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殲轟七A不能承受之重

特級試飛員楊中華忙道:“唐總師,您可千萬不要這麼說!咱們都知道,你們設計所也有難處!誰讓咱們的航空工業基礎那麼薄弱呢?能有殲轟七A這樣的戰機裝備部隊,我們這些老飛行員,就已經很滿意了!雖然我們也想飛F15、蘇三零這些先進的戰鬥轟炸機,但是我們現在的技術確實達不到,其實在我們心目中,殲轟七A已經是像我們的親人一樣,所以我們不到最後一刻,是不會放棄它的!”

一說起中國航空工業的過去,還有現在,在場的人都沉默了。

誰不知道,現在中國空軍裝備數量最大的,還是大量的二代戰鬥機殲七和殲八呢!

當然了,對於殲轟七和殲轟七A,大家也都清楚,它在設計之初,定位就與那些國外的先進戰鬥轟炸機不同。

因爲殲轟七最開始只有海軍航空兵訂購,並且投資的項目,空軍並沒有參與。所以殲轟七戰機,就是一架低成本的對海打擊的轟炸機,它本來就是用來取代轟五這種老舊的轟炸機,以及強五這種攻擊機,所以最開始它只需要具有超音速低空突防的能力,能夠掛載反艦導彈就行。

在最開始的一批殲轟七戰機上面,的確也只掛反艦導彈執行任務,翼尖的兩枚霹靂五空空導彈也只是用於自衛的。

所以殲轟七戰機,它的基礎就不是一架真正的戰鬥轟炸機,它的機動性也不好,設計團隊的任務就是把一款能夠滿足海軍航空兵執行反艦任務的超音速導彈攻擊機搞出來。

因此殲轟七戰機的設計團隊完成這個任務還是完成得很好的。

但是現在殲轟七A又增加了新的作戰使命,空軍也看上它了,要讓它具備像F15E攻擊鷹一樣的任務,但偏偏它的底子又不是一架戰鬥機,而是一架轟炸機。

而像F15E和蘇三零這樣的戰鬥轟炸機,都是在空優戰鬥機的平臺上進行改進而來,底子好,無論飛行性能還是掛載能力,都遠遠超過殲轟七A,所以那些戰鬥轟炸機,能夠良好的執行對地攻擊任務,還能進行空中格鬥,超視距空戰。

沒辦法,要讓殲轟七A達到世界頂尖戰鬥轟炸機的水平,是不可能的,哪怕就是達到百分之五十的作戰能力,也是相當困難的。

大家都還記得,三年多之前,在那次世紀大閱兵中,空中梯隊的陣容,可以說是比較寒酸的了。

一百三十二架飛機,十個空中梯隊。

首先通過的領隊機梯隊,就是遠遠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架轟六,以及八架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殲七E型戰鬥機。

無論是轟六還是殲七E,都是三四十年前的底子,轟六是從毛熊圖16中程轟炸機仿製改進而來的,而殲七E則是從米格二十一戰鬥機仿製改進而來,在世界主要空軍強國,都已經以第三代戰鬥機爲主的情況下,這確實有一點寒酸了。

第二梯隊還是轟六,這就不用說了,這些型號還是比較老的。

第三梯隊就是剛剛裝備海軍航空兵部隊不久的六架殲轟七戰機,再往後面的梯隊,除了直升機和引進的蘇二七戰機外,清一色的二代機,有殲七也有殲八,只是型號不同罷了。

也就是說,那時候中國空中力量,最厲害的也就是少量從大毛引進的蘇二七戰鬥機了。

其實那批引進的蘇二七,也不算很先進,與M國的那些三代機相比,除了在氣動上有優勢外,在航電、武器等其他的方面,都是處於落後的地位。

當時那六架殲轟七,已經是屬於國產戰機裡面最先進的型號了。

很多軍迷都在熱議,殲八戰鬥機利用高空高速吊打M國三代機,甚至是四代機的可能性有多大。

到了二零零三年,這個現狀其實也還沒有多大改變,因爲殲十戰機還沒有定型批量裝備。

甚至殲轟七A也同樣還處在試飛過程當中,部隊裡面裝備的殲轟七也僅僅只有二十來架。

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家底也就是這麼薄!所以很多的飛行員,也是眼巴巴的盼着新飛豹,殲十戰機能夠早日定型批量生產,裝備部隊。

也正是基於這種情況,中國從大毛那兒又引進了蘇三零戰鬥轟炸機,現在已經開始要陸續交付了,這一批蘇三零戰鬥轟炸機,是給海軍買的,二十八架,花費十億美元,平均每架蘇三零的價格,高達三千多萬美元。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外匯啊!所以中國航空人,都感到了一種強烈的恥辱,因爲到現在還在引進國外戰機,這反過來不就證明了他們不行嗎?

只是事實也擺在眼前,殲轟七A在綜合作戰性能上確實不如別人的蘇三零,而且差距還比較大。

中國引進的蘇三零是在原型的基礎上增加了使用兩款反雷達導彈的能力。在機載無線電電子設備中增加了主動雷達干擾系統。除此之外還裝備電視制導導彈和制導炸彈。

蘇三零機翼下還可攜帶兩枚射程一百多千米,帶電視指令制導系統的X-59對地攻擊導彈。

這些火控系統和武器使得蘇三零在對地作戰時威力大增。而殲轟七A還無法與之相比,就更不用說在空戰能力,以及機動性方面的差距了。

所以對殲轟七A來說,如果不能按時間節點完成試飛定型,它的命運也會變得很難說了。

因爲到時候,如果海軍方面覺得蘇三零非常好,就不想要殲轟七A了,那就真是要讓這些參與了殲轟七A設計研製和試飛的人,無比的傷心了。

再說嚴重一點,要是空軍方面也覺得蘇三零好,都買蘇三零去了,那殲轟七A就真成爲沒有人要的可憐孩子。

所以今天這一次出現的險情,好在化解了,雖然現在還找不着原因,但不管怎麼樣,飛機保住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找出飛控問題出現的原因,並解決這個隱患。

然後再擇日進行低空大表速的試飛,只要完成這一項試飛任務,離着定型批產又近了一步。

見大家都沉默了,林鵬忍不住大聲道:“大家也不必這樣,我堅信我們一定會迎頭趕上的!咱們中國人也不比外國人笨,外國人能做到的我們也可以!”

