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

雷先楚其實並不願意來羅定和一幫土匪打交道,怎奈巡撫張孝起堅持派他前來,說是朝廷那邊恐有大變,西寧王已抽走高州駐軍,若是再不掌握一些兵馬,這高州就成空城了。又道那大樵山的胡全倒也非是匪類,曾爲寧夏王的親兵,爲人還是頗爲忠義的,去年也曾響應號召率部攻打過新會,此番再次爲朝廷效力,更賺得羅定州城,如此人物,理當收於麾下,一壯實力,二壯聲勢。

朝廷那邊有什麼大變?

這點雷先楚不是沒有問過張孝起,可張孝起卻並不與他多說,一次酒宴之時,雷先楚卻是聽酒多的張孝起幕僚董雲堯說了幾句,但語焉不祥,只隱誨指秦王似乎對天子不恭,有不臣之意,而西寧王卻是一心侍明,對秦王多有指責,其餘卻是隻字也不露一句了。

說起秦王孫可望和西寧王李定國,雷先楚是一肚子的不屑,在他看來,孫、李二人和當年的張獻忠一樣都是大賊,國之大賊!若不是那張獻忠和李自成,大明江山何以崩壞!

可恨張賊死後,本已窮途末路的大西賊突聞雲南發生武定土司之亂,土司之亂導致世鎮雲南的沐家無法掌控局面,大西賊遂趁機入滇,藉着調和的名頭一舉佔了雲南,進而控制貴州,將滇黔當作他大西賊的養兵之地,威福自操,不可一世。如今這大西賊又藉着清軍入關,官軍無力抵擋,提出什麼聯明抗清,然後和那李自成餘部大順賊一起搖身一變成了大明兵馬!

當真是可笑,明明都是賊子,如今卻一個個封了王、晉了公、做了侯,而反觀他們這幫世代對大明忠心耿耿的武人卻成了喪家之犬,看到那幫賊人竟然要磕頭納拜,當真是世道不公,叫人如何甘心!

奈何,大西賊兵強馬壯,朝廷要指望他們和清軍打仗,這便是再有一萬個不甘也只能受着了,誰讓人家兵多馬多,自家卻只是個空頭遊擊呢。

這時局,有兵才能說上話,有兵纔有地位,大西賊何以能封王?還不就是因爲有兵嘛!

羅定那幫土匪雖然不堪,但能佔下州城,想來也算是能打,不會比官軍差到哪裡,且看那胡全識不識相,若識相,便收編於他,叫他做個帶兵的官,若不識相,宰了他就是。哧,什麼狗屁羅定參將,不就是枚破印嘛,那程邦俊人早就回安龍府了,有巡撫大人撐腰,我便做了這參將又能如何,難不成朝廷會爲幫土匪叫我等寒心不成!

想到那張安已回羅定報訊去了,城裡的人一時半會也迎不過來,雷先楚索性下了馬,叫親兵搬了塊石頭來,當下就有知趣的手下將棋盤拿了過來,待棋子擺上之後,雷先楚卻是沒有大喇喇的坐下,隨手召人來對上一局,而是對一個騎在馬上,穿着七品袍服的官員拱了拱手,笑道:“左右乾等,龐大人不妨下馬殺上幾局。”

“難得雷大人有這雅興,下官便陪大人殺上幾局。”

馬上那官員笑着下了馬,卻是踏着一個隨從的後背下得馬。此人官不大,乃高州府轄電白縣的知縣,姓龐名天賜。有明一代,雖是文貴武賤,但十幾年前流寇大鬧中原時,武將早就不把文官放在眼裡,可是雷先楚這從三品的遊擊卻偏偏對這七品的龐知縣很是客氣,事出反常即有鬼,顯然,這姓龐的來頭不小,足令雷先楚放下身架結交於他。

龐天賜的來頭確是不小,他本人倒沒什麼,不過他的同宗叔伯哥哥卻是個讓雷先楚仰望都不可見的大人物,此人便是遠在安龍府的永曆朝廷司禮監掌印太監龐天壽。

龐天壽早在崇禎朝時就是御馬太監,李自成攻陷北京前不久,他奉敕至南京,後事弘光帝,管兩廣珠池。弘光命他前往福建、兩廣徵稅,半路上卻聞南京已陷,遂又改事隆武帝。因隆武帝登基之時身邊沒有多少親信太監,龐天壽主動來投,更有崇禎朝御馬太監資格,遂被隆武帝信用,改其爲司禮監秉筆。

