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章 打上門來

VIP 326章 打上門來

是琉球,大漢帝國的心臟?

從楚風安排的國賓館走上通往琉球城的寬闊平坦的大道,烏仁圖婭覺得一切都那麼新奇,一切都那麼賞心悅目。

同樣是十月天,遼東已是白雪皚皚,東海之上的琉球仍然是和風頻吹,苦於北方乾冷氣候的烏仁圖婭,深深的、貪婪的呼吸着溫暖、溼潤的空氣,連風中都帶着青草和泥土的清香。

國賓館在郊外,從最初下船的碼頭,到國賓館,再到琉球城,一眼看出去,沒有荒蕪的地方,處處都被辛勤的漢人農夫開墾成了農田。大大小小的村落充滿了歡聲笑語,秋收早過了,男人們卻閒不下來,要麼在山坡地侍弄果樹,要麼整修農具;無事可做的老人在躺椅上,享受冬日難得的陽光;少婦和姑娘們三五成羣,有的納着鞋墊,有的拿着兩根尺把長的金屬棍,把幾根絨線鉤撥挑刺。

“姐妹們,你們這是做什麼呢?”烏仁圖婭像個好奇寶寶,湊到姑娘羣中問。

烏仁圖婭的衣飾雖然奇怪,口音雖然生疏,但最近一兩年琉球南來北往的番商海了去,又有瓊州的黎族、閩廣的人客家人過來經商務農做工,姑娘大嫂們也就以爲意,見她容貌甚美,舉止落落大方,大家推了位最年長的大嫂,非常熱情的向她介紹:“這是羊毛紡成的毛線。呢絨雖然又輕薄又飽暖,可不適合貼身穿,拿毛線織成衣服,穿在外套底下,舒服。”

說話間,那大嫂手底下一刻不停,刷刷刷的飛針走線,蓬鬆地毛線從線團上解開,在她針下漸漸織成型,已能看出是個袖子地雛形。

原來羊毛在漢人手上,可以做呢絨,還能紡成毛線!怎麼自己家鄉的人,放了千百年的羊兒,卻沒想到呢?

烏仁圖婭暗暗讚歎,那大嫂見她喜歡,笑盈盈的道:“姑娘,有心上人了吧?學了手藝,替他織件毛衣,把他給牢牢的套住!”

“我笨手笨腳的,怕學不會呢。”烏仁圖婭知道漢人女子都會那些女工針指,她打小兒只在馬背上,說到策馬彎弓真是家常便飯,惟有什麼刺繡之類的,那就跟天書差不多了。

那大嫂把她上下看了看。“這麼水靈靈地妹子。手兒不巧才奇怪呢!來來來。其實這是很簡單地。看。平針這麼織。挑針就這麼從底下繞上來……”

大嫂捉着烏仁圖婭地手。手把手地教她怎麼織毛衣。其實針法說過去說過來就那麼幾種。烏仁圖婭本性聰明。沒一會兒就學會了基本針法。

嘻嘻。等哪天給皇帝織件毛衣。看他還說我們草原女子笨不?!草原明珠告別這羣大姑娘小媳婦。哼着悠揚地牧歌。東張西望地向琉球城走去。

跟在她身後。對這位重要客人。親自負責保衛工作地大漢保安司副司長蕭平。搖着頭苦笑了兩聲。

皇帝再三交待。不要讓她出國賓館。但腳長在她自己身上。她又不是個囚犯。可以關起來。要出來轉轉。能攔着不讓走麼?那可是友邦地公主、未來地皇妃!

若是沿途學學織毛衣倒好。起碼不惹事啊!蕭平看着前面架着牛兒翻地地農夫。心說這位蒙古大小姐要是再學學耕地。這一下午就算平安無事了。

可烏仁圖婭對沿途所見的耕地、建房、修路、整治果樹,興趣都不大,走馬觀花的看看,腳步還是朝着琉球城走去。

咦?烏仁圖婭停下腳步,呆呆的看着一片秧田,綠當中帶着點嫩黃的秧苗,顯得特別的生機勃勃,給這個冬天增加了生命地氣息。

蕭平見狀大喜,他巴不得這位姑奶奶能感興趣,趕緊上前幾步,爲她介紹:“這是冬水稻。琉球一年兩熟,除了早稻晚稻這種種法,有人也種冬水稻,現在是育秧,等開春……”

“怪不得大漢如此富裕,漢軍吃的穿地那麼好呢!”烏仁圖婭身在遼東,根本沒有聽說過一年兩熟的事情,她高興地對蕭平說:“原來你們皇帝能從一塊地上,收到雙份的賦稅。帝國擁有封地地官員,定然也了財。”

成吉思汗的大兀魯斯制度,把新徵服的土地和人民分給有功之臣,任由他們徵收農賦,烏仁圖婭想當然的認爲大漢也有類似的制度。大漢土地的出產如此之高,則功臣的收入必然也高,難怪從軍官到士兵、從武將到文官,都對皇帝忠心耿耿呢!

