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克羅託內的爭議

就在戴奧尼亞軍隊抵達克裡米薩城之際,“克羅託內軍隊會戰失敗,全軍傷亡慘重,只剩5000多人逃回克里米薩”的消息傳到了克羅託內城,頓時震驚全城。

要說第一次會戰失敗是梅蘭修斯疏忽大意、阿門多拉臘人無恥偷襲造成的,這一次克羅託內組建了比上次強大得多的軍隊,並且有他們信賴的、同樣作戰經驗豐富並且穩重可靠的首席將軍米隆擔任主帥,滿以爲可以一雪前恥,結果傳回的消息更加令人沮喪。克羅託內軍隊再次慘敗,而且有兩萬多人沒有逃出來,他們是戰死了?還是被俘虜了?至今沒有任何消息。

這一次,克羅託內的每一位公民家庭都在親人的生死擔憂、落淚,同時積壓的憤怒也在戴奧尼亞間諜的引導下爆發出來,民衆們集結起來,到市政廳抗議,強烈要求立即舉行公民大會。

面對憤怒闖進會場的民衆,議事會被迫的響應民衆要求,公民大會立刻倉促的召開。

在大會上,民衆憤怒的抨擊議事會的這些將軍和議員們的無能,才導致佔據明顯優勢的克羅託內軍隊一敗再敗,反而使得城邦處於危險境地。他們提出:罷赦米隆首席將軍的職位,將其押回城內受審。同時,立刻與戴奧尼亞展開和談,贖回被俘虜的公民兵。

提議得以廣大公民的支持而獲得順利通過。

就在這時,米隆派出的信使趕回克羅託內,帶來了“戴奧尼亞大軍包圍克里米亞,米隆請求援軍”的要求。

這個消息頓時讓公民大會陷入慌亂中,只要不是傻子,每個人都明白,一旦讓戴奧尼亞奪取了克里米薩,就可以順利進入克羅頓平原,搗毀他們的農田,焚燒他們的村莊,直逼克羅託內城下。如果戰局真的演變成這樣,那就是繼百年前被敘巴里斯入侵之後,克羅頓平原再次被北方來敵侵入,百年來克羅託內民衆在這塊平原的安寧生活將被打破,這是民衆們所不能接受的。

“增援克里米薩,堅守克里米薩城”成爲克羅託內公民們的共識,但是全城的青壯年公民基本被抽調一空,要再增派士兵,只能放寬18到50歲的服兵役年限,同時招募自由民。幸好只是守城,只要會射箭、投擲標槍就行,這正是自由民和水手所擅長的,因此拼湊出一支相當數量的援軍不成問題。但是將領卻成了問題,因爲會打仗、能打仗的公民都在米隆的大軍中,包括米隆自己。

公民們爭論了好久,好不容易達成一致,推選出幾個人選,被選中的人卻拒絕就任。當衆人指責他們時,他們振振有詞:“連米隆、腓拉得福斯這樣善戰的人都遭到失敗,像我們這樣很少上戰場的人又怎麼可能指揮缺少公民兵的部隊抵擋住戴奧尼亞人的進攻?我們並不是不想承擔責任,以履行公民的義務,而是擔心無法勝任這個至關重要的職位,而讓我們的城邦再遭受災難!”

他們說完話,幾千人的公民大會忽然陷入死一般的寂靜,善戰的克羅託內人竟然到了無將領可用的窘迫境地。

這時,呂西阿斯站起來,沉聲說道:“公民們,你們都知道我和米隆常因一些問題發生爭執,關係並不好。但是我也不得不尊敬米隆對城邦所作出的貢獻。他多次領兵打退布魯提人對同盟城邦的侵犯,還兩次逼迫洛克裡從考倫尼亞領地內撤軍,這也就是爲什麼你們多次推選他爲首席將軍的重要原因!說實話,他的軍事才能一向令我很嫉妒。但是現在他失敗了,一向勝多敗少、做事穩重的米隆居然在決定城邦命運的會戰中,遭到了慘敗,你們相信他是疏忽大意,把這場重要的會戰當成了遊戲嗎?!”

