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怎的連官兵也殺了!

崇明,鄭軍已經圍了十三天。

從南京一路退到海口後,鄭成功決定重新奪回崇明島,然後將軍中家屬安置在這裡,如此便能騰出手來與清軍再決勝負。南京城下家屬隨軍的慘痛教訓,鄭成功不能再犯第二次了。攻島之前,鄭成功命人上島勸降,可島上的清軍已經知道鄭軍在南京城下大敗,因此據城頑抗。

做了兩天準備後,鄭成功命右武衛周全斌攻崇明西門,宣毅後鎮吳豪攻北門,正兵鎮韓英攻東北角,後衝鎮攻西南角,他親自督戰。清軍遊擊劉國玉、仝光英、王龍、陳定等拼死頑抗,鄭軍進展不利。正兵鎮韓英和監督王起俸奮勇攻城,都被清軍火銃擊傷,不久就傷重而死。

遲遲拿不下崇明島,士氣本就不振的鄭軍越發低迷,軍中上下人人都只盼藩主下令撤軍回到金廈,沒有人再願意在江南多呆半刻。鄭成功卻不甘心,一方面派人去同馬逢知說他願向清廷請降議和,以此麻痹清軍;另一方面則是希望爲音訊全無的浙軍爭取時間。此時鄭成功已經後悔不應該放棄鎮江一路撤退,否則也不致張煌言和浙軍孤軍無援,難以突破江防衝出來。

27日,有消息傳來,清江南提督管效忠帶着幾千兵從南京一路東下,已經到達蘇州府。不過因爲畏懼鄭軍龐大的水師,管效忠不敢增援崇明島,只讓馬逢知承擔崇明的防務。管效忠不敢來,鄭成功卻不敢冒險,南京城下那一仗,固然敗在他輕信了郎廷佐和管效忠的謊言、敗在了他沒有約束軍紀,任餘新他們胡來,但歸根結底,清軍的冒險出擊纔是致使鄭軍大敗的最主要原因。所以鄭成功擔心管效忠還會鋌而走險偷渡出擊,那樣的話以鄭軍現在的狀況,恐怕又是一場大敗。

馬逢知那邊遲遲沒有迴音,想來是清廷不信鄭成功有意和他們和談,其部主力蠢蠢欲動,海面上清軍的哨探船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參軍陳永華判斷馬逢知已經徹底倒向清廷,準備全力和鄭軍一戰,以此來洗清自己前陣的不作爲。

軍無戰意,人人盼歸,大將周全斌等人天天勸說藩主撤軍,鄭成功終是決定放棄攻打崇明,撤回金廈。不過考慮到爲浙軍爭取多一分撤下來的機會,他沒有下令全軍撤退,而是命分批撤退。家屬和前軍先行,中軍和後軍再行。如此也算是牽制了江南清軍,爲張尚書那邊盡最後的人事了。

深夜的崇明海面,浪花一陣陣的擊打在船身上。天空烏雲密佈,不見半點星辰。

在參軍陳永華的陪伴下,鄭成功走到甲板之上遠望大陸,神色無比複雜。岸上清軍營盤發出忽隱忽現的火光,海面上也是處處亮光,卻是鄭軍船隊懸掛的燈籠在隨風飄動。

遠處,有哭聲透過海風傳來,那是鄭軍家眷在哭泣戰死於南京城下和崇明島上的丈夫和兒子。

哭聲讓鄭成功鼻子發酸,他覺得自己對不住這些家眷,是他的過失導致她們失去親人。

他想到了甘輝,想到了餘新,想到了戰死的潘庚鍾、萬禮他們...

他在發抖,不是因爲寒冷,而是因爲心痛。

“藩主...”

望着藩主微微顫抖的身軀,陳永華哽咽落淚。

許久,鄭成功的情緒平復下來,轉頭看向陳永華時,已是一臉的堅毅。

“本藩還年輕,勝負乃兵家常事,這一次敗了不要緊,只要我們不放棄,總有一日,這長江我還會再來的!”

35歲的延平王沒有被失敗擊垮,他已經做了決定,回到金廈後便出兵東番,控制東番海域,以東番養兵,爾後整兵與清軍再戰。

......

南京,親來江寧坐鎮指揮逐滅海匪的安親王嶽樂坐在兩江總督大堂上,下首坐着兩江總督郎廷佐。

前不久郎廷佐向安慶告急,安親王卻遲遲不發援軍,爾今海匪已退,安親王卻第一時間帶大軍趕到,江寧城中滿漢將領不是沒有怪話,然而誰也不敢在親王面前表露出來,哪怕是郎廷佐這個總督都不敢在親王面前流露半點不滿,反而得帶着感激之情對安親王的來援表示莫大感謝。

“把人犯帶上來吧。”

嶽樂拿起郎廷佐常用的驚堂木拍了一下桌子,頓時就有兵丁將已從牢中提出來的海匪大將甘輝和餘新押上了大堂。

看着身上滿是血跡,被折磨的不成人樣的甘輝和餘新,嶽樂哈哈一笑,對郎廷佐道:“這兩人便是你所說的海賊鄭森的左膀右臂?怎麼本王看着倒像兩個毛賊。”

“再兇悍的賊寇,到了王爺面前那也是兩條龍。”郎廷佐陪筆兩聲,朝甘輝和餘新喝了一聲:“見了我大清親王,爾等還不跪下!”

“跪下!”

督撫兵丁一齊大吼。

餘新擡頭看了看上面的嶽樂和郎廷佐,猶豫了一下,雙膝一軟,竟是緩緩跪倒在地。然身子剛落下,左腰卻被猛的被什麼擊中,餘新吃痛不住,扭頭看去,卻是五花大綁的甘輝拿腳踢了他一下。

“你!”

餘新發怔,不知甘輝爲何踢他。甘輝盯着他冷笑一聲,爾後大罵道:“傻子,你以爲跪下去就能活命嗎!”

“我...”

餘新一臉黯然,垂首片刻,突然掙扎着重新站起,和甘輝並肩而立,怒視嶽樂和郎廷佐。

見狀,嶽樂哼了一聲:“這兩毛賊倒也硬氣。”

郎廷佐眉頭一挑,示意左右親兵上前將甘、餘二人強按下去。親兵正要上前動手,嶽樂卻是輕笑一聲,擺手示意他們退下。

“雖是毛賊,但也是賊寇有名之人,便讓他們站着吧,左右本王已經上了奏疏,但等皇上批覆,便將這二賊明正典刑。”

“此二賊千刀萬剮也不爲過!”

郎廷佐重重點頭,見甘輝和餘新寧死不屈樣子,知道也問不出什麼,便要吩咐兵丁將人帶下去。江寧巡撫蔣國柱卻一臉憤怒的衝了進來,發現安親王也在,忙收了怒容,上前向嶽樂請安,爾後怒容再現,衝郎廷佐憤聲道:

“總督大人派滿州大兵捕殺通賊之人,下官沒有意見,可總督大人爲何將我忠誠官兵也盡數屠戮了!...想那官兵於賊來之時拼死相抗,賊去之後反遭總督殺害,這是何道理!”(未完待續。)

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十四章 勸說第九百零八章 梅花山 可不訂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八百零七章 河東君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暴雨斷電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公主,自己領悟第二百六十四章 寵妾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二百一十五章 賜婚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八百八十章 壘屍及頂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六十二章 許諾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一千三十七章 逐滿歌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一章 祭拜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九百七十九章 探花不值一文錢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一百零五章 亂象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四十八章 敗將第四百一十四章 唐三水的牛皮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中朝一家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六十章 礦工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獄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八百八十章 壘屍及頂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