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五胡源頭

戴宇回來了,馬車裡裝着二百多名百人的戰奴。清佳努更是被繩捆索綁,走在隊伍的最前列。

大王城的居民們看着這些鬼一樣的人,交頭接耳的竊竊私語。這位大漢的侯爺好像總是能夠打勝仗,他的兵出出進進。每一次回來,都帶着俘虜還有繳獲。

看起來大王城的安全有了絕對的保障,可惜漢家的侯爺不相信自己這些人。他不讓大王城的參軍,只能拿着鋤頭種地或者做些手工活和小生意。對此,那些大王城的年輕後生們怨念深重。他們也想拿起武器,馳騁沙場。

“侯爺,幸不辱命。將這狗才和侯爺要的人都帶回來,順道收繳了一些銀錢皮貨。”戴宇跳下馬,走到王宮門前對着雲嘯深施一禮。旁邊的小熊肚子好像大了許多,彎腰都有些費勁。

“那些銀錢你們分了,皮貨找人做些帽子手套什麼的。快過冬了,這天冷的邪乎給弟兄們添置些禦寒的東西。”

雲嘯看了一眼大車裡的皮貨,想着這大王城的冬天也是頗冷。索性便用這些東西做成皮手套和皮帽子,給士卒們發些福利。

“侯爺這些人如何處置。”

“那個叫什麼清佳努的帶進來,其他的看押起來。北面的山裡有鐵礦,需要很多的人手。我已經派人去勘探,想必很快就會有結果。待勘探結束,讓大鐵錘他們過去。這鍊鋼可是咱家的根本,沒了這些鋼材你們日後可就沒有馬刀用了。”

半島的鐵礦資源相對於中原大地來說要富足很多。雲嘯記得茂山鐵礦的品位相當高。在後世那可是直接可以進高爐的存在,想必在大鐵錘的提煉下雲家的精鋼可以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衆將跟着雲嘯向議政殿行去,那裡已經擺上了一桌桌酒席。就等着這些凱旋的英雄們回來洗塵。

“北地那邊的情況怎麼樣,肅慎人的武備如何?”剛一坐定,雲嘯便詢問起戴宇肅慎的情況來。

做爲北方一支遊牧民族,肅慎人能夠毗鄰匈奴,而不受其侵擾。可見他們有其獨特的地方,秦末中原混戰。強大的匈奴擊潰了東胡,使得東胡分成兩部分。一路退到肅慎休養生息歸附了肅慎人,一路便遠走西域。成爲了現在的東胡人。可冒頓單于如此兇悍。卻沒有妄自進攻肅慎。而是撤兵回了草原。對肅慎人容留東胡餘孽,也不聞不問。

“怎麼說呢。肅慎人其實很鬆散,比起匈奴人來說還要鬆散。匈奴人有大單于,而肅慎人有好多個頭人。這些頭人有時還互相攻陷。肅慎根本就沒有統一的指揮。

至於武備。他們的冶煉依然原始。不過有弓箭也有弩。而且弩機的力道還很強勁。只不過箭頭多是用石制或者是骨制,射起來穿透力有限。如果用上鐵箭頭,穿透咱家的鎧甲還是沒有問題的。”

“哦。你的意思是比漢軍的弩還要厲害?”雲嘯聽得有些擔心。

“漢軍的弩要兼顧便攜,還要考慮漢軍的體質所以做得並不十分強勁。可肅慎人的不同,肅慎人身材魁梧,弩箭多是用來射殺猛獸。所以不管什麼便攜不便攜,只求勁力十足。所以,倒是比漢軍的弩箭有力一些。

不過總體來說,肅慎人的武備不值一提。不過如果他們掌握了冶煉的技術,那估計會是勁敵。”

“哦,多多說說那裡的情況。”

“肅慎人分爲很多個部落,攻擊我們的是一個叫做清佳努頭人領導的部落。而肅慎人最有勢力的部落叫做拓跋氏,聽說控弦之士有兩萬多人。

其實掄起肅慎人的武備,不管是漢軍匈奴人或者是咱家。打他們都不太費勁,只是這些人平日都住在深山裡。那些老林子裡充滿了危險,有些地方被樹葉蓋了不知道多少年。踩上去好像踩在棉花堆裡一樣,根本行不得馬。

