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航母style即將到來

當然現在提這個是不合適的,林鵬只得耐下心來,聽航母總指揮的方案講解。

方案設計得還是非常不錯的,把各種影響艦載機起降的因素都考慮到了,並且進行了詳細的計算和分析,差不多用了半個小時,吳總工才把起降方案講了一個大概。

確實要把所有的細節都講出來,那隻怕三天三夜也不夠用的。

現在與會的領導和專家們,都對殲十五艦載機在航母上起降的方案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甚至有一些專家和領導腦海裡面,都浮現出了一個激動人心的畫面,殲十五艦載機迎着風從航母滑躍甲板上一躍而起的場面。

真是太激動人心了,國產航母和艦載戰鬥機!一個偉大的時代即將開啓!

接着上臺的是殲十五艦載戰鬥機總指揮洛勇,洛總指揮不但是殲十五總指揮還是沈飛的董事長。

林鵬看到洛總指揮上臺,鼻子也不由得一酸,因爲在他的記憶裡,前世的時候這位洛總指揮就因爲積勞成疾,在殲十五艦載機完成首次航母起降任務,離開航母后就突發心臟病去世了。

洛總指揮爲了殲十五艦載戰鬥機也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甚至經常住在航母上指揮各項工作。

當然林鵬更清楚的是,洛總指揮不僅僅是總指揮,他還是董事長,他必須要爲數千名沈飛的職工謀生活,特別是現在由於殲十一和殲十六停了,所以沈飛的日子可不太好過。

林鵬也看得出來,洛總指揮的臉上其實是很憔悴的,估計每天都在爲沈飛的未來擔憂。

林鵬也有些不好意思,因爲殲十一和殲十六沒有搞下去,就是因爲有了他這個重生者的出現。

洛總指揮雖然很憔悴,但是講話還是精神抖擻的,他大聲地道:“各位領導,專家,作爲咱們中國第一型艦載戰鬥機總指揮,我想說的是,艦載機完成航母起降,我們是非常有信心的。”

“雖然說咱們中國是第一次搞艦載機和航母起降試驗,但是我們的殲十五艦載機繼承了蘇二七系列優秀的氣動佈局,它的起降性能非常好,雖然說在航母上操作的難度要比在陸地上高,但是隻要我們認真的執行好設計的試驗方案,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航母艦載機,經歷了從雙翼機到金屬單翼機,從螺旋槳機到噴氣機,從普通起飛到彈射式起飛和滑躍起飛的變化,起降的操作也隨着艦載機和航母性能的提高變得越來越複雜,同時對飛行員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可以說咱們的艦載機飛行員,都是千里挑一選出來的,他們是飛行精英中的精英。”

“在此前的陸地模擬起降試驗中,咱們的殲十五艦載機飛行員表現得非常好,雖然說滑躍起飛是世界公認技術難度最高,操作最複雜的一種航母起飛方式,對飛行員要求極高,但是我相信他們可以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洛總指揮非常激動地道。

“下面我就講一下咱們殲十五艦載戰鬥機滑躍起飛的流程。首先是航母甲板人員馬甲顏色區分,指揮人員着黃馬甲,控制艦上起飛、着艦設備人員着綠馬甲,安全人員着白馬甲,艦載機起飛由三人同時在甲板上作業。飛行員檢查飛機並簽字確認……根據手語報告,進入指定起飛點準備起飛,擋流板完全升起後纔可以下達起飛命令……”

林鵬不由得想起了前世的時候,國產航母上,身着黃馬甲的艦員指揮殲十五艦載機起飛的畫面,在網絡上火了,全民都在模仿航母style!

網友們用航母style走你,表達了對祖國航母夢實現的一種盛讚,當時也是讓不少的軍迷熱血沸騰的。

的確滑躍起飛的難度比彈射起飛更大,這是因爲彈射起飛的速度更快,並且主要是彈射器在起作用,而滑躍起飛就不一樣了,飛行員必須要必須具備時刻冷靜的強大心理素質,克服因滑躍起飛甲板而產生的一種要撞牆的感覺。

滑躍起飛必須打開全加力進行衝刺,在飛行員的視角看來,前面的上翹甲板就好像一面牆,稍有猶豫,一旦起飛失敗就會掉進海里。

而艦載機着艦的難度更高,爲什麼呢?因爲首先飛行員要駕駛戰機,準確找到航母,在上面看起來航母就如同一個火柴盒,而且這個火柴盒還是移動的,當飛行員駕駛艦載機進行着艦的時候,還必須加大油門,如果三道攔阻索都沒有掛到,就必須要果斷的加油復飛,否則就會衝進海里去。

甚至在作戰和訓練時,航母甲板上還停放有大量的飛機,這對着艦的飛行員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心理壓力,因爲一旦出現意外,着艦戰機衝到那些停放的飛機裡面去,那就會引發更重大的事故。

曾經M國航母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故,而且還不止一次,在航母的歷史上因爲着艦失敗損失的艦載機和飛行員更是不在少數!

