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談話

雖然趙望川解釋,公安局只是誤打誤撞,可是汪文榮卻並不相信。天下沒有這麼巧的事,陳孝平是臨時決定到縣裡向衛正彙報工作的。而郭家月之所以知道陳孝平的行蹤,是因爲她跟陳孝平的司機黃覺也有不正當關係。黃覺剛從部隊退伍,正是年輕力壯,郭家月迷戀的是他的身體。只要陳孝平來了縣城,如果沒時間的話,郭家月就會跟黃覺鬼混。

“趙書記,我聽說雷飛插手了安置小區的工程。”汪文榮突然說道,這個情況他早就已經掌握了,可是一直沒有機會深入調查。雷飛是衛正的秘書,如果調查雷飛,肯定會引起衛正的強烈抗議。如果這次能借着調查陳孝平的機會,把雷飛一起調查了,不但對衛正是一次嚴重的打擊,對趙望川來說,也是件好事。

“先看看吧。”趙望川看了汪文榮一眼,現在陳孝平的事情還不知道會調查到哪一步,如果市紀委要深挖,那雷飛的事情不用說,就算是衛正,也脫不了關係。可如果只把陳孝平的事情,控制在生活作風方面,此時再把雷飛拋出來,似乎就有些不合時宜。

“可是……”汪文榮很是不解,這是多好的機會啊。他作爲縣紀委書記,在很多事情上都非常無奈。以前是因爲衛正在縣裡很強勢,可現在趙望川已經能拍板,爲何還不讓自己調查呢?只要能打擊衛正,趙望川應該大力支持纔對。

“雷飛的事情可以先調查,但不能立案。”趙望川擺了擺手,雷飛是衛正的秘書,如果他都插手了安置小區的工程,衛正肯定不會置身事外。由縣紀委調查衛正,會有什麼結果?

根據紀委的辦案程序,在調查組寫出調查報告之後,先由市紀委常委會開會研究,並作出處分決定。如果還要加行政處分的話,會通知潭州縣政府,由縣政府常務會議作出行政處分意見。陳孝平是鎮黨委書記,是黨的幹部,他的處分,主要是黨紀處分。

在調查組回到市裡之後,衛正和趙望川都回市裡活動。衛正是想盡量減輕陳孝平的處分,而趙望川則需要市紀委能嚴肅查處陳孝平。最好是能借陳孝平的案子,深挖。把其他的問題也都挖出來,特別是陳孝平在擔任衛正秘書的時候。如果能挖出那個時期的問題,就再好不過了。

“如果只是暗中調查,我可能需要有人協助。”汪文榮沉吟道,紀委的辦公地點就在縣政府後面。雖然他是趙望川的人,可是隻要他在辦公室裡咳嗽一聲,恐怕也能傳到衛正的耳裡。現在衛正之所以沒跟他說雷文的事情,就是因爲他接到關於雷文的舉報信後,並沒有採取措施,只是自己親自作了些瞭解。要不然的話,今天衛正肯定會跟自己說起來。

“你想讓於立飛幫忙?”趙望川問,同樣是一馬手,汪文榮在紀委處處受掣肘。而於立飛則不然,他比汪文榮要晚來潭州縣,可現在公安局的事情,都是於立飛說了算。就算是他和衛正,想要插手公安局的工作,沒有於立飛首肯,也是做不到的。

而且於立飛的政治覺悟也要比汪文榮高,比如陳孝平的事情,雖然都知道是公安局插了手。可是無論是陳孝平還是衛正,都找不到於立飛的把柄。公安局只是依法辦事,而且陳孝平的作風問題,也確實是調查組自己調查出來的。所以就算衛正或者陳孝平吃了虧,也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要是於立飛能派人協助,那就再好不過了。”汪文榮說道,公安局本來就是查案件,他們可以找各種藉口,就算是有人知道在查雷文,也想不到是紀委在辦案。

“這個事你自己去跟於立飛溝通吧。”趙望川說,如果是別人,他可能要叮囑一下。但是於立飛那邊,他相信他知道怎麼做的。

於立飛接到汪文榮的電話,說要來公安局跟自己談事情,當時他心裡還真的哆嗦了一下。汪文榮可是縣紀委書記,他來找自己談話,心裡不發虛纔怪。幸好是他來公安局,如果是讓自己去紀委的話,恐怕他得做兩手準備才行。

“汪書記,歡迎你來公安局指導工作。”於立飛特意到樓下迎接汪文榮。雖然汪文榮的身份不太受人歡迎,可是他畢竟是縣委常委,是權力中樞的人物,自己親自來接他也算是正常的禮貌待客。

“於局長,這麼客氣幹什麼?”汪文榮看到於立飛還親自給自己開車門,笑吟吟的說。

“你紀委書記說要跟我談話,我能不客氣嗎?”於立飛謙遜的說,幸好他知道汪文榮不會是惡意,換成其他人,恐怕嚇得尿褲子。

“怪我沒注意,我是來找你商量事情的。”汪文榮尷尬的笑了笑。

“這就好。但汪書記,你既然來了,那就不能白來。先去視察一下我們局裡的工作,看望一下在一線工作的民警。”於立飛微笑着說,汪文榮雖然是紀委書記,但只要不是來辦案 ,他舉雙手歡迎。

於立飛把安德生和董記純、徐永江還有金大淦都叫了過來,一起陪着汪文榮在公安局面刑警大隊、治安大隊還有法制科視察。雖然汪文榮只是來找於立飛商量工作,可是他現在代表的是縣委領導。看到於立飛跟汪文榮有說有笑,安德生等人也很是感慨。他們剛開始得知汪文榮突然來了公安局之後,心裡還很是忐忑。但聽於立飛介紹,只是來視察工作,懸着的心才放下來。