那些肅慎人平日裡都以魯或者狗爲畜力,拉着一種叫做爬犁的東西。末將去時正是夏秋,沒有見過那東西。不過,聽說在雪地裡可以行走如飛。”

“嗯,這東西我知道。待本侯有空餘時間,畫出圖樣來讓人做出來就是。你接着說。”

“侯爺連這個都知道!”戴宇明顯是一驚,沒想到自己只提了一個名字雲嘯便能說出此物的做法。他還想着逼迫清佳努說出來。

“侯爺知道這有什麼奇的。這些肅慎人平日裡都躲着深山,戴爺讓我扮作收皮子的商戶。釣出這狗日的清佳努,俺帶着人去就將這傢伙抓住了。那些人稀鬆的很,侯爺不必掛慮。”

在小熊的眼裡,雲嘯可是前知五百載後知五百年的人物。知道肅慎人的交通工具,這沒什麼奇怪的。

“哦,你說說。這一仗你是怎麼打的?傷亡幾何啊?”雲嘯見小熊插言轉過頭來微笑着看向小熊。

“還是咱家的老樣子,先用弩射然後騎兵衝。沒死人,傷了十幾個弟兄,現在也好的差不多了。五千人打一千人,不過癮。小熊才搶了八個人頭,狼多肉少搶不過他們。”

“哈哈哈……”小熊手舞足蹈,憨厚的樣子惹得雲嘯開懷大笑。

蒼鷹在一旁訓斥道:“就你話多,跟侯爺說話也沒個正型。坐好!”

小熊聞聽自己的四叔訓斥,只得訕訕的坐好不再言語。那憨憨的樣子,又讓雲嘯忍俊不禁。

“好啊!你們都大了,可以獨當一面了。你大哥也回來了,你們兄弟樂樂。你大哥再過兩天就要搭船去長安,你地面熟沒事帶着你大哥到處走走。”雲嘯看了一眼位居末席的蒼瀾,他的旁邊坐着鄭彬。

戴宇的歸來與他們簡直有着天壤之別,不但有接風宴雲嘯還親自接到了宮門口。蒼瀾的心裡不免有些犯酸,只顧着自己吃菜。見雲嘯提到自己,趕忙放下筷子。可滿嘴的食物,卻說不成話。

雲嘯也沒做理會,帶着手下歡暢飲宴。蒼瀾帶來的那些江南佳麗與大王城的舞姬各自獻舞。隱隱之中比拼的意味極濃,個個都那出了自己的絕活兒來。看得這些丘八們大呼過癮。

接風宴直到花燈初上,方纔罷休。秋日的晚風已經有些涼意,雲嘯出了殿門一陣涼風吹來。覺得身上有些冷,微醺的醉意已經被這涼風吹得有些散了。

“把那個清佳努帶過來,本侯要審一審。”

戴宇的話雲嘯全部都聽在了心裡,特別是那個拓跋氏。史載他們興盛於大鮮卑山,後世的史學家考證。大鮮卑山,便是現在的大興安嶺。

他們若是掌握了冶鐵的技術,還是有些扎手。這句話雲嘯同樣記得,正是以鮮卑人爲首的胡人入侵華夏,才使得幾百年後華夏出了冉閔。一道殺胡令,讓多少漢人淚斷肝腸。

鮮卑氏的南侵幾乎造成了華夏文化的毀滅,黃河以北的漢人差一點就被殺絕。

爲了子孫後代計,爲了大漢民族計。雲嘯在考慮,是不是要先下手爲強。

濃密的森林阻擋了雲嘯的野心,雲家的騎兵在那裡絲毫沒有用武之地。或許這個清佳努是個可以利用的人,用他來牽制鮮卑氏。阻擋鮮卑氏的腳步,因爲只有屬於森林的人才可以在森林中戰鬥。在雲嘯的眼裡,清佳努便是那個屬於森林的人。

清佳努被推了上來,看起來戴宇極度的憎恨他。從他身上的鞭痕就可以看出來,這傢伙吃了不少的苦頭。

“鬆開他。”雲嘯吩咐道。

兩名鐵衛上前便割斷了清佳努身上綁縛的繩索,清佳努一邊揉着發麻的手腕一邊試圖站起來。可剛站起來一半便被鐵衛一腳踹在了腿彎處,“噗通”一聲又跪了下去。

“不要這樣,讓他坐下說話。他可能還沒吃東西,來人給他弄點吃的。”

