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戰後的元老院會議(一)

隨後公民大會進行了選舉,爲克羅託內帶來和平的呂西阿斯成爲首席將軍,雖然他割讓領土的做法遭到不少人的指責,但那一萬多返回家鄉的公民兵感謝他及時拯救他們脫離地獄,因此大多將票投給了他,同時成爲將軍的還有一起和呂西阿斯參與和談的西斯普羅提斯。一時間,克羅託內的將軍執行委員會裡保守派明顯佔據上風。

但是當務之急是擊退洛克裡,救援盟邦。克羅託內新產生的十將軍內閣都十分清楚,他們經過慎重的考慮,決定任命曾被戴奧尼亞俘虜的三名有豐富戰鬥經驗的大隊長爲出征將領。

於是,剛回到克羅託內的士兵不得不再次披掛出征,15000名士兵(其中包括一萬名重步兵),此外還招募了4000自由民,備好口糧後,立即向考倫尼亞進發。

議事會中有人提出異議,要求:留下更多的公民,以保護空虛的克羅託內城。

呂西阿斯雖然保守,卻不懦弱,他不但沒有同意,甚至還派出使者前往阿斯普魯斯圖姆,向戴奧尼亞駐軍表示:克羅託內現在城內空虛,必要時希望能得到盟邦的救助。

在得到亞西斯特斯的明確迴應的同時,克羅託內艦隊在海軍統帥阿斯卡馬斯的率領下,大小戰船60餘艘一起駛向考倫尼亞。

……………………………

就在克羅託內即將與洛克裡大戰之際,戴奧尼亞元老院投票選出克里米薩可以進入元老院的五名人選,安塔奧里斯、歐裡克普斯、普勒阿得斯均得以入選。

這件事只是今天這個漫長的元老院會議的開胃菜,緊接着就是對參與這次克羅託內戰爭的士兵們的獎勵。由於參戰人數實在太多,軍務官斐利修斯和戶籍官拉菲亞斯只是在會議上確定了一個大致的數字:約有7000名正式公民根據戰功將獲得1至3畝不等的土地,以戴弗斯爲首的元老們的建議是儘量分配給公民所居住城市的土地,當然如果本人自願調換,應當予以滿足;

其次是約15000名參戰的、登記在冊的自由民,由於連續的幾場戰鬥的獲勝,根據法律規定,他們中一半以上獲將直接進入正式公民的考察期,由於這次戰爭獲得了大量的土地以及兩座城池,急需要大量人手去佔據這些土地,鎮守新的城市,因此雖然正式公民考察期未滿,元老院仍決定授予他們在克里米薩、阿斯普魯斯圖姆以及克羅頓北部平原的五畝“份地”,因爲他們還未成爲正式公民,因此在這考察期內,繳納的稅賦仍然是土地收入的10%,直到成爲正式公民,才縮減到百分之一的土地稅;

對於將近六千名參戰的自由民,他們成爲預備公民的考察期將減半,同時優先給予他們租種城邦土地的權利,當然20%的稅負不變;

對於在戰爭中犧牲的士兵,無論公民還是自由民,只要其親屬尚在,元老院都將按正常士兵的獎勵給予,同時還給予豐厚的撫卹費,主要從戰利品中出。

整個獎勵和分配的事宜將以農務官布爾克斯、戶籍官拉菲亞斯爲主,卡普斯、德拉科斯、希洛尼姆斯三位軍團長協助完成。

“戴奧尼亞公民相應號召,履行職責,爲聯盟奮勇作戰。元老院作爲聯盟這艘大船的掌舵人,我們也要公平公正的給予他們相應的褒獎和照顧,不能讓我們的勇士們在流血的同時,還要流淚!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更多的民衆爲聯盟的繁榮和強大貢獻更多的力量!……”最後,戴弗斯用激昂的演講提醒即將去做事的布爾科斯他們。

接下來討論的是克里米薩、阿斯普魯斯托姆的行政長官人選。

報名參選克里米薩的元老不少,因爲它是海港城市,條件優渥,居民又都是希臘人,雖然與克羅託內相鄰,畢竟已經成爲同盟,而且還有阿斯普魯斯圖姆頂在前面,執政環境比較安全。

最後投票的結果居然是斯康姆布拉斯所得票數最高,讓一些人吃驚,但仔細一想,斯康姆布拉斯雖然是個暴脾氣,可他爲人快人快語,有錯就改,沒有太多心機,而且樂於幫助後輩,因此不少人樂於與他交往。

