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徽兵回鄉

“匈奴大單于爲何給哀家送禮?”王娡有些驚愕。

“呃……是爲了……爲了……”田蚡將田榮的話完完整整敘述了一遍,只是隱瞞了他們是在劉陵公主府碰面的事實。改說是在長安城外的一座酒肆裡。

王娡沉默不語,田蚡好像乖巧的貓兒一般坐在王娡旁邊不說話。他知道姐姐只是在思考,這個時候的她最忌諱別人打攪。

“這筆生意做得。”良久,王娡才緩緩的吐出兩個字。

“姐姐,他們可是要搶掠邊關……”田蚡大駭,他還以爲王娡會反對。現在他的富貴完全系在姐姐身上,王娡的話對他來說便是聖旨。可他有些不明白,王娡爲什麼會答應匈奴人的要求。

“邊關離長安遠着呢,那個叫做田榮的說得對。匈奴人搞些事情出來,皇帝纔不得不重用你。咱家的人才能把握權柄,不然朝廷這樣平安無事下去。皇帝必然會開始改革,而改革的矛頭便是對準內外戚勢力。到了那個時候,你這個丞相怕也是做不了多久。”

太皇太后控制了大漢近二十年,這是一個很壞的榜樣。在她的前面,還有一個更加厲害的女人——呂雉。她差一點讓大漢江山,改了姓氏。

王娡決意做第三個女人,第三個掌控大漢江山的女人。內心中她很懼怕太皇太后,可她也很羨慕太皇太后。

那種問鼎江山的快感,讓她心情很舒暢。而控制朝堂,就需要控制羣臣。控制羣臣,就需要有個自己人做丞相。田蚡的相位便是這樣來的,可憐這位弟弟還不瞭解她的野心。

裝了幾十年,裝得太像了。扮豬時間長了。別人便會真的以爲你是豬。可他們卻沒有看見,這隻憨厚的小豬實際上嘴裡長着尖牙。一身更是銅皮鐵骨,是森林中令人畏懼的對象。

劉徹趁機在快樂中,他不知道自己的母親正在出賣這個帝國。

一夜之間,朱買臣,王朝。邊甲入獄。許青與莊青翟在獄中畏罪自盡,兩位老匹夫終於爲自己當年陷害王臧趙綰付出代價。

劉徹對兩個人恨之入骨,不但幹掉了這兩位冤家。還同時廢除了他們的爵位,子孫罷爲庶人。就連當年賜給的封地也下旨褫奪。

這件事幹的很過分,實際上是非常過分。劉式家族企業大漢公司成立這麼多年,這種嚴厲的懲罰還是破天荒第一次。可見劉徹心中,對他們兩個人的怨念之深。

“趙禹是個能人吶,一夜之間便將案子辦到這種程度。朱買臣,王朝。邊甲這些人。平日裡看着道貌岸然,沒想到私底下居然如此不修私德。欺世盜名陷害忠良,甚至還有縱容家人,搶男霸女的事情。

你們平日裡也是這樣的麼?張湯有一點事情,你們就揪着不放。現在你們說說,這三個大逆不道之徒,究竟應該怎樣處置。”

劉徹的聲音迴盪在宣室中,前幾天還沸沸揚揚的像一羣麻雀似的朝臣們。如今個個老實的好像鵪鶉。狠人吶。羣臣們纔剛剛放肆了一下,就被這位皇帝陛下一巴掌扇得暈頭轉向。前任丞相莊青翟。御史大夫許青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了。黑不提白不提的便這樣過去,現在又要對付三位內史。

看這情形,這三位內史幹掉皇帝也不會罷休。不會想着要誅族吧,那可是非大逆罪,不施行的刑法。

“怎麼都不說話了,張湯犯案的時候。你們不是一個個都跟紮了雞血似的。奏章好像雪片一般傳到朕這裡。現在怎麼都啞巴了,丞相你說。這三個人要接受什麼樣的刑罰。”

