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杭州清河坊

錢塘江的海浪拍打在沙灘上。王直他們在近江碼頭靠了岸。宋無想和納屋才助命兩個水手將事先準備好的棉花、鹹魚樣本裝了箱,打算運到城中集市中找收購商議價。王直已經不是第一次來杭州了,這近江區域甚至整個兒杭州城他都很熟悉。王直領衆夥兒下船,棉花鹹魚各有一箱,宋無想讓碼頭的搬運工把它們放到租賃來的運輸車上。大家準備妥當,只留了幾個船員守護戊號,其餘人就跟王直朝西邊的永昌門和望江路而行。

望江路一直綿延幾裡,兩邊都是田戶農家,有稍許酒肆、驛站,畢竟這裡是城外。等到了之前遠遠望見的永昌門,大家經受士兵的盤點,進了城,眼前就豁然開朗——到處都是浙江風格的小鋪子和民居,鱗次櫛比,一座連一座。有雜貨日用的,有露天小吃的,酒家和旅館更是不計其數,每走幾十步就會有一所。不過道路還是蠻寬敞的,他們讓馬兒拉着車子,衆夥兒護衛在兩側,有許多行人會看到他們奇怪的裝束。宋無想、綾、道陳和才助那都是一襲和風服飾,沿海的明人目前對倭人的到訪早已習以爲常了的,各商會或多或少都有日國的僱員。

大家走了不到小半個時辰,綾用手一指,問道:“那是什麼山?”衆人遠眺西方,有突兀的幾座矮山,散落其間,綾所指自然是最高的那座,上面矗立一座古代樓閣。葉宗滿叉了個腰肌,道:“那肯定是吳山嘛。”一旁知道的人都自然地點點頭,不知道的,都類似綾,“哦”了一聲。綾是海盜,有自己的山寨,所以對地理、地勢比較敏感。王直接着介紹道:“吳山上的那間建築叫城隍閣,所以吳山也叫城隍山,再者因爲山間有寺廟若干座,香火鼎盛。宋朝詞人柳永大才子在這裡作過一首詞,叫做《望海潮》,金朝的海陵王完顏亮深受其感染。吳山西邊就是西湖了,那邊風景獨好,等會我們去看看!”綾他們幾個日本人都知道,在明朝之前,中原的國家本來有個宋國,後來被金國和元朝滅了。宋朝滅亡之時,日本舉國哀悼,深表遺憾。那種表現,是自武士梟雄平清盛以來,日本人仰慕中原宋國的傳統。

方廷助挺着肚腩亦接着說道:“杭州本來叫‘臨安’城,是南宋國的都城哦!”道陳幾個人都表示瞭解。鹽幫在蘇杭盤踞已久,方廷助故而也在此經商多時。大家沿着望江路走着走着,王直揚聲唸叨着:“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葉宗滿在一旁續着唱道:“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說着大家來到了望江路的末端,進入名爲“清河坊”的古街。這裡是杭州城最爲繁華的地界之一。東端就叫河坊街。河坊街東北方有宋高宗的德壽宮舊城遺址。南面則是西牌樓,牌樓區東有旌德觀道觀一家,中有先賢祠一所,其中敬奉天女,說的是孝女曹娥等人。王直他們沒空理會這處,而是直去西邊位於吳山北麓的坊區。清河坊劃分了許多區域,除卻一棟棟的茶莊、布莊、私家莊園、各種陶瓷店,北面最多的是酒家、小吃店,有各色杭幫菜或別的地方的食品雲集。南面最多的是藥鋪、醫館,名稱響亮的譬如“萬氏密齋杭州分號”、“萬全堂杭州分號”、“保和堂”、“仁愛堂”、“三不欺”,其它則如“潘氏熟藥鋪”、“張家生藥店”、“樑道實藥鋪”、“李將仕藥鋪”、“金馬杓小兒藥鋪”、“雙葫蘆眼藥鋪”、“郭醫產藥鋪”、“陳媽媽泥面具風藥鋪”等等等等,數都數不過來。這些都是當年蘇東坡入杭州後,大興醫坊、濟世救人的文化遺產,所以有的店鋪本身就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技藝代代相傳,經營發展至今。

