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成功獲取陣風技術資料

所以唐總師更加激動地就對衣朗人道:“問得好!DSI進氣道是一種最先進的進氣道技術,它爲我們的飛豹戰鬥轟炸機帶來以下幾個方面的性能提升。首先是隱身性能,雖然我們的飛豹不是一架隱身戰機,但是通過這個設計,飛豹前向雷達反射面積將會下降到原來的五分之一,這個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可以大大降低被敵方雷達發現的概率。”

“第二個提升,則是對飛行性能的優化,採用了DSI進氣道後,新飛豹的飛行性能有明顯提升,首先它減輕了重量,並且從亞音速到跨音速階段的進氣效率更高了,在做一些機動時的進氣效率也能得到保證。這些共同作用,對新飛豹飛行性能有很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我們的新飛豹還換裝了國產渦扇發動機,可以說只要客戶有需要我們就能生產多少!”唐佔文總師自信地介紹道。

衣朗人很明顯對新飛豹感興趣啊,他們一直駐足在展臺前不肯離開。

要知道衣朗空軍作爲一支世界上被長時間封鎖的空軍,很長時間沒有得到新的戰鬥機了,作爲主力的F-14雄貓戰鬥機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獲得任何的零件補充,戰鬥力堪憂。

伊朗本想從大毛那兒尋求新戰機,但是大毛的蘇氏戰機可不便宜,衣朗也不是砂特那樣財大氣粗的土豪,再加上被西方封鎖經濟發展並不太好。而在後來07年時又有了聯合國武器禁運的制裁,所以衣朗一直沒有更新的戰鬥機。

而面對着M國空軍,以斯烈空軍,甚至砂特空軍的三重壓力下,衣朗人急需購買戰鬥機來充實自己。但是衣朗人並不喜歡輕型戰鬥機,他們對戰鬥機的挑選近乎嚴苛,所以他們並沒有太過關注梟龍戰鬥機,而是一眼看中了帶有DSI進氣道的飛豹戰鬥轟炸機。

後面還有潛在客戶上前諮詢,這一個上午唐佔文總師也是累壞了。

而在外觀大飽眼福的林鵬,卻是不知道這些,要知道的話他早就跑進去幫唐總師分擔一下了。

所以等到十一點多,差不多把室外展示區的飛機都看了個遍的林鵬,回到中航一集團展臺前,發現展臺被圍得水泄不通時,他才發現新飛豹竟然在亮相的第一個上午,就引起了轟動。

林鵬費力的才擠了進去,唐總師看到林鵬回來了,連忙道:“小林啊,你怎麼去了那麼久?快來幫幫我,我口水都說幹了,嗓子都要冒火了!”

面對着好幾個外國客戶,唐總師也是費心費力,想要把飛豹給賣出去啊!

林鵬連忙上前幫唐總師分擔了一些解說工作,他一看這邊飛豹倒是火得很,而那邊去諮詢梟龍的反倒是寥寥無幾了。

林鵬心裡面還有點不好意思,看到揚威總師羨慕的目光,他連忙躲閃開了。

好不容易到了十二點半,飯點來了,再加上外面的飛行表演也開始了,這些圍觀的人才慢慢少了,客戶諮詢工作也告一段落。

唐總師這時候才得以鬆了口氣,代表團這邊也安排了盒飯送過來,大家就一起吃了起來。

揚威總師豔羨地看着林鵬道:“小林啊,你們的飛豹火了啊,可我們的梟龍還不溫不火的,看着你們那兒諮詢的人那麼多,我可是心急如焚啊!”

林鵬不好意思地道:“揚總師,其實那些諮詢的人,也並不一定就是真正會購買我們戰機的客戶。我想可能是因爲進氣道設計的原因,一時吸引了他們,但是最終我們的飛豹是不是能賣出去,還得看總體的性能是不是符合客戶的需要,再一個是價格,當然還有一些國際關係的因素影響也是很大的。”

林鵬前世的時候最清楚不過了,無論是梟龍還是飛豹,參加航展,基本上都是來詢問的多,最後都沒有達成交易。梟龍還好,本來它就有巴鐵這個買家,同時也是投資者,不愁賣的。

而飛豹卻是最終一架都沒有賣出去,林鵬也希望這一次能改變飛豹外銷爲零的歷史,讓它真正的走出國門,成爲航空大國名片之一。

吃完盒飯,就差不多要到一點鐘了,林鵬可沒有忘記,過一會兒陣風戰鬥機就要進行飛行表演了,這個機會不能錯過啊。

唐總師他們也累了一上午,大家便一起走了出去,來到室外觀看飛行表演。

此時整個室外觀衆區,已經是人滿爲患了,航展上最吸引人的是什麼?當然是飛行表演了。

林鵬他們一行人來到觀衆區域的時候,正好就是陣風戰鬥機準備升空進行表演的時候,此時那架陣風戰鬥機已經開始滑向跑道了。

林鵬連忙開啓腦機融合感知這個異能,這個異能這一次沒有讓他失望,瞬間他便感覺腦海一震,終於感知到了這架陣風戰鬥機!

太好了,林鵬心裡面幾乎要歡呼起來了。陣風是一架好飛機啊,它是國際上公認的三代半戰鬥機,後來賣得也是相當不錯!

