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混亂

羅定城中此刻已是亂成一鍋粥,大火將所有人都從夢鄉中驚醒,到處都是救火的百姓,也到處都是驚慌失措的人羣,急於逃命的清兵更是在城中到處狂奔,驚得婦孺尖叫連連。

火勢正如禿子所擔心那樣,已經向民居蔓延開,房舍慘遭大火吞沒、有親人罹難的百姓發出的哭天喊地聲音讓人聽了心碎。

孔國良帶領親兵衝出來後就發現街上已經不通,連年戰亂讓羅定居民的神經一直緊繃着,聽到城中傳來明軍進城的叫喊後,一些平日和清軍走得近的大戶便開始帶着家人往城外跑,以免被明軍清算。結果他們這一跑,頓時帶動了更多的人跑。

無論哪個朝代,中國的百姓都是從衆的,即便知道自己並沒有危險,可看到有人跑,他們也會一樣盲目的跑,何況跑的那些人家都是士紳大戶,這些人在百姓看來都是懂得多,有見識的人,連他們都要跑了,自己個苦哈哈還留着幹什麼。

急於出城的羅定居民在無人組織的情形下攙老扶幼,大包小裹一窩蜂的衝到街上,頓時把不大的街道擠得水泄不通。

“讓開,讓開!”

急於逃出城的清兵爲了活命,露出了兇狠的本色,他們開始屠戮前面的人羣,當一個女子倒在清兵刀下後,人羣炸了窩,你奔我逃的,使得街面上更加的亂,也使原本想殺出條路來的清兵更加無法行動。

城外的鼓聲越敲越響,明軍的喊殺聲也越來越近,孔國良如驚弓之鳥,大驚之下縱馬便往人羣衝去。親兵們有樣學樣,瞬間,人羣被撞開一條豁口,數十百姓連同幾名清兵都被戰馬撞倒在地,踐踏之下哀聲一片。

羅定雖是州城,可只有東西兩個城門,東門那邊顯然是明軍的主攻方向,喊殺聲也大多來自那個方向,西門那邊倒是靜悄悄的,孔國良不假思索便選擇往西門跑。

看到千總大人帶着親兵騎馬往西門跑,一些從營中逃出來的清兵也開始跟着往西門跑。他們大多隻穿着件褲衩,有的人手中連兵器都沒有,慌亂中,不少清兵的鞋子都被踩掉了,光着腳跑在石板路面上揪心痛。

可怕的不是混亂,而是沒有主心骨,眼下看到千總大人的身影,一衆清軍頓時有了目標,不顧一切的跟着千總逃命。往西門去的路上,又有上百名無辜的百姓不是慘遭戰馬踐踏,就是慘死在清軍的刀下。

..........

城中的大火讓城外的周士相也吃了一驚,狂風的呼嘯聲中,他的眉頭爲之緊鎖,他知道,這場大火下來,城中百姓定然死傷慘重,城中房舍恐怕也要燒掉一半。可事到如今,他也沒有辦法去挽救,在決定放火時,他就清楚死在大火下的無辜百姓肯定要比清兵多得多。

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也是無法控制的事,誰也不想發生這樣的事,可如果爲了避免百姓的傷亡而放棄奪取羅定城,周士相也是萬萬不能答應的。

一將功成萬骨枯,那萬骨又豈都是士兵之骨,恐怕平民死得更多。即便幾百年後的二十一世紀,戰爭也無法避免平民死傷,何況這個時代。

周士相儘可能的安慰自己,讓自己放下後世的道德觀,拿起鼓錘又奮力敲了幾十下後,他扔下鼓錘,對一直站在身邊的宋襄公道:“宋先生,我們進城。”

“進城?”

宋襄公猶豫了下,這會進城怕還是不安全,他這個人還是較惜命的,否則當年也不會做出接連轉換門庭的事。但想胡老大他們已經奪得城門殺進城中,這會清軍只怕早就亂了,入城當沒有危險,何必叫周士相小瞧呢,便點頭答應下來。

當下,周士相拿起由雲龍那柄佩刀,牽過大青馬和宋襄公一起往城門而去,到了城門處,就見葛六領着幾個人守在那,沒看到胡老大的身影,宋襄公不由問葛六道:“胡老大呢?”

葛六咧着嘴,一臉不滿道:“大哥領着弟兄們去殺那韃子千總,卻叫我們幾個幹這守門的苦差事,好沒義氣!”

聽葛六說這話,周士相搖了搖頭,城中的清軍其實並不是滿州韃子,而是和他們一樣都是漢人,因此稱呼這些同爲漢人的江西兵爲“韃子”似乎不妥。不過眼下不是糾正他們觀點的時候,也不是爲將來甄別分化做準備的時候,便沒有說什麼,擡眼朝城中看去。

不遠處,密密麻麻擠着一幫百姓正驚恐不安的看着這邊,看他們樣子是想出城,可卻又怕守在城門這邊的葛六他們會殺人,所以在那猶豫不決。

周士相想了想,對宋襄公說了幾句,宋襄公聽後頗是贊同,周士相便牽馬走到那幫百姓前面喊道:“諸位父老,我們是大明羅定胡參將的部下,此次攻打州城,只殺清軍,不傷百姓,因此你們不必驚慌,也不必害怕,更用不着出城,眼下城中雖亂,可我軍已經控制局面,故而你們可以放心回家去,不必聚在此處。”

見周士相一身儒衫,長得像個讀書人,不似城門那邊幾個兇狠,人羣中有個膽大的後生頓時嚷道:“我們的家都被火燒了,哪裡還有家回。”

周士相道:“無家可回的暫且留在此處,有家可回的可以回家。”又道,“留在此處的我軍絕不驚擾,眼下城中火勢正凶,若你們願意也可以自行組織救火,等天亮之後,我軍可酌情給予各位補償,總不會叫大夥衣食無着。”

“你這話可是真的?”

那後生有些不相信,其他人也抱着懷疑的態度,因爲他們發現眼前看到的這幫人可不像是城中喊了半天的明軍,否則何以連個兵仗旗號也沒有的。看那城門口的幾個,更像土匪而非明軍。

周士相也知道一時難以使這幫百姓相信,可解釋起來也太麻煩,正沉吟如何有個好措詞時,趙四海急匆匆的跑了過來,看到周士相和宋襄公,忙喊了起來:“秀才,宋先生!”

宋襄公迫不及待拉過他就問:“四海兄弟,情況如何,胡老大呢?”

趙四海氣也沒喘一下,就指着西邊道:“那韃子千總帶了幫人往西門逃去了,胡大哥怕他們發現不對打回來,就帶弟兄們去追了,怕你們擔心,就叫我回來報個信!”

周士相一凜,忙問他:“那千總帶了多少人往西門去?”

趙四海道:“總有百十號人!”

周士相聽後,扭頭對宋襄公說了句,“宋先生,這些百姓就交給你安置了,我去助胡大哥一臂之力!”不等宋襄公答應,他已翻身上了大青馬,“駕”的一聲便向西門馳奔而去。

“周兄弟(秀才),你不能去!”

宋襄公和趙四海攔不住,急得直跳腳。

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六十四章 清鬼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二百二十四章 僞帝之女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十七章 豪傑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八百九十一章 福臨以爲我死了麼?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長刀比滿州更利第九章 土匪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七百七十八章 滿漢好兄弟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四百六十七章 滿漢一家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三十九章 夫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281章 攻打增城第七百九十五章 非定國負君,君負定國也!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平南王的後事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二百零九章 回去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五十二章 賞格第五百三十四章 威脅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八百五十七章 小爺,你不要命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三十章 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