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荀彧論治

荀彧沉默了片刻,微微欠身。

“陛下有詔,臣自當奉行。只是臣於度田的態度未必與陛下相同,是以一直未敢發聲。”

“你什麼態度?”劉從容不迫,卻不容拒絕。

荀彧緩緩說道:“兼併是動亂之源,臣深惡之。臣之祖父淑在世時,產業每增,輒以贍宗族,不使財富積於一人之手,使子孫耽於安逸,又引人覬覦,徒招禍殃。”

劉協心中一動。“你家現在有多少土地?超額嗎?”

“按照朝廷的標準,自然是超的。如果推行度田,大概要交出一半左右。”荀彧不緊不慢地說道:“這些超額土地的產出大致相當於臣一年的俸祿收入。”

劉協笑了。

他明白了荀彧的意思。

荀家的確多佔了一些土地,但這些土地並不是他反對度田的原因,他隨時可以交出來。

既然如此,他反對度田就不是出於私利,而是另有原因。

這些原因,他也清楚,無非是兩種:一是不贊成急功近利,強行推進度田,以免生變;二是度田雖然是應該的,但直接剝奪多佔的土地形同搶劫,與王道背道而馳。

畢竟不是所有人的土地都是強佔來的,甚至可以說,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土地是合法所得。

朝廷說沒收就沒收了,還談什麼王道?

長安論講時,就有人提過這樣的觀點。如果朝廷這麼幹,等於鼓勵懶人,打壓勤儉。會有很多人不再耕作,沒錢就賣地,反正過一段時間朝廷又要度田,到時候土地又回來了。

這個道理看似有理,實則荒唐。

但執行時,卻有可能變成真的荒唐。

劉協前世也讀過一些書,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方政府層層加碼,級級歪樓,把中央的惠民政策變成形式主義還是輕的,變成禍民手段更是家常便飯。

這也是他一直沒有強行度田的原因之一。

但他沒想到荀彧也會這麼想。

他從來沒有期望畢其功於一役,以運動的方式推行度田。

討論,發酵,配合着教化普及層層推進,發動民衆的力量,以滴水穿石的韌勁推行度田,纔是他的指導原則。

身爲當世智者,又有荀文倩時時爲他傳遞消息,不時還直接聯絡,荀彧應該最能理解朝廷用意的人,怎麼還會有這樣的誤解。

是我的步子太大了,還是他賴在原地不肯向前走?

劉協沉吟着,氣息有些重。

荀彧看在眼裡,心中明鏡也似,卻不說破,繼續說道:“陛下,臣贊成度田,但臣不贊成滿足於度田。治國當治本,如果不能解決兼併產生的原因,就算現在均貧富,不出三十年,兼併又將成爲痼疾。”

劉協收回思緒,打量着荀彧。“如何才能治本?”

“輕徭薄賦,以工商富民。”

劉協來了興趣,向前挪了挪,示意荀彧說得詳細一些。

荀彧給劉協算了一筆賬。

輕徭薄賦是老生常談,很多人都說過,不能說沒用,但用處有限。

畢竟宮裡宮外、朝堂地方有那麼多官吏要養活,必要的開支難以減免。更可怕的是戰爭的消耗巨大,一旦遇到規模大一些的戰爭,正常的賦稅無法滿足消耗,就只能加徭增稅。

本朝年景最好的時候,一年的總賦稅是八十億。刨去地方開支,上交朝廷的四十億。發完相關官員的俸祿,最後還能剩二十億結餘。

二十億看起來不少,但開支也大,比如賑災,比如戰爭。

而這兩者又常常是聯繫在一起的。

所以風調雨順的時候,日子還過得不錯。一旦出現災情,而朝廷又賑濟不及時,就有可能形成叛亂。有叛亂就要出兵平叛,戰爭接踵而來。戰爭打亂了秩序,導致賦稅降低,又會激起更多的民變。

所以這是一個死結,基本是無解的。

這時候,就必須加上第二條:以工商富民。

以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創造機會,讓百姓有更多的機會致富,就算遇到災情,也不至於一下子赤貧,不得不賣田賣房,直至鋌而走險,朝廷的壓力就會大減。從另一方面來說,百姓富了,朝廷的賦稅也增加,賑災的能力也會提高。

壓力小了,能力大了,社會自然更穩定。

所以,度田只能治標,富民才能治本。

“陛下減省宮室,是節流,鼓勵工商,是開源。兩者並舉,王道必興。至於度田,反倒不必急於一時。多則二十年,少則十年,工商興,則田不度自平。”荀彧躬身再拜,言語懇切。“臣願陛下多些耐心,垂拱以待王道。若陛下以爲臣言可採,臣願書於簡帛,公佈天下。”

