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軍師謝和

王直對卜吉道:“我找你來,確實是有事情商量,希望你能幫我一把。”

卜吉把紫白幡當扇子似地搖了搖,道:“誒,有什麼事情呢,只要是有用得上在下的地方?”

王直本欲把卜吉拉到私下底說一氣,卜吉明白他的意思,道了一句:“就在這裡大聲說好了,我們‘四友’本來就是連體的,呵呵!誒……王先生你不要見外!”王直於是說道:“謝家家長欠我們商會一筆錢財,但是她們看上去不想歸還的樣子,你說該如何是好?”

卜吉一聽,笑了一笑,轉生面向俞彪和岑樓,說道:“你們說如何是好?”俞彪跟岑樓面面相覷,一時說不出話來,看來這問題還好像難住他們了。

見大家一籌莫展,老大俞彪想了一想,終於說道:“我看,這問題應該交給老四,讓他來想個法子。畢竟這牽連到他們泗門謝氏。謝家的事,讓他來處理吧。”岑樓附會,摩拳擦掌道:“大哥說的有理。就讓老四來處理好了!”

王直心裡疑惑着:“額,莫非他們老四也姓謝,是謝家的人?”便道:“啊,這我不是碰到牆上了嗎,你們說的‘老四’莫非是謝家人?”

三人皆點點頭,齊道:“正是。”王直一聽,哭笑不得。葉宗滿等人尷尬陪笑。王直便問道:“你們老四叫什麼名號?其實我想請教他是什麼來頭。”

俞彪道:“王先生莫擔心,我們四弟,名叫‘謝和’,字‘公平’。從小就被趕出了謝家。”

岑樓補充道:“小和他,名來字‘中平’,又字‘仲平’,出身於他們謝氏庶流的一支家族,但是從小被輕視。他也不喜歡讀官科,所以就被老爹趕出了家門。”

卜吉亦道:“是這樣的,他們謝家都熱衷於當官,唯獨他是個異類,後來就被陽明先生收留了。他愛好讀兵法,很聰明的。誒,對,別看他今年只有20歲,我認爲我們3個都比不過他。”

岑樓繼續道:“謝和本人崇奉三國時期的吳國都督周瑜,所以把‘中’字就改成了‘公瑾’的‘公’字。再者,他身體不好,瘦弱得很,常戴綸巾,神似周瑜,門裡人都稱呼他‘病周郎’。”

俞彪又道:“對的,他還有一個諢號叫‘念奴嬌’,就是因爲他爲人好色。嘿嘿……”大家聞言再度笑起來。

一旁的吳承恩“哦”了一聲道:“在下發現:原來你們的外號都是詞牌名。”

卜吉道:“是的。其實我們並不精通樂理,你不嫌棄我們是怪人就不錯啦!”

王直道:“那,勞煩卜吉兄,還有各位智囊,請帶我去見謝和兄弟。”

卜吉道:“好說好說,那我們這就走吧。大哥,二哥,咱們一起去吧。”俞彪、岑樓皆道聲:“好。”圍棋丟在石臺上不加整理,卜吉跟僕童打了個招呼,就帶王直他們出門了。

話說謝和的家就在南濱江區東南方不遠處的“東郊”。王直、卜吉一行七個人很快就走到了東郊。謝和的家,也是一座古舊的浙風宅院,只是比卜吉的住所要小很多。黑瓦和飛檐,以及些許在這裡短暫休息的黑烏鴉,整體透露着一絲神秘的氣氛。

此番卜吉帶王直等人走正門。“咚咚咚”敲了一陣門,出來一個青衣女僕童。女童見是熟人卜吉來,便請他們入內。

背對着他們的主人轉過身來,手持羽毛扇一副,輕輕慢搖,王直一看,果然面容瞿瘦的很——此人就是“病周郎”謝和也是一身青布衣,其頭巾,是青絲做的綸巾,布的材料和青衣女僕童的衣服材質是一樣的,看來他們一家還相當節儉。

“大哥二哥三哥,你們來啦!”謝和站在桌椅邊說道,“還帶了這麼多客人啊?隨便坐吧,椅子沒有那麼多。”

這謝和雖然年紀小,但王直仍然敬意地抱了個拳頭,道:“我們就站着好啦!”

