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

補充降兵這件事是當務之急,容不得耽擱,渡江以來雖然戰果赫赫,消滅清軍多達六萬餘,可太平軍自身也付出了近三萬人的損失,高級將領中鎮將陣亡一人,副將陣亡四人,旅校以下軍官陣亡更達一百七十五人,甚至於周士相自己也負了傷,座騎還被擊斃。這一仗不可謂不慘烈。

參戰諸鎮,仍能完整保存建制的旅只有三個,其他都有一半以上傷亡。順治是北逃了,可週士相現在也是爛攤子,根本無力北進。他硬着頭皮再次回軍揚州城外,其實也是抱着嚇唬死老虎的念頭,要是順治真撐在揚州不走,他心裡也打鼓,畢竟他手裡也不過才一萬多兵。

好在,順治先軟了,軟得一塌糊塗,讓馬鷂子撿了個大便宜,光是被抓住的滿清官員就多達六十多人,繳獲的軍械、戰馬、財貨更是不計可數,二品以上的頂戴就撿了二十多頂,把周士相也給看得呆了,也是後悔不迭。早知順治是這麼狼狽而逃,他拼了命也要把手頭的力量全派上去,弄不好就能讓北京今年提前改“康熙”元年了。

不過回過頭一想,順治跑掉也是好事,他若在揚州陣亡,玄燁那小娃娃登基,北京一幫老弱病殘,只怕真不是吳三桂對手。朱由榔那膽小鬼真要跑到十三陵哭拜一通,法理上定武祭孝陵就有點失色了,畢竟南京只是陪都,北京纔是大明真正的首都。

不管順治逃回去後能不能擋住吳三桂,周士相現在必須將江北軍這三步一騎四鎮拼湊起來,也要將江淮防線組建起來。未來是北上搶北京還是抵擋有可能的吳軍南下,江淮必然是主戰場。守不住江淮,長江天險就是個笑話,太平軍的水師再強,總不能日日夜夜提防吳軍南下吧。真要讓吳軍和順治一樣兵臨長江,恐怕江南人心又蠢蠢欲動了。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江淮都是定武朝廷的命脈,也是門戶,不容有失,所以江北軍的組建補充就是重中之重。

俘虜的兩萬多清軍降兵顯然是最好的補充兵源,不過軍中對於將大量降兵直接補入各主力鎮有很大意見,認爲這些清軍多是北地人,對太平軍及大明沒有歸屬及忠誠感,故不能將他們直接補入江北軍,而是應分批調入湖廣、兩廣,甚至其中罪大惡極之輩直接送到安南,再從安南抽調一些精兵強將回國補入各鎮,這樣主力鎮的戰鬥力和凝聚力不會因爲大量降兵的補入而降低。

軍部官郭雄便極力反對直補降軍,他傾向於從兩廣和湖廣的二線鎮抽調兵馬北上。同時建言遠征軍在安南爲大帥立下赫赫功勞,也爲兩廣輸送了大批錢糧,也當從遠征軍中抽調官兵回國,一來是補充主力鎮的巨大傷亡,二來則是賞罰分明,使遠征軍不致以爲自己被大帥拋棄。只要人人賣命,都有回國高升的機會。這樣,即便遠征軍是以原廣西、湖南綠營降兵組成,他們的忠誠也絕不會低於太平軍中任何一人。

郭雄的這個建議很好,可遠水解不了近渴。安南遠在千里之外,江北軍卻現在就要補充,所以周士相只能先解決江北軍的補充問題,回過頭來再落實遠征軍內調的事。他計劃將廣東的兩個二線鎮調往安南進行輪戰,同時着手部署從南線攻入雲南的戰略方針。

吳三桂是個大麻煩,很大的麻煩,可這個麻煩卻有個致病漏洞,那就是吳軍現在的情形就如一條長蛇。蛇頭在陝甘(未來也有可能在中原,在京畿),蛇身卻在四川,蛇尾在雲貴。真要打這條蛇的話,蛇頭硬拼肯定不行,蛇身交通不便,也不利大軍行動,唯蛇尾易擊。

