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章 諜中諜

358章 諜中諜

守敬一下子被問住了,孔子作《春秋》,曰“夷狄入中國之”,但他並沒有說明,以華變夷的過程,是中國爲主導,還是夷狄爲主導。

李公子看出了他的惑,問像連珠炮般提出,一枚枚重磅炸彈,轟擊在郭守敬的內心世界,轟擊在“天下一家”的思想堡壘上:“以華變夷,是華爲主,夷爲客,還是華爲客、夷爲主?主導這個過程的,應該是蠻荒之地崛起、連文字都沒有的遊牧部落,還是四千年華夏文明的嫡系傳人,中原的文明民族?如果野蠻征服了文明,被征服者對征服者、奴隸對奴隸主說,你要學習我們的文明,你要從蠻荒融入文明的世界,你文明之後,我們就心甘情願的做你的奴隸——這不是很好笑嗎?”

“不,不好笑,這是掩耳盜鈴!”一個黃鐘大呂般響亮的聲音,在郭守敬的心頭回響,把他的舊世界舊觀念,震得四分五裂。

“還有一個問題,假設異族接受了,甚至全盤接受了原封不動的華夏文明,再進一步發揚光大,但華夏的嫡系子孫卻作爲奴隸,被踐踏、蹂躪,被侮辱、屠殺,我們這些奴隸,是否就要高歌歡慶,我們的文明被征服者發揚光大呢?”李公子拋出的問,徹底擊碎了封龍山一脈天下一家思想的基石。

也許以一個超越世間一切事務,超越時間空間,高高在上地至高神或者佛陀的眼光來看,文明地火種在任何人手中發揚光大,都是可取的;但作爲文明的繼承人,作爲一個有血有肉有妻子兒女父老親戚的活生生地人,絕不能接受自己祖輩傳下的寶貴遺產,被強盜豺狼奪去,再讓自己的子孫後代淪爲奴隸!

“我們爲什麼要讓夷進入華,才以華變夷,爲什麼不能到四夷的地方去,主動傳播華夏文明?是華夏兒女軟弱無能嗎?我看到了衛青、霍去病、李靖、岳飛地英勇!是華夏文明落後嗎?我記得鮮卑入中原,衣毛裘冠狼皮,蒙古南侵,尚無文字!是華夏將士不能堅守嗎?我只知道唐有張巡、宋有李庭芝的堅持,還有堅持三十九年,時至今日仍舊和蒙元東西兩川行軍元帥府浴血奮戰的釣魚城軍民!”

李公子的話音,比四書五經上的微言大義,更能震懾人心。

“我該怎麼做,該怎麼做呵?”郭守敬的腦海中,不斷浮現當年師尊劉秉中地諄諄教悔,然而,昨天去城郊天文臺,特意繞道到五十里之外,看到冰天雪地裡那一具具餓,大都北城高貴華麗的蒙古、色目官員府邸和南城低矮破舊的百姓民居,還有色目番商肆無忌憚的叫囂“我殺漢人不過賠一頭驢!”……各種各樣的畫面,像電影蒙太奇一般,不斷地出現閃回,疊加。

彷彿看出了郭守敬的惑,李公子拍了兩下手掌,從人遞過了包袱,取出《四書新解》、《五經新編》和厚厚一疊大漢報紙。

“或許,這些書能解開郭兄的惑。”

三天。短暫而又漫長地三天。郭守敬卻覺得似乎比自己已經過去地大半輩子還要長。他不眠不休。渴了飲濃茶餓了吃大餅。困到十二分就打個盹。用最短地時間。把新儒學通讀了一遍。

原來民貴、社稷次之、君最輕。引申“忠”之一字。先忠於民。次忠於社稷。最末才忠於君王!

原來“夷狄之有君不如夏之亡也”。斷句不在如字之後。而在君之後;則語意並非“連夷狄都有君王。華夏竟然不尊重周天子。連夷狄都不如”。而是說地“夷狄之君。無非強橫霸道野蠻落後之首領。華夏就算沒有聖王。也比夷狄強許多”!