田蚡硬着頭皮走出來,支持外甥將會被朝臣們罵成篩子。支持朝臣,會被外甥罵成篩子。這丞相真他媽不是人乾的,簡直就是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

“啓奏陛下。這三個人都是罪大惡極之輩。臣看,還是依照大漢律法嚴加懲處。他們範了哪條法律,陛下吩咐下來御史臺照章辦事便是。”

田蚡擡頭,正看到外甥陰測測的眼神射過來。立刻一低頭,心思電轉立刻道:“陛下乃是大漢之主,若是認爲大漢律不足以懲罰他二人之惡,便請陛下下旨附加懲戒即可。”

朝臣們駭然,這一番話說得滑不溜丟。好像一個玻璃球兒,任誰也抓不住一點把柄。他們原以爲田蚡只不過是一屆紈絝,萬萬沒想到居然變通得這樣快。簡直是比泥鰍還要滑上三分。

劉徹看着這個舅舅,裡裡外外的話都讓他說盡。什麼都說了,可什麼也都沒說。自己扔下的話他都接着,可接什麼放什麼一句瓷實話都沒有。心裡對這位舅舅也開始刮目相看,難怪母親一再舉薦他爲丞相。果然這些年的歷練,也有了幾把刷子。

“丞相說得好啊!既然制定了大漢律,那就讓御史臺的人說說。這三個人,究竟應該判個什麼樣兒的罪過。趙禹,案子是你辦的。你說說,按照大漢刑律這三個人應該判什麼罪名?”

趙禹一嘬牙花子,到底還是躲不過去。自己這個屠夫的名聲算是落定了,沒辦法誰讓人家是老大呢。

站起身緊走幾步來到宣室中間,對着劉徹一拱手道:“啓奏陛下,他三人按刑律應判處大辟之罪。若是陛下另有旨意,臣遵旨辦事絕不拖沓。”

又是一個老油條,反正這三位哥們黑了張湯。既然您老人家要追究,那就只能追究到這,如果家加註你自己看着辦。把他全家拉出來咔嚓了,保管也沒有人敢放半個屁。

“這三個人罪大惡極,僅僅一個人大辟。不足以震懾那些心懷不軌之徒,朕看誅九族過了些。不過誅除三族,應該可行。衆卿以爲如何?”

朝臣們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刷白,就連站在中間的田蚡與趙禹都嚇了一跳。原來這位皇帝陛下還打着誅九族的主意,這誅除三族便是上千條人命啊。

他們重新審視了一下端坐在上面的皇帝,小小年紀居然如此狠辣。不得不說,這是做臣子的不幸。看起來以後不要得罪這位皇帝陛下,報復起來太過猛烈。

帶頭鬧事,進行逼宮活動的那些御史言官們都心下惴惴。不知道劉徹究竟要如何處置他們。

“臣附議!”田蚡見左右無人應聲,只得第一個跳出來。誰讓他是丞相,老大發話沒有捧場怎麼行。既然已經的板上釘釘,不如自己第一個帶頭。至少在皇帝陛下這裡留下一個好印象。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有人帶頭,自然接下來便有人附和。這些牆頭草似的朝臣們一個個紛紛向劉徹表忠心。更有幾位老夫子慷慨激昂吐沫橫飛的將了半天,渾然不記得剛纔他們安靜得好像大家閨秀的樣子。

劉徹微笑着看這些士大夫表演,儘管劉徹知道他們很無恥。但絕對沒有想到,這些自詡讀過書的人居然能夠無恥到這個地步。

人不要臉鬼都害怕,這是劉徹的第一感覺。今天的行動初步大壓了朝臣們的氣焰,估計逼宮的事情不會再上演了。只要自己控制住,不要做犯衆怒的事情。這些無恥的朝臣們,會像貓一樣的聽話。

“臣啓陛下,太皇太后大喪。朝廷休兵罷戰,南方東甌國的戰事還在進行。我軍不宜停止行動,但北地仍然有與匈奴的零星衝突。雖然互有勝敗,但匈奴主力已然退回大漠草原。在邊關保留如此多的人戍邊實屬不智,臣以爲不若讓一些徽兵回鄉務農。

