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

陝甘自古出精兵,明朝九邊十一鎮就有甘肅、寧夏、延綏、固原四鎮在陝甘,無論是崇禎元年最先造反的西北流寇諸大王們,還是後來的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其主力老營幾乎都是陝甘子弟。以兩廣人爲主的廣東太平軍未崛起時,支撐南明的大西軍也是陝甘子弟。

從滅明朝到保明朝,陝甘子弟征戰了三十年,他們打得明朝的無數督師閣部總兵魂歸九泉,打得明朝的皇帝在煤山吊死,同樣也和辮子兵血戰,亦曾陣斬過滿清的親王。吳三桂的謀士方獻亭曾對他說過這麼一句話——“崇禎以來,關內盡是陝甘羣雄逐鹿,故得陝甘者得天下。”

如此精兵之地,吳三桂又如何不想取,他在漢中經營數年,早將手秘密伸入了陝甘綠營。趙良棟和孫思克一叛,那些得了吳三桂恩惠的陝甘綠營將領幾乎是羣起響應,吳軍前鋒馬寶尚未兵臨西安城下,這陝甘大半已是姓了吳。

吳三桂是在往保寧的道上聽到趙良棟、孫思克響應的喜訊,當時就喜不自禁,命快馬往馳,爲趙良棟、孫思克及其他陝甘綠營將領帶去了諸路總兵官的封賞。又以大明招討兵馬大元帥的名義傳檄西安,要西安放下武器投降。

陝甘綠營的叛亂令得李國英這個川陝總督名不符實,現在他還能調得動的就只有王之鼎和韓應琦二部了。原先的援軍成了敵軍,各地再也沒有援軍和糧草輸入西安城,西安的形勢岌岌可危起來。

西安城中人心惶惶,李國英盼星星望月亮的盼着援軍自東邊來,可連等幾日不見一兵一卒,只等來了吳三桂的檄文和要他們投降的書信。

“原鎮守山海關總兵官今奉旨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吳檄天下文武官吏軍民人等知悉。

本鎮深叨大明世爵,統鎮山海關。維時李逆倡亂,聚賊百萬;橫行天下,旋寇京師,痛哉毅皇烈後之賓無,慘矣東宮定藩顛踣。普天之下竟無仗義興師,勤王討賊者,傷哉國運,夫復何言?本鎮獨居關外,矢盡兵窮;淚乾有血,心痛無聲;不得已歃血訂盟,許虜藩封。暫借夷兵十萬,身爲前軀

本鎮刺心嘔血,追悔靡及,早欲反戈北伐,掃蕩腥羶;今迎我大明天子於沙漠,選將練兵,誓圖恢復。迄於今日,蓋十七年矣。茲者虜酋無道,奸邪高漲;道義之儒悉處下僚,半筲之輩鹹居顯職。山慘水愁,婦號子泣;以至彗星流隕,天怒於上;山崩土裂,地怨於下。本鎮仰觀府察,是誠伐暴救民,順天應人之日”

李國英怔怔的看着吳三桂的檄文,一言不發的遞給蘇拜,蘇拜讀過之後,也是一言不發遞與愛星阿。

愛星阿精通漢文,看過之後冷笑一聲:“吳三桂這是要做三姓家奴麼,他怎麼好意思說這等話的。”

“人若無恥,什麼話說不得。”李國英微哼一聲,“吳三桂打着奉迎朱由榔的旗號,卻不知天下人如何信他。”

蘇拜苦笑一聲:“明事理的自然不信他,奈何這天下多是不明事理的百姓,他這檄文只要能騙得了百姓便行,至於那些明事理的秀才遇上兵,還敢理論不成?”

“吳三桂反清復明是假,爲自己爭天下是真。那朱由榔誰不知道是個傀儡,都叫吳三桂自己給攆到緬甸去了,轉頭迎回來供奉上,他吳三桂的心思百姓不知,我等還不知嗎?他是要和賊秀才相爭,想搶着做曹操呢。”

想到吳三桂如此無恥背信棄義,李國英恨得咒罵幾句,可愛星阿一句話卻讓他什麼火都提不起來。

“我們怎麼辦?”

愛星阿焦慮萬分,李國英卻不知如何回答,陝甘綠營一反,這西安城看着可是懸了。

“綠旗營反了,滿蒙子弟尚在,城內還有兩萬多滿蒙八旗將士呢,吳三桂真敢揮師攻來,我帶着滿蒙子弟叫他吳三桂撞得頭破血流!我大清還沒亡呢!”

蘇拜一躍而起,怒髮衝冠,廉頗雖老,猶能飯三碗!他當年隨太祖太宗征戰關內關外時,吳三桂還兜着尿褲呢!