謝和見勢,就命女童去泡茶、上茶水。謝和道:“都是些什麼人,不似本地的啊。三哥,快介紹下。”卜吉便將王直介紹給謝和,道:“他們四人都是從寧波的宋氏商會來的。這是他們的頭領,名叫‘王直’。”

王直便道:“我、葉宗滿、方廷助,都是徽州人。這吳承恩兄弟則是淮安人。”葉宗滿、方廷助、吳承恩也都朝謝和持抱拳禮。

謝和點點頭,便道:“王先生這是要找我有事嗎?難得還需要三個哥哥一起出動。”

王直回答道:“是啊,無事不登三寶殿。我請卜吉兄弟幫我出主意,他就給我介紹了你,所以想請你也幫我出出計謀。你們‘四友’都是‘軍師’嘛。”“軍師”是古代給戰爭羣體出計策的人,也叫“策士”,和將軍相對,是個文職。

謝和道:“可惜王門最近都不參與打仗了,我們四個人也賦閒很久了。你應該知道的,我在這裡年齡最小,也沒什麼實際的成功經驗,頂多只是紙上談兵罷了。”

王直道:“謝兄弟你這話是太謙虛了。你俞彪大哥還有卜吉兄弟既然推薦你,想來應該是不會錯的。”

謝和便坐下道:“那你說說,需要我幫你什麼忙。我也沒有多少資本,生意上的事情,恐怕你也不會來找我。”

王直便一五一十地將在謝氏長房謝嬌花那裡遇到的情況,交代給謝和聽。謝和搖搖扇子說道:“我那個堂侄女,就這樣了,爲人‘驕傲’的很呢。你以常理來度之,肯定行不通了。”聽他這麼一說,雖然謝和年紀比謝嬌花小10來歲,但是輩分上,謝和好像大她一級:謝嬌花得叫謝和叔叔。

謝和繼續道:“如今謝氏視我爲外人,他們呢,肯定不會聽我的,我也不好出面。只能想別的辦法。”

王直道:“什麼辦法呢?”謝和回答道:“呵呵呵……謝家人都重名節,所以最好使用‘激將法’,再造他兩個謠,就好。”

王直又道:“願聞其詳!”謝和繼續道:“你把謝家人欠款不還的事情,都張貼出來,讓全餘姚的老百姓都知曉了,謝嬌花自然就知難而退,要主動找你解決了。”

衆人皆道:“有道理。”紛紛點頭。俞彪就道:“這事兒,我們來幫忙吧。張貼的事情你們去辦,造謠的事情,算子、銳山我們幾個就能擔待。”岑樓亦道:“造謠生事,那是我們的拿手好戲,餘姚城就麼點大,一傳十,十傳百,到時候肯定炸開了鍋。”“哈哈……”大家都笑起來。

說罷,謝和就叫僕童去取來筆紙墨水。王直讓葉宗滿、方廷助和吳承恩來寫文書。謝和便拉着俞彪、岑樓、卜吉幫忙寫——因爲需要的“廣告”數目肯定還挺多,不過用了一下午加晚上的時間,大家寫了幾百來張。文書的內容,主要是說:謝嬌花賴賬不還,謝家缺乏誠信、顏面掃地,之類言辭。

晚上衆人就在謝和家燒火做飯,王直等幾個人,半夜裡就偷偷把文書,在餘姚城裡謝氏宅周圍,張貼得到處都是,葉宗滿一糊漿糊在牆上,王直悄悄把紙一貼,衆人輕聲嬉笑離去。第二天一早,俞彪兄弟幾個就到張貼告示的位置,幫忙造謠。

有行人在觀看文書,指指戳戳。只聽謝和一臉嚴肅,搖着扇子道:“唉,這謝家人真是的。欠人家錢不還,這長房怎麼做的?”然後擠眉弄眼給俞彪,俞彪就接着道:“是啊是啊,大家應該評評理啊,這叫別家商會怎麼活啊,太不講信譽了!”說着岑樓、卜吉帶着若干王門的兄弟,在人衆中鼓譟起來。謠言越說越廣,不到一個上午,餘姚城裡都討論起這個事件了。

那謝氏宅的謝嬌花、謝嬌容也在僕從那裡收到了消息,然後似乎還有人在謝家門前說壞話。謝嬌花一臉怒氣,顏面盡失,不敢出門。謝嬌容則在安慰姐姐道:“姐姐不需生氣,我看這恐怕是昨日那些要債的使得主意。我們歸還一些錢財便是。”謝嬌花迴應道:“唉,也只好如此了。”

