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斯巴達人的到來

這話一出,衆人都感到有些鬱悶。

“這是命運女神的安排,誰叫我們當初沒有跟着戴弗斯走呢!”托爾米德感嘆的說道:“戴弗斯不愧是神眷者,僅僅半年就創下這麼大的事業,我們現在跟着他還不算晚!”

聽着托爾米德的話,已經步入老年的贊提帕里斯仰望着寂靜的星空,一股感傷涌上心頭:“我不知道你們是什麼感覺?我是老了,已經厭倦了四處流浪、不停廝殺,過了今天就怕沒有明天的生活,在這裡定居下來也挺好的……”

這話說完,衆人都有些沉默。

“好啦,各位先不要考慮將來的事,先想想接下來的時間如何順利的接到其他同伴,並且不讓他們鬧事,否則我們會有麻煩!”提馬宋擔憂的提醒大家。

………………………

提馬宋的擔憂在第二天清晨就得到了應驗。

提馬宋他們還沒有趕到港口,就得知有十幾個外來者在市場搶東西,還跟趕來的管理人員發生衝突,傷了人,直到市場巡邏隊全部趕來(整整五十人,一個分隊)纔將他們抓捕。提馬宋趕去一看,果然是他們的僱傭兵,最後請來阿加西亞,又賠錢、又做保證,犯事僱傭兵還被罰一個月的勞役,這事兒纔算了結。

提馬宋他們爲防止再出現這樣的事情,乾脆在港口租了房子蹲守。

即便如此,每一天發生的衝突糾紛開始增多,多數都與這些趕來的僱傭兵有關,甚至有元老在會議上提出了將這些僱傭兵逐出聯盟、讓聯盟恢復安寧的建議,最終在阿加西亞、安東尼奧斯、卡普斯等一干人的反對下流產,但是也讓戴弗斯感到了一點壓力。

時間過得飛快,到了十一月末,恩阿尼盧斯的造船廠建成,戴弗斯等元老到場祝賀,並向船廠開出了訂單:三艘三層槳戰船。

儘快建立戴奧尼亞艦隊一事已經被元老院提上議事日程,以保護聯盟越來越繁榮的港口和海上貿易,同時還要改變戴奧尼亞聯盟沒有艦隊、甚至還不及它的兩個盟邦的尷尬事實。

到了十二月初,圖裡伊元老院議事大會堂竣工,終於讓元老們一有重要會議只能往阿門多拉臘跑、既不保密、也耗精力、還白白便宜車伕們的悲催歷史告一段落。

同時,圖裡伊——卡斯特隆大道只剩克拉蒂河上的橋樑還在施工外、陸地部分已經全部建成。而圖裡伊競技廣場也快要落成。

在各個工地都紛紛傳來喜訊之時,一艘船帆上繡有大大的“∧”符號的小型貨船進入了大希臘塔蘭託海灣,來往的船隻看到這個標示,都主動避開爲它讓出航道。

菲比達斯,這位剛過而立之年的斯巴達將領認爲是理所應當,他指示舵手:徑直朝圖裡伊港口行駛,不做任何避讓。

在西地中海,斯巴達與錫拉庫扎打交道最多,因此對西西里有一些瞭解。而對大希臘,大部分斯巴達人幾乎是沒有什麼瞭解,除了在運動會上看到來自大希臘城邦的選手,其他方面也沒有什麼接觸,真正的斯巴達公民又不能經商,與大希臘的城邦也沒有貿易往來……因此,菲比達斯在進入這一片海域之後,就頗有興致的打量着周圍的一切。

在眺望了一陣圖裡伊的港口之後,他對身邊的隨從多羅比西斯說道:“這裡的商船還真不少,我看跟科林斯差不多。”

多羅比西斯是庇裡阿西人。庇裡阿西人同樣也是拉西第夢人,只是非斯巴達公民,他們大多生活在拉哥尼亞邊境,有人身自由,有權處理地方性事務,但是在斯巴達城邦中沒有政治權利,以前他們主要從事斯巴達公民所不能從事的商貿,現在因爲長年戰爭,斯巴達公民人數減少,也開始讓這些庇裡阿西人加入軍隊。正因爲以前從事的職業不同,多羅比西斯性格中具備斯巴達人很少有的活躍,他望着船隻來往如梭的克拉蒂河口,故意反問道:“科林斯現在港口貿易蕭條,可沒有這裡熱鬧。菲比達斯,你應該問我,‘和雅典比如何?’”

