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運三零起落架惹爭議

不過還是有一位專家,對運三零的設計提出一個小小的看法。

這位專家也是一位老專家了,頭髮花白,已經有六十五歲了,曾經參與過運十的設計工作,名字叫做鐵鷹。

老專家在一片讚美之聲中,站起來道:“運三零總體設計確實非常的不錯,突破了很多的關鍵技術,不過我個人還有一個小小的意見,那就是咱們這個運三零運輸機的起落架設計,我認爲不太合理。”

唐總師也不由得一愣道:“哦,鐵老覺得我們的設計有什麼問題嗎?請您儘管提出來。”

鐵鷹點頭道:“不錯,我認爲你們在運三零的起落架設計過程中,或許犯了一些錯誤。採用M式的小車式多支柱起落架,事實上不如安東諾夫設計局搞的串列式多支柱起落架,比如說安124和安225,以及安70運輸機,都是採用的串列式多支柱起落架,我認爲採用這一類的起落架,才更加合理,符合我們的戰術技術要求!”

專家們一聽,都紛紛的議論起來了。

確實起落架系統對於這麼大的一個運輸機來說,重要性就不用說了,如果設計不合理,會嚴重影響這款運輸機的性能和可操作性。

大型飛機結構尺寸越大,起飛重量也越來越大,這就使得大型飛機的起落架設計與中小型飛機起落架設計有比較大的差別。

特別是在結構柔性,地面載荷,結構佈局形式,緩衝性能,疲勞壽命,可靠性,保障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大型運輸機,特別是二百噸級以上的大型運輸機,要保證飛機在機場路道甚至是簡易跑道上的通過性,就必須增加起落架輪胎的數量,這樣纔可以減小單個輪胎的徑向載荷。

所以二百噸級以上的大型運輸機,基本上都是採用多輪多支柱佈局形式和常規三點式佈局形式。在一個支柱下安裝多個小尺寸的輪胎來取代大機輪,這樣不但可以提高飛機的通過性,還能夠減少起落架支柱重量,以及機輪收放艙室的表面積。

這樣也就減小了機身上的大開口尺寸和艙門面積,同時在某一個輪胎損壞的情況下,起落架系統仍然可以正常的工作。

當然在多支柱的起落架佈局方面,也有兩種不同的設計,一種就是蘇氏的串列式多輪多支柱,另一種就是歐美式的小車式也叫叢簇式,就是在一個支柱下面有四個甚至四個以上的輪胎。

林鵬在運三零的起落架設計當中也是起着主導作用的,因爲他提出來的是搞一個單支柱下八輪小車式起落架,最後獲得了設計團隊的一致認同,因此最終就搞了這麼一個主起落架的設計。

這比C5銀河運輸機的起落架,還要先進,當然對於結構材料的要求就比較高了,因爲這種起落架的單個支柱受荷載非常大,所以結構強度是要求非常高的,對製造工藝也提出了巨大的考驗。

所以研製風險確實也是比較大的,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麼多輪胎在一起,輪間距就要求比較大,帶來的結果就是主起落架收藏空間要求更大。

反觀蘇氏的那種串列式,支柱數量多一些,每一根支柱下面,並排兩個或者四個輪胎,這樣起落架收納的空間就要小一些,結構強度也要求沒有那麼高,研製風險比較小。

所以林鵬也很理解,這位老專家爲什麼提出異議來。

面對專家的質疑,林鵬就站起來解釋道:“非常感謝鐵老對咱們運三零設計方案的認真,確實咱們運三零起落架採用了一種創新的設計,單個支柱下八個輪,這是史無前例的,就算是M國的四百噸級C5銀河運輸機,也就單支柱六個輪。咱們爲什麼要做八個輪呢?這是我們的設計團隊,研究了三種不同起飛重量的起落架佈局形式,從二百噸,三百噸到四百噸級別,然後做出了一百二十個具體的設計方案,從中篩選出來的這個方案。”

鐵鷹也有些激動地道:“我知道你們做了很多方案,優中選優,可是你們也要考慮到,咱們國家航空工業的底子,像這樣大的載荷,起落架支柱的結構強度如何能夠保證,咱們的製造工藝能不能夠完成這種高強度的支柱結構製造?”

林鵬道:“以我們掌握的情況來看,是完全能夠達到我們的設計要求的。所以我們纔會選擇這樣的設計。我們的運三零在起飛重量和尺寸方面,還要超過C17環球霸王,所以我們爲它設計了比C17的六輪主起落架更先進的八輪小車式主起落架,我們中國航空工業就是要在某此領域實現彎道超車,在大型運輸機的起落架設計領域,我想我們應該要做到。”

專家們都紛紛點頭,確實是這樣,中國航空工業不能總是再模仿別人了,跟在別人後面,學別人幾十年前的設計,那不是創新,而是守舊。雖然這種八輪小車式起落架,確實在全世界範圍內,還沒有一款飛機應用過,但並不代表中國就設計製造不出來。

看到專家們的反應,鐵老也沒有再說什麼,只是最後說了一句:“我保留我個人的意見!”

