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

不想北伐以來,第三鎮便一直爲先驅,作前鋒,與各軍之間往來無多。拿下贛州以後,周士相帶第一鎮、第十五鎮和新二鎮圍攻吉安府城,蔣和則被命令率所部第三鎮掃蕩吉安府下各縣,使得蔣和遲遲無法落實爲大帥“披黃袍”的念頭,一肚子憋屈自是全撒在了那些冥頑不靈,不肯歸降的清朝官吏頭上。

第三鎮先破永豐縣,殺城中清朝官員9人,士紳28人。被殺之人還包括這些人的家眷,當日只殺得永豐人頭滾滾,不少士紳大戶就此滅族。蔣和又命將永豐被殺之人級全部拿鐵絲串上,派人送到安福縣,嚇得安福知縣當即開門歸降。此後又有龍泉、泰和、廬陵三縣或受復明大義所感,或爲局勢所迫,攜全城紳民反正。

永新知縣周泰昌爲順治十年同進士出身,自感受清恩甚重,拒絕歸降明軍。結果城破,周泰昌一家19口無一得存,本城千總陳孝忠連同縣學諸生5o餘人伏誅,使得永新縣自此生員斷絕,時人哀呼文脈底斷。利用永新歸降營兵詐開了永寧城後,蔣和又故計重施,命將知縣管某、士紳2o多人連同其家眷,不論老弱,盡皆從南城摔下。又派兵捕捉當日城上協守青壯6oo餘於東門三裡亭坑殺,致使永寧城中家家有喪。鄰近萬安縣士紳聞永寧慘事,士紳聯同衙門書辦小史一起行事,將不肯開城歸降的清知縣捆送太平軍前,從而保全該縣。

贛州以北,新二鎮進展順利,先後奪取興國、寧都、安遠、瑞金、龍南、石城、長寧、會昌等縣,又有信豐、雩都、安遠、廣昌、南豐等縣舉城反正。新二鎮前鋒甲旅兵進建昌府,建昌府清軍不敢抵擋,往北面撫州方向逃竄。

太平軍中軍主力第一鎮、第十五鎮、新一鎮及騎兵一部在大帥周士相親自指揮下包圍了吉安府城。因吉安一帶暴雨如注,致使太平軍行軍困難,營盤安置也十分不便,原先定於以火藥爆破吉安府城也因地溼不得行,故周士相只令各軍將吉安團團圍住,重挖深壕,重築營城,每日以火炮攻城,不克不休。<>

吉安城中清軍人心惶惶,糧食價格陡漲,生火木柴也短缺。清江西提督劉光弼派人向南昌告急,稱內絕糧草,外無救兵,勢難久待。清江西巡撫夏一鶚此刻卻是一點援兵也調不出,反而要爲南昌城的安危焦心竭慮。原來贛州被太平軍攻佔的消息傳到江西各地後,便引了一連串的反清起事。

原崇禎朝兵部主事江星桂、生員馬江等人在南康府起兵響應。馬江自稱巡撫,江星桂稱兵部尚書,攜衆數千先後攻克都昌、湖口、星子等縣。清南康副將徐學易等人見勢危,兵力不敵,下令全軍入南康城憑險扼守。豈料南康都司陳萬和等人卻被江星桂等人的使者策反,領兵數百在安義縣舉旗反正,使得南康城頓時成了一座孤城。

鄱陽湖一帶向來就有水匪聚集,清軍數十次進剿都未能徹底平定,這會各水匪也是趁着清軍手腳大亂,兵馬空虛的機會相繼而起,各立山寨,以永曆紀年造作符印,以次拜官,自郡縣、監司、撫按、科道、部院、總鎮之屬鹹備。其歌曰“弟兄一千七,天下無人敵。有人來犯我,一個一兩一”。有其他水匪和綠林沒有起兵反清的,這些鄱陽湖水寨便會聯合攻打,迫使對方一起舉旗。總有十八寨,寨主稱復明天下兵馬大元帥,其下總督數人,巡撫數人,五軍都督一應俱全。

太平軍新二鎮尚離建昌府瀘溪縣百餘里地時,本城清朝知縣和縣丞等人便俱攜印潛逃,城中百姓紛紛出城避難,諾大一座縣城,等到太平軍前鋒探馬來時,竟是空無一人,直叫那些太平軍探馬以爲這城是座鬼城。自甲申以來,此事還爲頭一樁。

各地一些士紳學子也趁勢起兵,百姓平日多受清廷榨取,這時便也紛紛響應。雖烏合之衆,卻因各地清軍空虛,幾乎建制官兵,故瞬間便能成事。撫州樂安知縣胡某平日貪贓枉塵,加田畝過額,結果城中一小兒突大喊“大明兵至”,百姓瞬間揮臂呼吼向縣衙衝去。衙役捕快無人敢阻,胡某嚇得藏於茅房之中,結果被憤怒百姓搜出,將其活活溺死在茅坑之中。

南昌府豐城縣也生了紳民數百掠市,官兵驚散之事。<>巡撫夏一鶚派副將吳之培領兵百人前往鎮壓,結果兵行半路便自相潰散。武寧縣紳民鄉宦公然網巾大袖,口稱大事已就,勸知縣爲迎順,以至人心洶洶,各地官員無一有固守之志。

瑞州上高縣匠人馮國材化名朱弘圖,假稱史閣部名義,領學徒親友十多人起兵,竟是一下就奪了上高縣城。其後,馮國材派人聯絡高安、新昌和瑞州府城的士紳鄉宦,準備一起舉旗攻佔府城。瑞州清軍千餘人來剿,馮國材率鄉民奮勇抵抗,原先約定起兵諸鄉紳竟無一人率人至。苦戰兩個多時辰,馮國材被清軍擒殺。

清江西監察御史李之粹竟然派人偷偷送信給周士相,信中說:“人心未死,誰無漢思?公創舉非常,爲天下倡,天下鹹引領企足,日夜望公至!”

除去已被太平軍攻佔的府縣,江西其餘諸府無一府無有士紳鄉民舉旗反清,夏一鶚見人心不穩,爲了防止內變,竟然把在江西降清的原李成棟部將陳胤、丁全桂等人全部殺掉,又命在城中大肆逮捕有復明嫌疑的士紳讀書人,更強行壯夫徵丁,全城百姓敢怒不敢言。8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八百三十六章 死清妖,頂你個肺!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莊第六十五章 公文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八百七十四章 巴圖魯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五百五十七章 疑神疑鬼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震動第七百四十一章 空城第九百六十五章 媽媽走不得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公主,自己領悟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九章 土匪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大重兵集團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五百六十八章 瘋狂 崩潰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九百二十二章 造化弄人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第296 漢軍8大家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爲了帝國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人解決問題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七十一章 抄家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第九百二十四章 恩科取士第九百六十五章 媽媽走不得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統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