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死亡名單

爲了不讓飛行員,地勤人員,還有那十幾萬負責運送彈藥燃料的後勤保障人員閒下來,更爲了讓大量運載着彈藥燃料的船隻能夠儘快卸下貨物,回去運送下一批物資,並且騰出港口裡的泊位,以接收其他的船隻,在十三日與十五日,羅雲衝又組織了兩次轟炸行動。

在十三日遭到轟炸的是里士滿與傑克遜維爾。540架“鵬”式轟炸機在180架戰鬥機的掩護下,在里士滿上空投下了4300噸燃燒彈,徹底摧毀了城區,超過5萬市民被燒死,10餘萬人被燒傷,30多萬市民成爲了戰爭難民。770架“狼鳩”式轟炸機在250架戰鬥機的掩護下,在傑克遜維爾上空投下了2300噸燃燒彈,摧毀了該市三分之二的城區,3萬餘市民被燒死,燒傷者超過了8萬,20多萬人無家可歸。而這兩次轟炸行動的戰損率都控制在了2%以下,是十一月中旬損失率最低的了。

十五日,在大巴哈馬島上的機場投入使用後,轟炸範圍擴大到了美國的中東部地區。這天500架“鵬”式轟炸機在納什維爾投下了4000噸燃燒彈,摧毀了三分之一的城區,導致8萬以上的市民死亡,25萬被燒傷,數十萬市民流亡他鄉。塔拉哈西也遭到了720架“狼鳩”的轟炸,在2200噸燃燒彈的打擊下,該市三分之二的城區被摧毀,4萬多市民死亡,傷者近10萬。超過20萬人無家可歸。這天的轟炸損失率超過了3%,主要是長途奔襲納什維爾的“鵬”式機羣先後遭到了美軍戰鬥機六次集中攔截,23架轟炸機被擊落,還有30多架護航戰鬥機被擊落。

當時,兩天一次的轟炸行動也是後勤保障能力地極限承受能力。主要的問題還是從港口向機場運送物資的手段單一,特別是燃料的運送方式效率太低了。雖然羅雲衝已經正式批准修建從聖地亞哥港到部署有轟炸機的八個機場的輸油管道,而且是直接動用預製件修建,以縮短施工時間。但是也至少要到29年初,才能夠用輸油管向機場輸送燃料,而在此之前,還是得依靠卡車與油罐車。

這幾天內,羅雲衝的主要工作是擬定打擊目標。確定打擊目標的方法與當初轟炸日本的時候一樣,按照目標的重要性,分成了不同的優先等級。而這次,重點不是工廠,而是城市,即哪座城市更有轟炸價值。以及預先評估轟炸的風險性與可行性。然後對其進行排序,只要天氣情況允許,那就對其進行大規模的集中轟炸。爭取在一到三次轟炸之後徹底摧毀目標,也就是一座城市!

對美國人來說,這絕對是一份“死亡名單”。直到現在,這份轟炸名單還保存在帝國的戰爭博物館裡,從上面的那些城市的名字就可以看出,當時美國將要遭到多麼慘痛的打擊。

如果按照重要性而言,華盛頓肯定是頭號轟炸目標。可是,當時薛希嶽在私下叮囑過羅雲衝,不要去轟炸華盛頓。因此,在擬定轟炸目標清單的時候。羅雲衝首先就把華盛頓排除在外。

華盛頓本身並不是一座工業化的城市,而是一座集中了美國聯邦政府機構地行政城市,是美國政治上的首都。在華盛頓只有有限的食品加工業,沒有任何重工業。當時,美國人在這裡建設首都的時候,大概就是不希望讓華盛頓受到工廠的污染吧。可以說,如果沒有戰爭的話,華盛頓在當時絕對是一座漂亮的城市,一座安靜的。乾淨的,同時又擁有衆多著名景點的旅遊城市。

轟炸華盛頓的最大意義就是摧毀美國的聯邦政府機構,如果運氣好,甚至能夠炸死美國總統,副總統,衆議院議長等高層領袖,摧毀美國的陸軍總參謀部,海軍部等軍事指揮機構。可這也最多也就是政治上的意義。按照當時的情況,最多出動400架“鵬”式轟炸機,投下3000噸燃燒彈就可以摧毀整個華盛頓,就算美軍防空戰鬥機會拼了命的攔截,轟炸機的損失率會高一點,但是轟炸的價值肯定不小。

當時薛希嶽也知道,如果羅雲沖決心要做的話,恐怕華盛頓早就被炸燬了,因此在羅雲衝前去巴拿馬走馬上任之前,薛希嶽就私下叮囑過羅雲衝,不要去動華盛頓,而薛希嶽就是不希望摧毀美國聯邦政府。

美國本身就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各個州都有很大的自治權,雖然聯邦政府有着很大的權威性,但是在聯邦政府被摧毀了之後,還能繼續保持其權威性嗎?這就是薛希嶽地顧慮,能夠向帝國投降的是美國聯邦政府,而不是各個州政府。如果在轟炸中消滅掉了美國總統等領袖的話,那美國就將陷入羣龍無首的局面,到時候還要出兵去收拾爛攤子,不知道又要花多少時間,投入多少兵力,消耗多少物資。要迫使美國投降,就不能急着讓美國聯邦政府去見上帝!

