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30,皇后干政 海陵王 青豆

皇上要遷遼陽渤海人去屯燕南,皇后公然干預……

這一天早朝,廷議“遷遼陽渤海人的部分猛安謀克戶去屯燕南”一事,這也是繼續宗幹推行的猛安謀克南遷的策略,其目的既是爲了控制華北地區的漢人,也是爲了削弱宗族貴族的勢力。完顏亶下旨命左丞相秉德和左司郎中三合負責這件事。

下了早朝,完顏亮陪皇上喝了幾杯酒。回家之前,又順路到寧德宮去看望皇后——這似乎已經成了習慣,他和悼平後的關係越來越近了,悼平後已經把他劃歸了“後黨”。一見面,悼平後就問他,“是從皇上那邊來嗎?”

完顏亮說:“是。”

悼平後問:“皇上是不是挺高興?”

完顏亮說:“是。”

“他當然高興了。”悼平後含酸帶刺地說,“昨個兒又有幾個大臣進諫,要皇上選後宮以廣繼後嗣……”

完顏亮小心翼翼地說:“皇太子體弱,皇上一直爲繼嗣的事擔憂。”

悼平後滿臉不高興:“那有什麼可愁的?皇上也不是沒有皇子。就算濟安身體弱些,他還小啊,好好將養將養,長大就好了。皇上不過是想借這個茬,再選幾個妃子罷了。偏偏就有那麼幾個人,特別是右丞相賽裡,想討好皇上,千方百計地投其所好。我告訴你,你可不能和他們一個鼻孔出氣。”

完顏亮趕緊表態:“哪能呢,臣始終是站在皇后一邊的。”

悼平後心裡得意,卻還要指桑罵槐:“想靠討好皇上來升官,當宰相,那可是打錯了算盤珠子。”

正說着,忽然高壽星哭哭啼啼走進來:“娘娘與老奴做主,老奴活不了了。”

悼平後緊皺眉頭不耐煩地問:“什麼事?哭哭啼啼的,成何體統!”

高壽星說:“秉德與三合將軍商議,要遷遼陽渤海人去屯燕南,把老奴也包括在內了。老奴再也不能在娘娘駕前伏侍娘娘了。”

悼平後立刻火冒三丈:“混帳!欺負到我的頭上來了!”她問完顏亮:“你知道這件事嗎?”

完顏亮說:“臣只是略知一二。”

悼平後命令:“講!”

完顏亮說:“據臣所知,是皇上與三合將軍、秉德丞相……”

“你別說了,我明白了!”悼平後打斷完顏亮的話,忿忿地說:“這是皇上恨我不死呀!高壽星跟我上金殿去。”

高壽星連連後退:“老奴不敢。”

“怕什麼?有我呢。”

高壽星知道“請將不如激將”,他裝出可憐兮兮的樣子,假意勸阻說:“娘娘還是讓老奴去燕南吧,別因爲老奴得罪了皇上……”

悼平後更加惱火:“別人怕得罪皇上,我可不怕,走!”

“娘娘,臣告退。”完顏亮見勢不妙,就想溜走。

悼平後冷笑道:“怎麼,你也怕得罪皇上?”

“不,不是”,完顏亮字斟句酌地說:“臣以爲,臣以爲,臣摻合此事多有不便……”

悼平後說:“有什麼不便的,我就是要你做個見證。”

“娘娘,還是讓老奴去燕南吧。”高壽星繼續激將。

“你要是去了燕南,我還有什麼臉面統帥後宮?”說着,悼平後帶着完顏亮和高壽星闖進乾元殿。

悼平後干政也不是一天半天的事了,在完顏宗幹在世時就開始了。那時,宗幹爲了鍛鍊完顏亶,常常叫他獨立處理一些政事。完顏亶天生的優柔寡斷,拿不定主意,又不能找別人商量,只好問悼平後。悼平後在女流之中也是有些見識的,她出的主意常常受到宗乾的讚許。悼平後得意,完顏亶對她也越來越依賴了。悼平後平時無事可幹,閨中寂寞,剛開始,完顏亶拿朝中事徵詢她的意見時,她一是覺得好玩兒,二是逞能,誰知這一來二去,她竟上了癮,就是完顏亶不問她,她也主動參與,要是完顏亶有一件事不來問她,她就覺得抓心撓肝的。不過那時她不直接干政,而是把想法偷偷告訴完顏亶,通過完顏亶表達出來。所以宗幹並沒有看出來。宗幹過世後,宗弼又常年在外,悼平後漸漸由幕後走向了前臺。朝中有些趨炎附勢的人漸漸看出了門道,紛紛倒向了悼平後,形成了所謂的“後黨”,完顏亶想擺脫她也不能夠了。況且完顏亶也不是個乾脆果斷的人,悼平後三說兩說,就能把他們君臣在金殿上商議好的方針給否決了。這次也是一樣,悼平後一來問罪,完顏亶就妥協了。但悼平後並不滿足,她一直坐在皇上身邊不走,完顏亶明白她的意思是要斬草除根,拗她不過,無奈只好傳旨:“宣三合、秉德上殿。”

大興國稟奏:“三合將軍正在燕南。”

完顏亶看了悼平後一眼,悼平後面無表情,他只好下令:“派人到燕南,將他就地處死!”

大興國說聲“遵旨。”正要下殿,完顏亶一擺手:“慢,先宣秉德進殿。”

完顏亮急忙跪下,稟奏道:“皇上,臣願保秉德丞相不死。”

完顏亶本不想殺人,見完顏亮願保,趕緊就坡下驢:“怎麼,你願保秉德?”

完顏亮說:“求皇上念在秉德先祖粘沒喝元帥,爲保大金的江山,東擋西殺,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秉德丞相,對皇上忠心耿耿的份上饒他一死。”

完顏亶看一眼皇后,見她沒有反對的意思,便說:“好,看在平章政事的份上就饒他不死。來人,將秉德重打三百杖。”

悼平後悄聲對完顏亮說:“你到挺會送人情!”

完顏亮也悄聲說:“難道不是娘娘的意思?”

悼平後得意地笑了。

他們從乾元殿出來,悼平後還不忘誇讚完顏亮:“平章不計前嫌替秉德講情,真是大人大量。”

完顏亮說:“臣和左相之間的恩怨是私事,做臣子的不能因私廢公。況且,左相又是娘娘的心腹……”

悼平後笑了:“平章真是越來越會辦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