原來……

如飢似渴地讀完了新儒學地著作和大漢報紙。郭守敬發現封龍山天下一家地思想。轟然倒塌。而另外一扇閃着四千年文明之光地大門。正對着自己緩緩開啓。

他匆匆乘上轎子。前往趙孟府上。拜訪李公子——即使不通世務地司天監正。此時也對李公子地身份。猜到了七八分。

郭守敬捫心自問,有生之年,替蒙元異族做得夠多啦,疏通水利,大運河上的運糧船,能從通惠河直達大都城內的積水潭;在高麗,替蒙元監造船隻、火炮;回大都,又幫忽必烈用搜刮的民脂民膏,給御花園通上地火龍;就連引以爲豪的天文知識,也是爲了編定彰顯蒙元正朔的《授時歷》。

“我能替華夏,替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做點什麼?”他非常急迫的想從李公子口中得到答案。

大都西校場,密密麻麻的排滿了大元將士,翎根甲羅圈甲連環鎖子甲,衣甲鮮明,大汗彎刀頑羊角弓三棱點鋼箭,器械犀利,胯下戰馬異常雄健,高大的身軀、肌肉發達的前胸、尖而小的耳朵,竟是稀有的河中千里馬!

將士們的身材,則齊刷刷的矮而健壯,方面闊口,呈現橫向發展的態勢,腦後梳着七八條、十多條不等的小

好些人耳朵上還垂着金環,一個個殺氣騰騰。常年的牛羊肉,鍛煉出發達的咬肌,讓面部輪廓顯得格外兇悍,目光犀利絕倫,直如擇人而噬的蒼狼,叫校場四周稍遠處其他的蒙古軍見了都不寒而慄,更不消說戰場上和他們交手的敵人,會面對多麼恐怖的壓力。

這便是縱橫歐亞大陸,戰無不勝的怯薛親軍,蒙古帝國最強大的武裝力量!他們是從各部族身份最高貴的那顏家庭挑出的長子,所有的戰士,從三歲開始練習騎馬,五歲就用軟弓射獵狐兔,七歲用小弓獵殺野狼,十二歲就要開大弓射殺大雕,他們還保持着最純正地蒙古傳統,吃半生甚至帶血的牛羊肉,穿牛羊皮衣,在隆冬用冰冷地雪水洗澡……人人嗜血,視血腥殺戮爲尋常事,戰力之強,世間無可爭鋒!

當年拔都汗遠征基輔羅斯,和冰天雪地裡鍛鏈出鋼鐵一般體魄的白種蠻族在葉塞尼河畔,進行雙方共計十萬人以上的大會戰,三天三夜不分勝負,拔都汗本人甚至屢次遭遇險情,但當他投入最後的戰略預備隊,僅僅一千人地怯薛親衛的時候,強大的北方蠻族國家基輔羅斯,就像一個弱不禁風的病夫一樣,瞬間倒下!

而忽必烈手上地怯薛親軍,不是一千人,不是五千人,而是一萬五千人!在蒙古帝國輝煌的征戰史上,這幾乎是一支能夠征服一整塊大陸的武裝力量!

“蒙古軍駐守京畿,探馬赤軍據河洛關陝,漢軍、新附軍以定江南”,這是大元朝既定的軍事政策,把最精銳的部隊留在最適合鐵騎衝擊的北方平原,作爲帝國拱衛京畿地總預備隊。

正是因爲有這支所向無敵的軍隊,中亞至高無上的統治者海都汗,還有遼東和東蒙古擁鐵騎數十萬的乃顏汗、勢都兒和哈丹,都不敢直下大都,正面和這支可怕的軍隊交手。他們只敢把目標對準蒙古人地聖地哈喇和林,海都等人就是在杭愛山下糾纏太久,以致被伯顏丞相分化瓦解、各個擊破。

今天,怯薛親軍,這支在十三世紀最強大最無畏,讓上千個民族留下恐怖記憶的軍隊,和其他京畿駐軍一起,來到了校場上,因爲他們將要看到,大元朝威力最猛烈的武器,即將進行試驗。

忽必烈乘着大輦,黃土墊道、清水淨街,衆丞相、參政、平章前呼後擁,鐵甲武士左右遮攔,在萬衆矚目之下來到了校場。

怯薛親軍唱起了戰歌:“我們是大汗地獵鷹,我們是大汗的細犬,我們是大汗地戰刀,我們是大汗的臂膀……”

整個蒙古帝國,所有地臣民都是大汗的奴僕,英勇無畏如怯薛親軍,也以做大汗的鷹犬爲榮。

隨駕的趙孟冷眼旁觀,嘴角顯出一絲不屑的笑意。南邊的大漢,恐怕不會有人以皇帝的鷹犬爲榮吧?那裡的公民,總是用平視的眼光看着其他公民,像北元這樣公然以大汗的奴隸爲光榮,真真野蠻落後到了極點!

大輦左邊,是今天火炮試驗的主角郭守敬,大汗看了看這位老實得近乎迂闊的漢臣,似乎還帶着點兒緊張情緒。

你怕個什麼呢?若不是在此之前密密進行了三次試驗,都大獲成功,朕何必把大半的京畿駐軍調派過來,欣賞這巨大的成功,提振士氣呢?