事到如今,也只有堅守到底,大不了一死報君王了。李國英和愛星阿也提了精氣,撇下吳三桂的檄文,商議起西安城防起來。三人正議着,四川提督王之鼎卻滿頭大汗的跑過來說,就在剛纔,平郡王羅可鐸帶兵護送信王多尼出城了。

這消息讓李國英和愛星阿當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蘇拜也是眼前一黑,險些暈倒在地。

羅可鐸又跑了,他帶着昏迷中的多尼從西安北門出城直奔潼關,隨兩位王爺一起走的是兩萬多從貴陽一路撤過來的滿蒙大兵。

愛星阿在議事廳中嚎啕大哭,說自己不應該不看着羅可鐸,現在可好,什麼都完了。

蘇拜怒氣衝衝,臉黑如炭,坐在椅上鬚髮盡張。

李國英恍如被人抽了筋般,生機都已不在。

羅可鐸這一跑,西安城防就成了笑話,單憑蘇拜手下那所謂“五千馬”根本不可能守住西安城。愛星阿勸蘇拜趁吳軍還沒殺來,趕緊組織滿城婦孺一起北撤,蘇拜卻道皇帝讓他守在西安,他就是死也要死在西安。駐防滿城將士和家眷職自來西安的第一天起,他們的使命就是死守這西安城,爾今便是他們爲大清盡忠的時候了!

愛星阿勸不動蘇拜,只得勸說李國英,當夜,李國英和愛星阿就逃出了城。

李國英走時,命四川提督王之鼎代理川陝總督事,要其與延綏總兵韓應琦聽從蘇拜指揮,死守西安。爲了讓王之鼎和韓應琦不致絕望,李國英用的是搬援兵的名義,且告訴王、韓二人只要守上一月,朝廷必有援軍至。

李國英沒敢去見蘇拜,蘇拜知道他走了後,也未有任何怨言罵語。

吳軍是臘月二十到的西安城下。一到城下,馬寶再次派人勸降,結果使者卻被蘇拜斬殺,馬寶大怒,組織趙良棟、孫思克等陝甘兵猛攻西安城。然西安畢竟是大城,城內兵力雖不多,但吳軍遠道而來,缺少攻城器械,倉促攻城準備不足,連攻三日都不得破城。馬寶不得不下令停止攻城,命各部打造攻城器械,同時等侯夏國相部至。

二十四日,夏國相統兵萬餘抵達西安。二十七日,大將郭壯圖領兵三萬餘至。二十九日,吳三桂親自統領大軍趕到西安城下。至此,圍城吳軍兵馬多達十萬衆。至城上看下去,放眼盡是軍陣,當真是旌旗密佈,戰鼓震天。

吳三桂已知多尼和羅可鐸領軍北撤,也知馬寶雖未破城,但西安守軍亦是傷亡慘重。他欲令將士於城中過年,遂再次手書城內勸降。

已抱死意的蘇拜仍不肯降,奈何王之鼎和韓應琦眼見吳軍勢大,對守住西安都失去了信心,遂密謀降吳。二人帶兵包圍了將軍府,脅迫蘇拜開城出降。

蘇拜迫不得已只得同意出降,但卻開出條件,便是吳軍入城後不得害一滿人性命。倘若吳三桂不答應,那西安三萬滿州人便與城同殉。蘇拜有說這話的底氣,他的將軍府雖被王之鼎和韓應琦圍了,可滿城並沒有落入綠營手裡。吳三桂若不答應他的條件,他可以下令縱火焚燒滿城,而滿城佔了西安大半,真要燒起來,吳三桂得的必是一座廢墟空城。

“孤反清復明,卻不恨滿州。”

吳三桂答應了蘇拜的條件,約定吳軍入城不傷一滿人性命,蘇拜遂開城出降。至此,西安光復,城頭再次飄起“明”旗。(未完待續。)

:訪問網站19歲女子直播平臺直播自慰曝光!關注微信公衆號:meinvpai1(長按三秒複製)在線觀看!

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線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清不是我孃兒倆的!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八百三十五章 血紅血紅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入長江 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了活下去第四百四十八章 砍瓜切菜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五百八十二章 抗命變遵令第三十九章 夫子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九百五十章第六章 敬佩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六十章 礦工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長刀比滿州更利更新說明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一十九章 武器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九章 土匪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變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六百七十五章 幹票大的第七百九十五章 非定國負君,君負定國也!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281章 攻打增城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九百四十八章 擁清伐明 上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從令者死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一千四十九章 擲杯爲號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白旗的人反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三十一章 捨命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二百一十四章 鏖戰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