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罪首趙忠入獄
接着由小青上瓜子點心茶水,由他招待黃醫丞,定要把人拖住留在蒼瀾院,直到萬歲爺回來。
而小林子則守在蒼瀾院門口,一見萬歲爺回來,便去通風報信,他們則負責將黃醫丞訛到偏殿,等萬歲爺一進門,來個出其不意,讓黃醫丞給爺診脈。
爲了讓人事先沒準備,只偏殿裡的人知曉計劃,其餘人都不可告知,包括黃醫丞。
這便是主子的計劃。
主子是覺得,萬歲爺諱疾忌醫,身子出了什麼問題,想瞞着她,故而她想知道萬歲爺怎麼了。
但給萬歲爺把脈,豈是那麼隨意之事,這是有忌諱的,他總覺得不妥。
他磨磨唧唧了一會兒,想了想,從別的角度再勸:“主子啊,萬歲爺每隔一陣子便有褚院正把平安脈……”
“哎呀,行了行了。”蓮花不耐煩地把身邊的藤條拿起,“啪”一聲放到桌子上。
她是知曉萬歲爺與她一般,隔陣子就把平安脈,可是她又不知爺怎麼了,毫無預兆地如此反常,她擔心嘛。
“不看也成。”她對着小吉子道:那你知曉萬歲爺怎麼了麼?”
小吉子脖子一縮,頓時一噎,無奈地搖了搖頭。
“那不就是了?”不曉得還攔着她!
蓮花又轉頭問:“奶奶呢,奶奶知曉萬歲爺怎麼了嗎?”
一直在旁邊不吭聲,只默默看戲的齊嬤嬤,心裡咯噔一下,沒想到這火能燒到自己身上。
小閨女很敏銳,打從她有了這發現開始,今日一日都在自個瞎琢磨,神思不屬的,那整日帶着笑的小臉,愁得能擰出水來,掛上了憂慮。
故而她便點了一句,小閨女便風風火火幹了起來,要親自確定皇帝有沒有事。
此時問她知不知皇帝怎麼了,她當然知道,這事還跟小閨女家裡的事有關,皇帝與她說過一二,只是這也不能對小閨女說啊,說了便壞了。
任心裡想得翻江倒海,齊嬤嬤依舊面不改色,搖了搖頭:“奶奶也不知。想讓黃醫丞把脈看看,那便看看吧。”看了好安心。
皇帝又沒什麼事,看看也無礙,不讓小閨女親自看,是不會安心的。
有人支持她,蓮花舒坦了,立即看回小吉子道:“你瞧,奶奶都說好呢。”
小吉子在齊嬤嬤說話時,便接收到了暗示。
齊嬤嬤的意思是可行,那便就……那麼着吧,應當沒什麼大礙吧?
他不再勸:“好,主子,您讓奴才做什麼,奴才便做什麼,黃大人是吧,您便是想請褚院正,奴才都一道給您請來,保管讓您滿意。”
說着就要走出去。
蓮花高興了,但是要囑咐的:“只請黑炭頭,不請那個伯伯。”
那個御醫伯伯是萬歲爺的人,常給萬歲爺把平安脈,爺一個眼色人就知道什麼意思了,讓他來,只怕不會讓她知曉爺怎麼了。
而黑炭頭雖然瞧爺的眼神有那麼些不對勁,但他老實啊,問什麼答什麼,又看不懂爺的眼色,在匆忙之間,定然來不及準備的。
萬歲爺那麼聰明,她要的便是出其不意,讓爺反應不過來,便把這事給幹了。
小吉子嘴裡回着“得嘞”,一溜煙兒便跑了沒影。
計劃已安排得妥妥當當,接下來只能萬歲爺了!
蓮花躊躇滿志,覺得自己實在太聰明瞭,都想抖腿嘚瑟一二了。
可一想到萬歲爺興許哪兒有毛病,她臉一垮,又愁起來。
星辰殿裡。
皇帝此時還不知道他的小妃嬪,給他準備了一整套診治大法。
他對着下頭的人道:“既已有證據,刑部該去抓的人,都給抓了吧。”
“臣遵旨。”刑部尚書恭敬領命,想起一事,他道:“萬歲爺,罪首趙忠已被謝公親自押解入獄,只是臣記得當初在朝會之上,在文武百官面前,您問過趙忠是否知欺君該當何罪,當時趙忠口口聲聲說知欺君是誅滅九族之罪,您看……”
這是在問辦案的這個度了。
趙忠膽大包天,在朝會之上公然欺君,還矇蔽羣臣,在朝會之上說得堂而皇之,僅憑這一條,便足以誅殺九族,而且還是趙忠自己親口認的,怨不得人。
只是涉及九族,牽連甚廣,他做不得主。
皇帝朝下看去,沉默不語,似在沉思。
旁邊一名大臣當即大聲道:“趙忠此人罪無可恕,他敢肆無忌憚,夥同他人,謀害皇嗣,誣陷德妃,栽贓貴妃,在朝堂之上公然犯下欺君之罪,條條皆是死罪,如此滔天罪行,滅其九族都是輕的。況他乃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擔糾察百官之責,如今知法犯法,罪加一等。萬歲爺,臣以爲當誅其九族,以儆效尤!”
字字句句鏗鏘有力。
說到這裡,他拜倒在地,摘去官帽,痛心道:“臣愧爲都察院左都御史,未辨明忠奸,讓都察院出了這樣的奸臣賊子,臣無能,引咎辭去都察院左都御史之職,另,還請萬歲爺治臣失察之罪。”
說完一拜到底。
出了這樣的事,他責無旁貸。
旁邊的刑部尚書,心中一震。
知都察院左都御史——謝清,文武雙全,能力卓絕,爲人公正廉潔,鐵面無私,經手的案子,從無差錯,糾察的朝臣,從無半分冤屈,與禮部尚書範紹並稱當朝二公。
先帝時期,謝公被排擠出京,後辭官閒賦在家,萬歲爺登基後親自去請人出山,任知都察院左都御史,糾察官場綱紀、官員風紀。
正是有謝公這樣公正嚴明的人在,才能震懾文武百官,貪官污吏犯事之人最怕見謝公,沒犯事的也不必擔心被冤枉。
謝公做事身先士卒,從不怕得罪人,深受都察院官員的愛戴。
但與此同時,謝公對都察院的官員品行要求也嚴厲,每一個要入都察院之人,在入都察院前,都被謝公耳提面命過,絕不容都察院的官員知法犯法,若有,從重處置。
對於皇嗣,謝公比誰都緊張,當初萬歲爺登基多年沒有子嗣,謝公雖知許多勸諫廣納後宮的朝臣別有用心,爲了江山社稷,不得不也跟着上奏勸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