要擊吳軍蛇尾,安南的遠征軍便是剁蛇尾巴的尖刀,周士相有意遠征軍從安南入緬,聯合不知下落的晉王李定國,從滇南打進雲貴,順便收拾一下緬甸。

這個戰略部署很大,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少則兩三年,多則怕要五六年。周士相不急,儘管宋襄公在信中提到了吳軍先入北京的擔憂,徐應元、桂永智、董常清他們也多次在他面前陳說不能讓吳三桂撿便宜,南都很多官員也有這個擔心,擔心將來會兩明相爭,可週士相不擔心。眼下的局面是三方互爭,又如下棋,搶奪先機固然重要,可沒有絕對的實力,再犀利的先機終會曇花一現。這實力就是地盤、人口、錢糧資源。

天下財賦稅之地就在周士相的掌控之中,兩廣、湖南、江西、江南人口有千萬之巨,只要善加經營,他日便是暴兵也能碾壓吳三桂和滿清。

他缺的只是時間,足夠的時間讓他進行內政的磨合,進行軍事裝備的改良和兵馬的訓練。

在甘露寺的第三天,徐應元被周士相從南京召了過來,隨後徐應元便帶着周士相的親筆相踏上了北上的道路。他此行是秘密向清廷勸和的。

郭雄他們提出的北地兵未必忠誠,且會思鄉,有可能導致他們不願爲太平軍賣命這個問題,周士相的看法恰恰相反,他認爲正因爲這些北地兵會思念家鄉親人,所以他們纔有可能爲太平軍賣命。

“吃大帥糧、拿大帥餉,跟着大帥回家鄉!”

“回家鄉,有錢有糧見爹孃!”

“......”

周士相親自寫了這麼幾條宣傳標語令軍部下發江北軍,由江北軍組織宣傳動員,告訴那些北地降兵們,只有好好的在太平軍幹,他們肯定能打回家鄉去!

安排了江北軍的事務後,周士相在北固山上也是一天也沒閒着,鐵毅、蔣和他們帶着五千軍士回了南京。之前,周士相曾派人通知郭之奇,希望郭之奇能夠在南京組織一次盛大的歡迎太平軍大捷歸來的凱旋儀式,不想郭之奇卻不同意這樣做,認爲這會勞師動衆,浪費民脂民膏。且周士相本人未回,南京那邊也不知道該如何籌備這凱旋儀式,如何定下相應章程。這其中牽涉最深的無疑是定武帝的存在,江北大捷,消滅清軍數萬,斬殺都統以上將校數十人,更陣斬韃酋親舅舅,這是何等的大捷。這等大捷,定武帝該如何封賞周士相,周士相已是齊王,定武帝要如何賞他?難道加九錫不成?

周士相在鎮江養傷,某種程度上倒是化解了這個大問題,定武帝派大學士洪育鰲、司禮太監潘應龍來鎮江探望慰問周士相。這是應有之禮,不想隨洪、潘二人一起來的還有長公主朱淑儀。

世人皆知,長公主朱淑儀是紹武帝嫡女,隆武帝、定武帝的嫡侄女,也是唐藩唯一的血脈傳人,其身份貴不可及,以至於當年永曆帝朱由榔都要封她爲大長公主。不過這些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下人都知道長公主朱淑儀早由永曆下旨賜嫁周士相,此事也得到了定武帝的首肯,故而長公主的到來讓甘露寺一下熱鬧起來,所有人都想看周士相如何和這位謀過面的未婚妻見面。

瞎子李更是翹首以盼,天天蹲在甘露寺的大門外等未來主母,周士相聽說後很是無奈的苦笑一聲,他本心對這位見都沒見過的長公主並無好感,也對這樁婚姻很反感,因爲很明顯,朱由榔也好,唐王也好,他們都是想通過下嫁公主聯姻這種政治手段籠絡周士相。在這樁婚姻中,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周士相,也不是那位長公主。(未完待續。)19歲女子直播平臺直播自慰曝光!關注微信公衆號:meinvpai1(長按三秒複製)在線觀看!

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二百五十二章 移駕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二百章 水師第六百五十四章 滿州宗室第296 漢軍8大家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四百七十五章 馬鷂子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五十五章 賊秀才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八百七十四章 巴圖魯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來了!第四十二章 綁票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五百八十六章 皇帝的奴才第五百六十八章 瘋狂 崩潰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七十章 老弱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九百零二章 對得起老姐姐了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曆朝官收容隊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少傅唐三水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五百七十五章 點驗首級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身勤王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十四章 勸說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