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釜底抽薪

荀彧含笑不語。

荀諶看得真切,有些惱怒,壓低了聲音說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荀彧咳嗽一聲。“兄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你爲什麼來河東?難道只是爲了看看我?你應該清楚,我決定不了朝廷的態度,也救不了袁譚。你若想完成任務, 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長安,與天子面談。”

“你也……決定不了?”

“天子意志堅定,又有重兵在手,沒人可以左右他。”

“那你還死心塌地的爲他效力?”

荀彧轉頭,打量着荀諶。“那是因爲我們的目標一致,分歧只在手段不同。”

“僅此而已?”荀諶語帶不屑的追問道, 想了想,又補了一句。“文若,你倒是越來越謙遜了。”

荀彧嘴角輕挑,擡頭看向遠處。

兄弟之間,他豈能不知荀諶此刻的心情。說他謙遜是假,說他軟弱是真。荀諶覺得他步步後退,不復當年意氣,有失黨人風範。

這也許是事實。

在河東履職幾年,他的變化肉眼可見,毋須荀諶提醒。

但他不覺得這是軟弱,反倒覺得這是成熟。

他也許不再意氣風發,但他依然是胸懷大志的黨人,甚至更加堅定,也更加心懷希望。

“兄長,不見高山, 不知己卑。不見大河,不知己狹。去長安吧, 見一見高山大河,你也會謙遜起來的。”

荀諶眉心微蹙, 欲語又遲。

轉眼之間, 許靖三人的文章就發了七八篇, 討論的問題也越來越深入,甚至有漸漸學術化的傾向。

有些微言大義,連劉協都不怎麼看得懂了。

這顯然不是劉協想要的結果。

就在他考慮如何調整討論方向的時候,樑相程昱上表,介紹了黃猗在樑國組織防汛,利用工地上的空閒時間教將士和百姓認字,並順勢推廣度田的事蹟。

劉協看完,正中下懷,隨即讓人寫了一篇文章,送到印坊,要求排版發行。

題目很直白,甚至有些淺陋。

誰是民?

文章開宗明義的提出了問題:“不與民爭利”中的“民”究竟指的是誰?哪些人是民,又是哪些人與民爭利?

文章並不長,但是問題很犀利。

文章送到書坊後,負責審稿的許靖當時就犯了難。

這文章發不發?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書坊都是天子授意建的,天子讓他們暢所欲言,你們卻不讓天子說話, 哪有這樣的道理。

那發了之後,會有什麼影響?

這也不難猜。這本來也不是什麼難解的問題, 只不過之前絕大多數人不懂這些, 沒有機會發聲,而真正懂這個問題,又願意爲他們發聲的人少而又少。

作爲民的主體,庶民一直是沉默的大多數。就算朝廷有什麼惠民的詔書,他們也看不懂,只能聽由官吏和豪民解釋。

可是現在情況不同了,別的地方不敢說,至少關中、河東一帶識字的百姓很多。不敢說人人識字,一里之中總能找出幾個識文斷字的。

如果家裡有十歲上下的孩子,甚至自家就能解決閱讀的問題。

只要這個文章寫得淺白些,沒那麼多生僻字,用太多的典故。

而爲了降低成本,提高印行的速度,邸報發行的文章不能太深奧是基本要求,否則找不到對應的字模,根本印不出來。

而這篇文章寫得尤其淺白,幾乎都是大白話,但凡讀過一年書的人都能通讀下來。一旦發行,要比許靖三人的文章更容易傳播,影響自然更大。

這三人都是論戰的老手,自然清楚其中利害。

來敏惱羞成怒,直言這篇文章居心叵測,其心可誅,和當初張角用《太平經》蠱惑百姓如出一轍。這篇文章一發,說不定會引發民變。

所以,不能發。

這當然是氣話。

雖然文章沒署名,但誰不知道這是天子授意的。你不發,信不信天子明天就撤了我們三個,換上聽話的人?

到了那時候,只怕失去發聲機會的是我們。

畢竟我們雖然會寫文章,卻不會印文章。

反覆考慮之後,來敏想出了一個辦法。刊發這篇文章的同時,他們也寫幾篇文章,論述一下民這個概念的由來,進行對衝。

我進行學術討論,總沒問題吧。

雖然覺得意義不大,但許靖還是接受了來敏的建議,任務也就順理成章的交給了來敏。

第三天,新鮮的邸報發行,上面有兩篇文章。

一篇是沒署名的《誰是民?》,一篇是來敏的《論民之義變》。

邸報發行當天,就成了太學的熱鬧話題。

相比之下,來敏的文章學術性更強,也更受四方學子的歡迎。他們紛紛表達對來敏的敬佩,能用如此淺白的文字,引經據典,將民這個字的古今之變說得清清楚楚,實屬不易。

搞清了這個字義的古今異同,讀書時遇到的一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一些看起來互相矛盾的經義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誰是民?》這篇文章的影響遠遠不及,一是語言過於直白,不夠典雅。二是不什麼學術含量,通篇大白話,就是對民的範圍做了一個簡單的劃分,按不同的標準分成不同的說法而已。

這些我都知道,還要你說?

