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極限戰機

如果說獵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動物的話,那麼遊隼就是世界上飛得最快的鳥類。在飛機發明之前,遊隼一直是世界上運動速度最快的動物,其俯衝速度達到了每小時300多公里,而在二戰之前,幾乎沒有飛機能夠飛得比遊隼還要快。帝國海軍在大戰期間裝備部隊的最後一種戰鬥機就是以這種動物命名的,而且這種戰鬥機一直使用到了大戰結束後十幾年,在更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裝備海軍艦載航空兵之後,“遊隼”才陸續退役。而在別的國家,這種戰鬥機甚至使用到了戰後三十多年,其身影出現在了世界的各個角落。

“遊隼”的研製工作早在24年初就開始了,最初的時候,這種由哈飛主要負責研製的戰鬥機實際上是“金鷹”的替代品,也就是說,如果沈飛的“金鷹”在研製中出現問題的話,那麼就將直接採用哈飛的設計,從而避免因爲“金鷹”無法準時服役,而導致帝國海軍沒有足夠先進的戰鬥機使用。

在“遊隼”之前,哈飛是沒有多少戰鬥機設計經驗的,而且當時“遊隼”這個設計項目並不受到重視,哈飛還在重點研製取代“狼鳩”的新式轟炸機。結果,被安排來負責“遊隼”設計的總工程師是一個40歲出頭的年輕人(至少在工程師隊伍裡,40歲絕對算得上是年輕了),而跟他合作的大部分的工程設計人員都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其設計隊伍平均年齡才25歲。

因爲並不緊迫的設計要求,加上年輕化的,富有創造精神地設計隊伍,在最初的設計階段,“遊隼”採用了大量超前的技術。可以說,幾乎都是當時無法達到的。或者說是海軍無法接受的技術。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設計師最先確定的不是海軍一直使用的風冷發動機,而是水冷發動機!如果換在和平時期的話。恐怕僅次一點,就足以讓“遊隼”這個項目判死刑了。也正因爲有着太多的“創新”,結果在“金鷹”地設計順利完成,而且基本上滿足了海軍的技術指標之後,“遊隼”項目被終止了。

在25年的第四個季度。海軍沒有給“遊隼”項目撥款,這差點讓帝國海軍在大戰期間最優秀的戰鬥機夭折掉。萬幸的是,哈飛剛剛拿到了新式轟炸機的設計經費,而且新式轟炸機的訂單也在25年第三季度的時候下達了,甚至連陸航都開始訂購這種新式轟炸機,德國,波斯等國也提出了訂購要求,而哈飛是新式轟炸機的主要承包商,賺的錢自然不少。在年輕地總工程師的要求下,哈飛沒有解散“遊隼”團隊。並且以飛機廠的名義給該團隊提供了半年的研製經費。這不但最終讓帝國海軍獲得了一種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同時還讓“遊隼”團隊被保留了下來。後來,這個團隊保留了“遊隼”這個代號,並且成爲了世界上最出名的飛機設計團隊,其在戰後設計了十幾款世界一流地戰機,創造了無數的奇蹟。至今,“遊隼”工廠仍然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戰機制造工廠,仍然在繼續書寫這他們的輝煌。

這些都是後話,“遊隼”團隊在被保存了下來之後,年輕的總工程師給他的手下下了一道命令,即儘量滿足海軍的設計原則,減少超前的設計,儘量避免採用昂貴的零部件,同時儘量利用現成地設備。而最終的目的是要在整體性能上超過“金鷹”一倍以上,最終贏得海軍的訂單!

這在當時看來。幾乎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在儘量採用成熟技術的情況下,要想製造出總體性能超過“金鷹”一倍的戰鬥機,這在很多人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簡單,“金鷹”就是一種大量採用成熟技術,以降低設計風險的戰鬥機,雖然在很多方面都比較保守,但是最終滿足了海軍的技術要求,同時贏得了海軍的訂單。另外,“金鷹”的設計團隊都是是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沈飛也一直是海軍戰鬥機的供貨商,而哈飛從來沒有設計過戰鬥機,這些年輕人還都是初出茅廬的愣頭小子,他們能夠創造奇蹟嗎?