“於局長,早知道的話,應該約你到外面談事情。”汪文榮在會議室聽取了於立飛的彙報,又作了重要指示之後,纔跟着於立飛回到了辦公室。一進去,他就無奈的說。自己只是私人訪問,可是卻被於立飛變成了正式視察。

“難得你來一趟,當然要人盡其用。”於立飛笑着說。

“立飛,我也不跟你廢話了,有個案子,我們紀委想請你們打個掩護,不知道方不方便?”汪文榮問,在公安局耽擱了這麼長時間,他已經不想再繞圈子了。

“汪書記的指示,沒什麼方便不方便的,我們堅決執行。”於立飛堅定的說。

“那好,我就不客氣了。根據舉報,衛縣長的秘書雷文插手了縣裡的安置工程。聽說那個房地產的老闆,不但送了套房子,還有還有現金。”汪文榮說道,雖然他還沒有立案,可是舉報材料很翔實,他相信雷文的問題不少。只是礙於他的身份,紀委不好公開調查罷了。

“汪書記,我不管你要調查誰,我負責給你派最精幹的人員。至於你要怎麼調查,一切聽你的指示。”於立飛連忙擺了擺手,他纔不管汪文榮要調查誰,哪怕就是調查衛正,他都沒意見。但他不想插手具體的工作,只管派人。

“好吧,人不要多,但一定要精幹。另外我們不能公開調查,得以公安局的名義。”汪文榮說,於立飛的做法打亂了他的安排。他的本意是讓公安局面人衝鋒在前,他在後面指揮。可現在於立飛卻只提供人,讓他負責安排,也就是這個事跟於立飛沒有任何關係。

“汪書記說以公安局的名義,就以公安局的名義。”於立飛微笑着說。

“這個事很重要,你儘快安排吧。”汪文榮無奈的說,於立飛真的是滴水不漏,自己想要拿他當槍使,根本就不可能。想到這裡,汪文榮又誠懇的說:“立飛,調查雷飛的事,我向趙書記彙報過,他指示我暗中調查。但以紀委的情況,只要我們開始調查,衛縣長肯定就會有所覺察。所以趙書記指示,讓我跟你商量,以公安局的名義,暗中調查。”

“如果這樣的話,我看不如就讓我們調查。”於立飛說道,汪文榮既然不再藏着掖着,他也跟汪文榮坦承相對。汪文榮雖然是紀委書記,可是在紀委,未必有完全能信得過的人。以倒是他,在公安局想要安排點私活,絕對不會有人會說。

“這樣最好,紀委不出面,就算有什麼事,別人也不會起疑。只是你們的工作人員,必須隨時向我們彙報。”汪文榮說道。

“這是自然,我讓他們在這段時間成爲縣紀委的工作人員,只對汪書記負責。”於立飛說道,能跟汪文榮一起辦案,說明汪文榮沒再把他當外人。

汪文榮走後,於立飛又親自送到車上。直到汪文榮的車子走遠,他才慢慢返回辦公室。他腦子裡一直在想,應該派誰去調查雷方。這個人不但要精通業務,而且口風要緊。像沈西林這樣的人,他是絕對不考慮的。

“於局長,賀朝陽從北河省回來了,在當地公安機關幹部配合下,他們在當地打掉了幾個拐賣團伙。”徐永江來到於立飛的辦公室,向他彙報。

“其他地方贊拐賣團伙打掉了,可是我們縣的人販子卻還沒有抓到。”於立飛有些不滿的說。

第358章 出其不意第132章 憂心如焚第634章 最低競拍價第239章 獨一無二第687章 過問第628章 投暗標第380章 安全大檢查第15章 明宣德釉裡紅梵文出戟蓋罐第382章 一網第382章 一網第306章 耳提面命第485章 協商第209章 我也想收藏第666章 再出手第659章 增發年終獎第287章 人比人得扔第585章 一舉兩得第380章 安全大檢查第455章 自我介紹第625章 信任第171章 玉石顧問?第288章 這件事好辦第535章 上任第40章 公報私仇第138章 業務牌第52章 花錢如流水第401章 撂了第205章 看不準第26章 報到第361章 堅持原則第103章 停職檢查第670章 相聚第126章 提供情況第587章 人未走茶已涼第56章 搭頭第255章 貽笑大方第536章 專業手法第526章 推薦第534章 終身大事第257章 傷疤第57章 送給長輩的第210章 不讓老實人吃虧第326章 一個光點第202章 我賭感覺第210章 不讓老實人吃虧第687章 過問第398章 軍令狀第65章 最後一次第354章 機會來了第615章 副局長人選第153章 關係是生產力第276章 輕視第32章 宋刻本的處理方式第681章 破了第285章 你是組織部長?第386章 項目第218章 佔便宜第627章 看標第587章 自投羅網第89章 剝!第42章 已經制服第575章 最短的時間第535章 上任第466章 消息第59章 醫藥費?第628章 投暗標第230章 借調?第450章 退堂鼓第4章 身手不錯第510章 試探第290章 一貧如洗第304章 趁熱打鐵第385章 熱火朝天第254章 不喜第447章 簡單表達第255章 貽笑大方第639章 落地了第689章 正面接觸第381章 過問第548章 反攻倒算第454章 行動方案第492章 打掉第471章 鑑賞第674章 知法犯法第503章 很是後怕第652章 喜出望外第453章 對手的對手第82章 你太有經驗了!第24章 黃魚膠第471章 鑑賞第262章 釉裡紅三果紋高足碗第572章 今非昔比第584章 雪中送炭第347章 敲打第521章 救命第552章 賠禮道歉第262章 釉裡紅三果紋高足碗第696章 一起吃飯第114章 道光閒章第201章 立馬見分曉