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

秀才到底勤不勤王?

雲南的吳三桂和幕僚們在思慮,在等待最終的結果。

遠在千里之外的桂林城中,數萬整裝待發的太平軍將士也在等待着,然而他們的大帥此時卻不在桂林城中,而是去了紫荊山區一個叫金田的小村子。

高級將領們沒有一人知道大帥爲何要去這個叫金田的村莊,也不知大帥爲何要在金田村的破廟住了一夜。沒有人敢靠近破廟,唯有瞎子李扛着鐵錘坐在門外。

這一夜,瞎子李很迷茫,也很困惑,因爲他聽到了一個從未聽過的名詞——“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是什麼?

天上的國度?

瞎子李擡頭仰望星空,百思不得其解,最後,他迷迷糊糊竟是睡着了。次日天亮,他身後的大門被打開,周士相從屋中出來踢了一腳還在酣睡的瞎子李,然後傳令回桂林。

自始至終,周士相都沒有對部下們說過半句他在破廟裡在想什麼,又做了什麼,更沒有告訴部下們他來金田的目的。

這個世上,或許只有瞎子李這個大老粗能夠觸摸周士相心中深藏的秘密——那個由兩廣子弟開創的轟轟烈烈反清運動,那個無數窮苦百姓爲之奮鬥、爲之奉獻又爲之絕望的天國!

200年後的金田,兩廣漢人在此解開了辮子,向着滿清王朝發出了他們的最強音——殺妖!

他們被滿清蔑稱爲“長毛”,但他們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太平軍!

200年前的金田,一個後世的靈魂也來到了金田,他的辮子也早已割去,他同樣在此發出了他的誓言——滅胡!

他被滿清蔑稱爲“賊秀才”,但他和他的部下們也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太平軍!

同樣的誓言,同樣由漢人發出。

漢人不是兩腳羊,因爲漢人從來不缺少反抗者;

漢人的脊樑骨可以被打斷,但漢人的身軀不會就此倒下;

終有一日,斷了的骨頭會重新續上;

終有一日,漢人會完成自我救贖!

歷史告訴漢人,他們在華夏大地創造的璀璨文明並不是他們最驕傲的壯舉;

滅他人族,屠他人國,纔是漢人最引以爲豪的壯舉。

從黃河邊彈丸之地走出的漢人始祖在歷史長河中不知屠戮了多少異族,終致華夏大地爲漢家一統。

漢人有過失敗,曾幾次站在滅族的懸涯邊,但漢人一次次挺了過來。

一次又一次,漢人中走出無數英雄,他們帶領漢人向着異族發起反擊,向着他們亮出最鋒利的屠刀。

幾千年了,漢人一直生活在華夏大地上,而這片土地卻不知湮沒了多少異族。

漢人可以失敗,可以沉淪,但絕不會就此沉睡。

十年、百年....

漢人可以睡得久些,但終會醒來,他們也將最終明白自己的神聖使命——滅殺一切異族。

兩百年後,在這叫金田的小村子,兩廣漢人甦醒了。

兩百年前,在這叫金田的小村子,一個漢人早就甦醒了。

........

與世隔絕的金田村莫名其妙的來了一大隊明軍,然後這一大隊明軍又在村民驚恐和不解的眼神下離去。

明軍離去後,村民們好久纔回過神來,他們看到了那個明軍的大官在破廟裡住了一夜,所以他們很好奇那個明軍大官在破廟裡做了什麼。有人甚至猜測,那個明軍大官會不會在廟裡留下什麼寶貝。於是,帶着好奇和尋寶的村民涌進了破廟中。

然而,廟內,一切如常,沒有任何變化,甚至灰塵還是跟昨日一樣多。

帶着期望的村民在廟裡找了許久,這才確信那個明軍大官沒有留下什麼寶貝在廟裡。他可能只是帶着手下軍隊路過這裡感到累了,所以纔在廟裡睡了一晚。

失望的村民準備回家,突然,有人叫了起來:“柱上有字!”