爲了能夠讓海軍“回心轉意”,設計出一種價格低廉,同時性能先進的戰鬥機,“遊隼”團隊幾乎推翻了之前的所有設計,在兩個月的時間內拿出了十幾種不同的設計方案。其中大部分的設計方案仍然十分的超前,比如有一種採用橢圓形機翼,還有一種採用了無尾佈局,甚至有采用後置式推進發動機的。結果這些超前的,或者說是異想天開的設計都被放棄了,總工程師最終採用的仍然是常規設計方式,這是最保險,也是最能夠滿足海軍要求的。

大批25年4月份,“遊隼”的新設計方案被送到了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當時,P-51已經出現在了戰場上,而“隼”的性能與P-51相當,“金鷹”也不比P-51好多少,情報部門還證實,美軍正在研製更先進的戰鬥機,不僅僅是美國陸軍航空兵,美國海軍航空兵都有可能在26年獲得性能更好的,完全超越“隼”,不比“金鷹”差多少的戰鬥機。因此,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沒有再次拒絕“遊隼”團隊,在一方面讓沈飛改進“金鷹”的設計,提高性能之外,另外還給“遊隼”團隊一筆不算多的撥款,要“遊隼”團隊儘快拿出更完善的設計出來。

雖然海軍的撥款並不多,甚至比工廠提供的支持還要少,但是海軍總算給予了支持,只要贏得了海軍的支持,那就有可能贏得海軍的訂單,而只要拿到了海軍的訂單,那就意味着可以生產成千上萬架這樣的戰鬥機。哈飛的總裁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而且哈飛要是能夠進軍戰鬥機地設計製造領域的話,那就能夠全面趕超沈飛,成爲帝國海軍地頭號供貨商。因此。在海軍正式向“遊隼”團隊撥款之後,哈飛還將提供給“遊隼”團隊的經費增加了兩倍。另外還提供了大量基礎設施,增加了團隊的人手,讓該團隊全速運轉了起來

新地設計方案的最大問題仍然是發動機。任何一種戰機的設計基礎都是發動機。有什麼樣的發動機,就有什麼樣的戰機。這個設計思路是不可能有任何改變地,任何工程師都明白這個道理,必須要首先確定新的發動機,只有在確定了新的發動機之後。才能夠確定戰鬥機的總體設計方案。可問題是,不管是提供給“隼”的“風16”,還是“金鷹”的“風18”在輸出功率方面都無法滿足要求。當時,有人提出過用重型轟炸機上使用的“風17”,可轟炸機使用的發動機在很多方面都與戰鬥機的不一樣,光是發動機的改進問題就足以讓哈飛頭痛了。

轉折出現在25年7月份,沈飛地爲其下一代戰鬥機研製的“風20”發動機基本上完成了設計,而哈飛當時也得到了兩臺樣機,隨即“遊隼”團隊就確定用“風20”作爲新式戰鬥機的動力系統。並且在此基礎上開始了全面設計工作。

“風20”的輸出功率不比“金鷹”用的“風18”大多少,仍然爲22缸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2400馬力。而該發動機最大的特點是,其總重量比“風18”輕了兩成以上,而且其機械式增壓系統是重新設計地,在5000米高度上的輸出功率只比海平面上少150馬力。即使到了9500米的高度,其輸出功率也能夠達到1800馬力。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果,而且以“風20”核心爲基礎研製的“風21”發動機是下一代轟炸機的基本動力。

實際上,海軍對發動機的高空性能並不是很重視,在實戰中,海軍的戰鬥機多半是在5000米以下的高度上作戰地,很少有戰鬥機會飛到5000米以上的高空與敵機戰鬥,特別是艦載戰鬥機,更是主要集中在中低空活動。因此發動機地低空與中空性能纔是最重要的。而沈飛搞的“風20”確實有點走偏門,可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重量輕。而且修改了汽缸的佈局,減小了受風面積,這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了。對飛機設計師來說,更小的受風面積,可以讓設計師能夠更周到的考慮到戰機的氣動佈局,而不是僅僅在動力上做文章,而無法像陸航那樣用更優秀的氣動佈局來彌補性能上的不足。從這一點上來看,正是“風20”的誕生,最終催生了帝國海軍最先進的活塞式戰鬥機。

“遊隼”的全面設計工作在26年初就完成了。此時“金鷹”的修改設計工作也完成,而且海軍已經下達了訂單。顯然,“遊隼”的速度仍然慢了一步,沒有能夠在海軍安排26年訂單的時候完成全部的設計工作,錯過了在26年投產的機會。“金鷹”在裝備部隊之後受到了不少的好評,直到26年中,也就是顏國忠準備攻打澳洲的時候,P-51D首次出現在了太平洋戰場上,到此時,帝國海軍才發現,美國人搞出了性能更好的戰鬥機,“金鷹”很難在性能上壓倒P-51D。結果,在26年6月初,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直接與哈飛聯繫,要求哈飛在26年底之前必須完成“遊隼”的設計。

這實際上就是海軍已經開始考慮訂購“遊隼”了,收到這一消息的哈飛,以及“遊隼”團隊自然喜出望外,他們差點就因爲錯過了26年初的機會而放棄了“遊隼”,真可謂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最後的關頭,敵人的先進戰鬥機拉了“遊隼”一把,讓這種命運坎坷的戰鬥機終於走上了最後成熟的道路。