根據戴奧尼亞法律規定,戴弗斯擁有元老院任何提案的最終否決權,但只要提出的提案合理,他一般很少使用這種權利。就像現在,他認爲選出的克里米亞行政長官人選還不錯,斯康姆布拉斯直爽親民的性格或許能贏得還對戴奧尼亞人有所敵意的克里米亞人的好感。於是,他第一個向斯康姆布拉斯表示了祝賀。

“執政官大人你放心。我一定會讓克里米薩人儘快認同戴奧尼亞聯盟,同時協調好當地人與新移民之間的關係……”斯康姆布拉斯意氣風發的向戴弗斯作出保證。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已過五十歲的斯康姆布拉斯還未就任,就抓住了擔任克里米亞行政長官後、需要他投注精力去解決的兩大問題,於是戴弗斯笑道:“有你在克里米薩,元老院沒什麼好擔心的!”

至於阿斯普魯斯圖姆城的行政長官人選,由於戴弗斯事先說過:阿斯普魯斯圖姆與克里米薩不同,它位於內託河中上游,不時有西南方向遊竄過來的布魯提人的騷擾,南面要警惕和威懾其他希臘城邦對克羅頓北部平原的覬覦,同時還要協調好與克羅託內人的關係。

此外,戴弗斯還告訴元老們:有不少盧卡尼亞戰士願意移居阿斯普魯斯圖姆。這樣一來,除了盧卡利亞地區(當然包括尼烏圖姆),阿斯普魯斯圖姆就成了戴奧尼亞聯盟城市中盧卡尼亞居民比例最高的一個。因此,對阿斯普魯斯圖姆行政長官的要求比較高,首先要有比較強的軍事才能,又要有一定的行政經驗,還要有較強的協調能力,同時能讓那些加入戴奧尼亞沒多久、還有些自由散漫的盧卡尼亞人順服。

對於阿門多拉臘、圖裡伊的這些曾經遭受戰爭痛苦的元老們,讓他們去獨立應對戰爭,他們的心中總有難以抹去的畏懼;韋斯巴與赫蒙在涉及盧卡尼亞的問題上,愛積極主動的提建議,但涉及希臘城邦事務,總是冷靜的旁觀和擔當投票器而已;僱傭軍的元老們大多不願意處理行政事務,或者能力不足,行政能力強些的如安東尼奧斯、阿萊克西斯等人又擔任重要公職,無法離開。因此,當輪值主席科爾內魯斯宣佈願意擔任阿斯普魯斯圖姆行政長官的人請舉手時,一時間竟沒有一個人作出迴應。

戴弗斯看到這裡,也有些吃驚,他腦海中倒是浮現出一個人名——亞西斯特斯。只是亞西斯特斯並非元老院成員,按規定不能出任城市行政長官一職,他這時才意識到:在《戴奧尼亞聯盟公職法》頒佈之前,沒成爲元老院成員原僱傭軍成員想要再進入元老院、成爲元老變得困難了,對於這些大多數都只想着戰鬥的傢伙們,讓他們再重新投入到行政事務中,一級一級往上升,無疑是不可能的,看來有必要在《公職法》中增添幾條專門針對軍團高級將領進入元老院的規定……

戴弗斯思索着,卻見人羣中有一個人舉起了手——希洛斯,竟然是戴弗斯曾經的隊長、最得力的心腹希洛斯!

前一段時間,戴弗斯忙於事務,而希洛斯一職擔任阿門多拉臘巡邏隊長,除了在元老院會議中相遇,兩人見面的機會不多,但戴弗斯對希洛斯的表現還是瞭解的:隨着阿門多拉臘城下倉儲、住宿、飲食的繁榮,外來人口大量涌入,卻一直沒有發生大的衝突,希洛斯的表現居功至偉,他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以及協調解決居民與外來人衝突的公正性,都得到阿門多拉臘民衆以及行政長官科爾內魯斯的好評。至於軍事才能,戴弗斯給他的評價是善於持重用兵,恰好適合處於特殊地理位置的阿斯普魯斯圖姆,相信以他豐富的傭兵經驗,折服那些盧卡尼亞人也不是大問題。至於行政經驗……

戴弗斯想了想:可以先讓亞西斯特斯在阿斯普魯斯圖姆多留一段時間,扶助希洛斯處理政務。相信以希洛斯認真的學習態度,很快就可以獨立施政。

等了好一陣,還是隻有希洛斯一人。科爾內魯斯無奈的宣佈:阿斯普魯斯圖姆行政長官的候選人爲希洛斯。

“我同意希洛斯擔任阿斯普魯斯圖姆的行政長官,他是最合適的人選!”戴弗斯首先明確表示了支持。

隨後卡普斯、安東尼奧斯等人也表示贊同,阿斯普魯斯圖姆行政長官的人選就確定下來。只有科爾內魯斯嘆道:“雖然我很想祝賀希洛斯,但是我不得不爲阿門多拉臘失去一位優秀的巡邏隊長表示惋惜!”

