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除惡務盡

有那麼一瞬間,劉協幾乎裂成兩半。

一半的他直欲拍案而起,戟指大罵。

千防萬防,防不勝防。

一半的他輕聲嘆息。

這纔是朝堂,哪有什麼純臣、孤臣。

被人奉爲漢室最後一個忠臣的荀彧也不能例外。

當然,現在說荀彧結黨還爲時爲早。

就算荀彧要結黨,也是與張喜等關東籍大臣結黨的可能性更大,與裴茂結黨的可能性有限。

否則裴茂也不會說得這麼坦蕩。

迅速權衡了一番後,劉協恢復了冷靜,若無其事地說道:“若依令君之見,委任使匈奴中郎將,平定匈奴叛亂,令君可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臣有兩個人選。”

“誰?”

“一是故涼州刺史、魏郡太守,漢中人張則。張則爲官多年,多在邊郡,深得羌胡之心,廉而有威,人稱臥虎。若能以他爲使匈奴中郎將,持節監美稷,不僅邊塞可定,亦能收漢中人之心。”

劉協轉身記下張則的名字,命人去調取張則的履歷,又道:“還有一個呢?”

“虎賁中郎將宋果。他的武藝、能力,陛下親眼所見,毋庸臣多言。他之前曾任幷州刺史,對北疆的形勢也熟悉。如今受陛下器重,引爲近臣,忠誠有目共睹。”

劉協雙手抱在腹前,想了想,覺得裴茂所言有一定道理。

人無完人,宋果的確不是一個出類拔萃的將領,但裴茂的幾點理由都是事實。

如果真要派一個人擔任使匈奴中郎將,宋果還是能勝任的。

至於裴茂推薦宋果,是不是有向關中人示好的成份,就不能拿到檯面上來說了。

心裡有數就好。

見天子頻頻點頭贊同,裴茂心中歡喜,語氣也輕鬆了些。

劉協揮揮手,示意一旁的侍郎退下,左顧右盼,卻不說話。

裴茂見狀,示意裴俊退到一旁。

“令君父子忠勤,朕甚是感激。”劉協說道,神色凝重。

裴茂連忙行禮。“陛下言重了,這是臣等所當爲。”

劉協一聲輕嘆。“有一句話,朕想聽聽令君的意見,還望令君直言相告。”

“臣不敢當。請陛下示下,臣當竭盡所能,爲陛下解憂。”

“對衛氏、範氏的處理,你有何看法?”

裴茂心裡咯噔一下,驟然緊張起來。

真正的考驗來了。

他之前就因爲對衛氏、範氏有偏袒的嫌疑,遭到士孫瑞等人的嚴厲批評。

士孫瑞刀下留人,放了衛氏、範氏一條生路,天子一怒之下,將士孫瑞免爲北軍中侯,並因此與公卿僵持數日,可見他欲殺衛氏、範氏立威之心甚熾。

此刻突然問起此事,莫不是心有不甘,想再起波瀾?

一個回答不慎,不是引起殺戮,成爲河東罪人,就是讓天子對他的忠誠有所懷疑,之前積累的好感毀於一旦。

不管是哪種結果,對他來說都非常不妙。

裴茂的額頭沁出了冷汗,被城牆上的風一吹,遍體生寒。

劉協微微側身,用眼角的餘光打量着裴茂,眼中閃過一絲寒意。

你不是想要機會麼?朕給你一個機會,看你能不能接得住。

士孫瑞先斬後奏,放過了衛氏、範氏,迅速緩解了形勢,卻也留下了隱患。

以平叛爲機,打擊一批河東大族的計劃無疾而終。

河東大族獻糧,解決了當前的糧食短缺問題,可這只是一時權宜之計,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土地還在他們手中。

他沒有堅持之前的計劃,只是順勢罷免了士孫瑞,有兩個原因:

一是大量人口的流失使土地的缺口暫時沒那麼嚴重,拋荒的土地足以安置即將招撫的白波軍,所以沒必要在很多大臣都反對的情況下一意孤行,激化矛盾。

二是士孫瑞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並不是主觀上有意抗詔,而是他覺得這麼做最有利。

簡單地說,就是他的動機是好的,只是選擇了另一種方法。

堅持追究士孫瑞的責任,只會讓老臣們心寒,不如順手推舟,解決另一個問題,延滯大臣們爭奪的計劃。

但土地的問題還要解決,哪怕不那麼迫切。

本來他打算讓荀彧來衝鋒陷陣,既然裴茂與荀彧關係這麼好,又極力推薦荀彧,他不介意將裴茂也綁上戰車。

聞絃聲而知雅意,裴茂一下子聽出了其中的危險。

劉協並不着急。

他有足夠的耐心,哪怕裴茂最後選擇放棄,他也一點不意外。

相比之下,如果裴茂不假思索的答應,他反而會猶豫。

劉協轉頭,看到了遠處有些失魂落魄的楊修,招招手,叫過蔡琰。

“他有事?”

