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山內高盧的由來

亞西斯特斯帶着他來到一副擺在桌上的伊特魯里亞北部地圖前,手指着地圖說道:“在黃昏的時候,我接到了哈斯德魯巴從弗洛倫提亞軍營派來的信使,那裡出現了大量的高盧人,具體的數量還不太清楚,哈斯德魯巴估計不會低於2萬人。緊接着我又收到從盧卡軍營派來的信使,他們那裡也出現了高盧人,人數也超過了萬人。除此之外,再沒收到其他的信息……目前的情況就是這樣。”

“沒有收到阿雷提烏姆軍營的消息?”

“暫時沒有。”

帕特洛克羅斯曾經去邊境軍團視察過,瞭解那個軍團士兵的軍事素質,他相信如果阿雷提烏姆軍營附近出現高盧人,他們一定會迅速作出反應,不可能連信使都無法派出,所以他稍作沉吟,就做出了自己的判斷:“看來這一次高盧人還是從伊特魯里亞北部邊境的正北方向入侵,很可能又是高盧的塞諾涅斯部落!”

“塞諾涅斯人的可能性是很大,但這幾年襲擾伊特魯里亞的也有薩爾維斯部族,如果這一次入侵的高盧人數量過於龐大,不排除薩爾維斯人也參與其中的可能。”

帕特洛克羅斯點了點頭。

自從戴奧尼亞入主拉丁姆地區之後,亞西斯特斯他們就開始大量收集有關北面這個對王國最大的威脅——高盧人的相關情報,終於搞明白了在意大利的高盧人的由來。

高盧人原本生活在阿爾卑斯山脈以北,在很多年前(高盧人沒有紀年,沒有文字,無法確定具體的年代)阿爾卑斯山北面的高盧人在賢明的大首領阿比伽圖斯的統治下,和平安寧、生活富裕,因此人口暴漲,原有土地的產出無法供養過多的人口,於是阿比伽圖斯決定讓多餘的人口去殖民新的土地,最後選了幾位年輕有爲的青年作爲首領,並且通過抽籤來決定他們各自將要殖民的地方。

阿比伽圖斯姐姐的兒子貝洛維蘇斯抽到了殖民阿爾卑斯山脈以南,對當時的高盧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極其糟糕的運氣,因爲阿爾卑斯山脈人跡罕至、道路難行,翻越它本就要冒着巨大的風險,更何況無人知道阿爾卑斯山以南到底會是什麼樣的境況。

貝洛維蘇斯年輕且富有勇氣,他所應率領的六個部落的年輕族民在他的鼓動下,同樣也不畏懼困難,他們毅然南下。在歷經了千難萬苦之後,發現了那個著名的陶里尼山隘,從而穿越了阿爾卑斯山脈,進入了意大利的北部。他們趕走了原來的主人——伊特魯里亞人,以墨狄奧蘭爲中心(mediolanium,即現代的米蘭),定居下來,以“薩爾維斯人”自稱,並且逐漸的向外擴張。

多年之後,阿爾卑斯山以北的高盧部落聽說,貝洛維蘇斯帶人去南邊定居之後過得很不錯,也有些心動,隨後以克諾馬尼部落爲首的高盧人在埃提托維烏斯首領的帶領下也翻越阿爾卑斯山脈,進入意大利北部,並且在薩爾維斯人的幫助下,在其東面以維羅納(verona)爲中心定居下來。

之後的十幾年間這兩個大部族迅速的向四周擴張,多次將北部的伊特魯里亞人擊敗,使其被迫向南遷移,也導致原本意大利中北部的霸主伊特魯里亞人開始走向衰落。

又過了十幾年,又一隻阿爾卑斯山以北的高盧大部落塞諾涅斯決定向南遷移,進入意大利北部,但此時波河平原已經沒有多餘的空地。上游被利古里亞人(liguria)佔據着,下游被味內提人(veneti)佔據着,土地最爲廣闊、肥沃的中部則被高盧兩大部落薩爾維斯和克諾馬尼佔據,塞諾涅斯人只好渡過波河,進入南部的丘陵山區,將山區裡的伊特魯里亞人進一步向南驅趕,並以博洛馬爲中心定居下來(bonoma,即現代的博洛尼亞)。

