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

感謝書友苦痛旅途的打賞。

沿途,孫堅探得張飛釋涼州俘虜近四千,心中不由恥笑之。於是率大軍來追。數十里而圍之。

涼州士卒大怒,罵道:“劉備匹夫,言而無信,既縱我,何故又追之?”

也有人看得分明,那是豫州刺史孫堅的旗號,於是一個個沉默不言。大家也不是傻子,如何不知方出了虎口,又進了狼窩。

孫堅出列,謂涼州諸卒道:“降之,可生,不降,則死!”

涼州人沒了馬匹、鎧甲、刀箭,脾氣卻仍火爆得很,於是便有人大罵道:“入你孃的,說話不算的狗賊,還想老子降?想也休想!大夥兒一塊與他們拼了!”

這幫傢伙,出了關,倒也聰明得緊,當兵當慣了的,手裡頭沒有傢伙不習慣,於是紛紛於道旁取了樹木削成木棍以自衛。是以倒也不怎麼懼孫堅軍。真打起來,涼州人又怕過誰來?

孫堅見涼州兵出言不遜、桀驁難馴,不由虎目一瞪,怒氣油然而生。既然如此,便莫怪我心狠手辣了。放虎歸山之事,某不爲也。

於是大手一揮,身後軍卒,踏着鼓點,列陣而來。很快,慘叫聲便連連響起。涼州兵士再驍勇,也無法以血肉之軀硬扛銳利的刀槍箭矢,而他們的臨死反擊,卻被孫堅軍士的盾牌、甲冑所一一化解於無形。

未幾,戰場之上,屍體橫陳,血水流淌如溪。只有一小部分幸運兒,得以殺透重圍,消失在茫茫林間。

孫堅揮了揮手,道:“打掃戰場,砍了首級回營。”

大軍離開之後,空餘滿地狼藉,讓人觸目驚心。

徐榮與呂布引軍悄然而退,將至偃師,忽遇一彪人馬。徐榮以爲敵軍攔截,正欲下令全軍準備戰鬥,呂布卻咦了一聲,道:“徐將軍,彷彿是自己人!”

徐榮勒馬,細細一看,果然是涼州兵,於是逮住一問,那胡軫心腹偏將見了徐榮,眼淚都快出來了,恨不得抱着徐榮哭上一場,原來那日他自大谷關下率部撤離,一路之上,風聲鶴唳,而輜重糧草又缺,堅持到此,已經是莫大的毅力了。若是徐榮不出現,搞不好下一刻全軍就要崩潰了。

徐榮何曾見過涼州兵如此慘狀,一個個滿身風塵,一臉飢色。於是便連忙讓人送了吃食過來,又逮住這偏將把事情前後問得仔仔細細。那將邊狼吞虎嚥加道:“兩位將軍,我家將軍死得冤吶,那張飛哄了我家將軍入關,一夜之間,關內兄弟們全部失陷,我家將軍與諸位同僚同時見戮。而後我正欲引兵替我家將軍報仇,誰曾想那孫堅又來,爲免兩軍夾擊,我只好帶了兄弟們繞關遠走,來投徐將軍。還望徐將軍爲我家將軍報仇哇!”

徐榮拍拍他的肩膀,道:“你辛苦了,我們目前的任務,是安全撤離河南,與相國匯合,以後,有的是機會教訓他們!待會好生休息下,然後隨我一同行軍。”

大谷關破,胡軫身死的消息,河陽、平陰的守軍也知道了,都是久歷戰陣的人,不需要等董卓的命令,一個個的,都在準備撤離。再不撤,等到諸侯入洛,大軍雲集,到時想跑也跑不了啦。

袁紹在懷縣,聞訊臉色陰晴不定,心中暗自懊惱,自起兵反董以來,劉備屢戰屢勝,如今諸侯入洛,也全靠他,相比之下,自己這個盟主可就黯然遜色多了。不過,如今可不是生氣的時候,還得迅速提兵入洛,佔得先機再說。

袁紹想通此節,復又面帶微笑,大步往何太后所居之處而去,人未現而聲先至:“稟太后,大喜啊,大喜啊……”

而劉備與關東諸侯,也過了虎牢,兵鋒直指鞏縣。河南地面上,三路大軍,如三支箭頭,從北、東、南三個方向,疾插洛陽。

卻說劉表,當日隱姓埋名,匹馬單槍穿過南陽,殺入南郡,到了宜城,方顯出自己荊州刺史的身份。然後在宜城,使人訪荊州大賢至館驛,共商畫策。

不久,便有中盧人蒯良、蒯越兄弟來投,又數日,又有襄陽人蔡瑁來投。一時之間,宜城羣賢畢至。

蒯良字子柔,蒯越字異度,蒯氏爲南郡大姓,昔年先祖蒯通爲韓信謀士,曾獻滅齊之策與三分天下之計。蒯良一直在家隱居,蒯越則曾出仕爲何進門下掾,後獻策何進而不被納,知何進必敗,於是自請出洛爲汝陽令,後棄官歸家。