“可能是想請見吧。”蔡琰含笑說道:“臣正好遇見,說了幾句閒話,還提到了陛下的那句詩。”

“哦?”

蔡琰看看裴茂,將楊修續的詩吟了一遍。

裴茂在一旁聽着,心中不免焦灼。

楊修的詩裡透着強烈的功業心。如果天子給他機會,他會毫不猶豫的抓住。

裴茂暗自嘆了一口氣。

他沒有什麼選擇的機會。他不願意,天子立刻就會拋棄他,選擇其他人。

待蔡琰走開,裴茂說道:“陛下,臣以爲,北軍中侯宅心仁厚,不失爲謀國老臣。只是衛範謀逆,影響極壞,如此處理,不足以警戒人心,尚須陛下再頒嚴詔,除惡務盡,以示朝廷律令不可輕犯。”

劉協眉梢輕挑。“如此,會不會適得其反,使河東形勢又生事端?”

“不然。”裴茂搖搖頭,一本正經地說道:“理政當寬嚴相濟,只要用心正,執法平,無偏頗之心,縱使嚴苛,亦是懲惡保民,毋須顧忌太多。若瞻前顧後,一意委曲求全,反倒會讓宵小之輩心生妄念。”

劉協滿意地點點頭。“聽令君一言,朕勝讀十年書。如此,便請令君與荀彧參詳,儘快拿出一個方案來,使河東成爲首善之地。”

他一聲嘆息。“河東乃三代龍興之地,只是戶口太少,租賦有限。朕不敏,素無恩德於河東,又豈能連累河東士庶,與我共苦。”

裴茂松了一口氣,躬身領命。

“陛下何出此言,河東雖不富庶,卻是京畿所在,願竭孤忠,誓與陛下共進退。”

第1249章 輕重權衡第98章 壁上觀第426章 反其道而行第1176章 反將一軍第1154章 當時之學第590章 少年孔明第11章 士孫瑞第88章 無家可歸(玄清竹打賞加更)第890章 巧舌如簧第945章 在所不辭第182章 盤根錯節第429章 急先鋒第353章 臨陣而怯第1107章 順藤摸瓜第852章 趨利避害第861章 不同意見第382章 運籌帷幄第380章 飛來橫禍第187章 用人不當(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029章 口無遮攔第567章 寄語來者第942章 老奸巨猾第1215章 遠方來信第940章 以身證道第644章 不學禮,無以立第851章 無路可退第191章 同病相憐第1096章 分科取士第926章 自欺欺人第360章 神醫華佗第768章 人各有志第325章 高順夜襲第631章 今非昔比第139章 餘波未平(鶴舞白沙打賞加更)第734章 百川歸海第766章 與時俱變第1028章 興亡繼絕第871章 難當大任第788章 破釜沉舟第760章 士別三日第808章 同病相憐第373章 順天應人第523章 決戰(六)第510章 五指成拳第496章 虛晃一槍第1246章 百無一用第1252章 弄巧成拙第701章 深不可測(穿越回原始打賞加更)第385章 有容乃大第1250章 欲速則不達第647章 孟軻真傳第532章 遠慮近憂第1241章 異鄉舊知第1148章 滄海一粟(求保底月票)第293章 釜底抽薪第962章 別有所圖第278章 沙陵湖畔第420章 初來乍到第610章 攻守異勢(玄清竹打賞加更)第268章 集思廣益第341章 勇怯有別第219章 明爭暗鬥第1159章 事出反常第307章 何去何從第347章 羅馬商人第928章 死有餘辜第360章 神醫華佗第391章 天子賽馬第698章 君臣交易第1062章 趙溫歸來經994章 難兄難弟第640章 順水推舟第1191章 功曹桓階第1056章 天有多高第844章 同心協力第196章 異曲同工第716章 見面禮(菩緹盟主加更第七)第86章 放熊歸山第809章 善始善終第702章 學而時習之第601章 狐假虎威第166章 賈詡獻計第798章 雷霆雨露第436章 喜憂參半(隨野∮星痕打賞加更)第957章 下車伊始第1201章 順水推舟第156章 自取其辱第709章 殺心自起(菩緹盟主加更第四)第788章 破釜沉舟第6章 老臣楊彪第821章 有意爲之第640章 順水推舟第463章 名與實第929章 後生可畏第113章 親離第311章 呂布衝陣第656章 曳尾於塗第602章 漢家之禮第1069章 禍伏相依第725章 衆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