隆武二年,隆武帝遣龐天壽往澳門求援,期指以葡人火器和火炮助大明抗清,結果龐天壽到了澳門後剛剛採購完火器卻聞福京陷落,隆武帝殉國。

和雷先楚聞隆武帝殉國後投廣州紹武不同,龐天壽畢竟是宮中老人,知道帝序輪不到紹武帝,紹武也非人君,於是他徑自帶了300名葡兵往肇慶侍永曆帝,其後隨永曆帝轉戰粵、桂、滇、黔,忠心耿耿,深爲永曆帝信任,如今已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並提督御馬監勇衛營,獲賜一品服,十足的位高權重,且在永曆帝身前一等一的紅人。

說起來,龐天賜雖與龐天壽同宗叔伯,可這親敘得有點遠,當年龐天壽往南京時,龐天賜只是被他帶在身邊當下人聽用,及至前年龐天壽升任司禮掌印後,方纔想起龐天賜這個跟了自己十幾年的叔伯兄弟,便向永曆天子請了恩典,委了他一個電白知縣。若是嫡親或是五服之內的兄弟,恐怕一個電白知縣是遠遠打發不了龐天賜的,怎麼也得一府知府纔要得。

龐天賜這人倒也淡泊,跟尋常人以爲的宦官親戚狐假虎威不同,他這人並不依仗龐天壽做威作福,相反爲人卻是十分低調,以至於當這電白知縣快一年了,除了剛開始高州府上下注意這人是司禮監的親戚,其後卻是無人在意了。

雷先楚往羅定原本是用不着龐天賜跟着的,他是親民官,並非巡撫衙門的幕僚,和羅定的事八杆子也打不到一塊,可恰巧他這幾天剛好在高州辦事。平日低調不要緊,可當人真出現在衆人眼前時,別人怎麼也得想起他背後站着的那個大太監。

出於交好龐天壽的念頭,張孝起特意安排龐天賜隨同雷先楚一起往羅定,尋思藉着這事給龐天賜也報上一功,這樣的話,龐天壽怎麼也要記他張孝起這份情。也不須龐天壽如何安排,只要日後有事時隨口說上那麼一句好話就是。

龐天賜人雖低調,可巡撫大人的安排他卻是心中有數的,也不點破,就這麼一路跟着雷先楚過來。路上,雷先楚對他卻是格外熱情,因自個是個武人,不通讀書人會的那些,雷先楚便總拉着龐天壽下棋,指着借這下棋拉近和龐天賜的關係,拐個彎子攀上龐天壽這條線,也好日後能夠得個好位子,不像現在這樣只掛着個遊擊的空名,要什麼都沒有。他卻是不知,這龐天賜其實也不是什麼讀書人,肚中的學問很是有限,雷先楚真和他弄些風花雪月的狗屁事,龐天賜倒是尷尬了,反而這下棋正中他下懷,一路上和雷先楚殺得是不亦樂乎。

這棋可不是圍棋,而是象棋,雷先楚一介武官可沒什麼興趣和精力學圍棋,反是這象棋易學好下。龐天賜也不耐煩下那什麼圍棋,就好這象棋兵來將擋的痛快,不一會,二人就殺得熱火朝天起來。

隨雷先楚一起來的200名高州兵則三五成羣的坐在路上,懶洋洋的抱着刀槍閒語起來,連個放哨戒備的都沒有,渾沒有半分軍隊的樣子。有膽大的甚至還大聲喧譁,一點也不害怕遊擊大人發怒,之所以如此,因爲他們知道雷大人最是愛兵,也最喜熱鬧,只要不出格得過份,雷大人是不會和他們計較的。

大概半個時辰後,前方傳來馬蹄的聲音。聽到有馬過來,高州兵們仍是不在乎的樣子,只前頭幾個人站起向前張望。雷先楚拿着棋也不去理會,只在考慮是否該先將上一軍,倒是龐天賜有些緊張起來,扭頭看了過去。

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一千三十七章 逐滿歌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四百二十六章 廣東來人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四百六十七章 滿漢一家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七百八十六章 還都 親王 公主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九百四十二章 庫恩布 于成龍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一千九十三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十五章 錢糧第七十一章 抄家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九百四十一章 土匪安敢欺我!開單章 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六章 成軍 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人解決問題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殿下須馬上成親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怎的連官兵也殺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一千三十七章 逐滿歌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了活下去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路進軍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二百五十二章 移駕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四十章 公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