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

一千多顆滿州兵的腦袋嚇壞了耿繼茂,他不顧部將勸阻,不顧尚之信所領的右路軍就在距香山不到十幾裡的寧遠鄉,執意要率兵馬上撤回廣州,結果剛撤到良字鄉就傳來了廣州被太平軍攻破的消息。

頓時,耿繼茂的這支左路軍就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中,更要命的是當日左路軍從廣州出發時只帶了十天口糧,原想是進軍到香山城後從中路哈哈木那裡獲得糧食,哪曾想中路軍竟然已經全軍覆沒,再加上受颱風影響耽擱了幾天,又沒能和右路軍會師,結果導致耿繼茂的軍中只剩下一天糧草。

廣州被佔讓左路清軍幾千人被困在良字鄉進退不得,耿繼茂從未遇到如此情況,他慌了神,不知所措。聞報王府的二管事向榮從廣州來見他,忙立即召見。

向榮帶來的消息使耿繼茂目瞪口呆!

平南王尚之信**而死,王府上下千口被屠戮一空!

兩廣總督李率泰被生擒,其夫人額恩哲被太平軍擄爲營妓!

廣州知府朱國榮被殺!

滿城一夜被攻破,賊秀才縱兵屠了滿城!

這一串的消息把耿繼茂嚇得臉都白了,好在向榮告訴他,靖南王府雖然被太平軍包圍,但大福晉隻身與太平軍大帥周士相談判,獲得對方不破靖南王府的承諾,但前提是耿繼茂必須立即易幟反正。

向榮帶來了兩封信,一封是大福晉石元靈的信,她在信中所說基本與向榮帶來的消息相同。另一封是太平軍大帥周士相所寫,信中明確告訴耿繼茂,限他三天之內馬上易幟反正,否則必縱兵洗劫靖南王府,同時派大兵攻打於他。若耿繼茂願意易幟,則對靖南王府秋毫無犯。同時大明朝廷也將對靖南王委以重用。信中暗示一旦耿繼茂易幟反正,則其在清爲王,在明同樣也爲王。

“這...”

看過兩封信後,耿繼茂失去了反應。他年紀輕輕就襲了父親的爵位,在此之前並不曾得到多少磨礪,南征廣東又是跟着尚可喜打下手,從來沒有獨當一面過,因此他不知如何決定。

靖南藩下一衆部將聞訊趕到。大部分人因爲家小被太平軍控爲人質的緣故,都道既然局面已經這樣,不如易幟反正歸明。也有少數將領卻是不願反正歸明,這些人以都統關棟爲首。

耿繼茂拿不定主意,要諸將都退下,容他好生思慮,只留族叔耿仲德商議。

“叔父以爲侄兒當如何做?”耿繼茂拿不定主意,只能向這位跟隨父親多年的叔父請教。

耿仲德搖了搖頭:“現在局面比當年你爹投海渡金時還要險惡,我也拿不定主意,你自己決定吧。”

耿仲德心下其實是想勸侄兒歸明的。畢竟眼下他們已無路可走,也沒有糧草,耽擱下去,不用太平軍來打,他們自己也得崩潰。但是他畢竟投了清朝二十幾年,眼下南明局面又壞,大清所佔優勢太大,他擔心就算廣州被太平軍佔了,耿家人也易幟投了明,到了南明還是撐不住。耿家到時面臨的就是滅門之禍了。所以他也不敢就勸侄兒易幟,心裡糾結得很。

耿繼茂有些失望,也隱約明白叔父的擔心,他遲疑了一下。問道:“可能找到糧食?”

耿仲德苦笑一聲:“方圓數十里地都叫太平寇堅壁清野了,鎮上沒有糧,鄉間也沒糧,來的時候我就帶人找過,別說糧食了,就是連個活人也見不着。唉。”

聞言,耿繼茂的心立時涼了個徹底,他咬牙問道:“軍中還能撐多久?”

“撐不下去了。”耿仲德猶豫了下,長遠的威脅還是不及眼前來得更壞,他還是拋棄顧慮,低聲道:“是不是考慮下易幟之事?”

耿繼茂默默起身,一言不發,顯是未拿定主意。耿仲德見狀,嘴角一動,欲言又止,終是輕嘆一聲退了出去。

............

當夜,駐在良字鄉外圍的佛山綠營軍營。

“大人,滿州人都完蛋了,咱們何必還要替耿繼茂賣命,他們漢軍平日不把咱們綠營當人看,僅有的一點吃的也都被他們訛了去,再這樣下去,不用太平軍來打,弟兄們餓都餓死了!....大人,弟兄們跟着你出生入死多少年了,你可得給弟兄們條活路啊!”

佛山綠營守備王兆興的帳中,七八個綠營軍官焦慮不安的望着猶豫不決的王兆興,不時還有人提心吊膽的掀起帳簾朝外小心的看上一眼。

“耿繼茂的老婆都叫太平軍抓了,漢軍那幫人的家小也叫人家抓了,他們肯定也撐不住。咱們現在是進不得退不得,耿繼茂那小子也是被嚇破了膽,要不然何以從香山跑到這?大人,別猶豫了,根本就不會有援兵來了,要來早來了,哪裡會這麼多天過去連個影子都見不到的!”

“咱們現在就是籠中的鳥,往哪飛都飛不了。右路尚之信還能往肇慶跑,咱們能往哪跑?往惠州去的路都叫太平軍還有胡明義那幫王八蛋給堵了,咱們根本過不去!大人,你不能再猶豫了,再猶豫下去等到人太平軍殺上門,可就什麼都遲了!”

“太平軍是漢人,咱們也是漢人,屠廣州、屠潮州的是漢軍,又不是咱們,太平軍和咱們算不了帳,大人,要是還有丁點辦法,弟兄們也不會勸你,可如今除了這條路外,咱們還能有什麼路可走!”

“行了,你們都別說了。”

彷徨許久仍下不了決心的王兆興在部下的勸說下終於拿定主意,他緩緩掃視一眼衆人,沉聲道:“你們可和太平軍聯繫過?”

聞言,一衆軍官都是精神一振,一人道:“太平軍的人跟我們保證過,只要大人帶我們過去,就給大人一個千戶,弟兄們也都官升一級,佛山的錢糧還歸咱們。”

“當不當官的是小事,重要的是弟兄們能活下來。”

王兆興再不猶豫,既然太平軍已經承諾了,給出的條件也不差,左右也到這個地步了,難道當真要爲大清死忠到底不成。他當下吩咐部下道:“你們都回去準備,萬不能走漏半點消息,亥時一過,咱們便出營往北跑。要是南海兵敢攔咱們,就衝散他們!”

“大人放心,南海兵這會怕跟咱們一樣的心思呢。姓趙的就是不打算投太平軍,他也不敢攔咱們!”

王兆興的一衆部下一臉喜色,摩拳擦掌便各自興沖沖的下去準備。(未完待續。)

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元清非中國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九章 土匪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身勤王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九百零八章 梅花山 可不訂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寧城破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日子過夠了不成第十五章 錢糧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焚昆明第九百二十九章 官府到底姓什麼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焚昆明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今天無更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永曆番外言 可不訂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六百五十四章 滿州宗室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雲集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七百三十章 總督大人要斬盡殺絕不成?第十四章 勸說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家大帥要做親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一百八十六章 局面 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636章 鐵甲重裝步兵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