王直他們來清河坊,要找的就是那間“雷氏醫館分號”,不過看了、問了半天,也沒有找到,信上只說明在坊中。王直便命葉宗滿和方廷助兩人在街坊裡多詢問一番。過了一會兒,方廷助回稟道:“就在前面不遠處,有人提示說,可能是我們要找的。”王直便說:“那我們就去查探查探。”衆人走到巷子角落裡,王直看到了一副嶄新的門牌,上寫“雷二藥館”,是金字黑底,而門側鑲有一塊不大的標示,大約一尺寬,是白底的,其上圖案是規整的紅色十字——一般人是不明其意的,有異邦的神秘氣息。藥館門庭大開,顯然是還在營業。王直親自去詢問,裡頭只有一位代理掌櫃,一個年輕的童僕,和幾位正在請求抓藥的客人。

王直道:“請問這裡是雷氏醫館分號嗎?”掌櫃讓客人稍等,扭頭答道:“正是。日前店面升級,剛改的名稱。你找對了!”王直走近,小聲說道:“你們的老闆皮萊資先生在嗎?是他叫我們來的。”掌櫃側身作了個“噓”的手勢,亦小聲回道:“老闆不在,上午去了武林門集市,說是看看招賢會,討點生意。要是有急事,你們可以去城內北面的武林門集市找到他們夫婦一家。”王直想了想,考慮着:“那就去找他們吧。”朝代理掌櫃抱拳回禮,表示感謝,於是從店裡出來。

方廷助詢問:“哥哥找到了嗎?”王直點點頭道:“店鋪是找着了,可惜人不在,說是去城北趕集會去了。那我們就去武林門集市吧,鹽幫大會正在那裡舉行,皮雷斯先生肯定在那裡。”王直催促大家繼續北上,宋無想站在他旁邊,打了一個嗝,摸摸肚子道:“本尊餓了!”王直取出懷錶,見時間近午時,說道:“好吧。一路辛苦了,我們先去高銀街吃飯去!”宋無想一臉愁容轉爲興奮狀態,他早就聽王直說杭州的飯菜香了。大家於是馬不停蹄的奔向高銀古街,這個街就在清河坊的北面,正東西方的走向,長達幾裡,它是宋代開始就聞名遐邇的街巷。清河坊北,又叫“界北”;清河坊南,則稱呼“南瓦”。南瓦著名的小吃是張家圓子,他知道大家吃圓子是肯定不過癮的。

王直在高銀古街上先頭探路,他記得這裡的也有家“宋氏”,但不是雜商而是一家食鋪,店中有道名菜叫“宋五嫂魚羹”。這間店鋪不大,王直見人馬衆多坐不下,於是選了這店對面的一家酒樓。

酒樓名號叫“有間樓”,王直覺得這名字有點兒意思,便請衆位跟他一起去店中坐,又與酒樓老闆磋商,讓宋氏食鋪送來“宋五嫂魚羹”。那酒樓老闆道:“客官你還能這樣啊?”方廷助給老闆塞了一個金錠道:“掌櫃你莫急,有什麼好酒菜,紹介紹介!”老闆小心翼翼收了錢道:“不是山珍海味,恐對不住各位老闆啊!”王直笑道:“不用什麼山珍海味,就來些特色菜式就行。我這些夥伴中,有異國好友,山珍海味人家都吃過不少了!”老闆彎腰道:“是是是……馬上就來!我這裡推薦招牌菜‘職家羊飯’、‘羊血湯’、‘香辣灌肺’……”王直一聽,便攥了小拳頭道:“好極,都是佐酒菜!再來幾壺花雕!”老闆便令侍候小二下去操辦。

宋無想、道陳、綾、才助四人圍坐一桌,學着明人的樣子,是正坐,除宋無想外,另外三人仍然略有不習慣。王直、葉宗滿、方廷助、阮寶龍一桌。其餘人還有兩桌。待上菜圓滿,王直叫大家:“大夥兒不要客氣了,趕緊吃喝!吃飽了我們去城北。各位兄弟我先乾爲敬了啊!”說着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方廷助夾了筷子,正欲吃剛端上來的魚羹和灌肺,王直命方廷助道:“你去跟那店家商量下,看他們收購鹹魚不。”方廷助一聽就明白意思,是想要在這裡下了漁貨了,放下碗筷去同宋氏食鋪的女老闆磋商、議價。過了一會兒,方廷助帶給王直對方的收購價目信息。王直說:“那我們去城北在問問吧,這一路商家很多的。”