其實領導和專家們也非常理解,在這種評審會上,專家提出問題的不少,有時候就是需要這樣深入的討論,纔會得到最好的方案。

確實這幾年中國航空工業的進步非常大,專家們也對製造方面不是太擔心,中航工業集團下面有一個專門製造起落架的子公司,名爲中航飛機起落架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實力還是非常強的,特別是近年來突破了很多關鍵技術。

由於大型運輸機採用的是超高強度鋼,再加上零部件尺寸大,所以加工工藝要求相當高。比如說外筒和活塞桿,就涉及到大規格的鍛件鍛造技術,其他的零部件也需要尖端的數控加工技術,不過現在中航工業集團在增材製造技術方面,已經突破了很多關鍵技術,某些部件還可以採用增材製造,這樣能夠減輕重量,同時強度也有保證。

正因爲如此,專家們纔會支持運三零設計團隊的這個八輪小車式起落架設計方案。

第二百零四章 葉子和她的飛豹首次執行海上訓練任務第七百六十九章 航空史上的奇蹟第二百八十七章 打火箭彈的優良傳統要繼續發揚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轟20遇上曙光女神偵察機第六百二十二章 中國航空工業交出的答卷第七百三十三章 調入中航試飛中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大鵬西南遊艇製造公司開工第二百八十二章 根治心臟病,打造航空動力強國第四百一十九章 林東想進軍乘用車製造第一百五十七章 唐總師的接班人(第五更,求訂閱)第六十章 機長讓我來吧第五百七十二章 日內瓦車展上的中國車第三百零八章 四代機項目終評會第六百四十五章 中國航空工業在巴黎航展收穫滿滿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雲豹戰機的動力渦扇九改第六百三十章 遠程戰略轟炸機方案評審第五百五十五章 訂單突破五千臺!第六百八十二章 對標CH-53K重直第八百三十二章 天雷遠程精確制導滑翔炸彈第七百一十七章 殲十五艦載戰鬥機要上航母第十四章 爲飛機減重是每一個設計師努力的方向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隱身戰鬥機打非隱身戰鬥機怎麼打第五百四十一章 終於迎來殲轟八首飛的重要時刻第三百五十一章 航展四大明星機型第六百九十七章 殲十D超短距起飛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FC-31骨頭鷹04架隆重下線第四百七十九章 誰說中國汽車設計師就不行?第九百四十八章 波音737迎來最強競爭對手第七百六十二章 隱身梟龍PK殲十C第二百一十六章 這個驚喜真的夠大第八十五章 DSI技術驗證機開工第四百九十四章 殲二零是空軍的利劍和重拳第七百零七章 FC31成功與否的關鍵:成本與性能的矛盾第八百一十章 C929寬體客機快要下線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中國隱身戰機一飛沖天第三百零三章 民企也想參與大客機項目第六百六十一章 誰纔是全球第一款真正的互聯網汽車第二百零四章 葉子和她的飛豹首次執行海上訓練任務第六百二十章 都市年輕女性的首選第九百二十九章 騰飛吧C929客機第五百零四章 大鵬汽車首批LX3樣車第五百一十章 誰說自主品牌不能出精品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鵬汽車就是要終結合資品牌的壟斷第五百零五章 LX3中型轎跑SUV的風阻係數低至0.30第三百五十四章 C929客機的優勢在哪裡第八百二十三章 C929寬體客機完成總裝第四百七十九章 誰說中國汽車設計師就不行?第二百一十七章 徐舜壽青年科技進步獎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炮艇機裝1130炮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轟20要創造多項飛行紀錄第二百三十七章 阿三空軍的算盤打錯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葉子獲得第一個戰果第二百六十四章 蜂鳥一號無人機火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毛子也想買長江發動機第六百零一章 突破音障的獵鷹教練機第三百三十五章 殲轟八動力系統測試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轟二零戰略轟炸機的消息滿天飛第四百九十五章 殲二零戰鬥機將獨步天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中國自主6AT可期第三百章 大客機項目籌備組首次會議第一百五十四章 預警機集成連試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有代溝啊第五百六十三章 開着拉風的LX3回家過年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飛豹的生意又上門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航空城加汽車城第三百五十章 誰纔是戰鬥轟炸機中的王者第八百四十二章 毛子的MS21客機也是個坑貨啊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國際國內熱議c929寬體客機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轟20是飛翼佈局的完美極致設計第九百一十二章 渦扇15峨眉發動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葉子和殲轟八戰機得勝歸來第二百四十四章 走在兄弟單位前面第一個吃螃蟹第三百七十九章 羅羅和GE都想進入中國市場第三百四十四章 航展大明星不止新飛豹第六百零八章 C929寬體客機改裝加油機很強(國慶第二更)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百億遊艇市場第五百六十三章 開着拉風的LX3回家過年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飛豹脈動式生產線落成典禮第二百六十六章 秦嶺改進型發動機第八百三十四章 直升機空戰王牌第七百三十九章 轟20迎來史上最嚴詳細設計評審第四百二十五章 收購蜀光汽車是個好主意第四百八十八章 中航工業迎來開門紅第七百六十二章 隱身梟龍PK殲十C第六百四十五章 中國航空工業在巴黎航展收穫滿滿第一千零七章 殲轟八戰機八機編隊第九百零七章 憋一肚子氣的土雞F16戰鬥機第一千一十六章 提名工程院院士增選第四百九十章 飛翼20順利完成首滑第八百二十三章 C929寬體客機完成總裝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國非常需要魚鷹這樣的傾轉旋翼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飛機設計師也能設計汽車?第三百三十七章 殲轟七B首飛第五百五十一章 雙發失效的A340緊急降落第三百三十七章 殲轟七B首飛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殲10D出擊第九十七章 天公不作美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李鐵是條大魚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大鵬通用航空真的起飛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主品牌佔領公務用車市場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