村民們立刻擠了上去,那柱上真的有字,從上至下有四行,每行都有七個字,看起來好像是一首詩。

村民們人雖然多,可卻誰也認不得這柱上寫的是什麼字,只能幹瞪着眼,紛紛猜想那明軍大官會寫首什麼樣的詩。最後還是村長髮話了,要人去鎮上請田秀才過來。

田秀才是鎮上唯一有功名的士人,不過讀書讀的把眼睛都讀壞了,人離的稍遠些,他就沒法認出對方是誰。對方走近後,也是看的不清楚,要把腦袋湊上去才能看清對方的模樣。

田秀才也聽說了金田村來了明軍,所以一聽有明軍大官在村裡破廟題了詩,立時有些激動要去一觀大官的墨寶,也不談酬勞了直接乘着牛車就趕了過去。

到了破廟,村民們立即將田秀才當成貴賓般迎了進去。

“詩在哪?”

田秀才高度近視,在村民的指引下摸到那柱子邊,模糊的視線中果然有四行字在。

他將腦袋湊了上去,眯眼細看,發現這詩的第一個字是“龍”字,然後是“潛”字。

龍潛?

田秀才心中暗驚,題詩人什麼身份,竟敢用“龍潛”二字?!按住心中驚訝,他逐字逐字看去,一邊看一邊輕聲讀着。

“龍潛海角恐驚天,暫且偷閒躍在淵;等待風雲齊聚會,飛騰**定乾坤.....這...這...這是反詩!”

田秀才失聲叫了起來,他敢肯定,這柱子上的詩就是一首反詩!

“反詩?!”

村長一頭霧水,村民們也是面面相覷,那明軍大官在他們村子的破廟題了首反詩?他要反誰?

“田相公,這還有個名字呢。”

村裡一個年輕人指着這首反詩下的三個小字提醒田秀才。

聞言,田秀才忙湊眼去看,看完卻是一愣:“洪秀全是何人?”

..........

正在回返桂林路上的周士相自然不會想到,他在破廟柱子上所題詩作會讓村民們轟動起來。

那詩的確是反詩,作詩人便是洪秀全。周士相沒有竊將洪天王的詩作據爲己有,他留了洪秀全的名字。但他卻沒有想到,這首反詩日後卻給他帶來了很大麻煩,甚至洪秀全這個名字也成了世人猜測的重點。

無論前世還是今生,周士相從不否定太平天國運動的意義,因爲在他看來,否定太平天國就是否定華夏大地所有無權無勢的普通人。

爲何偉人會贊同太平天國運動,因爲這是被壓迫的漢人唯一能夠奮起反抗的途徑!

爲何有些人要否定太平天國運動,給太平天國大潑污水,因爲他們不希望普通人起來反抗他們。

參加太平軍的都是窮苦人,普通人,用後世的話說都是吊絲,他們勇敢站起來反抗異族殘暴統治,無論他們是否成功,在金田向滿清胡人亮劍那刻,他們是英雄,是漢人的英雄!

後世無數吊絲拼命詆譭太平天國,否定那些敢於抗爭的先烈,真是極其可笑,因爲他們是在否定自己有抗爭的資格,否定自己會改變歷史。

也許,他們是在默認自己就應該被壓迫,被統治。(未完待續。)

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一千六十五章 錢 女人 佩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九百六十五章 媽媽走不得今天無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堅定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攻守 十二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辮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五百八十五章 探馬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一千二十九章 經濟越發達,糧食就越少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秋史冊憑誰作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三百一十五章 以直報怨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八百四十七章 嚇死你們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四百一十四章 唐三水的牛皮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三十一章 捨命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帥做天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公主,自己領悟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戰 八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六百零四章 我投王爺 非投滿清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二百零九章 回去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三十七章 麻煩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請一天假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一百七十三章 攻守 十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