劉協反覆考慮了一陣,點了點頭。

雖然他不完全贊同荀彧的意見,但他對荀彧的態度很滿意。荀彧的想法也許和他不一致,但荀彧在努力地向前走。

這正是他對荀彧的期望。

一步到位是不現實的,只要他能主動地向前走,總有成功的機會。

“既是論講,自然是各抒己見,本不必與朝廷意見一致。”劉協緩和了語氣。“論講之初,我就說過,這次不由朝廷定正誤,而是由天下人論是非,由後來者評高下。縱使朝廷有不同意見,也不會強人所難,而是公平論爭。”

荀彧笑道:“陛下胸懷廣闊,臣自然是敬佩的。只是臣身受重任,不得不慎言慎行。”

劉協也笑了,淡淡說道:“令尹爲朝廷着想當然是好事,但該發聲的時候還是要發聲。要不然,會有人以爲令尹戀棧,明哲保身,有所腹誹而不宣諸於口。”

荀彧神情一變,有點尷尬。“陛下所言甚是,倒是臣失誤了。”

劉協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又重新拉回了主題。“對朝廷將取冀州,令尹可有高見教我?”

“不敢。”荀彧說道:“陛下用兵如神,自有章法,不必臣置喙。臣但盡力爲陛下籌措糧草,不負陛下所託。”

“一點意見也沒有?”

“要說意見,臣倒是有八個字,敢請陛下斟酌。”

“哪八個字?”

“攻城爲下,攻心爲上。”荀彧解釋道:“田豐剛正,審配專權,都是寧折不彎之輩。這是冀州人的可貴之處,亦是冀州人的難治之處。陛下若能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則冀州將爲陛下肱股。若陛下一意以力服之,如秦之滅趙,則冀州將爲陛下心腹之患。”

第558章 書生無用第986章 不讓鬚眉第452章 望西北第650章 與時俱進第590章 少年孔明第314章 明爭暗鬥第264章 意外不斷第1194章 長沙船政(大雄2020打賞加更)第817章 喜相逢第888章 見微知著第579章 傾家相助第195章 人心尚在第565章 意外收穫第1075章 分科取士第606章 常人之見第963章 冷熱不均第934章 獻俘大典第278章 沙陵湖畔第1174章 量入爲出第438章 撮米爲山第1051章 呂布歸來第1051章 呂布歸來第358章 半邊天第844章 同心協力第796章 兔死狐悲第67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331章 半渡而擊第1005章 不問動機第979章 正中下懷第551章 中山甄氏第28章 弱肉強食第256章 天子來了第669章 投桃報李第951章 責無旁貸第787章 心病難醫第153章 人各有志第492章 就怕你不來第234章 天作之合第422章 似是而非第778章 君子運勢第12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求推薦,求支持!)第746章 思想工作第472章 新勢力第1014章 水到渠成第149章 姍姍來遲第399章 執子之手,風雨同舟第288章 義利難全第398章 雪中送炭第1129章 自知之明第30章 逼宮第63章 奪旗第656章 曳尾於塗第405章 迎難而進第975章 文武並用第887章 舊習難改第729章 宴無好宴第1181章 欲擒故縱第977章 平地起風第173章 一見如故第689章 新時代第456章 韋端父子第1082章 圍三闕一第1187章 陳年舊事第181章 糊塗之人(亂武三國打賞加更)第386章 相見恨晚第769章 機不可失第586章 陰差陽錯第529章 歪打正着第557章 今非昔比第816章 四十不惑第842章 洛陽殘煙第562章 文明融合第1091章 好人劉璋第210章 朕在大氣層第255章 高處不勝寒第967章 別開生面第979章 正中下懷第11章 士孫瑞第254章 古今之變第995章 家醜不可外揚第587章 窮途末路第700章 背後一刀(菩提打賞加更)第662章 要他何用第428章 似拙實巧第56章 做秀(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460章 幽州之變第630章 千里而來第817章 喜相逢第383章 事有緩急第77章 機會送上門第1052章 南陽之富第1094章 壯心未已第1137章 吾往矣第160章 暗流涌動第241章 見機而作第805章 主動請纓(菩緹打賞加更)第366章 釜底抽薪第251章 新年遠征第504章 聽你的(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350章 張遼衝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