尼西阿斯的話讓急躁的公民們陷入沉思。

“當然不是,這隻能說明戴奧尼亞的執政官戴弗斯的軍事才能更強!是啊,到了現在,這已經是任何一個克羅託內人不得不承認、又必須勇敢面對的事實!”尼西亞斯嘆了口氣,再次大聲說道:“經過了半年前的那次失敗,我想你們都應該瞭解了戴弗斯這個人,從他率領僱傭軍到達圖裡伊後,親自指揮的所有戰鬥,他都獲得了勝利,而且好幾次以少勝多,所以纔會有今天的戴奧尼亞聯盟!現在,克羅託內公民中有比米隆能力更強、更能對抗戴奧尼亞執政官戴弗斯的公民嗎?!”

臉色蒼白的公民們儘管在臺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但沒有一個人站起來推薦或自薦。

“既然沒有,爲什麼不讓米隆繼續領兵!相信已經遭受過一次失敗的米隆一定會從中汲取教訓,爲克羅託內、也爲他自己拼命的守住克里米薩!公民們,克羅託內正面臨百年來最大的危機!希望你們能夠拋開對他人的好惡,出於公心,推選出合適的人選來保衛我們的城邦!!!”呂西阿斯大聲疾呼。

他的話明顯起了作用,在公民大會新一輪的推選中,米隆以微弱多票成爲主帥,不過他首席將軍的職位卻被剝奪,等戰爭結束還得受審。

得到滿意的結果,呂西阿斯的神情卻不顯輕鬆,因爲他知道,很快他就將作爲使者再次與戴弗斯會面。僅僅過了幾天,整個局勢就已經反轉。呂西阿斯還記得當初離開圖裡伊時戴弗斯所說的話,現在它已然應驗了。

第二日清晨,戴奧尼亞軍隊同樣沒有進攻,而是繼續完善營地,不但在營地前設置陷阱,並且部分士兵保護工程營已經開始在溫布里亞河上架設木橋。

米隆在城牆上目睹這一切,心中詫異:之前用兵狡詐的戴弗斯居然能沉下心來繼續建造營地,難道是真準備圍困自己?

他猶豫再三,還是沒敢派出手中不多的兵力去進行襲擾。

到了下午,米隆纔算鬆了口氣,克羅託內的5000援軍通過船隊被運送到了克里米薩城,使得城內兵力超過一萬人。

在港口,他還見到了隨同士兵一起下船的呂西阿斯,神色不禁一變:“議事會真的派你來和談了?”

“不,米隆。”呂西阿斯否定的回答讓米隆剛鬆口氣,他隨即說道:“是公民大會派我來進行和談。”

提起公民大會,米隆的神色變得更加難看,他神色凝重的說道,:“我不認爲……佔據優勢的戴奧尼亞人會在這個時候答應停戰和談。即使答應,他們所提出的條件也一定非常苛刻!”

“你說的沒錯,但是克羅託內民衆急切的需要知道他們親人的安危,我想不來也不行啊。不過,嘗試着先去了解一下戴奧尼亞人的要求也是必要的。”呂西阿斯無奈的聳聳肩。

聽了呂西阿斯的話,米隆的臉皮在抽搐,他乾咳了幾聲,低聲說道:“聽說在公民大會上……是你的發言……讓我避免了現在就被押送回國……”

“事實上,我也同其他民衆一樣,恨不能讓你接受審判,爲那些在這次會戰中死去的公民們狠狠的出一口惡氣!但是克羅託內現在急需要你,爲了城邦、也爲了你自己,希望接下來的戰鬥中你能打幾個勝仗,爲以後的和談打下好的基礎吧!”呂西阿斯語重心長的一番話讓米隆倍感羞愧,他沒有說話,只是捏緊了拳頭。

隨後呂西阿斯在米隆的陪同下上了城頭,手扶城垛,向前眺望:城下不遠處就是戴奧尼亞的營地,從東到西是連綿不斷的營帳,不僅排列整齊,一個營盤緊接一個營盤,而且壕溝、土牆、柵欄、哨樓……等等一應俱全。

就連不太懂軍事的呂西阿斯站在城牆上也能感受到戴奧尼亞營地防備的森嚴。

米隆見呂西阿斯神情凝重,於是說道:“我覺得這些戴奧尼亞人真不像希臘人,我們希臘人喜歡戰鬥,但不喜歡在戰鬥之餘做這些又髒又累的活兒。但是戴奧尼亞人一到這裡,就像老鼠一樣不停打洞築巢,只花了一天多的時間,就建起了現在這座大營,還導致我昨晚派出幾百名士兵偷襲他們時吃了虧!現在他們居然還在河上建橋,肯定想在南岸也修築營地,徹底圍困克里米薩。”

米隆停頓了一下,大聲說道:“現在有了這批援軍,我要給狂妄的戴奧尼亞人一個教訓!”