再有一月有餘便是春暖花開,春耕在即。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若是誤了春耕,那明年朝廷的糧食便會有虧損。一年不怕,若是長此以往。恐怕動搖國之根本。”

出來說話的是莊世,是司農寺的監丞。這農田水利的事情,是他該管。提出這一條陳也在情理之中。

太后大喪,朝廷自然難以用兵。與其讓這些兵在邊關閒着,不若遣散回家。讓他們參與春耕,今年打的糧食或許也能多一點。說白了,糧食在這個年代還是稀缺資源。

劉徹一愣,如今的北方邊境彙集了五十餘萬北軍。他們中有許多人都是臨時徵調來的徽兵,爲的就是防止冬天匈奴大軍南下。既然朝廷不準備開戰,似乎莊世的條陳很有道理。與其讓他們浪費糧食,不若讓他們回家種糧食。

“臣附議!”田蚡跳了出來,這莊世便是他安排的。今天兩個人要唱一出雙簧,忽悠劉徹將邊關的徽兵遣散回家種糧。

“如今的北部邊境並無大規模戰事,而且北地各糧倉已然空置大半。臣年前檢查過,洛陽敖倉中的糧食也所剩不多。近兩年,都是靠着江南運來的糧食補給。

可江南運糧路途漫長,損耗巨大。長此以往也不足取,臣以爲讓徽兵回鄉種糧。也是減輕朝廷負擔,增加稅賦的好方法。”田蚡依照昨天想好的說辭,慷慨激昂的說着。

第46章 權利的反噬第75章 險釀大錯第120章 交易第46章 撤軍第27章 昆於的心思第47章 栓柱與新丁第73章 夜戰第46章 殺戮戰場第117章 審訊第94章 南宮省親第41章 殺念起第18章 劉彘劉徹第164章 再臨即墨第17章 累世交好第14章 全殲第24章 夜宴第40章 無月夜色第151章 利誘第28章 竇嬰的考校第64章 裁判第171章 馬踏金英泰第37章 水匪頭子第31章 勸降第107章 包子黑洞第52章 兵庫武卒第31章 野豬之夜第102章 狡兔三窟第58章 忙碌的臨潼侯第92章 藍翔的作用第2章 城門懸金第59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82章 造長城第59章 熬鷹第10章 戴宇的辦法第70章 佔東甌第106章 比試第155章 還有一個外人第69章 棄城第119章 屠村第25章 狡猾的太后第22章 欒旭第19章 螃蟹第6章 李廣的酒宴第16章 攻寶應第10章 戴宇的辦法第19章 難以置信第7章 上當的老狐狸第110章 不拿皇帝當乾糧第18章 城門攻守第90章 鹽難水第56章 麝香第105章 聚將鼓第23章 郭解第117章 泥瓦匠南宮第32章 安逸的漢家子第74章 不長眼的老天爺第47章 憤怒的白翁第1章 小年夜第5章 齊鐵的建議第137章 惶恐第102章 秋獵第42章 無奈的竇嬰第73章 喜洋洋第113章 突圍第14章 逃亡路上第16章 攻寶應第5章 初見李廣第6章 倒黴的戴宇第51章 戰後第139章 出逃第7章 悠閒一日第10章 神秘的老者第114章 死戰第27章 比箭第9章 夜襲第65章 高手在民間第110章 匈奴人的條件第10章 撤兵第23章 疲憊的救火隊員第50章 黎明之前第64章 指揮官蒼鷹第53章 遠遁第29章 震驚的雲敖第10章 弟兄們跟老子衝第135章 蘇武第46章 殺戮戰場第8章 土豪第35章 你是什麼人?第4章 鬱悶的幻天第80章 戴宇的求婚第118章 假死第36章 家將們的分歧第60章 戰利品第32章 匈奴人來了第73章 勸慰第46章 蟄伏第161章 將軍救我第52章 兵庫武卒第66章 修書第49章 朝臣們的心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