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宋代德化窯

周大炮看到趙琦手上拎着兩隻袋子,表情有些詫異:“咦,姓鮑的給你換了?”

趙琦拉了張小馬紮坐了下來:“你覺得可能嗎?那傢伙油鹽不進,我都懶得跟他廢話。”

周大炮笑了起來:“哈哈,我剛纔就跟你說了,想從那小子嘴裡摳出東西來,比登天還難,你還不信。”

趙琦聳了聳肩膀:“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總要試試才行。”

周大炮笑着問道:“那你現在準備怎麼辦?”

趙琦說道:“準備找一件價值差不多了,你現在手裡有沒有佛像?”

“沒有,我已經好久沒收佛像了。”周大炮搖了搖頭,眼睛餘光正好注意到趙琦袋子裡有一尊觀音像:“你不是有觀音像嗎?”

趙琦笑道:“你眼睛到挺尖的嘛,不過這尊觀音像可不行,價值太高,他們應該不會接受。”

周大炮好奇地問道:“你是從哪裡得來的?”

“就在姓鮑的店裡。”趙琦笑着說了剛纔的事情。

“你這運氣簡直了。”

周大炮哈哈一笑,又問:“能不能讓我欣賞一下?”

趙琦笑了笑,把觀音像拿了出來,放到周大炮跟前。

周大炮擦了擦手,拿起造像放在面前仔細端詳,越看越覺得這尊觀音像越有韻味,不得不說,這尊觀音像的製作水準非常之高。但隨着觀察的深入,這尊造像又他讓心裡升起好幾個疑問,比如胎、釉和窯口等等。

“老弟,這是什麼窯口的?”周大炮直接問了出來。

趙琦說:“這是德化窯。”

“德化窯?”周大炮對此很是詫異。

趙琦笑道:“你印象裡,德化窯燒製出來的,是不是那種外觀甜淨溫潤、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胎釉透亮,隱約可見粉紅或乳白色,俗稱‘豬油白’、‘象牙白’的瓷器?事實上,德化窯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宋朝就有其歷史,而且釉色也有多種多樣。”

“咦,這觀音像的形象,看起來像是宋朝時期的?”兩人身後傳來一個老人的聲音。

趙琦回頭一看,原來是衛一健的遠房叔叔衛家和。

“衛老,今天怎麼有空過來?”周大炮也認識衛家和,給衛家和遞了一張馬紮。

衛家和坐下來:“這不前段時間去了蜀都,昨天剛回來,就想過來瞧瞧,沒想到一來就遇到好東西了。”

趙琦哈哈一笑:“看來這尊造像跟您老有緣。”

衛家和眼睛一亮:“這話可是你說的,這尊造像可得讓給我!”

“行,沒問題。”

衛家和見趙琦答應,頓時喜笑顏開。

周大炮連忙插話道:“慢着,你們總得指點一下,爲什麼說這是宋代的德化窯吧?”

衛家和擺了擺手:“窯口的事情我可不懂,我只知道這是宋代的觀音形象。”

“爲什麼這麼說?”周大炮問道。

衛家和指着觀音像道:“宋代的觀音像已脫離了隋代挺腹之拙樸厚重和唐代三屈之婀娜多姿,呈現端莊大方、平易近人和閒然自適的人間裝束,簡淡中見慈悲,親切中見清逸。其注重細部的刻畫,比起唐代,更具文人審美的傾向。

另外,宋代造像臉部渾圓,額頭比以前要寬,短鼻,眉毛弧形不顯,上眼皮更寬,嘴脣較厚,口小,笑容幾乎消失,頸部處理自然,自胸部伸出,支持頭顱,與頭胸之間沒有分明的界限。小趙,我說的對不對?”

“您老研究的透徹。”

趙琦給衛家和豎起了大拇指,接着說道:“那我來說說,怎麼判斷它是德化窯吧,宋元時期德化窯燒造白胎白釉瓷器,因白釉中少量三氧化二鐵轉變成低價鐵,而釉成淡青色,即青白釉。宋元德化窯以產青白瓷爲主流,兼燒部份白瓷,青灰,青綠等雜釉。

德化瓷屬軟性瓷,燒製溫度歷代變化不大,均在1250至1280度之間,高於 1300度,則易變形。這尊觀音像就是這樣的特徵,另外,其胎色灰白,胎質細膩,胎體薄而堅硬。釉層較薄,清澈滋潤,製作工藝……” щшш ◆Tтkǎ n ◆¢〇

周大炮聽得連連點頭,邊鼓掌邊笑道:“我覺得老弟你完全可以去辦個鑑賞補習班,肯定有人許多人願意參加。”

趙琦直言道:“得了吧,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我可不會做,要是人家打眼虧了錢,是不是還要找我算賬?”

衛家和說道:“你這麼說,讓我想起一件事來,潘二和他的徒弟,你們認不認識?”

周大炮頓時笑了:“這兩活寶啊,說起來都好久沒見到他們了。”

“這兩人是怎麼回事?”趙琦很好奇,他記憶中沒有聽過潘二這個名字。

衛家和詫異道:“小趙,你不認識他們嗎?”