第五百八十章 下一代艦載戰鬥機關鍵技術第四百六十八章 最熱鬧的竟然是大鵬汽車展臺第九百六十五章 殲轟七A戰機護航第六百章 驚豔航展的飛行表演第一百一十二章 宋老也來聽林鵬的學術報告第二十五章 低空大表速試飛第九百一十五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又登場第三百六十七章 新飛豹將成爲韋內拉空軍的殺手鐗第八百四十八章 ??大鵬汽車越來越親民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空警2000預警機上的神秘事件第七百四十章 轟20戰略轟炸機推重比更高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源相控陣也有優點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飛豹連航模都賣脫銷了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殲轟設計方案(跪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飛豹的生意又上門了第九十六章 六機編隊頭上的陰雲第三十二章 分析原因第八百八十七章 ??躋身世界前四的渦槳十發動機第五百零八章 豪華配置盡顯高端轎跑SUV風範第八百零四章 ARJ21-1000不適合改裝反潛巡邏機(求收藏訂閱)第六十一章 人機合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談判桌上的籌碼第四百四十七章 中航汽車正式重組第五百四十五章 隱身梟龍的第一個客戶第九百六十一章 加力燃燒室尾噴管一體化第七十七章 商用飛機研製之艱第六百六十七章 運三零首飛取得圓滿成功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零一的三發鯤龍轟炸機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西走廊上空遭遇UFO第五百七十章 運三零起落架惹爭議第九百零二章 中航特飛所承擔地效飛行器重任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航汽車T530中級轎車震撼上市第八百六十五章 ???普惠公司總裁來訪第一百四十二章 五千萬美元不貴(跪求訂閱)第一百章 逃脫的機會第一千零七十章 在海上狂飆的052D導彈驅逐艦第六百零一章 突破音障的獵鷹教練機第三百四十六章 殲轟七B震撼亮相第一千一十四章 榮立一等功第一百二十二章 空警2000預警機上的神秘事件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噸級飛翼戰略運輸機有希望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渦扇二五還能作爲四百噸級運輸機動力第五百三十二章 新一代隱身戰轟-殲轟八第三百一十六章 葉子獲得第一個戰果第一百三十三章 首次滑行試驗(深夜跪求訂閱)第九百八十六章 毫米波雷達加天燕90空空導彈第八百六十八章 ??爲齒輪風扇發動機打印零部件第二百二十九章 全世界第一款投入現役的DSI進氣道戰機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飛豹脈動式生產線落成典禮第六百八十八章 C929寬體客機項目詳細設計評審第八百六十章 ??一飛院得小心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中航工業集團首次亮相亞洲航展第一百四十七章 緊張激烈的對抗開始了(跪求訂閱)第六百七十章 大鵬汽車杭城整車項目第九百九十二章 可惜沒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第七百二十四章 轟20戰略轟炸機雙旋轉掛架第三百七十章 大支線和小幹線之間的界限第一百一十三章 唐總師縱論戰鬥轟炸機發展趨勢第六百四十七章 中國汽車拉力賽第七百三十一章 運十五總師助理第五百四十三章 隱身戰鬥轟炸機的優勢太明顯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年的味道第一千二百章 超越F35閃電戰鬥機第八百二十二章 十噸級旋轉脈衝爆震發動機第三百七十二章 國產戰略運輸機的三種動力選擇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飛機終於正式立項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轟20戰略轟炸機震撼亮相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李鐵是條大魚第六百九十六章 殲十D矢量戰鬥機首飛第七百二十八章 運15初步設計方案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飛豹在巴巴羊國慶日震撼亮相第五百零二章 殲十系列戰鬥機生產計劃第七百三十五章 戰略轟炸機翅膀抖一抖比什麼抗議都強第五百六十六章 年的味道第九百零四章 打造未來飛行汽車第九百五十五章 國產艦載武裝直升機刻不容緩第五百八十九章 非常大膽的首飛計劃第八百四十一章 老毛子要來買發動機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小渦扇改燃氣輪機海陸通用第七百二十章 艦載預警機也要提上日程第九百二十六章 殲20戰鬥機震撼表演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鵬汽車要做中國的BBA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生活充滿樂趣第二百一十二章 首條飛豹脈動式生產線落成第五百七十二章 日內瓦車展上的中國車第三百六十八章 即將飛向全世界的新飛豹第一百零七章 長弓阿帕奇也沒得跑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階段任務完成得很漂亮第二百八十章 中國航空學會專委第六百二十九章 宋璐也要來大鵬汽車上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目標可是超級豪華郵輪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打鷹獅還不是跟玩似的第五百一十七章 中航工業集團的公務車要用中航造第九百四十五章 ARJ21-1000大支線客機下線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轟20是飛翼佈局的完美極致設計第九百三十八章 審查專家們對殲轟8好評如潮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障告警不斷第三百四十一章 陳教授的新博士生第七百七十七章 巴希人看上渦扇二五B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發展準四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