在此後的歲月裡,在波河以南的塞諾涅斯人不是沒有想過將味內提人所佔據的波河下游平原佔爲己有,他們多次對味內提人發動過戰爭,也奪取了味內提的一些土地,但最終卻拿味內提人沒有辦法,這是因爲此時的波和下游沼澤遍佈,水網縱橫,土地泥濘,本是山地種族的高盧人在此作戰很不適應,而味內提人雖然也不是波河平原的原生土著,但他們從亞德里亞海對岸的伊利里亞遷移過來之後,已經過了上百年,早已熟悉了這裡的環境,因此塞諾涅斯人吃了不少虧之後,終於決定和味內提人恢長期保持和平。

而上游的利古里亞人據說也是凱爾特人中的一支,很早很早就沿着海岸遷移到意大利地區,但他們從來未能達成統一、部落之間還經常相互爭戰,只是他們也極其的排外。薩爾維斯人多次入侵,都遭到他們頑強的反擊,結果薩爾維斯人發現這些利古里亞人個頭是比他們矮小,但卻和他們一樣強壯,比他們更加兇猛。在遭受了幾次大的失敗、發現利古里亞人不好惹之後,薩爾維斯人最終不得不與利古里亞人恢復了和平。

如此一來,高盧人環顧左右,最好欺負的還是南邊的伊特魯里亞人。

而此時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再加上偶爾有從山北翻越過來的高盧小部落加入其中,山南高盧的人口翻了好幾倍,尤其是對於住在丘陵和山區地帶的塞諾涅斯部落而言,他們所佔據的土地更少、更貧瘠,向外擴張領地的需求更強烈,而且他們的聚集地也更靠近伊特魯里亞人。

因此在公元前390年左右,在大首領布倫努姆的率領下,塞諾涅斯人翻越連綿的山嶺,大舉入侵伊特魯里亞領地,並且在阿里亞會戰中擊潰羅馬的主力,最終佔領了羅馬城,但之後他們卻陷入了戰爭的泥潭。當布倫努姆終於決定率領族民從羅馬撤退、返回家鄉時,卻被迫同追擊上來的由卡米盧斯率領的拉丁姆聯軍進行了一場倉促的會戰,最終塞諾涅斯人慘敗,一路又遭受伊特魯里亞人的襲擊,逃回家鄉的族民還不到一半。大首領布倫盧姆也受了重傷,回到博洛馬不久就病逝,致使塞洛涅斯部落不但實力大損,而且還陷入一段時間的混亂,之後好些年伊特魯里亞北部邊境安靜了許多。

據說就在那段時期,塞諾涅斯部落就算要南下劫掠,一般也要拉上薩爾維斯部落,爲其撐腰,從而使山南高盧的兩大部族的關係變得更加的親密。

經過10多年的休養生息,塞諾涅斯人的實力應該恢復了不少,所以這幾年又開始加強對伊特魯里亞的侵襲。光是一個塞諾涅斯人入侵併不讓亞西斯特斯感到擔心,但如果實力更爲強大的薩爾維斯人也加入其中,就不得不引起王國的重視了。

“相信到了明天,我們會得到更多關於高盧人的消息,更有利於我們制定對策。不過我現在擔心的是入侵的高盧人如此之多,哈斯德魯巴大人率領的邊境軍團……能不能在我們的援軍到達之前堅守住軍營?”亞西斯特斯有些擔憂的說道,他心中有些話沒有說出口:哈斯德魯巴可是陛下的親戚,就從他作爲一個剛歸降不久的迦太基人能夠直接擔任軍團長就可見戴弗斯國王對他的重視,萬一在這一次高盧人的入侵中喪生,恐怕會引來戴弗斯國王的憤怒。

“大人不用擔心,北邊的那三個軍營修建的如同要塞一樣堅固,防禦設施也很完善,不亞於當年的帕拉戈尼亞。而據我所知高盧人的攻城能力不強,即使他們的戰士數量衆多,要想攻破軍營並不容易,哈斯德魯巴軍團長完全能夠堅守到我們的援軍到達!”帕特洛克羅斯頗有信心地說道。

“但願如此,不過我們也要抓緊時間出兵,第十四軍團和羅馬地區預備士兵集合起來,大約能有多少人?”亞西斯特斯認真的問道。

“33,250人。”帕特洛克羅斯立刻說出一個數字。

33,000多人足以組建4個軍團,這個數字對於一個併入戴奧尼亞王國沒多久的地區而言確實比較驚人,不過羅馬地區(尤其是羅馬)在歸順王國之時青壯年人口本就不少,當時就能輕易組成上萬人的軍隊(羅馬預備大隊和羅馬貴族士兵)跟隨戴奧尼亞軍隊主力征戰,後來戴弗斯又將拉丁姆定爲王國需要重點發展的地區,無論是新轉入的正式公民、還是剛成年的王國公民都優先安排在這個地區,所以這幾年羅馬地區是整個王國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