全世界第一個駕駛飛機在航母上着艦的人,是牛牛家的一位飛行員名叫鄧寧,但是僅僅過了五天,這位艦載機第一人就因爲着艦失敗而身亡。

航母不是陸地,它不僅僅自身在航行,還因爲有海浪的作用,所以航母會有前後、左右甚至上下的運動,飛行員駕駛艦載機着艦時,一般來說前後起落架是一起接觸到甲板,幾乎是被拍在甲板上一樣。

雖然說現代航母都有菲涅耳透鏡光學助降系統輔助艦載機飛行員進行準確的降落,大大降低了着艦事故率,但是風險仍然是很大的。

艦載機的着艦不是飛行員一個人的事情,而是很多工位配合完成,航母上有專門的着艦信號員,監控每一架艦載機的着艦過程,如果發現艦載機下滑軌跡不對,姿態有問題,或者是沒有鉤到攔阻索,都會立即發出信號,讓飛行員拉起來複飛。

所以艦載機飛行員還必須要時刻注意航母上的信號,因爲是加大油門着艦,所以速度更快,再加上甲板上的氣流也很亂,所以着艦風險非常的高。

不要說是第一次着艦,哪怕是經過了上千次着艦的M軍艦載機飛行員,也有發生事故的。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殲20加殲轟8世界最強第五百四十九章 偶遇未來的女設計大師第六百七十四章 偉大的3D打印時代即將開啓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成爲像林總那樣的飛機設計師第五百五十八章 七一八工程驗證機迎來首飛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人才很重要第五百六十三章 開着拉風的LX3回家過年第七百五十七章 C929寬體客機縮短型號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上演大象漫步第四百零六章 造什麼車才能挽救中航汽車第五百四十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都要開發隱身戰機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比F22先進的殲二零戰鬥機第二十七章 沖天飛豹第三百八十七章 超臨界機翼加吹氣式襟翼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全球最強反潛巡邏機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40架轟20作戰效能頂100架B2A第六百八十六章 倚天品牌中型SUV上市第七百五十九章 殲10C戰鬥機脈動生產線第九百四十七章 ARJ21-1000要在亞洲航展上飛行表演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殲轟方案風洞試驗選型第五百三十一章 把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賣到M國去第三百三十八章 新飛豹的名字不是白叫的第五百七十四章 殲轟八驚現新原型機第四百六十六章 英雄無畏獎獲獎者葉子第九十五章 空地一體化演習第一百六十四章 FBC-1A飛機項目總師助理第四百七十九章 誰說中國汽車設計師就不行?第一百二十八章 國外客戶要考察第二百五十九章 XX隱身吸波塗料性能超過預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殲轟8可不是殲11A能比的第五百二十八章 奔馳寶馬一個也不能少第三百九十九章 運九是一個很好的預警機平臺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鵬航空要搞空中三蹦子第一章 再世爲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過年回家就遇上尷尬事兒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飛豹VS蘇30MKI第七百零二章 3D打印錸合金單晶渦輪葉片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超音速機動纔是殲20的絕活第六百二十四章 FC31骨頭鷹快要來了第五章 飛機設計大師第二百六十章 林鵬終於盼來了幸福時刻第八百六十章 ??一飛院得小心了第四百零九章 成功獲取第八代奔馳E級轎車技術資料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反輻射導彈壓制第五百三十一章 把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賣到M國去第七百三十八章 要做到全球第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第三百六十四章 中國商飛將成爲全球噴氣客機制造市場第三極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重型機對中型機的優勢第三百六十四章 中國商飛將成爲全球噴氣客機制造市場第三極第五十八章 溫馨的運八機組第九百九十章 第二架FC-31骨頭鷹原型機第一千一十七章殲轟八隱身戰機太MAN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航展開幕前的熱門話題第六百一十七章 六架殲轟七B同時出廠試飛(國慶第十一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闊別六年再回朱海航展的全新飛豹第六百四十四章 太行改矢量發動機第二百三十七章 阿三空軍的算盤打錯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型客機設計研製的信息化第五百八十七章 隱身梟龍現身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殲二零是空軍的利劍和重拳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太國皇家空軍大型運輸機招標第三百四十章 站在世界航空工業之巔峰第四百一十四章 空中巨無霸A380出場第八十四章 首批兩架殲轟七A交付第四百二十二章 造一款國產轎跑SUV肯定行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零一的三發鯤龍轟炸機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大車企紛紛涌入SVU市場第三百一十六章 葉子獲得第一個戰果第四百五十二章 驚豔全場的中航首發車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轟20能成爲空天母艦?第二十四章 腦機融合感知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原來蘇二七戰鬥機纔是鼠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RT1800燃氣輪機裝車測試第一千零五章 世界第一防務巨頭第七百四十七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震撼起飛第八百九十八章 ???首滑試驗第七十七章 商用飛機研製之艱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海上空即將上演雙雄爭霸第四百六十章 營銷手段太重要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終於迎來殲轟八首飛的重要時刻第八十八章 航展開幕第九百九十七章 三代機,骨頭鷹可以一挑十第七百九十一章 飛翼30驚豔飛行表演(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八章 ???鷹掠長空第五十五章 航展進行時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一飛院還是大鵬通用航空第七百七十三章 ARJ21-1000詳細設計評審第五百七十六章 軍迷發現殲轟八有綜合電子戰系統第九百八十九章 武直十九取得測試第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總師們的小聚會第五百七十一章 打破空客波音壟斷的ARJ21-1000立項第六百八十一章 武裝直升機還有用嗎第七百四十四章 轟20的自適應揹負式DSI進氣道第六百零八章 C929寬體客機改裝加油機很強(國慶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航空史上的類似事件第九百三十九章 突破島鏈的尖刀就是殲轟8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中國航空工業在巴黎航展收穫滿滿第八百三十一章 短時超音速巡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