一說到雅典,菲比達斯的臉就沉下來。原本雅典戰敗,萊山德在雅典成立“三十人議會”,企圖操控雅典政局,雖有一些雅典人起來反抗,如果斯巴達全力支持這個傀儡議會,反抗的雅典人根本不成氣候,然而國王保桑尼阿斯與狄奧佩提斯爲首的長老們與萊山德不和,不但剝奪了萊山德的軍事指揮權,還推動長老議事會與雅典民主派議和。最終雅典民主派推翻了三十人議會,建立新的民主政權,而且受過慘痛教訓的雅典實施的政策變得比以前更加靈活,一方面儘量討好斯巴達,另一方面卻在用盡各種方法恢復戰後的貿易和農業……這纔過去了幾年,雅典的貿易重新開始繁榮。

菲比達斯哼了一聲,不再說話。

這時,戴奧尼亞巡邏船迎上來。

菲比達斯大聲說道:“我是斯巴達的使者,要見你們聯盟的執政官!”

巡邏船不敢怠慢,立刻迅速駛回圖裡伊城。

像斯巴達來訪這樣的外交大事當然是元老院來處理。元老院50多名元老又不可能天天在議事堂守着,因爲不是每天都有需要元老院元老集體開會處理的大事發生,而且元老們有不少都有公職在身,所以戴弗斯採取輪值制度,即每五名元老在議事堂值一天崗,第二天輪換另五名。

就在巡邏船急衝衝的將消息傳到議事堂時,戴弗斯已經在自家庭院裡得到了阿里司提拉斯的急報。

斯巴達使者來訪!戴弗斯皺起眉頭,立刻想到斯巴達可能是爲提馬宋他們而來。

很快,巡邏船返回入海口,示意斯巴達的戰船跟隨它前行。

來之前,菲比達斯對圖裡伊並不瞭解,他竟不知道圖裡伊城與港口並不在一起,這一點跟雅典倒有些相像,不過沒有用城牆將港口和城市連接起來,因此一旦發生戰爭,港口很容易被佔領,菲比達斯以軍事的眼光來看待眼前的一切。

“雅典可沒有這樣一條大河,而且你看這地勢很平坦,土壤應該很肥沃,圖裡伊的農業應該很不錯!”隨從多羅比西斯則是用經濟的眼光來觀察。

航行了幾裡後,菲比達斯看到了圖裡伊在兩岸的城樓以及橫跨克拉蒂河、懸掛在半空中的鐵鏈。菲比達斯知道:一旦有外敵的艦隊突破入海口、朔河而上時,這條攔河鐵鏈就會放下,封鎖戰船進入城市的航道。

巡邏船最後進入北岸的碼頭。

菲比達斯發現無論是碼頭、棧橋、還是岸上房屋都是整潔一新,唯有最邊上的碼頭焦黑不堪,於是多羅比西斯好奇的問巡邏船船長。

“那是我們的執政官戴弗斯大人讓保留的,城市的各個地方包括神廟都有,他要讓我們每一位公民無論走到哪裡都能看到這些廢墟,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自己,這座城市曾被侵略者焚燬,我們必須牢記這個巨大的恥辱,不要讓圖裡伊再受欺辱,只有用勝利才能恢復它往日的榮光!就在前幾天,我們已經修覆了一處廢墟,因爲我們獲得了尼烏圖姆!”

看着船長神情莊重而自豪的樣子,菲比達斯表面上不以爲然,內心卻受到觸動。

這時,一隊衛兵走來。

菲比達斯觀察着他們的精神面貌和一舉一動,可以看出:這是一隊經過良好訓練、具有很強紀律約束的士兵,並且肯定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說實話,除了斯巴達公民,他還從未在其他城邦見過巡邏隊在自己城內還能保持良好的隊形和隨時都能投入戰鬥的狀態,他確實有些吃驚。

船長和巡邏隊隊長奧利弗斯做了交接,駕船遠去。

“你的士兵必須留在船上,請你跟我一起去元老院議事堂!”奧利弗斯嚴肅的對菲比達斯說道:“聯盟有規定,城區內不允許異邦士兵進入!”

“他們是斯巴達戰士!他們可以自由出入任何希臘城邦!”菲比達斯理直氣壯的大聲說道。雖然說得有些誇張,但是斯巴達人在東地中海的很多希臘城邦確實有這個特權,所以不少城邦對此心懷不滿。

奧利弗斯看了他一眼,不以爲然的說道:“我知道你們是誰,我不管你們在其他城邦怎麼做,但只要踏上戴奧尼亞城邦聯盟的土地,就得遵守我們的法律!”