排除了華盛頓之後,排在首位的就自然是美國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國的經濟中心紐約了。這是當時美洲大陸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西半球的經濟中心,甚至是世界上最繁榮,人口最多的大都市之一。美國參戰前,紐約的登記居民人口超過了450萬,實際居住人口肯定超過了500萬。而當時唐帝國最大的城市松江也就只有650萬人口而已。

排在第二位的是五大湖地區的工業中心城市芝加哥。這是美國重工業的心臟,擁有全美國最多的鋼鐵廠,還有大量的車輛製造廠,飛機廠,化工廠,是美國名副其實的工業首都。而其周圍還有大量的礦場,依靠五大湖地水運系統,可以方便的與沿湖地區的其他工業城市往來。

排第三位的是美國車輛製造中心底特律,然後是費城。波士頓,印第安納波利斯,舊金山,洛杉磯,丹佛沃斯堡,聖路易斯,辛辛那提,巴爾迪摩,普羅維登斯,布法羅等等。無一例外,排在前列的全都是人口超過了百萬的大城市,而且幾乎都是工業城市,商業中心,交通樞紐城市等等。

同樣明顯的是,這些城市中,真正在美國東南部地區的就沒有幾個。在排名前五十的城市中,有七成在美國東北部,以及五大湖地區。分佈在東南部地區的只佔了大概兩成。另外還有一成在西部地區。另外,在美國人口最多的200個城市中,東北部地區有78個。五大湖地區有44個。這也正是美國當時的國情,美國的心臟地區就是東北沿海地區,以及五大湖地區。

難題出來了,如果要摧毀美國,就得去摧毀美國東北部地區以及五大湖地區的城市。“鵬”式轟炸機的航程並不是大問題,在帶8噸炸彈的時候,可以從古巴起飛,沿直飛航線飛行,可以到達波士頓,或者是芝加哥的南部地區。如果只裝純炸彈。多帶5噸燃料的話,作戰半徑還可以延長大概800公里,雖然這會降低轟炸效率,損失更多地轟炸機,但是卻足以覆蓋整個美國的東北部與五大湖地區了。

真正的問題還是護航戰鬥機飛不了那麼遠。從大巴哈馬島上起飛的護航戰鬥機,最多就只能到費城,以及路易斯維爾堡。而在這個範圍之內,只有大概四成的重要目標,而派在前五位的城市中。只有費城勉強在護航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之內,而且還得使用由哈飛改造的“遊隼”,而不是戰地改造的“遊隼”。

如果將戰鬥機部署到百慕大羣島的話,那麼就可以掩護轟炸機去轟炸紐約,甚至是波士頓。雖然這仍然無法掩護轟炸機飛往芝加哥與底特律,但是卻能夠讓轟炸機羣重點打擊美國東北部沿海地區,也就是美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當時陸戰隊剛好掃蕩完百慕大羣島上的美軍,羅雲衝立即電令韓紹鋒儘快修復機場,並且設法建立第二座機場,以達到部署至少六個護航上戰鬥機中隊的要求。韓紹鋒也知道攻打百慕大羣島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掩護轟炸機去轟炸美國東北部地區的大城市,他立即就調遣工程人員,設備與物資,並且向羅雲衝保證在29年1月上旬就讓機場投入使用。

確定了目標的重要順序後,還得確定轟炸目標的難度與所需要承擔的風險。也許這一點更爲重要。很明顯,任何一座人口過百萬的大城市都受到了嚴密的保護,而那些同時由擁有衆多工廠的大型工業城市,以及連接着多條公路,鐵路的交通樞紐大城市更是美軍防空部隊保護地重點地區!

當時,羅雲衝從情報部門獲得了一些相關的情報。拿紐約來說,美軍在知道唐帝國航空兵的新式轟炸機可以飛到紐約上空投彈之後,迅速加強了紐約的防空力量。當時,部署在曼哈頓島,長島西部的高射炮就超過了850門,在周邊地區,特別是南面與西面屬於新澤西州的地面上還部署了十幾個高射炮陣地,上千門高射炮!在紐約附近的十多個機場上,至少部署了500架以上的戰鬥機。毫無疑問,如果強行轟炸紐約的話,那麼轟炸機的損失率將高得無法接受,這也是羅雲衝一直沒有去碰紐約的一個主要原因。

其他的城市,比如芝加哥,底特律,費城,波士頓等等重要的大城市都受到了極爲嚴密的保護。美軍裝備的3萬多門高射炮一半以上都是用於城市防空。而美國航空兵的4萬多架戰鬥機中,超過一半是用於城市防空。再考慮到部署在這些城市外圍的大量雷達,要想突破美軍的防空網,肯定異常的困難。