酒足飯飽之後,衆人再度起行。往西走的時候,方廷助詢問王直:“要去錢王祠看看嗎?”王直亦向衆人展示此問題。宋無想瞧了瞧大夥兒,又望了望天色,道:“在這筆直往北的道路能遙望西湖的美景,就足夠了。不用做特別的停留,時間完全不能浪費!”綾卻小跳着嘟囔道:“俺要看要看!”王直點點頭道:“好吧,都走到邊上了,不如去欣賞欣賞。”說着大夥兒在錢王祠逗留了片刻,方廷助往西湖南方一指,綾眺見一座塔,方廷助給她介紹道:“那就是雷峰塔。以前裡頭鎮着一頭魔物……”綾故作驚詫狀。西湖幅員遼闊,秀氣十足。這日天氣陰沉,有清風徐來,吸了湖邊的空氣,隊伍人員都心情舒暢。宋無想催促道:“好啦,走吧!”大家轉而沿着城牆往北前進,不一會兒就到了涌金門。涌金門這裡也好不熱鬧。除了尋功夫給貨物詢價外,也沒有作長時間的停留,大家接着往北行。

“哎!老闆。這個版本的圖畫得不對!”只聽有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一手背在後頭,一手指着書畫攤子間掛着的一幅畫說道。“啊?哪裡不對啊!走走走,別耽誤人家做生意。”攤子老闆不樂意。王直本文人,聽着這些內容便走上前去一探究竟,王直一看就知道圖畫是時人新繪製的——上有明字“山海經圖”四字,不似僞作。而那年輕人,頭戴士人冠,目光如炬,面有慍怒之色,但不得發,用手扇了扇風,彷彿也在讓自己冷靜。只聽他又指着圖畫中央一處道:“老闆。這‘崑崙’二字,寫歪地方啦。”

第3章 亞歷桑德羅第8章 初使琉球前的準備第5章 與樑椿問對第15章 沖繩民謠節第31章 將軍足利義晴第1章 宋素卿第43章 台州舵第62章 從賓童龍到馬六甲第48章 鬼才吳承恩第42章 鹽幫三傑第20章 淡路國的水賊第31章 將軍足利義晴第2章 宋氏商團第31章 將軍足利義晴第68章 從東非到西非第48章 鬼才吳承恩第38章 回寧波前的準備第56章 三請謝和第32章 茶會進行時第14章 《紗窗外》第38章 回寧波前的準備第62章 從賓童龍到馬六甲第40章 鄭繩之歿第18章 坊津水賊第44章 回到寧波第71章 水都威尼斯第19章 豐後國的女海賊第47章 杭州清河坊第20章 淡路國的水賊第15章 沖繩民謠節第36章 素卿莊上第43章 台州舵第66章 從忽魯謨斯到蒙巴薩第45章 宋素卿之死第45章 宋素卿之死第30章 祗園節第19章 豐後國的女海賊第25章 去往京都第49章 皮雷斯夫婦一家第3章 亞歷桑德羅第68章 從東非到西非第17章 初遇海盜第64章 從錫蘭到古裡第61章 下西洋第25章 去往京都第3章 亞歷桑德羅第49章 皮雷斯夫婦一家第40章 鄭繩之歿第11章 火長與舵手第46章 從寧波到杭州第68章 從東非到西非第53章 餘姚的陽明學派第38章 回寧波前的準備第4章 宋氏商團(2)第1章 宋素卿第40章 鄭繩之歿第69章 從西非到地中海第55章 軍師謝和第14章 《紗窗外》第34章 回到石山本願寺第35章 回到堺市第33章 別了,京都第20章 淡路國的水賊第19章 豐後國的女海賊第68章 從東非到西非第60章 雙嶼開市第25章 去往京都第34章 回到石山本願寺第22章 會合衆第7章 琉球使者鄭繩第30章 祗園節第4章 宋氏商團(2)第42章 鹽幫三傑第12章 琉球尚清公主第51章 從寧波到餘姚途中第43章 台州舵第8章 初使琉球前的準備第49章 皮雷斯夫婦一家第8章 初使琉球前的準備第70章 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第68章 從東非到西非第48章 鬼才吳承恩第44章 回到寧波第49章 皮雷斯夫婦一家第33章 別了,京都第5章 與樑椿問對第18章 坊津水賊第33章 別了,京都第57章 心學宗師王陽明第69章 從西非到地中海第10章 出使琉球第11章 火長與舵手第34章 回到石山本願寺第65章 在卡利卡特第55章 軍師謝和第13章 中山世土第70章 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