哈飛在七月底就把具體的設計指標交給了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當時顏國忠給談仁皓他們的就是這份文件的副本。而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將設計指標發到戰區司令部,主要就是讓戰區司令部的負責人根據戰場上的實際情況,確實是否要對其設計性能做出修改,這樣才能讓哈飛在完善設計的時候儘量照顧到戰場上的要求。當然,新式戰鬥機的設計指標肯定是絕密的,至少在“遊隼”正式投產與列裝之前,海軍不會公佈其設計細節,以避免敵人針對性的設計出更好的戰鬥機。

在這份設計指標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最大速度,“遊隼”的設計最大速度將達到420節!而就談仁皓所知,P-51系列的最新改進型的速度在如節左右,而美國海軍航空兵新裝備的F4U的速度還不到如節。最初,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也只要求“遊隼”達到400節,成爲帝國海軍第一種“400”型戰鬥機,如果有必要,以後還可以繼續提高,可從一開始,哈飛就將目標定爲了420節,保證在服役的時候全面領先敵人的所有戰鬥機。

可以說,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設計計劃,連談仁皓都不敢相信“遊隼”能夠達到這個速度。就談仁皓所知,德國人正在搞的一種採用了新式動力系統的神秘戰鬥機的速度也不過就450節左右而已。如果“遊隼”真能夠在飛上天空的時候就達到420節的速度,隨着改進型的“風20”出現,說不定還能夠達到更高的速度呢。那麼,以420節的速度飛行的“遊隼”肯定將主宰太平洋的天空。

哈飛的野心是很大的,在26年中期還啓動了用“風20”做發動機的兩種新式轟炸機的設計工作。當時海軍並沒有提出新式轟炸機的設計要求,顯然,這是哈飛自行投資的設計,如果能夠最終贏得海軍的訂單的話,那麼哈飛的所有生產線都將24小時不停地運轉了。

看完了這份文件後,談仁皓也不得不佩服那些帝國的工程師,同時他也不得不相信,在很多時候,帝國確實沒有將真正的潛力發揮出來,而等到帝國的所有實力都爆發了出來的時候,任何國家都不是帝國的對手!

第35節 民族主義(下)第50節 海狼第25節 選位第6節 經濟枷鎖第57節 輪番上陣第17節 圍殲強敵第28節 遲到的醒悟第21節 魂飛魄散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上)第6節 秘密任務第19節 左右難顧第29節 以守代攻第40節 步兵防線第25節 目的地第69節 小勝與大勝第10節 歐洲上空的鷹第46節 壓緊的發條第38節 輕重有別第12節 擔當重任(上)第39節 大敵來臨第45節 戰場馳援第61節 長途奔襲第6節 左右平衡的力量第37節 臨危決斷第41節 政治扳機第54節 果斷追擊第7節 海軍計劃第34節 美軍反撲第33節 暢通無阻第71節 電子眼第25節 敵人的挑戰(上)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20節 艱鉅的考驗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下)第22節 退縮第43節 緊急軍情第29節 調整節奏第38節 遮斷轟炸第28節 “發動機”第43節 緊急軍情第33節 不期的相遇第3節 是戰是和?(上)第26節 全面轟炸第44節 支線第26節 漏洞百出的防線第2節 妹夫第59節 遲到的炸彈第4節 海軍轉型第5節 對手的評價第4節 風波平息(下)第1節 力擔重任第31節 目標第7節 壯士斷臂(上)第48節 飛行的眼睛第88節 犀利的反擊第26節 父子情(下)第16節 兵行險招第17節 返港第25節 對等突擊第79節 冷靜的指揮官第15節 穩重的弗萊徹第22節 日空虎影第21節 後悔已晚第11節 受到置疑(下)第10節 歐洲上空的鷹第5節 體制改革第37節 空中先鋒戰第19節 墜落的“海雕”第29節 希望破滅(上)第34節 沸騰的鋼鐵之都第24節 敢死隊第7節 強心針第29節 退讓第34節 從殿堂到戰場第69節 小勝與大勝第3節 是戰是和?(下)第17節 海軍的觀點第6節 左右平衡的力量第3節 軍人的傷第13節 超級艦隊第21節 中途之島第21節 衝動與理智第13節 海軍計劃第60節 鏖戰第61節 空中絞殺第24節 關門打狗第19節 暗藏殺機第16節 英雄凱旋(下)第7節 疑雲重重(上)第28節 要害第36節 參謀長歸隊第20節 情報第27節 關鍵點第54節 驚喜交加第17節 軍隊的指揮棒第29節 美軍的反擊第47節 排座次第59節 局勢逆轉第39節 岸基轟炸機的反擊第55節 消失的遠征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