法國貨的特點就是貴,這陣風也不例外,賣給阿三的陣風,單價達到一億美元了,比F35戰鬥機還貴!不過陣風的確不錯,性能優異,採用鴨式佈局的陣風戰鬥機,在近距格鬥當中的確對F35戰鬥機是有優勢的。

後來中國的殲二零戰鬥機,也是採用了鴨式佈局的雙發戰鬥機,所以陣風戰鬥機對殲二零的研製,應該也是有一定幫助和借鑑意義的。

腦機融合感知這個異能太強大了,很快林鵬就把這架陣風戰鬥機上面的所有技術參數包括它的M88渦扇發動機的技術,融合成了一份詳細的資料,可以說這就相當於是把法國人的陣風戰鬥機所有設計資料都弄到手了一樣。

這些技術資料可是絕密的,哪怕就是購買了陣風戰鬥機的國家,也不會得到最全面最真實的陣風戰鬥機技術資料!

這就和中國雖然引進了蘇二七和蘇三零戰鬥機,並且也引進了相關技術資料,但是卻不是最真實最全面的資料,因而中國仿製的蘇二七和蘇三零戰鬥機,也就是殲十一系列和殲十六系列,會存在很多問題的真正原因所在。

爲了防止購買國山寨,或者是把技術資料泄露出去,所以無論大毛還是法國人,都會留一手的。

第五百一十章 誰說自主品牌不能出精品第八百七十八章 ??殲轟八戰機極限試飛科目第七百九十八章 收穫滿滿的商飛公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最獨特的設計第七百八十五章 武直10G重型武裝直升機第九百九十二章 可惜沒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第二百二十五章 葉子和林鵬的婚事商定了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殲轟8飛出國門第三百七十三章 當年阿三就嚐到了C17運輸機的甜頭第七百八十九章 自主品牌的標杆第七百四十三章 詳細設計評審正式開始第一百三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五十一章 成爲一名優秀飛機設計師之艱難第一千一十七章殲轟八隱身戰機太MAN了第八百零四章 ARJ21-1000不適合改裝反潛巡邏機(求收藏訂閱)第二百五十四章 美女間諜終於落網第三百零一章 三十噸級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轟二零戰略轟炸機迎來首飛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支線客機翼吊與尾吊發動機之爭第一千章 骨頭鷹戰鬥機的野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新一代艦載戰鬥機競標結果出爐第四百一十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西走廊上空遭遇UFO第七百五十二章 艦載機是中型的好還是重型好第三百六十章 咆哮的電戰飛豹第九百七十四章 轟動世界的中國航空工業第九百七十四章 轟動世界的中國航空工業第一百章 逃脫的機會第一百七十四章 三千萬美元的低配版新飛豹第四十二章 脫胎換骨的改進方案第五百八十七章 隱身梟龍現身了第六百九十章 長江三千發動機進展第七百九十八章 收穫滿滿的商飛公司第三百九十四章 運九的最後一次滑行試驗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殲轟8飛出國門第七百六十六章 殲15艦載機首次着艦試驗第一千零九十章 超越XB70的轟20戰略轟炸機快下線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希飛公司將成爲國內最大飛機制造基地第六百四十章 中航汽車的走量車型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砸黃金盟第七百零八章 北所無人機三劍客第七百零八章 北所無人機三劍客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西走廊上空遭遇UFO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起準備復活的遠轟和大飛機第五百八十三章 殲轟七B首次對抗蘇30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做老實男人第七十章 殲轟七改進型引起的熱議第六百一十三章 還有人提山寨圖160方案(國慶第七更)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國產空中跑車首飛成功第六百一十三章 還有人提山寨圖160方案(國慶第七更)第七百七十九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點燃觀衆們的熱情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第八百七十八章 ??殲轟八戰機極限試飛科目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終於圓了國產大客機夢第三十三章 殲轟七A不能承受之重第九百七十五章 沙特人看上運十五大型運輸機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渦扇25B發動機試飛成功第七十五章 氧氣管道爆裂第二十二章 震撼的演講第九百五十四章 武直10H艦載型第七百零六章 專家們盛讚FC31優秀的設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渦扇25C發動機壽命六千小時第三百七十九章 羅羅和GE都想進入中國市場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主品牌佔領公務用車市場任重道遠第二百五十九章 XX隱身吸波塗料性能超過預期第三百八十九章 運三零的貨艙一定要比C17更大更長第二百二十六章 在榮富市買婚房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招待宴會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次飛向國際航展的殲轟七B第三百八十一章 ARJ21這是要搶波音737和空客A320的飯碗第四百四十五章 酒吧撿了一個車模第九百七十八章 下一代隱身艦載戰鬥機呼之欲出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工大拜訪陳老(跪求訂閱)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世界第三的直35重型直升機第四百六十二章 航展開幕前的熱門話題第八百二十七章 C929寬體客機終於亮相了第九十二章 我們的殲十不比陣風差第六百章 驚豔航展的飛行表演第五百七十七章 各大軍事論壇熱議殲轟八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三大女強人的聚會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障告警不斷第五百六十六章 年的味道第四百八十四章 中國自主6AT可期第七百七十章 航母style真來了第八百六十九章 ??中國航空工業牛氣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不一樣的大飛機下線第八百七十五章 ???小渦扇改燃氣輪機海陸通用第九百九十章 第二架FC-31骨頭鷹原型機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有代溝啊第四百九十章 飛翼20順利完成首滑第三百三十七章 殲轟七B首飛第九百五十七章 空軍金頭盔第九百零八章 壓軸出場的輕型隱身戰機第八百四十九章 ???運十三中型運輸機第二百九十三章 女飛行員的新婚生活第四百零四章 中航還需發力汽車製造業第一百九十五章 新飛豹和F35戰鬥機的初次見面第六百一十二章 目標直指超音速隱身戰略轟炸機(國慶第六更)第九百四十五章 ARJ21-1000大支線客機下線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世界最先進艦載預警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