧着玩的。渡河渡江不算什麼,海上風暴比江河之上嚇人多了。要是沒有個精通水戰的,一個不慎,就會船毀人亡。

衆將面面相覷,只有太史慈和嚴顏站了出來,抱拳道:“主公,末將深通水性。”

太史慈生長東萊,嚴顏久鎮巴郡,一個個都是慣弄風浪的。關羽、張飛、黃忠等一個個摩拳擦掌的想要出征,卻又都是旱鴨子。無可奈何的看着太史慈和嚴顏出列。

劉備在心中想了一想,嚴顏與太史慈都是勇武過人之輩,又通水性。想來率軍出征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心中有了計較,又召見了蓼城令。着令其召集縣內熟練船工,打算監造海船。

當初的水師駐紮地他看過了,還有幾艘殘破的樓船停在港內。不過雖然是殘破,卻仍然讓劉備感覺到吃驚。樓船高十餘丈,外形似樓,怪不得被稱作樓船。

不過這種船,因爲太高而重心不穩,比較適合內河水戰,而不適合海戰。劉備問得詳細,這種船,也只是偶爾用來近海航行,向幽州運送物資而已。

劉備想了想,既然此時的造船術就如此“發達”,那麼海船一定有人能造得出來,否則公孫度怎麼跨海而來?他就不怕海上的風浪?

劉備召來工匠一問,這才明白,海邊漁民所自造船隻,都適合渡海,而不懼海上風浪。劉備大感興趣,前往觀之。一看之下,才明白,此時的漁船,雖然大小相差甚遠,但在結構性方面,已經和後世相差不大了。

於是劉備便問工匠,要是以漁船爲模板,把它放大個幾倍,能不能造出來,能不能保證它的安全性和抗風浪性?

得到了滿意的答覆之後,劉備便率了文武自回臨菑。

打算出兵討伐公孫度,不是說今天說要打,明天就可以出兵的。準備工作有很多。錢糧的籌集儲備,戰船的製造,士卒的訓練和選拔……劉備自己估計,就算是造船都用準備好的老料,等得可用,估計都得到明年去了。

不過他也不急,一年時間,真的很短很短。那就讓公孫度在遼東,再享受幾天好日子罷了。

三月,消息傳來。衛尉張溫,被董卓誣殺於市。劉備覽信長嘆,老臣又凋零一個。

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258徐州之亂(五)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來投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紹之謀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六百九十三章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七百三十四章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五百六十六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三十七章 冠禮始成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七百三十二章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七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八十六章 風雨前夜(三)第七百五十九章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七百四十六章 孫策出兵第五百三十八章 準備出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二百九十八章 幽冀大戰(三)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洛陽風雲(四)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三百零五章 劉備興兵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王遇刺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陽城之戰(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三百一十章 據有二郡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四百七十章 冀州攻略(十二)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