忽必烈有點好笑,轉頭看了看右邊隨駕的趙孟。這位大元朝的“海上蘇武”,在南蠻子漢國見過漢人的火炮發射,“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毀”,朕要讓你看看,大元朝的火器,比之南蠻子,更加強大更加犀利!

當然,讓故宋的近枝皇族,親眼見證大元朝也擁有了這種先進的火器,並驚服大元的實力,對天下人心向背來說,就具有更加微妙的作用。

“這位文采風流的漢臣,最好能賦詩作詞,讚頌朕的成功,要是能當場揮毫,把大元火器威風凜凜的畫面,和朕的赫赫武功記錄下來流傳後世,就更加美妙了!”忽必烈微微笑着,右手在早年受傷的腿上輕輕捶打。

“稟報大汗,”郭守敬在仔細檢查發射之前的準備後,向忽必烈報告:“火炮可以發射,請大汗下令!”

“有郭守敬配合,如果這時候做點手腳,把忽必烈一炮炸上天,似乎也不是什麼難事。”混在校場外側圍觀人羣中的李鶴軒,用毒蛇般陰溼的目光,看着那位高高在上的蒼天之下的統治者,不無惡毒的想到,如果南宋和北元,都在自己手上謝幕,那是多麼美妙的事情阿!

他甚至激動得身體微微顫抖,幹掉忽必烈的想法,像春天的野草一樣,在腦袋裡瘋狂生長。

幹掉忽必烈這個屠戮百姓的劊子手,一切罪惡的元兇?不,這不是朝堂政爭,最壞以暗殺終結一切,而是兩種文明地決鬥,野蠻和文明的較量,殺掉兇狠殘暴地忽必烈,這個破壞庫裡臺大會制度自立的僞汗,也許繼位的真金太子更爲寬厚,更

蒙古各部,而海都等人對僞汗的怨憎,勢必隨着忽必而告一段落,那時候,說不定大漢反而要面對更加惡劣的局面!

“讓你在寶座上多呆幾天,也許五年,也許十年,漢軍將攻克這堅不可摧的大都城,把你從高高在上的寶座,打下塵埃!”李鶴軒壓低了聲音,略帶沙啞地嗓音從牙齒縫裡蹦出,迅速消失在軍民山呼萬歲的喊聲中,就如一朵浪花,消逝在大海的波峰浪谷。

“轟、轟、轟!”火炮發射的聲音震懾人心,特意加大了裝藥量,炮聲並不沉悶,而是雄渾激越,在北國空曠的大地上遠遠傳開,宣告大元朝也擁有了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

蒙元掌握火炮技術,並不算什麼難事,即使沒有郭守敬,他們也能很快仿製成功。蒙古人每次攻克一座城池,大開殺戒地同時,一定會下令留下所有工匠的性命,因爲他們需要工匠來替自己打造箭頭、彎刀、鐵甲、牀弩和回回炮。

具有黑色諷刺的意味,那些被蒙元屠殺了同族、屠殺了父母兒子搶走妻女財產的工匠,在失去自由之後,卻不得不替蒙元打造戰爭利器,以便劊子手們殺害更多的百姓,搶掠更多地財產。

得益於征服地區的廣大,蒙元的百工營裡,有來自世界各國地工匠,中華漢地的能工巧匠、大食精通數學地學者、波斯故地能製造回回炮的高手,都被集中到一起,在屠刀地威脅和金錢的誘惑下,替蒙元開發出了一種又一種殺人的利器。

火炮的技術,至少在鏜造炮之外的鑄造型火炮(貓注:鑄造炮就是各位讀者大大在博物館、在山海關、在虎門炮臺遺址看到的東東),對元朝來說並不複雜。兩百多年前,宋對西夏的戰爭中,廣泛使用了爆炸火器震天雷,一百多年前,宋金戰爭中就使用了世界上第一種管型火器突火槍,而流傳後世的世界最早火炮,是現藏內蒙古博物館的,蒙元在十七年後鑄造的“元大德二年”銅火銃,它的編號是第八十號,可見蒙元鑄造火炮的歷史,只會比“元大德二年”銅火銃更爲久遠。

郭守敬替忽必烈鑄成的火炮,大小規制基本上照搬戰場上逃回的大元將士和潛伏間諜觀察所得信息,和大漢的三斤炮基本相似,但受限於工藝水平,鑄造跑內膛的公差在十分之一,射程、精度遠不如大漢製造的公差在四十分之一的鏜造炮,炮架是簡單的木製品,而且只能發射實心彈和散彈,沒有開花彈。

