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七章 南洋華人中的強人

三百七十七章 南洋華人中的強人!

三百七十七章?南洋華人中的強人!

“數量雖然很多,但是跟我們想象中的一樣,東方人的戰船一直都是那樣的渺小。

”卡里科奇包含蔑視的眼睛不以爲意的打量着伶仃洋中游弋着的一支紅巾軍巡邏船隊。

從大東砂遇到第一支紅巾軍的水師船隊以來,到今天爲止,幾天時間裡這支五艘海船組成的小船隊已經遇到了整整七支紅巾軍警戒船隊。沒有了兩艘福船戰船打頭的另外六支警戒船隊,在卡里科奇眼中是那樣的渺小不值得一提。

“特使閣下,我們大英帝國任何一支艦隊都可以輕鬆地dàng平這兒的一切。”把手一指不遠處的紅巾軍水師,卡里科奇的神情此刻是那麼的張揚。

費特納姆也在看着不遠處的紅巾軍水師,嘴角掛着一絲微笑回答道:“清帝國的禁海政策確實毀滅了東方帝國的航海業,他們的戰船對比我們的軍艦來說完全不值一提。”

“可是”,費特納姆的神情陡然一峻,笑容完全從他臉上消失,正sè嚴肅的向卡里科奇說:“先生,你一定要記住,東方帝國的戰船雖然不行,可這並不意味着他們就毫無一點戰鬥力。難道我們在南洋打聽到的那些消息你都忘記了嗎?”

“東方帝國沒有外海殖民地,他們不需要huā費大量資金去打造遠洋戰艦,需要做的只是守好自己的海岸線。而裝備了卡隆炮一樣的短炮和那種先進火箭的東方戰船,雖然渺小,可是依靠數量,它們完全可以覆滅我們的任何一支艦隊。而且,從檳城到南中國海我們大英帝國在東方一個補給點都沒有,寶貴的艦隊是不可能如此輕率地開來中國的。

所以從現在起,收起你臉上的每一絲蔑視,我們需要正視這個古老的帝國。”

費特納姆是一個合格的談判代表,在從印度出發向中國來時,他還對紅巾軍毫無所知,但是一路上的打聽,特別是在南洋耽擱的這一段時間,他沒有放過沿途經過返回歐洲的任何一隻商船,詳細的向船長和大班打聽着關於紅巾軍的一切。於是乎他現在瞭解到了紅巾軍水師基本的外在力量,和對大型戰艦的威脅。

如同卡隆炮一般的近距離直shè短炮,shè程更遠一些,威力更大且準確度超高的水陸兩用火箭彈。如此兩樣憑靠,數量巨大的紅巾軍水師已經確立起了自己在東方沿海的霸主地位。

而至於讓蘭芳那邊的人爲之驚歎的福船型戰船,且真正的一點都不被費特納姆看在眼中。那只是一艘雙桅戰船一般的小型海面戰艦,對比英帝國的一級戰列艦,完全是天差地別。

“畢竟是火yào的發源地,是一個偉大富麗的文明。雖然被韃靼人征服後它沒落了,如馬嘎爾尼男爵所講的那樣,可是千年帝國的光輝不是一瞬間就會完全泯滅的。他們不同於非洲和美洲以及東南亞和印度的土著。

卡里科奇,我希望以後不會再聽到你嘴裡冒出的任何一句不適合時宜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嗎?這個代表團,我是第一位的。”

費特納姆是印度總督的特使,而卡里科奇只是印度東印度公司派來的隨行代表,兩人間的主次地位清晰地很。

看到費特納姆突然變臉,卡里科奇知趣的攤開了雙手,表示明白。

使團登上廣州陸地之前,送報南京的快馬就已經奔出去許久了。

廣東巡撫劉文煥先期接待了他們,然後就是東南總督陳廣亮,幾次的接觸下來,陳廣亮、劉文煥基本nòng明白了三個使團的來意。於是乎,快馬加急再次從廣州發出直奔南京。

竟然是三個使團一同抵到廣州,其中還有出乎預料的蘭芳和蘇祿。接到廣州快報的樑綱心中一陣稀奇,這三方怎麼攪和在一塊了?