這些因素對羅雲衝的影響相當大。在十二月下旬之前,羅雲衝一直在儘量避免去轟炸美國的大城市,而是將重點集中在了東南部地區的中型城市上,特別是那些工業化的中等城市。當時,羅雲衝手裡也沒有足夠的實力,主要還是缺乏“鵬”式轟炸機,而“狼鳩”式轟炸機不但航程短,載彈量也少得多,轟炸效率遠不如“鵬”式轟炸機。

通過對付中等工業城市帶來的好處也是很明顯的。雖然大型工業城市集中了美國最重要的工業生產力,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工廠都集中在幾個城市裡面。當時美國大部分的中等城市都有工廠,這些工廠一般不承擔總裝工作,而是負責生產零備件,然後運送到大城市的工廠裡去進行總裝。這也是大部分國家採用的工業發展模式。而通過轟炸零件廠帶來的好處也是很明顯的。

戰後從美國政府獲得的一份文件和證明了在28年的轟炸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當時,美國有上萬架飛機因爲缺乏零備件而飛不起來。另外,美國陸軍很多的裝甲車輛也缺少必要的零備件,不得不通過拆補來保證部分裝甲車輛能夠正常使用。而美國政府也不得不將更多的工廠轉移到東北部與五大湖地區,而這就極大的耽擱了生產工作,導致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從28年底就開始迅速下降。

轟炸中等規模的工業城市對打擊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是有很大幫助的,但是卻不可能從根本上摧毀美國人的戰爭意志。當時,美國有四成的人口是居住在大城市裡的,如果不對那些人口超過了100萬的大城市動刀的話,恐怕還真不會讓美國政府做出投降的決定。

羅雲衝也一直在尋找着轟炸大城市的機會,特別是去轟炸美國東北地區的那些大城市。當時,他最需要的就是更多的“鵬”式轟炸機。實際上,到28年底的時候,羅雲衝已經獲得了1200架“鵬”式轟炸機,在戰鬥中損失了400多架,還有300多架在返航後因爲嚴重損壞而報廢,也就是說,到十二月下旬的時候,羅雲衝手裡只有400架左右的“鵬”式轟炸機,這點力量是無法形成一次毀滅性的打擊的。而情況在十二月下旬的時候終於得到了改善!

第49節 飛矢第33節 轉向迎敵第64節 火速掃蕩第79節 冷靜的指揮官第9節 陸戰之王第17節 不可爲而爲之第18節 矛盾再起第21節 德黑蘭宣言第5節 帝國首相第21節 反其道而行之第71節 炮火的殺戮第56節 生死線第46節 力所不逮第58節 旗開得勝第15節 認清對手第52節 迎頭痛擊第34節 沸騰的鋼鐵之都第25節 對等突擊第49節 老驥伏櫪第41節 追殲第43節 無畏的攻擊第19節 渾水第47節 喜訊第26節 泰山壓頂第3節 飛翔的翅膀第59節 後發先至第10節 敵人的反擊第86節 啓動第2節 不是復仇第33節 資本第31節 強勢第7節 不一樣的軍旅生活(下)第77節 美國將星第47節 迷一樣的對手第26節 黯然離開(上)第70節 迷霧中的艦隊第54節 指西打東第58節 重點報復第54節 “神風”襲來第51節 對手的評價第38節 空中截擊第48節 大膽的突襲第62節 最年輕的中將第18節 天使與惡魔第5節 戰略反擊(下)第14節 兩強相爭第20節 狡猾的獵物(下)第14節 大戰局第26節 變陣第37節 臨危決斷第38節 先敵暴露第6節 艦隊出擊(上)第25節 快速穿插第78節 恐怖的對手第49節 釋疑第25節 重拳出擊第49節 飛矢第13節 臨時司令官第4節 頭號艦隊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上)第42節 考驗第31節 戰局莫測第18節 最後威脅第37節 援軍第11節 原始社會第72節 功勳飛行員第22節 報復性轟炸第59節 宴會上的鬧劇第78節 恐怖的對手第38節 晝間轟炸第7節 德國海軍的雄心第36節 立足點第81節 謝幕表演第55節 最後一擊第32節 提前的勝利第24節 將軍感言第40節 無關痛癢第36節 幕後兇手第45節 全力防禦第38節 輕重有別第4節 妄想的偷襲第4節 海軍的壓力第2節 妹夫第1節 由海到陸第5節 勝利航線第32節 振作第46節 壓緊的發條第18節 日本乞和第71節 炮火的殺戮第21節 壓力下的合作第8節 小試身手第1節 載譽而歸第28節 誰輕誰重第9節 迎戰(下)第40節 冒險的代價第58節 於事無補第64節 時間差第33節 戀愛(上)第34節 從殿堂到戰場第47節 將信將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