感謝的萬頌之辰、reuss、步行布爾什維克騎士、江湖浪子的打賞!你們的支持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第九十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三)第十五章 應時而變第兩百九十九章 薩羅斯海戰之回馬槍第一百零六章 布魯提震動第二百二十八章 王妃的請求第十一章 密謀與婚姻節第五章 羅馬的擴張第一百四十三章 列奧提奇德斯的新任務第三百零七章 攻陷尤里亞魯斯堡壘第二百四十六章 勝利的代價第一百八十八章 羅馬凱旋式(二)第八十一章 波塞冬尼亞之戰(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國王送行(一)第三十二章 一鳴驚人(下)第三十三章 交鋒辛辛納格第六十八章 最年輕的指揮官第二十八章 圖裡伊會戰(四)第四十三章 圖書館第十八章 夢中的東方王國?第三十章 山口小鎮第七十三章 狄奧尼修斯的憤怒和菲比達斯的恨意第兩百七十一章 斯托洛的糾結第四十四章 迦太基的現狀第兩百六十六章 底比斯聖隊第一百八十三章 阿明塔斯的退讓第四十章 異類天神赫拉克勒斯第三十九章 伊索克拉底的發現第九章 夜行軍第九十七章 拉馬託河會戰(六)第二十四章 拉俄斯的迴歸和緒巴里斯的輝煌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塔門第兩百四十六章 離開第一百零七章 風暴之後第二十二章 杜客亞人伊扎姆第兩百四十五章 與斯巴達使者的交鋒(下)第三十七章 阿爾陶祖斯的來襲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定北境第四十五章 王國元老院見聞第八章 安德莉亞第三百三十九章 故伎重演第三百八十七章 阿迪斯會戰(一)第二十六章 戰爭準備第九十一章 向伯羅奔尼撒前進第二百六十三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五)第七章 告別第三百五十一章 瑪哥的決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戰前的序曲(二)第六十八章 菲墩第兩百零七章 入場式第兩百四十一章 阿格西勞斯的期望第四十章 救援第四十六章 王國元老院見聞(續)第兩百九十一章 熟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波斯小亞細亞聯軍的到來第九十三章 圖裡伊商會(三)第一百章 統合迦太基海軍第六十九章 全希臘學者大會召開第十三章 質詢與解釋(下)第兩百一十章 弩炮攻城第八十七章 塞羅迪厄姆海戰(二)第十二章 質詢與解釋(上)第二十二章 父與子第二十四章 公審第二百六十三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五)第兩百五十五章 傑拉會戰(完)第二百零一章 勸降(二)第九十四章 迴歸(求訂閱)第八十九章 戴弗斯的決斷第五十六章 攻城和救援第六十八章 菲墩第兩百五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二十四章 會戰之前第五章 羅馬的擴張第兩百零九章 錫拉庫扎聯軍襲來第二十三章 兒子第一百零五章 風暴第一百六十一章 赫尼波利斯的決定第三十二章 阿維諾吉斯的到來第四十九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三)第兩百四十六章 離開第七十六章 初戰錫拉庫扎(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圍西里庭第三十八章 羅德島投石兵第五十一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五)第十七章 圖裡伊藥材市場第十章 拉奧狄西安第八十章 見面第一百一十章 登陸拉丁姆第七十二章 柏拉圖的考察(一)第九章 七丘之城——羅馬!(一)第三十三章 圖裡伊見聞(三)第兩百八十九章 錫拉庫扎人的驚慌第四十八章 戴奧尼亞學校(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伊菲克拉特斯第兩百一十一章 納克索斯海戰第二十三章 處置卡烏蒂尼人的討論第一百七十五章 克羅託內會戰(一)第三十四章 希洛斯的決定第二十章 向戴奧尼亞宣戰?(二)第六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