有謝清高這個南洋通在身邊,樑綱對南洋的局勢瞭解自然是在清楚不過了。所謂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在南洋,除了前世就有耳聞的蘭芳之外,華人立國霸地者還真是不少。

比如那婆羅洲上,除了蘭芳外,還有一個叫戴燕的小國。首領吳元盛,廣東嘉應州梅縣人,跟羅芳伯一樣也是乾隆中期遷居到婆羅洲的。並且依靠自身能力很快就在當地創建了頗具影響力的聚勝公司,成爲當地的華人首領。

羅芳伯剛來只是就是吳元盛手下的小弟,可是後來羅芳伯的威望漸漸超過了他,取代了吳元盛的首領地位,成立了蘭芳公司,吳元盛轉而成了羅芳伯的下屬。乾隆四十二年,羅芳伯在婆羅洲建立了蘭芳大總制,吳元盛被羅芳伯派駐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當時,戴燕王兇殘暴虐,治下土人都極怨恨他,吳元盛因此殺死了戴燕王,又被當地土人擁戴爲戴燕國國王。

謝清高在南洋轉悠的時候,吳元盛已經病逝了,其子年幼,由其妻襲位爲nv王。整個戴燕國甚至安穩。戴燕國王位由吳氏世襲四代,直到19世紀中葉,戴燕王國才淪爲荷蘭的殖民地而滅亡。

此外還有cháo州人張傑緒,在安bō那島(納土納島)建立也建了個國,此人心比較野,敢自封天子。但是安bō那島狹地貧,根本無力壯大。

再有就是吳陽,又名吳讓,字士侃,馬來吳氏王國的建立者。原爲福建漳州府海澄縣山塘鄉西興村人。乾隆十五年到暹邏南部宋卡(今屬泰國,位於馬來半島)謀生。

宋卡原是荒無人煙的地帶,吳陽帶領華僑開發墾植,使宋卡逐漸繁榮起來,吳陽因此被公推爲宋卡之首。乾隆三十四年,暹邏鄭信率兵南下討平洛坤叛luàn,吳陽乘機請爲端四島、五島燕窩稅吏,願年納白銀五十一斤,鄭信準其所請,並封他爲子爵。再嘉其忠誠,於乾隆四十年年詔封昭孟,意爲城主,爵號鑾素汪奇裡頌木,府署設廉鬆。統治宋卡城和大郡候、賽武裡、大泥、丁加奴三城及馬來西亞吉蘭丹、丁加奴、吉打、玻璃市等四州。

乾隆四十九年,吳陽逝世。宋卡有其子吳文輝繼位。五年後緬甸東侵,吳文輝抵禦有功,現在爵位已經被晉升上了公爵。

事實上這個對吳氏家族興旺起了至關重要作用的暹羅王鄭信本身就是一個華裔,其父鄭鏞出身於廣東澄海縣中外莆都華富村人。雍正年間南渡暹羅,居阿瑜陀耶城。娶暹羅nv爲妻,生下了鄭信。

鄭鏞去世後鄭信被財政大臣坡耶節基收爲義子,十三歲進入宮廷,初任shì衛,後升至侯王。當緬甸軍入侵暹邏,攻陷大城王朝首都,國王死亡之後,鄭信高舉義旗,擊敗緬甸軍,復國成功。遷都吞武裡,被擁立爲王,人稱吞武裡大帝。

乾隆三十五年鄭信統一了暹羅全國,後又多次對柬埔寨進行軍事擴張。也派使臣到北京,入朝於清廷。

乾隆四十七年,就在吳陽逝世前兩年,在一次宮廷政變中,鄭信失勢,被送入寺廟。從柬埔寨前線緊急率大軍回京的大將卻克里拿握了政權,迫鄭信還俗,並予以殺害,自己建立了綿延後世的曼谷王朝。