“尊敬的公主,我們大漢是不從農田中徵稅的,只有糧食作爲商品進入流通環節,才被徵收商稅。非但各級臣子,連皇帝本人都沒有封地,糧食增產使市場繁榮、百姓富裕,但和皇帝、官員的收入沒有直接聯繫——不排除少數官員自家原本就是地主,擁有大片田地,那麼他們倒確實能從增產得到好處的。”

蕭平的態度依然很恭敬,但眼神中似乎有了些看土包子的味道。

從歐震口中聽說了大漢不少的奇聞軼事,每次都能給烏仁圖婭以震驚,唯有這次給她帶來的震動最大:“不收農賦?歷朝歷代有哪一朝不收農賦?記得當年耶律楚才勸成吉思汗留下北方漢人的性命,就是說從漢人農夫頭上徵收農賦,比把田地荒蕪成爲草原,遊牧放羊的收入更高,楚風卻不收農稅,難道他能從天上變錢嗎?你們不收農稅,帝國龐大的財政開支從何而來呢?”

“我們的財政主要依靠工商。大漢在日本、呂宋採掘金銀,所得巨大;南陽總督府控制占城等處的南洋商路,不管中原的絲綢茶葉瓷器賣往大食、大秦,還是波斯的絨毯、天竺的象牙、三佛齊地蘇木、細蘭地寶石、南洋的香料運往北方,都要經過這條商路,大漢從中抽取商稅;北洋總督府治下的羊毛、純鹼,運到琉球做成呢絨、毛線和玻璃,想必公主早就知道……另外,農民收了糧食,自己吃不完終究要賣的,只要換錢,終歸要收稅,所謂不收農稅,不過是免了農民口糧部分的稅收。”

經蕭平一

烏仁圖婭恍然大悟,早聽說南方漢人種田的畝產很勵殖民開荒,每個成年男子三十畝地,試問一家一戶又能吃得了多少?剩下來的對外出售,還不是收了稅的。

不收農稅只收商稅,聽起來嚇人,其實仔細想一想,也就免了口糧稅,就率來說,比以往中原王朝三十稅一還高得多呢!

皇帝真狡猾!烏仁圖婭的眼前,就浮現出那壞傢伙拿鵝毛撓自己腳心的壞樣兒。

“他收這麼高地稅,不怕老百姓不滿意嗎?我記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可是你們唐朝一位有名的皇帝,和一位同樣有名的大臣議論朝政時說的。”

“唐太宗,魏徵。”蕭平補充了問題,再給出答案:“皇帝把閩廣之地百姓遷移到瓊州、瀛州開荒種地,這些地方本是無主土地,誰開誰得,自然沒有地租,比起以往五成以上的地租,一成地商稅就非常低微了;閩廣農夫紛紛舉家遷移出海,地主只得把地租從平均六成五降到三成五,光降低的部分就三倍於國稅,更何況若是家貧無餘糧出售,大漢就連一顆穀子也不收!”

烏仁圖婭點點頭:“餘糧多對外出售,就收點稅;糧食只夠自己吃,就收稅。大漢的稅,收得倒也公平,暗含劫富濟貧的道理。對了,你們漢人的孔薛禪說過,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孔薛禪?他是哪方神聖?蕭平想了半天才想起薛禪是蒙語智的意思,孔薛禪就是孔智,孔夫子他老人家……

進得城門,烏仁圖婭地眼睛簡直不夠用了,她在三年前,乃顏汗還沒有和忽必烈決裂的時候,去過那輝煌地大都城,巨大的建築、寬闊地馬路、高聳入雲的城樓和頂上容納八匹馬並排奔跑地城牆,都給她極度的震撼。

琉球和大都相比,各式各樣的民居,比不上忽必烈的宮殿、文武百官宅邸的富麗堂皇,但烏仁圖婭卻從不同樣式、不同朝向甚至不同民族風格的民居上,看到了一種大都城缺乏的東西。

活力,對,活力。

大都的一切,都是巨大的、富麗堂皇的,帶着讓人俯屈膝的威嚴姿態,橫平豎直的街道,四四方方如棋盤的城市佈局,一切的一切,都顯示着、烘托着這座城市的心臟,那高踞一切之上的皇城宮殿。整齊劃一的房屋,只有一片觸目驚心的土黃色——據說這種缺乏生命的色彩,代表了帝王的尊嚴!

琉球呢?一座座的小院、一間間的閣樓,雖然不整齊,但走近了細看,這裡搭着漂亮的葡萄藤架,那兒的牆頭爬着朵羞羞答答的小花,處處充滿着生趣,出處都有生活的氣息。

烏仁圖婭甚至注意到,大都城的街道兩邊,明溝當中散着陣陣惡臭,琉球的排水溝渠則是用石板蓋上,兩邊種植着花草樹木,讓人賞心悅目。

至於人的精神面貌,更不可同日而語。

大都外城的平民百姓、內城的文武百官、宮城的嬪妃太監,一切的一切,都只爲光明宮寶座上那個至高無上的~子皇帝服務——他們存在的意義,彷彿也就僅限於此。大都城中的人,眼神中只有一種色彩:灰色,只有一種表情:木然。

琉球的一切,則如同剛剛看到的冬水稻的秧苗,充滿了勃勃生機,百姓們的眼睛,帶着狡獪的、機敏的、溫和的、惑的各式神采,而他們的臉,有悲有喜,有行色匆匆滿臉旅塵,有喜笑顏開高歌歡唱,有童稚的歡樂,有青年的憤怒,有老人的平淡。

這纔是人世間的生活啊!再回想當年曾讓自己激動萬分的宏偉大都城,烏仁圖婭現在對它只有一個看法:那不過是奴隸主的天堂、奴隸的地獄!沒有生命活力的行屍走肉!