雲嘯是一番好心,奈何這些鐵衛都是戴宇的死黨。得了戴宇的吩咐,就等着給這個清佳努咔嚓一刀呢。

可侯爺要給這傢伙東西吃,侍衛們大眼瞪小眼不知道怎麼辦纔好。戴宇已經回了內宅,此時再去打攪顯然不合適再說也來不及。

“侯爺要弄吃的,就給他弄。多多的放辣子,再說這傢伙也未必會用筷子。咱們就……嘿嘿嘿”

“妙,這主意身妙。”

雲嘯看着萎靡的清佳努,不知道如何開口。清佳努坐在椅子上,渾身都被雲嘯看得不自在。同時也很好奇,自己屁股底下這種四條腿的東西。別說,坐起來還蠻舒服的。

不多時,一碗熱氣騰騰的麪條被端了上來。上面還飄着兩片大肉,不過這碗麪條看着油汪汪的很好吃的樣子,底下卻被放了海量的辣椒油。只是不敢叫雲嘯看見,只得放在碗底就是了。這碗麪條,那辣度絕對堪稱人類忍受的極限。

這清佳努也餓得狠了,可是他卻不會用筷子。對着熱氣騰騰的麪條不知如何是好,最後一狠心便下手抓了下去。

他這舉動嚇了雲嘯一條,隨即反應過來。這傢伙肯定是不會用筷子,見這清佳努燙得好像一隻猴子。不禁無奈的搖了搖頭,忽然清佳努“啊”的一聲叫起來。手中的湯碗被推在地上打了個稀碎,一條舌頭好像狗一樣吐得老長。(……)

第156章 一切的由來第38章 龍馭殯天第71章 戴宇領兵第4章 一根筋的納恰第39章 條件第27章 燃燒的命運第60章 攻城第88章 坑人的一家第90章 劇孟的戲第25章 勇士的尊敬第169章 打醬油的第37章 坑殺第54章 倒黴的鐘羌第72章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第91章 獵殺第24章 可怕的運動第92章 婚宴第31章 操控蠻牛第65章 擇吉日第50章 老子有兒子了第14章 逃亡路上第61章 交易第44章 未央之娡第58章 惡毒的女人第17章 埋伏第27章 昆於的心思第67章 自己來第35章 山洞歷險第31章 進兵京都第42章 最後的瘋狂第47章 回馬槍第35章 匈奴使節第16章 戰前會議第95章 頭狼之爭第182章 解甲第53章 經濟奪權第27章 燃燒的命運第117章 狼與狼狗第48章 客來樓第114章 南宮的學問第46章 老朋友第126章 公孫詭的詭計第116章 覲見第76章 奮戰的齊鐵第115章 煩躁的蠻牛第10章 神秘的老者第17章 墨家矩子第26章 匈奴的由來第43章 臨潼侯的傳說第99章 不對勁的瑛姑第16章 攻寶應第54章 倒黴的鐘羌第56章 茵茵的淚第38章 龍馭殯天第17章 埋伏第19章 斬第41章 殺念起第69章 夜探別院第74章 變數第47章 自信心第84章 瓜分第30章 野豬林第58章 惡毒的女人第10章 戴宇的辦法第32章 興奮的天皇第23章 奇怪的莊子第44章 儲英第22章 歐貞復的憧憬第54章 豪門夜宴第106章 比試第19章 螃蟹第158章 淚滴第14章 玻璃第62章 新仇舊恨第98章 賞賜第139章 出逃第40章 不敢追述的過往第124章 抓捕第173章 生產第62章 投降第133章 聰明的羽林第22章 欒旭第7章 鼠害第86章 大佬間的博弈第39章 奔喪第35章 家奴第105章 聚將鼓第118章 張坐第17章 匈奴人來了第109章 仇恨的種子第36章 趙信反了第96章 劇孟出逃第21章 殺雞儆猴第20章 大膽的計劃第60章 阿木的權利第136章 雙色球第160章 一舉兩得第75章 險釀大錯第44章 大丘第31章 十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