周大炮說:“趙老弟是過了年才入行的,他們的事情發生在去年,算起來將近有一年多了吧。”

接着,他繪聲繪色地說起了這對師徒的事情。

潘二的徒弟叫金行夫,在潘二開店的時候就跟着他,一開始金行夫當夥計,後來潘二覺得小夥子做事勤快,肯學,就抽空教一些鑑定技巧。後來金行夫討得潘二的歡心,正式拜潘二爲師。

前年,潘二打了一次眼,損失慘重,無心開店,金行夫有意接手,就把店盤給了金行夫。

有一回,金行夫去一位鏟子家,看到了一件青石雕刻,長條形,一面雕滿了正楷小字,十分漂亮,內容講的是一個家庭的信息,落款是乾隆年間,上面還有什麼道庫大使之類的官員稱謂。

金行夫並不知道這塊青石雕刻到底是什麼東西,他問鏟子,鏟子也是一問三不知,只知道是從外地收來的。

鏟子雖然不知道這東西是什麼,但賣價不低,要價五千多,原因很簡單,這是乾隆時期傳下來的,而且上面還有官員名稱,肯定不簡單。

金行夫仔細辨認,也覺得這東西不像是假貨,一來這塊石頭有好幾百公斤,在上面刻字不容易,又只賣幾千塊錢,做假的話沒這個必要,也不合算。

可是買下來吧,一來五千多也不便宜,二來運費肯定不少,要是買到假貨,虧了錢還虧了精力。

他想了想,就給潘二打了電話,又用手機拍了張照片,用彩信發給了潘二,潘二回復說石雕上的字非常漂亮,就算要造假也不可能用石雕這種方式。

金行夫頓時心裡有了底,就跟鏟子討價還價,最終以四千多成交,還花了幾百塊錢運到了店裡。

之後,金行夫查閱相關資料又請人來看,才明白,自己這回是虧大了,原來這石雕其實是墓誌銘,非常普遍。又因爲太重,所以收的人不多,在收藏界屬於特別小衆的藏品。

在市場上,只有高官顯族,又有名家雕刻的墓誌銘石刻,才能賣得出好價錢。但道庫大使不是什麼大官,在清代只不過從九品,掌庫藏事宜。皆因地建置,並非遍設。根本就是不入流的小官。

金行夫不死心,向別人打聽行情,最多隻值幾百塊,這麼一算四千塊錢就打了水漂。關鍵還沒有人買,東西只能放在店裡,每每看到它,金行夫就覺得十分刺眼,心裡非常鬱悶,一來二去,他就把潘二給記恨上了。

有一天,金行夫喝醉了酒,去了潘二家,狠狠吵了一頓,要不是有人拉着,差點就打起來,兩人也就此決裂。

去年十一月份,金行夫又走了一次眼,這回損失了十幾萬,還被人嘲笑,受了一肚子氣,關鍵他鑑定時用的方法是潘二教的。

回到店裡,他越想越氣,又看到賣不出去的墓誌銘,就把火撒到了潘二身上,怪潘二這庸師害人,讓他損失了這麼多錢。

也是巧,潘二那天正好去古玩市場轉悠,被金行夫看到,抄起桌子上的一錘子,就朝潘二衝了過去。

最終的結果是,潘二的手臂被金行夫砸傷,入院治療,金行夫則陪錢還吃了官司。

講到這裡,周大炮拿起茶杯,取下蓋子,咕咚咚地喝了幾口:“要說潘二冤不冤?我覺得一半一半吧,一方面他的水平確實不行,收徒弟完全是誤人子弟,另一方面,據他說,他教金行夫的鑑定技術,是有前置條件的,金行夫生搬硬套,出了錯,怎麼能怪在他的頭上?”

金行夫這種人,趙琦也遇到過,往往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至於原因,無非是怕受到嘲笑,怕別人鄙視自己,好像整個世界都在反對自己,每個人都對自己不夠好。簡單來說,就是自尊心強,受不起刺激,自卑心強,不敢暴露自己的不足。

周大炮接着說道說道:“要說,古玩也是面照妖鏡,有些人平時看起來很正常,但用這面鏡子一照,看能看出有些人的腦袋裡面都是裝的豆腐渣。”

衛家和笑着說道:“周老闆,那用這面鏡子照你,你的腦袋裡面有沒有豆腐渣。”

周大炮到不怕自揭其短,笑呵呵地說:“充其量也就一點點吧。”

趙琦開玩笑地說:“要不咱驗證一下,把腦袋刨開來給我們長長見識?”

周大炮搖頭晃腦:“沒想到你這小子,也是個黑心的傢伙!”