冥冥中王直感覺到謝家長房似乎中了謝和的計策。便在下午,他就差方廷助上門打招呼。方廷助領了消息回到客棧,對王直道:“可以再度登門了。”

王直就趕緊帶了葉宗滿、方廷助、吳承恩、綾和才助再次去往謝氏宅。謝嬌花見是王直一行來,張口便道:“你們真是厲害,竟然動員了本地人來反我。”看樣子這謝嬌花也耳目甚廣,探查到一些蛛絲馬跡,不過就算她知道是王門中有人協助了王直,她也無意找人興師問罪,畢竟自己底氣短。

謝嬌容道:“天色晚了,就請各位在府上吃個筵席。”謝嬌花就叫粉衣侍女和下人們爲王直他們擺上十二道圍宴。她們敦請王直等人入席。之所以這麼客氣,是因爲謝嬌花仍然無法一口氣拿出兩萬銀兩。謝家正缺錢,之前的錢財也不知道用向了哪裡、用作了什麼投資去。所以謝嬌花繼續道:“王大人吃好。只是我要說一聲,還請你擔待着。謝家現在只能提供六成額度的還款,不知道閣下是否願意接受。”

王直見謝嬌花開口願意歸還一些錢財,這桌酒水就算不吃,他心理上都開心許多——原以爲是一個子兒也討不回的,沒法跟火者亞三交差的。王直就客氣道:“好說好說。這次舉措是我們唐突了,但是也都是沒有辦法啊,我上面還有許多老闆,壓力很大的,如果沒法取回資金,情況會變得很糟糕。這裡我代替商會謝謝三娘了,三娘真是個豁達的人哈!”謝嬌花轉變爲愉悅臉色,畢竟似乎她喜歡聽拍馬屁的樣子。葉宗滿、方廷助都在偷笑,原來王直也來了套不正經。

第48章 鬼才吳承恩第1章 宋素卿第55章 軍師謝和第18章 坊津水賊第14章 《紗窗外》第30章 祗園節第4章 宋氏商團(2)第8章 初使琉球前的準備第28章 京都(2)第58章 從餘姚回到寧波第54章 謝氏嬌花第19章 豐後國的女海賊第27章 京都第1章 宋素卿第43章 台州舵第65章 在卡利卡特第40章 鄭繩之歿第26章 去往京都(2)第36章 素卿莊上第12章 琉球尚清公主第61章 下西洋第70章 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第36章 素卿莊上第71章 水都威尼斯第21章 堺第34章 回到石山本願寺第14章 《紗窗外》第5章 與樑椿問對第15章 沖繩民謠節第63章 從馬六甲到錫蘭第10章 出使琉球第56章 三請謝和第20章 淡路國的水賊第42章 鹽幫三傑第65章 在卡利卡特第22章 會合衆第8章 初使琉球前的準備第37章 堺市見聞第25章 去往京都第30章 祗園節第58章 從餘姚回到寧波第67章 蒙巴薩第1章 宋素卿第70章 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第10章 出使琉球第20章 淡路國的水賊第72章 威尼斯見聞、回到印度第49章 皮雷斯夫婦一家第62章 從賓童龍到馬六甲第59章 龍頭鳳尾第50章 約瑟菲娜第60章 雙嶼開市第15章 沖繩民謠節第10章 出使琉球第67章 蒙巴薩第66章 從忽魯謨斯到蒙巴薩第37章 堺市見聞第53章 餘姚的陽明學派第21章 堺第59章 龍頭鳳尾第69章 從西非到地中海第9章 戈麥斯商會第29章 細川高國第2章 宋氏商團第60章 雙嶼開市第46章 從寧波到杭州第51章 從寧波到餘姚途中第55章 軍師謝和第18章 坊津水賊第71章 水都威尼斯第35章 回到堺市第31章 將軍足利義晴第24章 京都使者團第55章 軍師謝和第72章 威尼斯見聞、回到印度第38章 回寧波前的準備第52章 金家小姐第67章 蒙巴薩第29章 細川高國第66章 從忽魯謨斯到蒙巴薩第25章 去往京都第32章 茶會進行時第6章 不期而遇第10章 出使琉球第37章 堺市見聞第25章 去往京都第12章 琉球尚清公主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20章 淡路國的水賊第50章 約瑟菲娜第34章 回到石山本願寺第53章 餘姚的陽明學派第48章 鬼才吳承恩第62章 從賓童龍到馬六甲第54章 謝氏嬌花第4章 宋氏商團(2)第11章 火長與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