蔡瑁,字德珪,荊州望族,前太尉張溫爲其姑丈。見天下亂象紛紛,亦拒公府之徵,於家中讀書爲樂。

此時荊州在劉備、孫堅先後離開之後,便亂了。因爲孫堅先後殺荊州刺史與南陽太守這兩位強權人物,而袁術又強行霸佔南陽,阻塞洛、汝通道。於是各路牛鬼蛇神便紛紛出來了,蘇代自領長沙太守,貝羽自命爲華容縣長,率了民兵,各據城邑,稱王稱霸,又有諸郡豪族,見無人管束,於是率了族人家奴,縱橫地方,被百姓罵爲宗賊。

荊州擾亂,而劉表單騎入宜城,是以蒯良、蒯越與蔡瑁等紛紛來投。他等畢竟是讀書人,不欲見桑梓之地百姓受苦也。當然,劉表老牌名士、漢室宗親的身份,也是一大原因。

劉表見了三人,大喜,於是問策於諸人,說此時宗賊橫行,民衆不附,袁術在南陽又蠢蠢欲動,禍亂至今已經難以解決。我又希望在這裡徵兵,但怕民衆不願從軍,諸位有何良策啊?

蒯良就說道:“衆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義不足也;苟仁義之道行,百姓歸之如水之趣下,何患所至之不從而問興兵與策乎?”

劉表一聽,就沉吟不語,蒯良與蒯越兄弟對視一眼,嗯,這話說得保守了,不足以打動劉景升。那就換人吧,於是蒯越又上前道:“不然,治平者先仁義,治亂者先權謀。兵不在多,在得人也。袁術勇而無斷,蘇代、貝羽皆武人,不足慮。宗賊帥多貪暴,爲下所患。越有所素養者,使示之以利,必以衆來。君誅其無道,撫而用之。一州之人,有樂存之心,聞君盛德,必襁負而至矣。兵集衆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術等雖至,無能爲也。”

劉表一聽,正合心意,於是大喜,道:“子柔之言,雍季之論也。異度之計,臼犯之謀也。”

蔡瑁見兄弟倆把話都說完了,於是一拱手道:“使君初來荊州,百廢待興,某願舉全家之力相助,人、錢、糧,使君儘可取而用之。”

劉表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有蒯氏兄弟之謀,又有蔡家爲後盾,何愁荊州不平?於是大開宴席。延請諸人。

席上,劉表得意洋洋,對諸人道:“劉玄德在荊州時日久矣,竟不知諸君之才,使我得以用之,其目光何其短也!”

翹尾巴了。這也難怪,作爲老牌名士,劉表比劉備大了將近二十歲,早早就聲名鵲起。然則一直以來,混得卻沒有劉備好。作爲少時便爲士林看好的俊彥,因爲參加太學生運動,被打爲黨人,逃避江湖十數年,直到何進上臺,才被徵辟,大好時光被蹉跎荒廢。素懷抱負的劉表爲此屢屢嘆惜不已。再看劉備,亦是少年成名,亦是漢室宗親,而家世還不如他。可是他卻借黃巾之亂崛起,帶兵縱橫,左右時局,混得風聲水起。這讓劉表心中如何能夠平衡。自然對劉備頗有怨氣。

劉表此言方出,席上便有人附和。蒯良卻是個老實人,不由說道:“玄德亦曾來請我等,然則彼時其爲東中郎將,不知何時便會離開。我等只欲留在荊州,是以避之不見。使君乃荊州刺史,我等來投,名正言順耳!”

劉表爲之一堵,好麼,原來不是我有魅力,而是因爲我是荊州刺史。換句話說,換了另外個荊州刺史,你們一樣也會來投了?頓時劉表臉色就有點不好看了。

席間蒯越見劉表有些下不了臺,忙扯了扯兄長的衣袖,讓他快別說話了。當然,劉表這點度量還是有的,臉色稍微變了下,便又復常,彷彿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舉杯邀飲,談笑風聲。

宴後不久,劉表便遣蒯越使人誘荊州諸宗賊至江陵,也不知蒯越是怎麼說的,諸豪族一個個興高采烈的前來赴會,彷彿劉表是來和他們共商大事的一樣。結果一來,飯還沒吃完,就被劉表派兵給全部砍了。然後又襲滅其部曲。

一時之間,劉表威望大振。而荊州諸郡縣爲惡一方的守令,聞此訊,紛紛解綬掛印,連夜跑路。

劉表又使人說降江夏賊張虎、陳生,並其部衆。於是荊州七郡,除南陽外,悉數皆平。

劉表既掌了荊州大權,自然是瞧袁術不滿。這南陽,乃天下有數的大郡,卻被袁術佔了去,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不過,荊州方定,劉表要忙的事情還有許多,撫民衆,勸農桑,興教化,除匪患,於是劉表一時之間還暫時顧不上袁術。

如今天下諸侯入洛,袁術也提兵北上。而劉表經過數月的整頓,荊州也是百廢俱興,顯露出勃勃生機。於是,劉表便蠢蠢欲動了,想趁袁術不在南陽之時,發兵拿下南陽。

...

...

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七百五十八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戰平城(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第三章 縣城風波(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員任免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七百三十八章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之敗(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四)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六百七十一章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七十四章 蠻王之位(四)第七百三十八章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七百三十一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陽大戰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袁董大戰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七百二十七章 曹仁還師歸南郡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六百九十四章 曹洪中伏第六百七十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中攻略第七百六十二章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十五章 平定廬江(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八百十五章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二百二十二章 涼州風雲(還沒完)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四百二十章 求同存異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