趙琦和衛家和哈哈大笑了起來。

說笑了幾句,衛家和跟趙琦提起觀音像的價錢,趙琦提出120萬,雖然他還能賣的更多一些,但衛家和也算是老朋友了,又是衛一健的長輩,多少給一些優惠,這樣大家今後才能互通有無。

衛家和對德化窯的市場行情不太瞭解,但他相信趙琦不會賣貴的,便拉着趙琦去銀行轉賬。

走之前,趙琦麻煩周大炮幫忙留意一下,哪裡有合適的佛像。

衛家和聽了,問趙琦爲什麼要佛像,趙琦簡單說了事情的原委,衛家和罵了做僞的人幾句,便表示,這事包在他身上了,就當是教友之間的交流。

去銀行轉賬之後,趙琦開車帶着衛家和去了他家。

衛家和禮佛,家裡的裝飾比較簡樸,隨處可見一些佛教的元素,整體又非常和諧。

————

衛家和直接帶着趙琦去了他的收藏室,只見裡面放着許多大大小小的佛教文物,其中相當一部分,比較少見,比如舍利塔之類。

衛家和從收藏中挑選了一尊佛像,只要一萬五,但趙琦估計,價值應該有三萬左右,他跟黃應秋的兒子打了電話,對方一口答應下來,問趙琦要了銀行卡,馬上轉賬。

之後,趙琦把那座做了舊的佛像留了下來,請衛家和幫忙處理,趙琦認爲這類做舊的器物,不能太敷衍一丟了之。

在衛家和家吃了午飯,黃應秋兒子的錢也到了,趙琦又開車把佛像送到黃應秋家。

黃應秋的老伴見到趙琦送來的佛像,看了之後,非常高興:“到底不一樣,老黃你看,這身上還帶着佛氣呢!”

黃應秋是唯物主義者,但這個時候,也不好掃興,就附合着說了幾句,熱情地給趙琦泡茶。

趙琦連忙表示不用客氣,他還有事情,馬上要走。

黃應秋連忙說:“小趙,不要急着走,我知道隔壁單元有戶人家,有件家傳的瓷器,聽說非常精美,如果你想要,我帶你去瞧瞧。”

趙琦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笑着表示了感謝。

於是,黃應秋帶着趙琦出了門,路上又給趙琦介紹了那戶人家的情況,據說以前是書香世家,在清朝的時候還當過官,只是後輩不行,衰弱下來。

到的那戶人家的門口,黃應秋敲了敲門,沒一會,就有位老頭過來開了門,他見是黃應秋,心裡還有些詫異:“黃老師啊,你有什麼事嗎?”

黃應秋笑呵呵地說道:“老江,這位是我朋友家的孩子,他是做古玩生意的,聽說你家有祖傳的古董,你以前不是說要賣嗎?所以我帶他過來瞧一瞧。”

老人搖了搖頭:“你聽差了吧,我什麼時候說過要賣啊?而且不瞞你說,我現在想賣,那東西也賣不出去啦!”

“啊,爲什麼啊!”黃應秋很是詫異。

“東西被我孫子給摔碎啦!”老人一臉的肉疼。

第三百零四章 演的第一百三十八章 揪出來第兩百四十六章 提點第五十一章 教訓深刻(上)第兩百五十一章 馬虎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場第一百四十九章 無妄之災第一百零六章 還是貪心惹了禍第一百四十七章 釉裡紅大碗第兩百八十六章 軼事(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墅第一百六十九章 聽聞第三十二章 陶猴第三十二章 陶猴第四十八章 香道第七十一章 突發意外(下)第三百一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四十三章 高空墜物第一百八十章 打賭第兩百零九章 請求第八十二章 不靠譜第兩百三十二章 合作第八十一章 李鬼第三百一十五章 擔憂第兩百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零七章 大伯家第五章 好人有好報第兩百二十一章 分道揚鑣第兩百零九章 請求第一百三十一章 憶事第兩百五十三章 表現第三百二十三章 探討第兩百章 常見的騙局第三百零九章 宋代德化窯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發第八十八章 土堆第兩百六十六章 失竊物(下)第八十六章 人品第兩百七十二章 好運氣第一百四十八章 釉裡紅大碗2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孝子第三百零四章 演的第一百二十六章 暫時解決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墅第一百三十八章 揪出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木葉注壺第一百六十二章 神農氏像第十章 談第兩百三十八章 送上門第二十八章 被調包第一百三十六章 貓膩第一百九十九章 插曲第五十九章 模糊第七十章 突發意外(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拜訪第六十三章 想起第二十三章 小小的報復第三十九章 劍珌第九十一章 上課第兩百一十九章 禮物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之桑榆第八十四章 蜘蛛第一百零七章 小麻煩第三百二十六章 求助第九十一章 上課第兩百零五章 玉虎第兩百四十四章 不卑不亢第兩百七十七章 分析第兩百七十四章 潘昶第三百二十六章 求助無題第五十一章 教訓深刻(上)第兩百章 常見的騙局第一百九十章 聽聞第一百四十一章 過程第兩百七十二章 好運氣第一百七十二章 季有龍第兩百三十章 修復技術無題第十四章 崔淼第一百四十九章 無妄之災第三百二十六章 求助第一百零四章 跳樓第兩百八十九章 假意(上)第六十七章 旅途中第兩百七十二章 好運氣第六十四章 牢騷第兩百九十七章 改變第兩百四十五章 認可第一百八十章 打賭第兩百六十四章 赴約(下)第兩百七十七章 分析第兩百五十六章 打動第九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五十六章 訛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釉裡紅大碗2第兩百三十九章 輿論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用2第三十四章 回家第兩百一十一章 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