也有人對這篇文章憂心沖沖,覺得有故意生事之嫌,但聲音太小, . 很快就淹沒了。

可是隨着邸報發行的範圍推廣,形勢迅速逆轉。

首先是在京兆,隨即又迅速擴展到扶風、馮翊。很多普通百姓讀完這篇文章後,自然而然的問了一個問題。

有多少人是庶民、貧民,有多少人是豪民、富民,我是哪一種?與我爭利的又是誰?

首先排除一點,現在說與民爭利的是天子,根本沒人信。

別說天子生活儉樸,連宮殿都捨不得修,皇后、貴人們都擠在一個殿裡。就算天子生活好一些,他一個人又能吃多少、用多少?

朝廷大部分的消耗還是各級官員吧,僅就人數而言,他們的數量就要比天子一家人多幾百倍。

再然後就是很多人平時接觸得最多的鄉里豪民、富民,這些人仗着家世或者朝中有人做官,佔着大量的土地,抗拒朝廷度田,卻不肯交他們應交的賦稅,想方設法的轉移到普通百姓的頭上。

這些人不僅數量更多,而且近在眼前,是實實在在的例子。

那麼,問題來了,是誰喊着“不可與民爭利”的口號,卻爲這些與民爭利的人發聲,極力反對朝廷度田?

第693章 東西有別(菩緹打賞加更)第595章 百年樹人第209章 荀彧進諫(玄清竹打賞加更)第902章 惹不起第400章 關羽來也第1111章 白髮搔更短第1214章 似異實同第179章 軟硬兼施第848章 後繼有人第691章 醫不自醫第1038章 今非昔比第403章 君臣兄弟第505章 欲擒故縱第246章 寶刀未試第604章 勢不由人第730章 說文解字第786章 上善若水第135章 唯快不破(第五更)第125章 機會難得第1031章 南陽太守(玄清竹打賞加更)第533章 不甘落後第74章 橫吹辭第480章 三人行第1013章 一以貫之第672章 曹操來也(菩緹盟主加更)第792章 兒女心思第165章 殺人誅心第825章 遺臭萬年第981章 新朋舊友第1218章 上善若水第828章 老宅昏鴉第1034章 尋根問底第1145章 開誠佈公(求月票!)第130章 凶多吉少第130章 凶多吉少第916章 代不如人第953章 順勢而爲第565章 意外收穫第99章 行到水窮處第55章 賈詡的復仇第113章 親離第294章 循序漸進(亂武三國盟主加更)第460章 幽州之變第90章 各進半步第338章 困獸猶鬥第637章 一場空第1072章 道術異同第141章 老謀深算第50章 大漢第一捧哏第646章 兒女情長(玄清竹打賞加更)第839章 生逢其時(求保底月票!)第543章 演習第219章 明爭暗鬥第79章 接戰第396章 思維誤差第913章 郭氏女王第143章 一場空(江山不夜千山雪盟主加更)第712章 王者之師(菩緹盟主加更第五)第423章 無論東西第92章 再給你一個機會第754章 衣食爲先(大難2020打賞加更)第252章 人無完人第741章 積極響應第767章 棄虛求實第162章 君臣共勉第406章 如日中天(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489章 緩緩圖之第638章 悍鬼本色第372章 老謀深算第757章 根深葉茂第467章 潤物無聲第271章 翻雲覆雨第815章 見面禮第911章 關心則亂第1117章 勢如破竹第325章 高順夜襲第981章 新朋舊友第421章 他鄉遇故知第221章 寵辱不驚第1243章 志於道,遊於藝第738章 以退爲進第860章 思維定式第94章 臥談第705章 遠方風景第230章 無米之炊第1254章 預防爲主第913章 郭氏女王第1253章 北軍凱旋第258章 白波諸將第688章 不破不立第856章 兩害相權第365章 算無遺策第1203章 君臣同心第693章 東西有別(菩緹打賞加更)第1094章 壯心未已第968章 真正高手第55章 賈詡的復仇第263章 繼之以禮第436章 喜憂參半(隨野∮星痕打賞加更)第1050章 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