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

如戰前周士相所設想的最壞情況,清軍在攻城不克後改以圍城。爲了達到徹底圍死太平軍的目的,尚可喜回到廣州後即又從廣州及各府縣徵調數千清軍至新會,統一交由世子尚之信和都統班志富指揮,並強徵上萬民夫在短短數天內構建了針對新會城的包圍圈。

尚沒有和清軍大規模野戰能力的太平軍只能每日看着對面的清軍修築圍城工事,看着一座座箭樓、一道道籬笆、一座座軍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新會四周。在此過程中,太平軍不是沒有試圖阻止清軍,但在連續兩次夜襲失敗,平白損失數十人後,養傷的周士相下令各部不得再自行出城作戰,未得他的命令,若有一兵一卒出城,唯所部主官是問!

尚可喜回廣州前親自對圍城做了部署,以其本部漢軍鑲藍旗圍東門,靖南藩下正黃旗漢軍並一部分綠營圍南門,參將胡國立領督撫標兵並一部分綠營圍北門,其餘綠營兵馬則在總兵林善志統帶下包圍西門。

清軍的包圍圈足有三道防線,每道防線都設施齊全,一萬多清軍分佈防線之中,切斷了新會與城外的一切聯繫,導致城中太平軍對外界情況一無所知。

隨着包圍的時間變長,城中雖未出現斷糧情況,但是用於生火的木材卻變得緊張起來,太平軍開始拆卸城中房屋,爲的只是取出建築的木料用於生火。

清軍方面,從廣州調派的糧草物資源源不斷,更有兩萬多民夫青壯供驅使,江上又有廣東水師待命,除了無法攻克新會堅城外,清軍在許多方面都佔了上風,也佔盡優勢,此也是尚可喜決定圍城的最大本錢。只要太平軍沒有援軍來救,圍到最後,贏家一定是清軍。

清軍包圍圈構建後不久。從廣州調來的數十門火炮終是到達,在集中火炮對城牆進行轟擊不果後,清軍不再炮擊城牆,只隔三差五向城中開炮。相對應的城中太平軍也不間斷向城外炮擊,可雙方的炮擊效果都有限,打了幾次後,都知這種炮擊沒有任何意義,雙方不約而同的停止了這種無用功。

爲了以防萬一。尚可喜親筆向肇慶總兵許爾顯發去急令,命其對高州方面嚴加監視,抽調兵馬駐防羅定,務求不使高州明軍東進一步。

只要高州李定國部不動,廣州方面對圍困新會就沒有擔心,廣東境內雖還有另外幾股明軍,但無論是兵力還是裝備都遠遠落後於高州李定國部,這些明軍也多處沿海地域,所佔不過水師之利,真正陸上戰鬥清軍是不怕的。倘使這些明軍真的前來解救新會太平軍。倒是廣州方向樂於看到的。新會城下用於圍城的上萬清軍攻不了城,但要殲滅這些個南明雜牌卻是不費吹灰之力。

事態的發展也讓廣州方面安心,圍城一個多月,除雷州境內有明軍試圖攻佔州縣,揮師東進外,其餘地方的明軍都沒有活動跡象,而最讓廣州方面擔心的高州明軍更是一點動靜沒有。種種跡象證明,困守新會的太平軍不折不扣就是一支孤軍,甚至是不是爲南明小朝廷所接納都是一個問題。

沒有了後顧之憂的清軍終於在六月19日,也就是圍城的第49天向城中射進勸降書。得到的卻是周士相親筆所寫的八個大字——“漢家兒郎絕不降虜!”

六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圍城的第53天,清軍向新會城發起了一次試探進攻。此次進攻由漢軍旗副都統王國輝指揮,用於攻城的主力仍然是綠營。只有少量旗兵配合。

清軍是黎明時發起的進攻,進攻的方向不是之前的東門,而是南門。但南門上的太平軍顯然對此早有準備,城上守軍據險頑抗,危險時刻,近衛營小旗陳默帶人用繩子吊下城反擊攻城清軍。毀去清軍用於攻城的雲梯一百多架,盾車六輛,迫使清軍不得不放棄此次進攻。

王國輝見強攻無效,反折損兵員物資無數後,經請示尚之信和班志富,命令清軍用布袋盛土堆積爲牆,載木成柵,輔以挨牌作掩護,利用漢軍旗鳥銃射殺太平軍,暗中組織民夫挖掘地道,試圖掘地入城。

城內太平軍通過城中監聽地下動靜的大缸察覺到了清軍意圖,立即組織人手在城中挖掘了一條同城牆平行的深溝,此深溝寬一丈有餘,深卻達兩丈多,換成後世計量單位,即寬三米多,深達七米。

深溝挖好後,周士相即下令待清軍所挖地道一旦通入城中,便以水淹,水淹不奏效就以新近趕製的震天雷轟殺,兩側銃手射殺,兩法都不奏效,便由各營組織士兵下溝肉搏,無論付出多大犧牲,也絕不使清軍一兵一卒由溝中冒出!

由於太平軍防備得當,從地道潛入的清軍還沒有露頭,就被突然扔進的震天雷炸傷大片,餘下清軍衝出來後卻發現身處深溝之內,前後左右都沒有攀爬的地方,只能困在溝中不得動彈,而深溝兩側卻有拿銃的太平軍對他們射殺,一番垂勞掙扎後,清軍無奈丟下數百屍體倉促退去。

從地道奪城不得後,爲發泄心中憋屈,尚之信命令東西兩座炮臺再向城中炮擊,周士相命令城頭炮手開炮反擊後同時高賞懸格,“有能出城奪清軍炮臺者,人賞銀五十兩。”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一次又是近衛營小旗陳默帶頭組織了一隊80人的死士,趁着深夜從清軍開挖的地道潛入清軍大營地下,經一個時辰的挖掘後終是打通地道,隨後80名太平軍勇士在陳默的帶領下人手兩枚震天雷,一路不停轟殺清軍並放火。

深夜之中,清軍不知太平軍來了多少人,又被震天雷轟得暈東暈西,加上到處起火,一時顧不得攔阻止潛入的太平軍,使得陳默等人成功撲至清軍東、西兩座炮臺,引燃清軍炮臺儲備火藥,當場炸燬大小火炮三十多門。

回城之後經清點,出城的80名勇士只剩36人。此教訓也讓清軍徹底堵死所掘地道,也息了掘地入城的心思。(未完待續。)

第九百四十八章 擁清伐明 上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五百零二章 曲靖慘案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五百六十章 首級換肥豬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292章 漢軍旗的後悔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二百五十二章 移駕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來亨誤我大事!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秋史冊憑誰作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二百六十四章 寵妾第九百五十四章 皇帝可以換 士紳不能倒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六十四章 清鬼第八百一十五章 殺豬傳統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七百三十九章 陰兵過道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三百九十七章 本官對不起大清第一千三十七章 逐滿歌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五百六十章 首級換肥豬第九章 土匪第十五章 錢糧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選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七百六十二章 舅哥第九百二十二章 造化弄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馬鷂子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家大帥要做親王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獄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