可恥的是卻克里奏請北京承認的時候卻自稱是鄭信之子鄭華,尤爲的不要臉。

樑綱對南洋局勢瞭解的tǐng透徹,之前他還想望着在發兵南洋的時候,能不能先把蘭芳跟戴燕收服了,沒想到現在蘭芳自己就送上mén來了。

連扯上的蘇祿,基本情況他也聽謝清高介紹了,可以說現在樑綱心中大致都已經有了譜了,對着兩方,紅巾軍會很輕鬆很輕鬆。

而真正需要慎重對待的還是英國人,其官方和東印度公司都派出了代表,這絕對是很有誠意與紅巾軍達成諒解的。

可是諒解歸諒解,樑綱也不打算吃上一點的虧。東印度公司往中國販運鴉片已經幾十年了,不給他們一點苦頭吃還真以爲中國這邊好說話呢

下旨招三方使團入南京覲見,樑綱一道旨意也下到了連州軍前。

事實上現在已經用不着樑綱再催了,知道樑綱脾氣的張世龍,在得知英國使團抵達廣州的第一刻就明白——自己一定要儘快解決連州。

對談判裡面的溝溝道道張世龍瞭解的不多,可這並不妨礙他往這邊聯想。

兩方的談判馬上就將開始了,自己若能儘快的拿下連山,把文森特一幫子人握在手中,這對談判肯定是有幫助的。

別的不說,只要拿住了他們,還有那些鴉片販子,拿下了他們的口供,送到談判桌前這就是一分沉甸甸的證據。

廣東,連山。

十里外的軍營中,一片肅穆的氣氛裡,張世龍下達了強攻的命令。

事實上他這個人並不是不願意打硬仗,而是腦子裡總有一臺天平,當他感覺打硬仗不划算的時候,他的心就會傾向緩打。

可當樑綱的命令和他自己就能想出的一些藉口把翹起的一頭壓下去的時候,打硬仗也就自然而然了。

說實話,一個將領,有主見不是不好,可是太拗勁了卻是極不好的。

“注意拿下洋人,大王有令,要儘量抓活的。”

漢風清揚相關作品

四百零一章 被'羣毆'的陳詩第9章 各方勢力三百一十四章 滿清危機莫非是報應第82章 龍虎出第72章 王夫子四百零五章 少校中國士兵很可怕第66章 白蓮暗號一百九十三章 今後要過苦日子嘍一百零一章 敲詐勒索前第57章 雨夜道臺府二百一十五章 千里轉戰十五三百三十九章 建國稱王四百六十章 廓爾喀戰爭二三百八十一章 硝煙味起的南洋第88章 再幹一票二百零二章 千里轉戰二四百零八章 睜眼說瞎話四百九十三章 重炮轟城四百八十章 阿特勞戰役四百八十一章 落毛雙頭鷹白斬雞一隻第14章 自是“打家劫舍”!二百四十八章 聯合作戰四百五十章 都是將死之人何必再去掃興一百四十一章 玉人浴血三百一十四章 滿清危機莫非是報應三百一十四章 滿清危機莫非是報應四百九十六章 向他們的駐藏大臣發出照會二百九十一章 你瘋我比你更瘋四百九十五章 低服的雙頭鷹三百六十三章 戰略已定速登九州第55章 還不算晚四百三十五章 冬季嘉慶的反擊二一百六十章 放棄第19章 着手劉家第94章 八旗綠營四百七十五章 查爾斯眼中的中國四百零七章 大沽口一百一十七章 再見火器二百八十四章 又跑了一個巡撫第69章 臥房三百七十一章 王剛與和四百八十三章 東歸英雄的餘部第38章 水渾不見底四百三十一章 大戰江戶灣二第93章 風雨欲來第32章 劉佔奇真給力!一百一十二章 爆炸一百四十九章 杯具龍套四百五十二章 俄國對瑞典的威脅更大二百零七章 千里轉戰七四百六十二章 廓爾喀戰爭四第90章 打土豪四百五十七章 再添一子廓爾喀生亂四百五十三章 利益鏈條大閱兵前三百一十七章 大海戰第84章 光化縣衙一百四十六章 出手二百八十一章 戰湖口四百九十三章 重炮轟城一百五十九章 虛張聲勢二百九十二章 天地兩堡四百九十九章 官商勾結古今有之第95章 夜戰麼?第86章 釣魚四百五十章 都是將死之人何必再去掃興二百五十四章 用炮彈去震死他們三百八十九章 一切都是爲了勝利第82章 龍虎出三百八十一章 硝煙味起的南洋二百一十二章 千里轉戰十二四百七十一章 英國特使觸手馬六甲四百零六章 傳首各縣繳令投降四百六十三章 戰爭促進發展四百九十七章 無產階級二百二十八章 議娶千金第59章 既做婊子,何想牌坊?三百七十二章 和三百四十一章 嘉慶心意定北京暗諜起一百零八章 石門山下烽煙起三百六十八章 和四百六十九章 伊拉姆會戰三四百零八章 睜眼說瞎話三百四十一章 嘉慶心意定北京暗諜起二百七十七章 想起了甲午中的葉某人一百四十一章 玉人浴血四百二十七章 炮擊薩摩二二百零六章 千里轉戰六三百零二章 五百鐵騎馬踏千軍三百八十四章 遊弋在大海上的獵手二百四十七章 旗開得勝四百一十六章 京師風雲二一百二十六章 無可阻擋四百零四章 五十八年紅溪的血債還未乾四百六十章 廓爾喀戰爭二一百一十二章 爆炸三百九十章 咬一口上一百一十二章 爆炸四百六十七章 伊拉姆會戰一三百三十七章 想回南京看兒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