但遠比大漢落後的武器,已足以讓大都城的軍民震驚了,巨大的震動之後,炮口騰起一朵朵的白花,伴隨着火焰,炮彈在空氣中尖嘯着飛過,遠處立好的稻草垛子,就被掀了起來,飛上了半空。

任何人第一次見到火炮發射的場景,都會驚得目瞪口呆,一時間,校場上鴉雀無聲,只有炮聲迴盪,伴隨着人們砰砰的心跳聲。

“萬歲,萬歲!”蒙古士兵歡呼雀躍,不少人又唱起了戰歌;而遠處圍觀的漢人百姓,心頭則是五味陳雜。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石敬唐割燕雲十六州,大遼之後,金人、蒙古人相繼而起,華北百姓已在異族鐵蹄下芶延殘喘了兩百年,嶽元帥直搗黃龍的希望,斷送在風波亭上,北方父老只能南望王師又一年。

早就聽遠來的客人說,南邊的大漢,是不分四等人、不收農稅的,也沒有官員收灑花錢、常例錢、生日錢、公事錢,也沒有色目人強兇霸道的放羊羔兒息,哪家哪戶不是日日夜夜盼着大漢北伐,解救中原父老?

可如今,北元有了這樣威力巨大的武器,大漢還能北伐嗎?還能解救我們嗎?

所有的百姓,心頭都在打鼓,他們看着校場上忙前忙後調試火炮的郭守敬的目光,就漸漸的帶上了火焰,並且交織成一張火網——如果目光能帶上溫度,郭守敬早已被燒成了骨灰。

“好,太好了!”忽必烈第一次面對火炮發射驚天動地的威勢,也愣了小半晌,狂喜之下剛要傳令嘉獎,卻被旁邊隨駕的趙孟打斷。

“皇上”,趙孟拱手道:“臣從南方來,聽聞僞漢的火炮聲震四野,擊城牆摧枯拉朽,方纔見郭大人所造火炮,犀利則犀利矣,卻未能盡善盡美!”

忽必烈突然覺得瘸了的腿,在寒風下開始有點疼了,他眯起了眼睛,聲音中帶上了一絲怒意:“朕的火炮不如南蠻子,真的嗎?郭大人說說,這是爲何?”

郭守敬撲的一下跪倒塵埃,瞪着趙孟,雙目似要噴出火來:“臣身荷皇命,爲朝廷督造火炮,夙夜警惕嘔心瀝血,方以駑鈍之資,造成此火炮。趙大人道聽途說,不足爲信!”

365章 呸537章 收官一王立的疑問638章 大塊頭有小聰明707章 痛殲九十四章 大生產462章 蛹化爲蝶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82章 殘酷的現實237章 內帑410章 捐輸報效613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五855章 好吃的酥糖728章 倒貼一筆460章 諫議在民五十一章 夜宴170章 雷霆之威231章 漢水六十一章 海灘784章 劃分陣營460章 諫議在民777章 皆大歡喜433章 伯顏的真面目488章 傳檄732章 平天下580章 天河倒泄入孟津481章 山窮水盡778章 盛筵即將開場405章 臥底410章 捐輸報效557章 決勝六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253章 殺戮時代176章 工業擴張287章 堵截571章 三千里外布干戈果得鯨鯢入網羅636章 冢中枯骨161章 火槍火炮651章 俄羅斯人的煩惱790章 羅馬陷阱126 外強中乾448章 開京242章 瓊州259章 開科取士114章 名人啊333章 猴子稱霸584章 邦有道835章 雙子帝國211章 路轉147章 千古忠奸分明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82章 殘酷的現實379章 浮虧保本748章 真實的阿凡提257章 三別抄419章 重回興國339章 聯合徵稅一零九章 惡有惡報190章 崖山崖山738章 聖像與方尖碑564章 雙雄會二414章 掛印不封金530章 決戰三挑撥548章 收官十二造反815章 沸騰之海下205章 來使318章 聯姻855章 好吃的酥糖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80章 蒼天吶大地啊441章 飛天371章 動物實驗242章 瓊州143章 準備建國438章 大逆轉579章 相攪相淘無歇日會教東海一時平373章 前途不測第6章 海水曬鹽621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二五十五章 大殺器482章 可鄙的下場619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六734章 仇恨之火339章 聯合徵稅197章 陸秀夫的鎮定283章 用計490章 釣599章 猛將收西域長戟破林胡185章 逾制728章 倒貼一筆363章 馳援796章 元老院六十四章 報復第7章 與民約法658章 一根冰棍引發的血案184章 霸權主義271章 金山銀海793章 離去648章 王者之道689章 如來神掌694章 各有機謀457章 婺源風暴278章 清明節788章 圖和人都要236章 悲情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