菲比達斯異常惱怒,但巡邏隊長奧利弗斯毫不相讓,一副“要麼你遵守聯盟規定,要麼你退出聯盟領地”的堅定神情。

最終,多羅比西斯作出妥協,讓這幾個斯巴達戰士換上便裝,才被允許通行。

菲比達斯憋着一肚子氣,進入圖裡伊城區。在來之前,他就聽說圖裡伊幾個月前被克羅託內人焚燬過,但城區內幾乎已經看不出來:街道平直寬闊,一棟棟嶄新的院子間隔有序,屋頂處處可見鮮花綻放。往遠處看,還可看到有兩座長長的高架引水橋從河岸兩座巨大的猶如車輪般不停轉動的裝置處一直延伸到到東西兩個城區中心,通過高聳的水塔,河水被引入幾座有孩子在嬉戲的水池,水池裡面有噴泉和雕像,可供民衆在此汲水和歇息。而水繼續通過水池下方几個方向的泄水孔,沿着街道邊的水溝流過千家萬戶民衆的宅院前,沖走垃圾和塵土,使得整座城市乾淨整潔,而且有了水的滋潤,整座城市充滿生機活力。

感謝書友161212140639474的打賞!你的支持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第六十二章 關於收稅第八十七章 狄奧尼修斯的雄心第九十四章 不安的色諾芬第三十八章 輪值主席西普洛斯第一百二十四章 趕赴戰場第一百九十八章 目標:西西里第二百三十八章 波斯小亞細亞聯軍的到來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塔門第一百三十三章 強攻羅馬城(五)第五十三章 向洛克裡宣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向波斯宣戰的動員第三百五十九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在奧斯提亞第一百三十章 勝利在望第七十一章 關於真理的演講第八章 戴弗斯的雄心第四十章 給阿貝尼魯姆的建議第六十八章 菲墩第兩百零一章 安東尼奧斯的安排第七十三章 狄奧尼修斯的憤怒和菲比達斯的恨意第八十九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二)第兩百一十四章 羅馬橄欖球比賽第五十五章 普林托爾斯的建議第兩百八十章 《戴奧尼亞軍團之歌》第五十二章 戴奧尼亞軍議(一)第六十二章 戴奧尼亞與薩莫奈的第一次戰鬥(二)第五十三章 戴奧尼亞軍議(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得意的奎因都克第兩百八十二章 意大利中部新秩序第兩百五十八章 卡塔奈軍事會議(一)第二十三章 多方反應第六十四章 塞克利安的任命第三百三十四章 哈斯德魯巴故伎重演第三百五十九章 箭在弦上第兩百三十二章 隱憂第三百四十八章 戴弗斯的新戰略第九十五章 見習法官普萊卡第三十四章 圖裡伊外交事件第二十七章 斯巴達的那些事第二百零四章 薩莫奈人的夜襲第七章 倫圖路斯的秘密第九十四章 拉馬託河會戰(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巡航薩龍灣第三百一十八章 西西里分艦隊的應對第一百五十九章 戴奧尼亞的進軍和錫拉庫扎的商議第四十八章 南方來客第二十六章 客裡索普斯第六十九章 全希臘學者大會召開第四十章 斯巴達人的到來第九十八章 拉馬託河會戰(七)第二十六章 商人們的躁動第四十八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二)第兩百六十七章 可怕的疾病第一百一十一章 登陸第一戰第三十三章 修昔底德第兩百零五章 進抵坎帕尼亞第三十八章 羅德島投石兵第一百零三章 喜訊與噩耗第一百九十三章 國王的女婿第四十七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一)第九十八章 新美塞尼亞第三十九章 庫諾戈拉塔的家事看小說第一卷應該瞭解的一些背景知識第兩百二十三章 洛拉會戰(一)第兩百九十四章 學生阿波克斯第一百零九章 戴奧尼亞大軍來了第九十二章 出使布魯提(二)第五十六章 道尼戰爭落幕第三十七章 呂西阿斯和米隆第兩百七十四章 羅馬滅亡第一百三十四章 雅典公民大會上的激辯(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征服布魯提第五十六章 哈迪斯神廟竣工慶典(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二十六章 塞多魯姆第十四章 拒絕派兵的理由第二百零八章 向西進軍第一百零六章 父子談心第四十四章 關於審判第九十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三)第八十八章 會師波騰提亞第兩百四十六章 撤退和進攻第一百一十五章 保衛羅馬第兩百五十九章 卡塔奈軍事會議(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艦隊的軍事會議第一百零二章 置於死地而後生第二十四章 公審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城佈置(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羅馬大聚餐第九十六章 道別第二十九章 街邊酒館第兩百六十章 卡塔奈軍事會議(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十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五)第二百三十四章 在孟菲斯第一百零二章 置於死地而後生第一百零一章 試探進攻第九十二章 拉馬託河會戰(一)第八十四章 同心協力第六章 簽訂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