作爲地區的行政長官,亞西斯特斯並不感到吃驚,他沉吟着說道:“如果各個盟邦全力支援,大約能來五、六萬人吧,就算來一半也有兩、三萬人,加上我們自己的軍隊,我覺得是不是可以僅憑羅馬地區自己的力量,就能夠……擊退入侵的高盧人,這也是當初陛下成立意大利中部的戴奧尼亞同盟所希望達到的目標。”

第八十六章 留克特拉會戰(續)第五十六章 雅典的決定第五十二章 出使洛克裡第二百零六章 反包圍第一百二十二章 保桑尼阿斯和泰格亞第六十二章 年終的王國大會第兩百九十四章 學生阿波克斯第三十五章 彌特拉達特的計謀第一百一十五章 保衛羅馬第一百八十五章 羅馬士兵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三章 王者歸來第一章 拜占庭第一百五十一章 卡皮託林山上的羅馬元老們第一百四十三章 強攻羅馬城(十五)第三十九章 庫諾戈拉塔的家事第三百零一章 兩強相遇第一百三十章 強攻羅馬城(二)第兩百零一章 安東尼奧斯的安排第一百零四章 臨陣換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持續作戰(一)第四十三章 西地中海紛爭四起第九十三章 拉馬託河會戰(二)第四十六章 戴奧尼亞學校(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重建斯巴達(一)第四十三章 弓箭戰第兩百二十三章 狄奧尼修斯的痛苦抉擇第九十七章 傲慢與偏見(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吉姆的配合第四十一章 戴奧尼亞的出兵第十八章 目標第二十五章 撕毀協議和下雨第三十七章 戴奧尼亞vs羅馬 (六)第兩百四十二章 進駐西里庭第四十六章 王國元老院見聞(續)第三十五章 戴奧尼亞vs羅馬 (四)第三十章 戰後的元老院會議(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國王送行(一)第二百二十章 賽車比賽(三)第一章 底比斯戰爭在繼續第一百一十九章 羅馬危急第十六章 圖裡伊港口大市場第七章 告別第三十章 全軍大會第兩百一十章 向貝內文圖姆進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王者歸來續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塔門第兩百一十四章 事發突然第兩百六十七章 可怕的疾病第二十二章 戴弗斯軍營第五十一章 突襲格魯門圖姆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戰前的序曲(二)第兩百六十一章 瑪哥威脅錫拉庫扎第兩百零五章 進抵坎帕尼亞第一百八十九章 斯托洛的懊惱第一百二十六章 羅馬的援軍第兩百四十六章 離開第二十六章 選王第二十四章 嶄露頭角第兩百二十四章 洛拉會戰(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漢諾派的抉擇第一百八十八章 艾薇婭的婚姻第一百二十九章 會戰後的影響第三百四十四章 利利俾的秘密第四十三章 弓箭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決戰塞林努斯(二)第五章 和平協議與圖拉聯盟同盟第七十三章 柏拉圖的考察(二)第三十二章 圖裡伊見聞(二)第五十九章 戴奧尼亞強大的秘密?(一)第五十二章 佔領格魯門圖姆和埃利亞的關注第二十八章 圖裡伊租房經歷第三百二十二章 偷襲薩羅斯第八十三章 南意同盟的決定第二百五十七章 下戰書第一百零八章 新軍團長克緹蘇斯第二十三章 梅爾西斯的遺願第十五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動物園遭遇第六十五章 戴弗斯的道別第二百二十七章 登陸小亞細亞第兩百八十七章 西普洛斯的建議第一百章 統合迦太基海軍第九十七章 拉馬託河會戰(六)第兩百八十一章 阿吉利翁失陷第六十七章 山內高盧的由來第五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五)第九十四章 不安的色諾芬第二章 第一次元老院會議(二)第四十三章 庫諾戈拉塔最後的告誡第四十四章 錫拉庫扎十年往事(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運動會的籌備(一)第六章 追查第三百六十章 決戰塞林努斯(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羅馬凱旋式(二)第四十一章 地獄般的圍殲戰(下)第六十一章 神廟釋放奴隸儀式與戴奧尼亞橄欖球賽會第二百三十六章 卡爾西狄斯的建議第十一章 築營第二十九章 戰後的元老院會議(二)第四十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