………………………

奉命步涉過河到南岸保護工程營架橋的部隊是第一軍團第二、三大隊,負責指揮的是馬託尼斯。這是馬託尼斯積極向戴弗斯要求的,上一次會戰他作爲預備隊指揮,幾乎沒撈到仗打,憋了一肚子勁,這一次他要好好表現。

等他率領部隊到達南岸勘測好的修橋處,他立刻就用一個大隊警戒、一個大隊挖壕溝,輪流作業,直到挖好壕溝,築起土壘,也沒見到任何敵人的身影。

感謝命裡註定、末明其妙、書友161212140639474、書友150926222654400、秘雨清風的打賞!你們的支持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昨天的一章錯別字過多,向兄弟們道歉,以後一定好好檢查!

第兩百一十五章 暴亂(二)第二百零四章 薩莫奈人的夜襲第二十章 強盜第一百零五章 危險,赫拉克利亞!第九十三章 愛利斯城邦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十四)第四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攻克羅託內城第兩百二十八章 薩莫奈聯軍的結局(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燃燒的奧斯提亞第三百三十九章 故伎重演第二十章 回憶梅普往事(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強攻羅馬城(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聯盟總動員第四十四章 醫術仁心談一談小說中古希臘度量衡、時間、貨幣第三十五章 斯巴達的公餐制第兩百四十一章 阿格西勞斯的期望第三百二十四章 塞克利安的復仇計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強攻羅馬城(三)第六章 懷孕第四十三章 弓箭戰第十六章 亞西斯特斯述職(二)第八十九章 馬裡吉的到來第二十八章 戴弗斯的出訪(一)第一章 小居魯士之死 (上)第七十三章 救援阿斯庫魯姆(一)第三十四章 噢,斯巴達第三百六十六章 確立阿非利加新秩序(二)第三百五十章 戴奧尼亞的和談條件第一百零七章 風暴之後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師比西尼亞 (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面見未來岳父大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塞林努斯(三)第十九章 和談第八章 橋樑的建造和元老院大議事堂的討論第一百九十章 商務部的要求第兩百二十一章 梅亞羅之戰(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蓋爾尼的決定第兩百五十八章 卡塔奈軍事會議(一)第六十四章 公主的婚禮(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萊克西斯的進攻計劃第一百四十四章 強攻羅馬城(十六)第二百四十七章 戰後治理第八章 到達第九十五章 秘聞 (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攻羅馬城(一)第兩百七十九章 迦太基新艦隊的討論第六十七章 梅普聯合第九十五章 登陸美塞尼亞第二百三十六章 卡爾西狄斯的建議第四十七章 終身執政官第十九章 馬裡吉的商貿規劃(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波斯王庭內亂第二十七章 圖裡伊會戰(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從埃及進攻波斯的籌備第六十二章 戴奧尼亞與薩莫奈的第一次戰鬥(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王見王(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泰格亞會戰(七)第二十九章 撤退第四十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九)第五十九章 羅馬元老院的爭執(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會師斯巴達第一百三十四章 強攻羅馬城(六)第二十四章 救援盟邦沃爾西的討論第三十章 營地防禦第一百七十四章 兵臨雅典城第八十五章 伊帕密濃達的初陣第九十九章 面對危難的斯巴達第三百五十九章 箭在弦上第五十六章 雅典的決定第一百一十章 巴幾裡皮的陽謀第二十九章 戰後的元老院會議(二)第兩百二十章 梅亞羅之戰(三)第一百零七章 風暴之後第五十九章 羅馬元老院的爭執(二)第八十六章 脆敗第五十四章 關於信奉哈迪斯的提議第三十五章 來自斯巴達的懲罰第二十三章 處置卡烏蒂尼人的討論第四十章 異類天神赫拉克勒斯第四十九章 提馬宋的野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強攻羅馬城(七)第九十五章 見習法官普萊卡第兩百九十一章 熟人第九十一章 圖裡伊商會(一)第九章 廢墟第一百二十五章 泰格亞會戰(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會戰後的影響第兩百一十四章 暴亂(一)第兩百五十七章 退防第六十四章 進攻布魯提?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羅馬進軍第四十五章 馬其頓的求援第九十八章 拉馬託河會戰(七)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軍出動第二十四章 會戰之前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後的安排(續)第一百九十八章 目標:西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