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

“雜虜橫戈倒載斜,依然南鬥是中華。

金銀舊識秦淮氣,雲漢新通博望槎。

黑水遊魂啼草地,白山新鬼哭胡笳。

十年老眼重磨洗,坐看江豚蹴浪花。”

白髮蒼蒼的錢謙益精神飽滿,搖頭晃腦的吟誦他的新作,此詩乃他聞南都光復後於深夜急作,一氣呵成。

柳如是笑臉盈盈的看着夫君,她也是微醺,臉上有淡淡的紅意。

老師每吟一句,冒襄都會拿筷子在碗上輕輕敲擊,以和其詩。董小宛則是頷首,靜靜聽着。

四人都是有些酒醉,但人人臉上卻有無限喜悅之情。

他們喜悅,是因爲南都終於光復了!

“坐看江豚蹴浪花,妙,妙!”

錢謙益一詩吟完,冒襄拍手稱快,董小宛卻道:“我倒是喜歡十年老眼重磨洗這句。”

聞言,錢謙益感慨道:“咱們等這一天,何止等了十年!”

“十六年。”柳如是鼻子有些發酸。

想到老師這些年爲反清大業的奔走,想到老師爲了反清,府上值錢的東西都已變賣,如今家裡也無餘財,冒襄不由感動道:“老師,您的苦心終於實現,委屈也得以洗脫。那些罵您的羞辱您的,就要成爲過眼煙雲,正如詩中的浪花一般,會消逝於無形!”

冒襄這番話,讓錢謙益的心情一下子有了轉變,他略帶哽咽的對柳如是道:“河東君,你聽到了,日後提到賊韃子,我不會再想到兩朝領袖這句話了,我亦有臉見江南父老了。”

柳如是眼含淚水道:“浪子回頭金不換。那些無知之人只知編排你,說什麼水太涼,卻不知你心中的苦,卻不知你這些年的堅持。以後,你這冤屈終會得洗,天下人都會知道你這堅持抗清16年的老宗伯。便是他們不知,仍就誹你,在我眼中,你都是真正的大丈夫。”

“河東君”

錢謙益身子微顫,一行老淚落下。但他終是涵養不凡,語態一轉,不談個人榮辱,轉頭笑着對冒襄夫妻道:“你們可曾聽說,那韃酋聽了國公收復南京的消息,嚇得在徐州險些要逃回北京去。後來臉面實在放不下,才硬着頭皮到揚州,設了個什麼江北大營,揚言滿漢大軍二十萬指日渡江,然這麼久來,卻只聽雷聲動,不見雨水下,可見那韃酋心裡害怕的很。”

冒襄笑道:“那江北大營聽着好大威風,可是韃子卻是進退兩難,他們哪有什麼水師能渡過江來!韃酋更是下旨把嶽樂給抄了家,將嶽樂的名字改成了阿其那,說清廷失南京都是嶽樂的錯。”

“阿其那是什麼?”柳如是不解。

冒襄道:“韃子話的意思叫狗。”

“嶽樂也是韃子的親王,愛新覺羅家的人,他是狗的話,那韃酋是什麼?”

董小宛捂嘴而笑,錢謙益和柳如是亦是放聲笑了起來。

“痛快,真是痛快,那年輕的國公真乃神人,竟逼得韃酋說他家都是狗!”

錢謙益輕拍桌面,大是興奮。

“南都一復,江南百姓俱剪去辮子,戴上網巾,恢復我漢家衣冠,那清軍卻是不敢過問,真是暢快!”董小宛的臉紅通通的,又把半杯酒一口喝下。

“我在市集裡聽說,粵國公手下大將葛義帶兵入鎮江,城內清軍俱是出降,百姓夾道迎接,好不威風。聽說粵國公特別命令他的鐵人衛,列隊在金山寺前,百姓何曾見過如此勇士,都豎起大姆指,稱他們是天兵。有這回事嗎?”柳如是的神情既興奮又羨慕,真想親眼目睹那位年輕國公手下的雄兵勁旅。

“怎麼不是!金壇更奇,僅僅十八騎兵,就嚇走六百多個賊韃子!百姓還編成童謠來唱:是虎乎?否。十八鐵將,驚走滿城守虜!”冒襄唱做起來,抑揚頓挫,讓四人笑得開懷。

錢謙益感慨萬分道:“韃子兵平日跋扈猖狂,今日終於見我漢軍威儀。”

“我還聽說,有個韃子頭頭脫去軍裝逃跑,來到一家村店,肚子正餓,見店中的客人高聲談笑,韃子不識趣,問發生什麼事,村店老婦回答,說聞江南要盡殺北人,不留一人!嚇得那韃子飯也不敢吃,趕緊灰溜溜走人。”

冒襄所說,衆人又是一陣笑。

柳如是見諸人皆飲足吃飽,便請移駕到小書房,換上龍井清茶。談話間,卻是說起了正事。

“眼下當務之急是要把唐監國的檄文散出去,鼓動江南風潮,使管樑二人不得安生。另外,南京既已光復,想來唐監國肯定會從廣州過來,我要設法親去南都,以老邁之軀爲監國殿下和粵國公奔走呼應,使江南士紳皆奉唐王。”

錢謙益說完,柳如是插嘴道:“馬逢知反正歸明,可不知他能否拿下浙江。”

錢謙益問她:“河東君擔心馬逢知拿不下浙江?”

柳如是點頭道:“也不全是爲此,總是兵貴神速,速取浙江,福建便能光復,如此江南便復弘光之時,半壁有之。畢竟韃子大軍在江北,若東南不速定,恐有波折。”

冒襄聞言不以爲然道:“浙江沒有多少清軍,趙國祚和佟國器現在肯定縮在杭州。馬逢知這人雖是牆頭草,但此番既已反正歸明,粵國公又許他浙江全省,他若不盡力,豈不是對他自個不住?”

“馬逢知那邊當不會再有反覆,只是大木那邊卻需發力福建,如此閩浙必下。”

“聽太平軍那邊的人說,張尚書已叫人去金廈,希望說動延平發兵攻打達素。”

“如今南京已下,局面大好,大木必然會取福建。”

錢謙益不疑鄭軍會放着已成沒牙老虎的達素不打,福建一省可是他那好學生夢寐以求的養兵之地。

冒襄有些擔心道:“管效忠和樑化鳳現在倒好,一在蘇州手握八千兵,一在常州手握五千兵,粵國公不打他們,他們也不打粵國公,卻不知這二人打的何主意?”

“說來也是詭異,這都快一月了,管樑二人卻是半點動作也沒,就好像江南太平,沒有任何事發生般。”

柳如是也是詫異。

...

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一千九十七章孤膽英雄第一千一十九章 夔東有文督師在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二百五十章 繳獲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296 漢軍8大家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第五百零二章 曲靖慘案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開單章 求訂閱第六十四章 清鬼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八百四十八章 保真龍天子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四百七十五章 馬鷂子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欲加之病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一百六十四章 攻守 3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露布告捷 上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二章 家恨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戰 七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清不是我孃兒倆的!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一千一十六章 我父子倆負了你什麼!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二百二十四章 僞帝之女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來了!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第七章 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