對,整座城市,就像行屍走肉般空洞乏味!

走在琉球的大街上,烏仁圖婭終於理解了一個楚風時常掛在嘴邊的詞,對一個民族有多麼大的影響。

那個詞叫做自由。

不同於地廣人稀的遼東,琉球這座繁華的商業城市,人流密集處摩肩接踵,草原上從來沒見過的東西到處都是。

烏仁圖婭東瞧瞧西看看,恨不得腦袋後面也長上兩隻眼睛:黑黑瘦瘦、包着碩大白布纏頭的天竺人,把長笛湊在脣邊,吹出神秘的音符,他身前竹簍裡的眼睛王蛇,就隨着笛聲翩翩起舞;一些跟馬可波羅差不多模樣,高鼻子、藍眼珠、金色頭的色目人,沿街念着沒人能聽懂的經文,只最後一句漢語讓人明白幾分,“願主賜福與你”;波斯人展示着精美的掛毯,細蘭人把五彩繽紛的貓兒眼擺在陽光下,晃得人眼花……

這是座空前繁榮、空前偉大的城市,或許盛唐的長安、富宋的杭州,才能和它相提並論。

但奇怪的是,好奇寶寶似的烏仁圖婭,卻什麼都沒買,每樣稀奇物事,拿起來看看,就又放下了。

乃顏汗的掌上明珠,自然不會是缺錢,蕭平湊上去低聲道:“公主要買東西嗎?我和保護您的二十七位便衣同僚,都非常榮幸能爲您搬運物品。”

“不,謝謝了!”烏仁圖婭輕輕搖搖頭,拔腳向前方走去。

蕭平大急,滿臉堆起笑:“公主啊,這邊走,大漢國有名的金山銀海就在這邊,對了,再遠點還有炎黃廣場,華夏紀念館和大漢紀念館,都在那邊!可好玩了!”

這次,烏仁圖婭根本理都不理他了,自顧自的朝前走。

“嫌遠嗎?我們保安司的車子就跟在後面!”蕭平高叫着,草原明珠頭也沒回,看看公主前行的方向,他額頭上冷汗珠子就一片片的冒了出來,並且一串串的往下淌。

因爲再往前五十米,就是大漢皇宮的正門!

現在皇帝還呆在政府議事,宮中只有那幾位古靈精怪的皇后……

是";

";拼音,

閃文

閃文書庫

639章 神兵似從天上來一803章 李鶴軒的小手術六十八章 破戒409章 以身作則269章 紙幣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7章 好靈驗763章 禁制413章 鶴蚌相爭359章 改進火藥593章 昂首天外登其巔210章 峰迴754章 陽光海灘690章 臉上不見血160章 倭人非牛人579章 開封春來早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8章 域外有故人187章 伏擊401章 攻克東寧334章 不對稱作戰784章 劃分陣營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82章 殘酷的現實308章 反腐倡廉690章 臉上不見血第2章 韃子細作?638章 大塊頭有小聰明222章 斬將192章 崖山譜新篇817章 君士坦丁之圍九十八章 點石成金235章 樓蘭178章 莫拉克193章 星火燎原784章 劃分陣營319章 術與道264章 神佑漢軍289章 炮鎖東江380章 阿合馬的門包七十五章 兩岸217章 千戶大人的算盤290章 血腥657章 無心插柳123章 贛州城下646章 願者上鉤763章 禁制500章 凱歌高奏入大都808章 難以企及的高度210章 峰迴483章 修羅煉獄275章 公斷754章 陽光海灘851章 佔領西西里287章 堵截466章 七年839章 北方戰略540章 收官四田忌賽馬395章 謠言煽動585章 風雲聚龍虎會上648章 王者之道634章 浮士德與魔鬼579章 相攪相淘無歇日會教東海一時平269章 紙幣596章 小喬初嫁雄姿英發570章 漢兵已略地四邊楚歌聲722章 嫁人是怎麼回事417章 新招的兩個師202章 履新287章 堵截203章 爲政之道七十九章 女朋友621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二343章 苦肉計249章 雪與血388章 超級大生意800章 羅馬假日369章 我也想勒石紀功379章 浮虧保本872章 臨戰550章 收官十四曙光776章 和安娜談判405章 臥底409章 以身作則689章 如來神掌二十五章 拐點六十一章 海灘293章 祭奠四十章 第三類接觸265章 勝負367章 強弩戰術149章 援漳州223章 俘虜六十二章 脫險563章 雙雄會一582章 授命於天既壽永昌165章 登陸佐渡島579章 開封春來早432章 雙雄會下819章 上兵伐謀788章 圖和人都要470章 獵物獵人525章 嫡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